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376
2022-07-27
5頁
24.50KB
1、施工方案一、路基清表在施工前進行地表清理工作,填方路段,地基表層土30cm的雜填土必須清除,一次性清理到位,清除后的施工現場不得出現雜草、根系、樹根等腐殖物或有機物,保持現場潔凈,建筑垃圾及腐殖土必須清除到黃土層。廢棄的排水渠或澇池,應將渠底或池底的淤泥全部清除,采用黃土分層回填壓實至路床頂面。二、臨時排水工地的臨時排水,根據施工現場地形地貌,合理開挖臨時排水溝,并長期保持通順,路基施工每層土方填筑時,保證留有橫坡,確保雨天現場路基不積水、不存水、不沖刷,保證現場路基安全。一切施工、生活污水排入指定的渠道,不可亂排,污染環境。三、施工測量放線1、清表、臨時排水工序結束后,對計劃施工路基段落進行2、填筑段落中線、開挖段落開挖邊線放樣。2、對于被確定的點號、樁號與施工圖設計線的關系以及臨時BM點的高程等由現場實測工程師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現場施工的技術員、施工班組負責人進行交底,并相互簽字備考。3、所有現場施工人員有保護樁號、點號的責任和義務,不準擅自挪移和破壞,一經發現將追究班組管理責任。4、施工放樣時應通知現場監理工程師旁站。四、填前碾壓路基清表結束后,先對路基進行填前碾壓,壓實度要求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總厚度時,基底應按設計要求處理。合格后方可進行路基填筑施工。五、路基開挖挖方施工總體原則為從上到下進行,采用橫向全寬臺階式開挖,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底開挖。開挖過程中,應采取3、措施保證邊坡穩定。開挖至邊坡線前,應預留一定寬度,預留的寬度應保證刷坡過程中設計邊坡線外的土層不受到擾動。(虧坡)挖方路段路塹邊坡為1:1,零填及挖方路段,填方高度不足60cm時,機動車道范圍(兩側各外放1米)范圍應超挖至路床頂面以下60cm處,再分層回填壓實。六、路基填筑填方路段邊坡坡度1:1.5,當路床頂面填方高度不足60cm時,機動車道范圍(兩側各外放一米)應超挖至路床頂面以下60cm處,在分層回填壓實。1、路基每層填筑嚴格執行“劃格上土、掛線施工”;2、準備直徑3cm、長150cm紅白相間(25cm刻度)的花桿,在邊線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據花桿上的刻度連續掛好線繩,線繩應緊繃,作為4、機械平整時的依據,保證平整度和松鋪厚度。逐層填筑成2%-4%的橫坡,主道和輔道分開攤鋪,分層最大松鋪厚度應根據試驗段確定,且不應超過30cm;分層最小壓實厚度不小于10cm。3、運輸車按每個5m*7m的方格內一車土進行卸土,先用推土機粗平,對含水量進行檢查,不合格要灑水或翻拌晾曬,合格后用平地機精平;檢查松鋪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壓。4、先穩壓,后振動碾壓,碾壓時壓路機遵循從路邊向路中、從低側向高側的原則;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km/h,錯輪寬度對振動壓路機不得小于壓實輪的1/3,對三輪壓路機不得小于后輪的12。中途停工路基表層及邊坡要加以整理,不準有積水。每層填土經現場檢測合5、格并簽認后,再進行上一層施工。5、路堤填土每側應寬于填層設計寬度不小于50cm,超寬部分壓實度必須滿足填層壓實度要求,不能滿足時,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增加填筑寬度,以保證超寬30cm范圍內壓實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6、每一個壓實層在經過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填筑上一層而致使本層超過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層時應復壓,重新檢測。7、檢驗簽證:試驗人員在取樣或測試前要檢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壓區段是否壓實均勻、填筑層厚是否超過規定厚度等。路基填土壓實的質量檢驗隨分層填筑碾壓進行分層檢測,壓實度檢測采用環刀法。路基每層填筑壓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經質檢和監理工程師檢驗簽證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填筑施6、工,否則下達質量不合格通知單,要求重新壓實,直到合格為止。七、特殊路基處理1、砂層處理辦法:當路床頂面處在砂層中時,將路床頂面以下30cm范圍內的砂層挖除,30cm范圍內以下砂層采用水悶密實,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采用3%水泥穩定砂礫分層回填壓實,路床頂面彎沉值達到設計要求時方可施工下道工序。2、墳墓、穴洞處理辦法:施工中先根據實測結果將墓穴內部及周圍雜土、虛土全部清理,并整平坑底,對挖掘形成的溝槽進行分層填筑處理。具體措施如下:從坑底至路床頂面以下2m范圍內,用素土分層回填壓實,路床頂面以下2m范圍內,與道路縱向和橫向現狀土銜接處挖臺階處理,臺階寬度0.5m,用素土分層回填,采用機械壓實,7、壓實度滿足路基壓實標準要求。3、水井處理辦法:用天然砂礫石將現狀井回填并搗實,將設計路床下1.5m范圍現狀淤泥質土挖除,用素土重新分層回填至設計路床,回填時確保壓實度滿足要求。4、部分濕軟地基處理辦法:部分濕軟地基采用晾曬、換土或摻加生石灰等措施處理,當采用生石灰處理濕軟地基時,處理方法如下:用生石灰處理時,石灰粉應攤鋪均勻,以保證石灰攤鋪均勻,拌和采用拌和機拌和兩遍,拌和完后及時找平,生石灰土拌和須經3小時后再上碾壓實,碾壓時先穩壓后追密,先輕壓后重壓,作到當天鋪灰,當天成活,防止過度碾壓,以免出現翻漿。濕軟土中按照下表摻入生石灰粉劑量八、施工現場防塵污染、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8、國策,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污染,減少粉塵及噪音污染,為施工創造良好的環境。制定環境保護管理規定,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工程項目文明施工總的原則和要求是:文明施工,人人有責;分工負責,逐級監督;場地整潔,存放有序;創造安全、整潔、有序的施工環境與條件,以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道路施工要定期清掃、灑水,以減少揚塵,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露天堆放時應當下墊上蓋,防止飛揚和流失污染。道路施工范圍四周將設置樣式統一的圍擋,全面推行現場施工標準化作業。對產生噪音、振動的施工機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減少噪聲擾民,在施工作業時,除搶險、搶修外,有較大噪聲、振動較大的設備9、安裝不應在夜間(22時至次日6時)進行施工圖紙規定外,不得破壞和拆除任何構造物及設施,不得隨意清除植被和樹木。1、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目標、不發生水體污染;、采用措施將噪聲控制在60dB以下;、空氣污染不高于二級。2、環境保護措施、水的保護防止水污染:包括攪拌站的廢水排放,工程廢水,施工現場生活污水的排放。1)、工程廢水和生活污水不排放進入農田、耕地、供飲水用的水源、灌溉渠。2)、施工期間和完工之后,建筑場地、砂石料場應適當地進行處理以減少對河流和溪流的侵蝕。3)、施工期間,施工物料水泥、油料等堆放應嚴格管理,防止在雨季雨水將物料隨雨水涇流排入地表及相應的水域造成污染。4)、工地的生活垃圾、各種廢10、油、廢液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堆放,以免造成污染。5)、施工機械應防止漏油,杜絕施工機械運轉中產生的油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或維修施工機械時油污水直接排放。6)、不管出于任何需要,沒有監理工程師的事先書面同意,不應干擾水道或現有灌溉或排水系統的自然流動。、塵土控制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氣污染,施工車輛和筑路機械運行和運輸產生的揚塵。施工時應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場地、運輸道路、砼拌合站,施工期間,應專門安排灑水車經常灑水,防止施工引起灰塵對周圍居民污染。2)、在全部施工期間,應對施工場地灑水使塵土飛揚減到最低程度。3)、車輛在運料過程中,對易飛揚的物料用篷布覆蓋嚴,且裝料適中,不得超限;出入工地時,11、車輛輪胎及車外表用水沖洗干凈,不得污染道路。容易起塵的細料和松散材料應予以覆蓋進行適當的灑水噴濕。這些材料在運輸期間應用帆布或類似的遮蓋物覆蓋。4)、運轉時有粉塵發生的施工場地,如混凝土拌和場、大型砂石場等的投料器均應有防塵設備5)、路基填料應注意保持水份,避免揚塵,對施工人員將發給各種必須的勞保用品,以保護他們的健康。、降低噪音措施:包括人為的施工噪聲,施工機械的噪聲防治。1)、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穿插安排噪音工作,減少接觸高噪音時間,同時注意機械保養,降低噪音的聲級水平。2)、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盡量避開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在夜間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3)、推土機和運輸車輛安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保養。4)、機械運輸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應減速慢行,不鳴氣喇叭。5)、適當控制機械動力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拉開一定空間,減少噪音疊加。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