路面基層水穩施工技術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850
2022-07-26
10頁
22.50KB
1、路面基層水穩施工技術方案 泰州市太湖路、周山河路跨劉西河橋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級配碎石 冬季施工技術方案 二零一六年一月十六日 正太集團有限公司 路面基層水穩碎石施工技術方案 泰州市周山河路工程路面基層設計為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根據施工設計圖及規范等要求,我公司中心試驗室,對路面基層所用集料及水泥進行了試驗檢測,原材料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并將原材料送恒達檢測公司進行配合比設計。 周山河路長130米,寬22米。目前拌制混合料所需的原材料均已到場,并存有一定的數量;原材料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規范的要求,水穩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已經完成。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我們根據以2、往工程的施工經驗,組織施工確定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混合料的拌和工藝、松鋪系數,檢驗基層的攤鋪質量,明確壓實機械的有效組合及碾壓遍數等有關參數,檢查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完善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期: 計劃于2016-1-27開工,2016-3-15結束,分段實施,雨天氣 溫不滿足施工條件的情況下順延。 二、人員機械情況: (一)人員情況: 1.人員工作安排見人員工作安排表(附表1): 2.人員職能說明:總指揮:沈波 負責總體指揮協調,計劃策勤 障工作。 后 場: 指 揮:戴兆光負責后場人員設備的日常管理、指揮協調,工作布置,與前場進行聯系; 技術員:姚廣順 負責后場技術指導工作,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數量3、,保證供料及時; 物資科:王俊超 負責材料的采購、保管工作,確保施工材料供應合理、及時; 試驗室: 周阿女 負責隨時檢測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含水量和灰劑量,并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維修班:祝正年 負責機械設備、電力設施的日常保養和緊急搶修工作。 前 場: 指揮:張明才 負責前場人員設備的日常管理、指揮協調,工作布置,與后場進行聯系; 技術員:徐玉華 負責前場技術指導,測算工程量,通知開始拌料、停止拌料; 測量組:吳有勝 負責攤鋪現場的測量放樣工作,確保攤鋪的標高和寬度準確無誤,并測定基層的松鋪系數; 試驗室:王俊超 負責檢測基層混合料的含水量及壓實度,并及時反饋信息; 運輸負責人:陳義陽 負責混4、合料運輸,車隊管理,指揮調度; 攤鋪負責人:葉生林 負責指揮攤鋪隊進行攤鋪、攤鋪機后的離析補料處理等工作; 碾壓負責人:李俊琦 負責指揮碾壓工作,保證各種壓路機按指定的碾壓方案進行碾壓,做到碾壓到位。 攤鋪機操作手卞玉靖,保證攤鋪機的正常攤鋪;壓路機操作手李俊琦負責壓路機的正常碾壓,基層表面的清掃及灑水由吳有勝負責及其負責基層的養生工作,徐玉華負責指揮倒車及簽單。巡邊員4人,負責控制調整攤鋪厚度與鋼線所規定的厚度一致,2-4人負責補料工作;另有小工20人,負責劃邊線、打鋼釬、立模、覆蓋養生等工作。 (二)機械設備配備情況見附表機械設備一覽表(附表2)。 三、路面基層水穩施工工藝: (一)工藝特5、征: 水穩基層施工是以機械化施工為主,機械拌和,攤鋪機攤鋪以及不同類型的壓路機壓實等的施工工藝。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泰州市周山河路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 (三)施工準備情況: 1.選擇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的水泥和粗細集料,并對原材料進行試驗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用于基層施工。 水泥:采用江蘇磊達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梅花鹿牌普通硅酸鹽水泥(PO 42.5級),初凝時間大于3小時,終凝時間小于6小時。 碎石:碎石為堅硬、耐磨、干凈的無風化巖石軋制而成,顆粒具有棱角,形狀接近立方體,每種集料不含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級配碎石按粒徑9.5-31.5、粒徑4.75-9.5、粒徑46、.75-2.36、粒徑2.36-0mm四種規格加工篩分出料,且每種集料分開存放;其壓碎值 28%,針片狀含量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顆粒均做了液限和塑性指數試驗,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數小于9。 集料級配范圍如下: 表 1 2.根據選用的水泥和碎石,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3.下承層準備情況: (1)施工前底基層進行了寬度、高程、中線偏位驗收,寬度、中線偏位均符合設計要求。 (2)清掃干凈,底基層表面無雜物和積水現象。 (3)施工前灑水車對底基層表面進行適量的灑水濕潤后。 4.混合料拌和設備標定調試工作已完成。 (四)測量放樣: 1.在已驗收合格的底基層上,每10米做出標記,打好導向7、控制樁。 2.進行水平測量,并在兩側樁上根據基層頂面的設計高程和松鋪系數確定基層的松鋪厚度,掛好導向控制線。 (五)施工 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 說明: 水泥穩定碎石在拌和場集中拌和,自卸車運輸至現場,由攤鋪機攤鋪; 一)、施工總說明 以下質量技術參數,將作為施工控制依據,具體如下: 1、水穩混合料生產配合比為:1#料:2#料:3#料:4#料比例為27:34:7:32. 2、水穩混合料水泥與集料比:5.0:100/5.0:100; 3、水穩混合料最大干密度:2.34g/ cm3,:最佳含水量5.5%; 4、水穩混合料水泥含量4.5%5%,含水率4.1%6.1%級配在范圍值內,4.75mm、2.38、6mm接近中值,7d無側限抗壓強度R代表值大于3.5Mpa; 5、拌和設備生產能力:540T/h; 6、運輸車輛數量(荷載30T):1620輛; 7、攤鋪機攤鋪:采用單機分幅攤鋪的方式,松鋪系數1.35,速度 1.92m/min,振幅4級; 8、壓路機碾壓以道路中心分為左右幅,碾壓由外向里,由低向高分段實施; 碾壓組合如下: 二)、具體施工方法 1.清掃、灑水 將下承層清掃干凈,使其表面無雜物、積水,保持路面潔凈。 2.拌和 (1)提前作好拌和機的調試和人員的準備工作。檢查場內各種集料的含水量,計算當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與天然含水量的總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1-2%。拌和時水泥劑量略微增加,但9、采用的水泥劑量和現場抽檢的水泥劑量均不超過設計值1.0%。 (2)開始拌料之后,及時取樣檢查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進行正式拌料后,每1-2小時抽檢一次各料倉電子計量器是否準確、含水量是否變化。含水量要按施工當天的環境及時的調整,以使混合料滿足現場的攤鋪要求。 (3)拌和機配有帶活門漏斗的料倉,混合料拌好后,存入儲料斗,待料斗儲滿后,由料斗出料直接裝車運輸,裝車時車輛前后移動,分三次裝料,以避免混合料離析。 (4)試驗室現場檢測 水泥劑量:按規范及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取樣,用滴定法檢驗,并與實際水泥用量校核; 開始攪拌之后,取樣檢查是否符合設計配合比,進行正式生產之后,每1-2小時檢查一次拌10、和情況,抽查其級配、含水量變化,異常時隨時處理. 3.運輸 (1)采用自卸汽車進行運輸,運輸車輛根據生產能力和運距確定,并有適當的富余,采用載重30T以上的自卸車運輸。裝料前將車廂清洗干凈。 (2)將已拌和的混合料及時運往鋪筑現場,運輸時車輛用蓬布覆蓋,減少水分損失。當由于某種原因使得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時間內運到工地,或從加水拌和到碾壓完成最終時間超過3小時,予以廢棄。 4.攤鋪 用攤鋪機攤鋪,攤鋪機具有自動調平、夯實的功能,攤鋪機的夯錘和熨平板的振搗頻率均為4級。 (1) 放樣:掛好基準線,直線段每10m、曲線每5m設一基準線立樁,基準線鋼絲拉力大于800N。 攤鋪機位于攤鋪起點,調試好熨平板11、高度,熨平板下兩邊墊寬20cm長60cm的硬質木板;攤鋪寬度采用木模控制,并適當加寬,保證基層邊緣的壓實度達到要求。 (2)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下,空擋待命,待攤鋪機靠近時,將混合料徐徐倒入攤鋪機中,由攤鋪機推動前進,運料車向攤鋪機料斗卸料,在攤鋪過程中,邊攤鋪邊卸料,卸完料后運輸車即離去,另一輛運輸車再按上述過程卸料。 (3)拌和機產量、運輸車輛運料能力,同攤鋪機攤鋪速度相匹配。保證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有2/3埋入混合料中。攤鋪開始前,攤鋪機前有3輛以上的運料車等候,并配專人指揮車輛,使攤鋪機開機后連續攤鋪,盡量避免停頓。運料車倒車靠近攤鋪機時,嚴禁撞擊攤鋪機。 5.縱、橫縫設置方12、法: 縱縫設置: (1)人工將高度14cm的方木沿路緣內外兩側放置好,在攤鋪斷面的外側用鋼釬將方木固定牢靠,鋼釬的高度高于方木的高度。 (2)攤鋪時攤鋪機緊貼方木攤鋪,碾壓時緊靠方木碾壓,且靠近方木部分多壓一遍,保證基層邊緣的壓實度。 (3) 壓完畢后,將方木向外向上取走,這樣循序向前。 橫縫設置: (1)人工將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齊,距離末端50 處嵌入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稍低于混合料的壓實厚度,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 (2)方木的另一側可采取鋼樁固定,但鋼樁高度應低于方木高度3以上,防止扎破輪胎。 (3)將混合料碾壓密實。 (4)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前,將方木撤除,清除多余混合料,13、并刨除松散粒料,將作業面頂面清掃干凈。 6.碾壓 (1)碾壓過程中有專門檢測壓實度及整平人員,若壓實度不合格,壓路機再壓實直到合格為止。一次碾壓長度約為30-50米,碾壓段落初壓、復壓、終壓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復壓單輪振動壓路機采用強振低檔進行碾壓(振頻32HZ、振幅1.0mm、一檔)。 (2)碾壓時從低側向高側碾壓,即從基層邊緣向中心碾壓,壓路機碾壓時需重疊二分之一輪寬,路面邊部加壓一遍;倒車時換擋要輕且平順,不要拉動基層,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倒車時盡量原路返回,保證水穩表面不受破壞;在未碾壓的一頭換擋倒車位置需錯開,成鋸齒狀;出現個別擁抱時,人工配合及時鏟平;14、壓路機停車時,停在已經壓好的斷面上,且錯開3米以上;對攤鋪機后邊粗細料集中、離析現象及時進行調整處理。 (3)施工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時間不超過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 (4)碾壓過程中進行檢測:檢查含水量是否合適,需要調整時 及時反饋到拌和站進行調整;檢測攤鋪厚度;及時檢測壓實度,以灌砂法為準;檢查混合料均勻性,若出現離析、擁包、彈簧等現象,立即進行處理,調換混合料或采取補水、加水泥等方法處理;并及時整平;平整度。 7.養生 (1)水泥穩定碎石碾壓完成后立即開始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空氣對流,然后覆蓋土工布,最后覆蓋草簾,覆蓋要求到位、包邊、壓實,不留死角; (2)養生期間始終保持基層表面處于濕潤狀態,養生期為7天,28天內正常養護; (3)養生期間封閉交通。 8.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1)水泥劑量的測定用料應在拌和機拌和后取樣,并立即送到工地試驗室進行滴定試驗。 (2)水泥用量還要進行總量控制檢測。即要求記錄實際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實際混合料拌和數量,計算并對比水泥劑量的一致性。 (3)水泥穩定碎石的質量控制要求見表3。 (4)水泥穩定碎石施工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見表4。 人員工作安排表 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級配碎石主要機械一覽表 附表2 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質量檢驗標準 路面基層水穩試驗設備情況登記表 附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