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北改”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方案(2013-2020年)(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93899
2022-07-27
26頁
1.91MB
1、成都市“北改”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成都市“北改”區域產業發展規劃 2013 年 7 月 目錄 一一、規劃依據規劃依據.1 二二、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1(一)規劃范圍.1(二)規劃期限.2 三三、現狀分析現狀分析.2(一)發展情況.2(二)存在問題.2 四四、規劃目標規劃目標.3(一)指導思想.3(二)發展原則.3(三)發展目標.4 五五、功能重點功能重點.4(一)現代商貿業.4(二)商務服務業.5(三)旅游休閑業.6(四)金融服務業.6(五)文化創意產業.7(六)科技服務業.7 六六、空間布局空間布局.8(一)布局原則與策略.8(二)總體空間結構.9(三)商品市場及物流企業調遷布局.122、(四)產業提升布局.15 1 成都成都市市“北改北改”區域產業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發展規劃 一、規劃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城鄉規劃編制辦法(2006)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 成都市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成都市商品市場布局規劃(20092020)成都市市級戰略功能區規劃概要 “北改”片區總體規劃 成都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其他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 二、規劃范圍和期限(一)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包含產業提升區和承接區,其中產業提升區即“北改”片區范圍,西至成灌路及北部商貿城西側邊界,東至成華大道,南至府河,北至香城大道及三河場鎮3、用地范圍。總計 212 平方公里,包括:金牛區 84 平方公里,成華區 55 平方公里和新都區 73 平方公里。承接區即北部新城現代商貿綜合功能區、青白江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雙流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龍泉商品市場發展區、彭州濛陽商品市場后備發展區。2(二)規劃期限 近期:2013 年至 2016 年;遠期:2017 年至 2020 年。三、現狀分析(一)發展情況 2010 年,“北改”區域實現增加值 429.8 億元,占成都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 7.74%;實現社會零售總額約 582.6 億元,占成都市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約 24.1%,同比增長 18.6%,已經成為成都市社會零售總額的主要增長區4、域。區域內已形成具有明顯優勢的產業現代商貿業和具備一定優勢的產業科技與研發業、文化創意業等。(二)存在問題 1、產業功能業態低端,鏈條單一,功能組織分散。“北改”區域為成都傳統商品批發市場密集區,以交易為核心的商貿流通功能業態單一,“現金、現場、現貨”三現交易為主要模式。2、市場集約度低,集聚度不高。區域內 118 個傳統商品批發市場分布在 9 個片區,從三環路以外至一環路以內均有分布,市場集約度低,單體市場規模小。3、成都屬典型銷地市場,生產支撐能力弱。“北改”片區商貿流通及現代服務產業的企業構成 90%為中小型企業,區域級和國際級商貿功能不足,市場輻射范圍有限。4、區域內零售商業能級低,主5、力商圈有待成形成熟。商業項目規模偏小、零售商業功能簡單,輻射力不足,商業坪效較其它區域低。3 5、主導產業關聯的商務服務功能培育緩慢,發展不平衡。6、外部新建市場規模過大,利用率待提高。四、規劃目標(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立城優城”戰略,圍繞“區域性國際貿易主體功能區”的發展定位,著力推進市場調遷和集聚區建設,調整“北改”區域產業結構,促進城北主營業態轉型升級,構建以現代商貿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集聚、極大提升商品集散功能和對外輻射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商貿中心,科技研發商務高地,多元文化創意高地,建成“產城一體、四態合一”、宜商、宜業、宜居的新城北。(二)發展原則 1 1、市場6、導向市場導向 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主,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2 2、互動升級互動升級 根據不同片區發展資源、發展基礎和優勢職能,分工布局產業功能,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3 3、重點集聚重點集聚 按照集中集約原則,對規劃的生產性服務業進行集中布局,形成規模效應,避免資源浪費。4 4、功能優化功能優化 根據產業生態鏈加強優勢產業培育發展,引導資源配置到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4 5 5、統籌兼顧原則統籌兼顧原則 按照“三圈一體”戰略,在全域成都范圍內統籌兼顧產業調整、轉移、承接和提升。(三)發展目標 2016 年,“北改”區域市場調遷基本完成,產業提升初見成效,產業(即服務業)增加值達 1,27、00 億元以上,其中集聚區內實現服務業增加值 720 億元。2020 年,“北改”區域產業重構全面完成,充分發揮區域性國際貿易主體功能,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500億元,其中集聚區內實現1,500億元。五、功能重點 形成以現代商貿業為核心,以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科技研發、旅游休閑和金融服務為支撐的“+”互動發展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北改區域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類型產業類型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核心產業核心產業 現代商貿業 國際化商貿主體功能區 支撐產業支撐產業 旅游休閑業 國際商務旅游目的地 商務服務業 城北城市副中心 文化創意業 國家重要的文化創意中心 金融服務業 與貿易相關的金融創新基地 科技研發業 8、西部領先的生產性服務業基地 (一)現代商貿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以“北改”區域現有傳統商貿流通業為發展基礎,加快商貿產業 5 結構調整和業態升級,完善現代商貿體系,實現商貿、科技、金融、文化融合發展,打造以現代商貿業為支柱的產業城北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商貿主體功能區。到 2016 年,“北改”區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1,600 億元。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加快形成貿易營運控制中心、交易服務創新中心、大宗商品價格發現中心、口岸集散中心、信息發布展示中心等五大功能。提升現有綜合商城和專業賣場業態,加快商業綜合體、軌道交通上蓋物業、文化休閑商業街區、購物中心、美食公園、網上商城等商業9、業態建設,適度開發奧特萊斯、倉儲超市、生活方式中心等業態。(二)商務服務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依托“北改”區域傳統商貿產業基礎,加強現代流通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吸引國際專業服務機構進駐。加快創意設計、科技服務等商務集聚區發展,增強商務服務業的支撐作用,構建領先中西部的商務服務產業集群,打造成都城北城市副中心。至2016 年,“北改”區域商務服務業增加值達到 58 億元。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商貿流通業跨國公司、世界 500 強企業、上市公司等大企業大集團設立區域總部和功能型總部。堅持引進和培育相結合,圍繞區域現代商貿、現代物流、電子信息等10、優勢產業,推動形成本土大企業大集團。著力改善總部經濟運行基礎條件和專業配 6 套服務,重點發展法律服務、工程咨詢管理、會計、審計、稅務、資產評估、會議展覽等商務服務業,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本土專業服務企業。鼓勵科技在商務服務尤其是知識產權服務中的運用,推進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向電子科大產業園、西南交大軟件園、金牛高科北部園區集聚。(三)旅游休閑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依托“北改”區域資源稟賦,發展“旅游+商貿+文化”的綜合旅游業態,促進旅游業與商貿業、文化創意產業鏈條整合與功能復合,打造國際商務旅游目的地。到 2016 年,“北改”區域旅游產業總收入超過 200 億元,旅游人次超過 30011、0 萬人次。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推動成都國際商貿城、海寧皮革城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創建 4A級景區,加快特色購物街、休閑商業、生態景區、高星級酒店、特色酒店等建設,發展集節慶、商品展示、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于一體的特色商貿旅游。依托天回鎮、昭覺寺等文化古跡,借助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等開發特色文化主題旅游項目。依托鳳凰山、熊貓基地、環城生態保護區等片區生態文化資源,建設國際商旅會議和休閑度假目的地。(四)金融服務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加快金融創新滿足大宗交易和電子商務發展需求,實現金融、科 7 技、產業的融合發展。2016 年,“北改”區域金融產業增加值達到 35億元。21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重點發展適應現代商貿業需求的貿易結算、小額貸款、倉單質押、票據貼現、供應鏈融資、期權期指交易、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征信服務和信用保險等。依托區域產業優勢,打造中藥材、五金機電等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商品價格指數,支持發展大宗商品交易所。(五)文化創意產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依托區域特有資源,強化文化創新功能,提升區域內生發展驅動力,充分發揮文化創意產業外部溢出效應,建成多元文化創意高地。到 2016 年,“北改”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 72 億元。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圍繞商貿流通發展品牌設計、工藝設計、展示推廣等設計服務業,建成全國一流的商業創意13、設計基地。依托歡樂谷、四川音樂學院、熊貓基地、環城生態保護區等資源,打造東郊記憶等文化產業園區、歡樂谷等旅游文化娛樂區和北湖-天回-鳳凰山等影視創意基地,吸引現代藝術、視頻傳媒、藝術創作、影視制作和文藝表演等文化創意企業集聚。搭建創意產業知識創新共享技術平臺,完善信息咨詢、人才培訓、展示交易、行業交流等平臺,提高創意成果轉化效益。(六)科技服務業 1 1、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8 依托區域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資源,推動科技研發、轉移和應用,完善創新孵化平臺、技術共享平臺和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國內知名的軌道交通和地理信息產業集群。到 2016 年,“北改”區域科技服務業增加值超過 80 億元14、。2 2、發展重點發展重點 以高科園區、猛追灣等片區為核心,依托西南交大、電子科大等高校,形成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平臺,建成以電子信息技術創新、綜合交通技術研發為特色的國家自主創新中心。推動科技研發、轉移和應用,完善創新孵化平臺、技術共享平臺和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軌道交通、工程勘測、電子技術等科技服務產業集群。六、空間布局(一)布局原則與策略 1 1、布局原則布局原則 繞城高速以內不再新建批發市場;繞城高速以內不再保留現貨批發市場、物流作業區及制造業,逐步實施外遷;在總體規劃明確的產業功能區內優先發展主導產業,重點建設服務業集聚區,打造產業城北。2 2、布局策略布局策略 集聚發展:市場集中布15、局,產業集群發展,土地集約利用;功能分區:各區塊基于產業定位和城市功能合理分工;資源互補:以存量調整引入增量資源,區塊之間功能互補;9 網絡布局:增強空間節點之間有機聯系,強化區塊之間產業聯動。(二)總體空間結構 立足城市總體規劃,形成“四軸九片、一核八心”的總體空間結構。1 1、“四軸四軸”人民北路城市中軸線:商業商務綜合發展軸。注重沿道路兩側 200 米內引導聚集優質寫字樓、星級酒店、購物中心等高端服務業發展載體,并向南北延伸功能,與人民南路共同形成成都高端商業商務發展帶。川陜路文化旅游商貿軸。重點發展旅游商貿、文化創意等。沙西線娛樂商務軸。重點發展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等。新成華大道商業商務16、軸。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等。2 2、“九片九片”國際商貿片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大宗貿易)、會展、現代物流等產業。大天片區。重點發展商務服務、現代商貿、科技服務等產業。北湖片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健康產業、休閑旅游等產業。上府河片區。重點發展休閑旅游、商務服務等產業。鳳凰山片區。重點發展休閑旅游、商務服務等產業。花照片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零售)、商務服務等產業。人北片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商務服務等產業。10 昭覺寺片區。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現代商貿等產業。新成華片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等產業。3 3、“一核一核”該區域涉及新都區的大豐,金牛的沙河源、鳳凰山部分區域。該片區是城市17、中軸線上的門戶和節點區域,未來可開發建設空間大,是產業發展和提質升級的核心區域,國際化和區域中心功能承載區。重點發展國際商務(貿易總部)、總部研發、創新金融、高端商業、會展博覽、酒店會議、國際交流、科技創新、文化演藝等功能業態,打造城北城市級副中心和商業商務核心區。11 4 4、“八心八心”八大城市片區中心,基于各個片區的產業定位,重點布局優勢功能業態。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發展國際商貿(展貿綜合體、倉儲超市、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商務辦公、會展博覽等功能業態。北郊中心。重點發展旅游休閑、養生度假、文化交流、國際會議、體育休閑、生態商務、文化創意等功能業態。鳳凰山中心。重點發展高端商業、文化旅游18、休閑娛樂、綜合體育、醫療衛生、城市居住等功能業態。昭覺寺中心。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商務辦公、休閑商業、體育娛樂等功能業態。新成華大道中心。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特色商業、都市休閑、文化娛樂、教育培訓等功能業態。人北中心。重點發展專業賣場、區域采購、商務辦公、時尚購物等功能業態。花照中心。重點發展時尚購物、美食休閑、商務辦公、文化娛樂等功能業態。上府河中心。重點發展文化娛樂、城市休閑、戶外運動、特色商業等功能業態。12 (三)商品市場及物流企業調遷布局 1 1、調調遷布局原則遷布局原則 對不同類型商品市場調遷采取“三個一批”的分類引導方式,全面啟動調遷。關閉轉移一批:對形態設施差、環境秩序19、亂、經營效益低、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城市交通和生活環境、空殼或爆市等不符合中心城區發展要求的商品市場實施關閉轉移,引導商戶外遷到規劃承接區市場,原址不再保留市場功能。改造提升一批:對符合城市和產業發展規劃的現狀專業市場,將 13 現貨批發、物流配送作業等業態轉移到承接區和物流園區,原址改建提升為展貿型、倉單交易、電子商務、“兩總一特”(總經銷、總代理、特約銷售)商務樓宇或貿易總部。轉型發展一批:對處于城市零售商圈內、硬件條件和配套設施完善的樓宇型專業市場,通過功能改造轉型為零售商業、商務服務、文化娛樂、餐飲住宿等業態。按照成都市商品市場布局規劃(20092020)實施分類承接,引導商品市場向規劃20、內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和后備發展區集聚發展。2 2、主城區調遷市場片區分布主城區調遷市場片區分布 “北改”片區主城區范圍內調遷市場 118 個,占地面積 5,800 余畝。其中,五塊石、駟馬橋、二仙橋、城隍廟、川陜路沿線、府河橋、白蓮池片區商品市場以關閉轉移為主;荷花池片區商品市場以轉型發展為主;金府生產資料帶以改造提升為主。14 3 3、調遷布局空間引導調遷布局空間引導 市場調遷布局。在繞城高速外,已形成 5 個主要的市場調遷承接區。北部新城現代商貿綜合功能區主要承接日用品、醫藥、小五金等生活資料市場;青白江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主要承接金屬材料、建筑裝潢、五金機電、重型機械、商用車及零部件等生產21、資料市場及糧油市場;雙流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主要承接食品、電子電器、服裝、家具等市場;龍泉商品市場發展區主要承接化工塑料、汽車及配件等市場;彭州濛陽商品市場后備發展區主要承接農副產品及食品市場。物流企業調遷布局。區域繞城高速內的物流企業及設施,逐步實施調遷至繞城高速外。15 制造業設施調遷布局。區域內的制造業設施調遷至繞城高速外的其他片區。(四)產業提升布局 16 1 1、總體布局引導總體布局引導 沿城市主軸布局。在城市總體規劃明確的城市軸線兩側預留產業發展空間。在城市軸線及主要交通干道的重要節點區域,引導城市綜合體和商務樓宇開發,主要發展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繞城高速內發展現代商貿(含高端零售、22、“兩總一特”、會議展覽、電子商務)功能,繞城高速外形成大宗商品交易和物流中心。其中,人民北路依托城市中軸和軌道交通節點區域,以商業綜合體開發帶動形成商業中心;川陜路繞城高速內依托北郊生態資源重點發展旅游商業,繞城高速外形成公路物流和城市配送中心。17 沿軌道交通布局。在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區域,引導開發地鐵上蓋商業,吸引人流,引導商業聚合發展,形成商業商務帶。商業綜合體通過地下通道連接地鐵,擴大商業空間和利用率,并疏散地面人流。18 公路和鐵路復合區域布局。繞城高速外區域,重點發展多式聯運的物流功能;并在成綿樂客運專線等重要站點片區導入商業商務綜合體。繞城高速內區域,在站點片區引導立體化空間開發,23、導入零售商業、商務服務等功能。2 2、各類產業布局空間引導各類產業布局空間引導 構建“一軸兩主五副”的現代商貿業空間發展格局。“一軸”19 即人民北路綜合商業發展軸,“兩主”即城北城市副中心、北部商貿城商業中心,“五副”即白蓮池、昭覺寺紅花堰、火車北站、建設路和花照五個片區級商業中心。現代商貿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構建“一帶、一園、兩中心”的科技與研發服務業空間發展格局。“一帶”即依托電子科技大學,沿一環路北段形成集電子產品創新、交易、推廣等在內的科技商業服務帶。“一園”即依托金牛高科北科技研發創新產業園,形成軌道交通和地理信息技術產業優勢。“兩中心”即建設路電子信息技術創新產業中心和西南交大研發24、設計產業中心,形成區域創新特色。科技與研發服務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20 形成“一軸一心三組團”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發展格局。“一軸”指新成華大道創意發展軸;“一心”指北部創意設計中心;“三組團”包括鳳凰山-北湖主題創意組團、上府河文化娛樂組團、東郊記憶文化創意片區組團。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21 構建“一軸三區”的商務服務業空間發展格局。“一軸”指人民北路商務綜合發展軸,以城市綜合體和商務樓宇為載體,重點發展專業服務、會展洽談、總部經濟、教育培訓等服務功能。“三區”指人北商務核心區、猛追灣 RBD 休閑商務區和新成華大道創意總部區。商務服務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加快形成“兩軸一片四組團”的旅游業25、發展空間格局。“兩軸”即環城生態休閑旅游軸和沙西線休閑旅游軸線,依托現有的自然環境和旅游資源,加快構建以城市游憩、生態田園、美食娛樂、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觀光帶。“一片”即依托三環外的旅游組團一體化發展,構成鳳凰山-天回-北湖熊貓生態休閑綜合旅游片區。“四組團”包括鳳凰山生態旅游組團、天回歷史文化街區組團、昭覺寺城市休閑生活組團、北湖熊貓國際商務旅游組團。22 休閑旅游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構建“一核”的金融業空間發展格局。依托交易需求在城北副中心片區引導互聯網金融、供應鏈融資、第三方支付等以貿易結算功能為主的金融網點布局。金融服務業空間引導示意圖 23 3 3、集聚區布局集聚區布局 按照總體規劃布26、局和功能集聚原則,在“北改”區域規劃 12 個產業集聚區,控制土地資源利用和空間開發秩序,引導優勢服務業集聚發展。符合條件的產業集聚區納入全市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管理。功能區功能區 整體定整體定位位 產業功能產業功能 空間引導空間引導 城北副中城北副中心集聚區心集聚區 商貿總部集聚區 以總部經濟、商務辦公、金融服務為主,結合生態功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依托人民北路北延線的城市主軸,以城市綜合體為核心,在兩側規劃控制范圍內形成核心區,并向南北延伸商業商務功能。在核心區外圍,開發優質居住、娛樂、社區商業等綜合性配套功能 北部新城北部新城集聚區集聚區 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區 以現代商貿、商務服務為主,重點發27、展大宗貿易、國際貿易、專業會展、電子商務等。依托人民北路延線主軸線和成都國際商貿城,在北部新城核心片區形成國際化的商貿綜合性產業發展片區。荷花池集荷花池集聚區聚區 城市片區商業中心 以零售商貿、商務服務為主,重點發展高端零售、時尚商業、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依托火車北站交通樞紐,引導荷花池片區向城市商業中心轉型,積極推進集聚區商務商業樓宇的建設和改造,規劃建設城市綜合體、商業步行街等,形成新的城市商圈。高科北集高科北集科技企業以科技服務業為主,重依托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項目,在北 24 聚區聚區 總部集聚區、科技交易和知識轉移中心 點發展服務外包、科技商貿、科技信息服務等 片區形成包括總部28、辦公、科技展示、知識轉移、產品及技術購買、人力培訓等綜合功能在內的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南片區與周邊城市商業商務功能聯動發展,形成包括科技型商業、會議商務、生活配套等功能的科技商業生活服務中心 鳳凰山集鳳凰山集聚區聚區 城北創意商務和休閑度假區 主導發展休閑旅游、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產業,重點發展知識商務、零售商業、休閑度假等功能業態 依托北新干道主軸帶動商業節點形成商務區,依托鳳凰山公園,形成生態游憩休閑區、生態商務區、文化創意區等,適當開發配套酒店功能;依托三環路知名家居品牌巨頭的項目開發,與成華區富森美片區聯動發展,形成主題商貿綜合服務區 新成華大新成華大道集聚區道集聚區 文化創意總部29、集聚區 主導發展商務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重點發展休閑商業、創意設計、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功能業態 依托東調、中調騰出廠區、庫房、市場等資源,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東郊記憶、成都理工大學等創意產業區聯接,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帶。利用地鐵樞紐發展上蓋物業,形成文化創意總部區。建設路集建設路集聚區聚區 城東綜合型商務商業圈 主導發展商貿零售和商務服務業,重點發展時尚購物、電子商務、教育及科技培訓、服務外包等功能業態 以建設路為主軸,重點發展商務寫字樓、購物中心和城市綜合體;在猛追灣片區,打造以 RBD 項目為引擎的文化休閑商業街區。昭覺寺集昭覺寺集聚區聚區 現代商貿與文化旅游特色商業區 主導發展休閑30、旅游業,重點發展特色商業、餐飲娛樂、文化旅游、城市休閑等功能業態 依托昭覺寺、動物園等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以旅游商業為特色的文化商業街區。五塊石集五塊石集聚區聚區 區域性商務中心 主導發展商務服務業,重點發展貿易服務、商務辦公、電子商務、商貿零售等 依托龍湖北城天街、恒業大廈、藍光等項目,形成區域級商務辦公中心,配套發展餐飲、娛樂、購物等功能業態。金府集聚金府集聚區區 生產資料展示交易中心、貿易總部基地 主導發展現代商貿業、商務服務業、旅游休閑業,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總部經濟、專業會展、中介服務等 依托金府生產資料帶,推動市場調遷和提檔升級,增加商務樓宇、會議中心、購物商場、酒店公寓等功能,形成展貿型交易中心和貿易總部聚集地。依托歡樂谷主題公園,發展休閑旅游和會議會展功能,配套餐飲、娛樂、演藝、購物等業態。熊貓大道熊貓大道集聚區集聚區 家居主題展貿中心 主導發展現代商貿業、商務服務業,重點發展主題式賣場、體驗購物、家居商貿、休閑生活等 以富森美家居市場為核心,打造展貿型、體驗式的家居主題展貿中心,配套酒店、餐飲、零售等功能。熊貓基地熊貓基地集聚區集聚區 國際旅游會議門戶 主導發展國際旅游業,重點發展高端會議、旅游購物、運動康體、創意產業、生態度假等功能業態 依托熊貓基地,圍繞熊貓元素打造高端酒店、會議中心、商務辦公等國際化商業商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