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混凝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002
2022-07-27
9頁
14.17KB
1、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專項方案1、工程概況2、編制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3、施工準備3.1 施工條件3.1.1 冬季施工時間:日平均氣溫連續 5 天低于 50C為冬施開始日期,日平均氣溫連續高于 50C為冬施工結束日期。3.1.2 根據目前的施工情況,熟悉掌握各部位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進度,保證把各種費用降到最低。3.1.3 通過計算并結合過程特點,根據初冬和嚴冬各時期的氣溫,選用合理的保溫措施。3.2 現場準備3.2.1 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材料部門提前組織有關機具、外加劑和保溫供暖設備、材料進場。3.2.2 對各種加熱2、的設備、保溫材料仔細檢查其安全可靠性。3.2.3 工地臨時供水管道做好保溫防凍工作。3.2.4 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漿及外加劑的試驗工作,檢查施工配合比。3.3 組織實施3.3.1 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各施工方案,并向具體操作人員交底。3.3.2 進入冬期施工對混凝土試驗,保溫人員專門組織技術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的有關知識,明確職責,專人負責。3.3.3 安排專人進行氣溫觀測,做好記錄與氣象部門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天氣情況,防止寒流襲擊,積極設置測溫百頁箱4、施工工藝4.1 混凝土的拌制和攪拌4.1.1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 300kg/m33、,水灰比不大于 0.6.4.1.2 鋼筋混凝土中禁止摻用氯鹽類防凍劑,防止氯鹽銹蝕鋼筋。4.1.3 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在摻有含鉀,鈉離子的外加劑時,不得使用活性骨料。4.1.4 拌制摻外加劑的混凝土時,如外加劑為粉劑,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如外加劑為液體,使用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然后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劑溶液應一次配成。4.1.5 當施工期處于 0左右時,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強劑,摻量應符合使用要求及規范規定,且應注意在添加前應做好模擬試4、驗,以核實有關技術措施.4.1.6 混凝土中添加防凍劑時,嚴禁使用高鋁水泥。4.1.6 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拌合用水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加溫處理,一般采用大功率電熱管進行加溫,確保水在拌和前不低于10。4.1.7 攪拌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 倍。4.1.8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4.2 混凝土運輸和澆筑4.2.1 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凍塊。4.2.2 混凝土運輸容器采取保溫措施,縮短運輸時間,避免中途倒運。對混凝土供應商進行要求,在實施過程中監督。1 為保5、證混凝土拌合物合成后有較高的溫度,采取的措施有:加熱混凝土原材料,延長攪拌時間,縮短運輸時間,盡量避免二次倒運。2混凝土原材料加熱的原則:優先采用加熱水,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泥只能保溫,不得加熱.4.2.3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每一工作板至少檢查四次混凝土的出罐及澆注時的溫度。保證混凝土入模的溫度不低于10。4.2.4 冬期施工尤應做好混凝土灌注面(結合面)清理工作。結合面的狀態和溫度應和混凝土灌注的方法相適應。當用負溫早強混凝土法或其他不對混凝土加熱的方法施工時,應使在計算的養護期內混凝土不致凍結。4.2.5 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1 前層混凝土的強度不得低于1.6、2Mpa。2 施工縫處的水泥砂漿薄膜、松動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層應鑿除,并用水沖凈,但不得有積水。3 新混凝土在澆筑前,宜在橫向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后約15mm 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然后再接續澆筑新層混凝土。施工縫處的新層混凝土應重點搗實。4.2.6 當混凝土進行加熱養護時,混凝土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于2。4.2.7 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得中途間斷。每層灌筑厚度不得小于20cm,并采用機械振搗。分層澆筑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采用加熱養護混凝土前,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于+2。4.3 混凝土養護4.3.1混凝土摻用防凍劑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即對混凝土進行7、防寒保溫,采取塑料布結合草袋的方式覆蓋。在負溫條件下不得灑水養護。待框架橋頂板灌注結束后,對框架橋兩側的進出口用草袋及塑料布封閉,保持框架橋內的溫度。4.3.2 所用的保溫措施,應保證混凝土在溫度下降到0以前達到規定的臨界抗凍強度。4.3.3 框架橋的隅角及邊棱部分應加強覆蓋保溫,并采取防風措施。4.3.4 混凝土初期養護的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當達不到規定的溫度時,且混凝土強度小于3.5Mpa 時應采取保溫措施,使混凝土溫度不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4.3.5 當采用蓄熱法養護達不到要求時,采用暖棚法養護。棚內底部溫度不得低于 5,且混凝土表面應保持濕潤;采用燃煤加熱時應將煙氣排出棚8、外。4.3.6 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方可拆模。(制作混凝土試件時多制作兩組,在拆模前提前試壓,確定混凝土的強度是否能夠符合規定要求)4.3.7 當混凝土與外界空氣的溫差在10以上但低于 15時,拆模后應暫時覆蓋混凝土的外露面。此項溫差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大15。4.3.8 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在負溫條件下,嚴禁澆水,外露面必須覆蓋。混凝土初期養護的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4.3.9 當采用蓄熱法養護混凝土時,在養護期間每 6 小時檢測一次溫度。室外溫度及周圍環境溫度每晝夜定時、定點觀測4 次。4.3.10 所有各項測量及檢驗結果,以及有關混凝土養護方法、時間、溫度等資料均9、應在工程日志中詳細記錄.4.4 混凝土拆模4.4.1 冬期混凝土拆模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 側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模。2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符合“拆除底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表”規定以后,方可拆除。拆除底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表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的百分率(%)板、拱2 50 28 75 8 100 梁8 75 8 100 懸臂梁(板)2 75 2 100 4.5 混凝土測溫4.5.1 冬期施工測溫的有關規定1 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大氣溫度,水泥、水、砂子、石子等原材料的溫度,混凝土或砂漿棚室內溫度,混凝土或砂漿出罐溫度、入模或上墻10、溫度,混凝土入模后初始溫度和養護溫度等。2測溫人員的職責,每天記錄大氣溫度,并報告工地負責人;?混凝土拌合料的溫度、混凝土出罐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3 混凝土養護溫度的測量:按要求布置測溫孔,繪制測溫孔分布圖及編號。按要求測量混凝土養護初始溫度、大氣溫度等。控制混凝土養護的初始溫度的和時間。?4.5.2 冬期施工測溫的準備工作1 人員準備:設專人負責測溫工作,并于開始測溫前組織培訓和考試。2準備好必需的工具:測溫百葉箱:規格不小于 300mm 300mm 400mm,宜安裝于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高度約 1.5m、通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外表面刷白色油漆。2)測溫計:測量大氣溫度和環境溫度,采用11、自動溫度記錄儀,測原材料溫度采用玻璃液體溫度計。各種溫度計在使用前均應進行校驗。4.5.3 測溫孔的設置1 測溫孔布置及深度要繪制平面和立面圖,各孔按順序編號,經技術部門批準后實行。2各類建筑測溫孔設置要求:?1)測溫孔的布置一般選在溫度變化較大、容易散失熱量、構件易遭凍結的部位設置。?2)現澆混凝土梁、板、圈梁的測溫孔應與梁、板水平方向垂直留置。梁側孔每 3m長設置 1 個,每跨至少 1 個,孔深 1/3 梁高。圈梁每 4m長設置 1 個,孔深 10cm,樓板每 15m2設置 1 個,每間至少設置 1 個,孔深 1/2 板厚。3)現澆混凝土柱在柱頭和柱腳各設測溫孔1 對,與柱面成 30傾斜角12、,孔深1/2 柱斷面長。4)預制框架現澆柱頭,每個柱上端接頭設測孔1 個,孔深為 1/2 混凝土接頭高度。每個柱下端接頭設1 對測溫孔,孔深為 1/3 柱斷面長,測孔與柱面成 30傾斜角。?4.5.4 測溫方法和要求1?根據測溫點布置圖,測溫孔可采用預埋內徑12mm 金屬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壓)實測溫孔。2測溫時按測溫孔編號順序進行。溫度計插入測溫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內 35min,然后迅速從孔中取出,使溫度計與視線成水平,仔細讀數,并計入測溫記錄表,同時將測溫孔用保溫材料按原樣覆蓋好。3 現場測溫:1)混凝土養護溫度:4MPa前,晝夜 12 次,每 2h 一次13、(根據澆筑混凝土時間);4MPa后,晝夜 4 次,每 6h 一次(根據澆筑混凝土時間);2)大氣溫度:晝夜 4 次,2:00、8:00、14:00、20:00 各一次;3)工作環境溫度水泥、水、砂、石溫度混凝土、砂漿出罐溫度混凝土入模、砂漿上墻溫度,每晝夜 3 次,每工作班 2 次,7:00、15:00、21:00 各一次,上下午開盤各一次;4)現場測溫結束時間:混凝土達到臨界強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15、混凝土的降溫速度不超過5/h、測溫孔的溫度和大氣溫度接近。?4.5.5 測溫管理1?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負責工程的測溫、保溫、摻外加劑等項領導工作,每天要看測溫記錄,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并匯報有關領導及技術負責人。2項目技術人員要每日查詢測溫、保溫、供熱等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協助現場施工管理人解決冬施疑難問題。3 施工測溫人員在每層或每段停止測溫時交一次測溫記錄,平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匯報,以便立即采取措施。4 測溫人員每天 24h 都應有人上崗,并實行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測溫人員要分棟、項填寫并妥善保管。5測溫記錄要交給技術人員歸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