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管道施工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486
2022-07-27
7頁
25.09KB
1、天保第1xx編制說明1.1施工圖紙1.2規范、標準及規定1.2.1城鎮供熱直埋蒸汽管道技術規程;1.2.2城市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282004);1.2.3工業金屬管道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8-2002);第2xx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園區內連接城市熱網及換熱站房間的室外蒸汽管道及回收的凝結水管道施工。市政管網蒸汽壓力為1.6MPa,該壓力下飽和溫度204.380C,流量為15t/h,管徑為DN150;凝結水溫度為950C,流量為15t/h,管徑為DN100。采用直埋敷設,管道中心標高為-1.800-1.400米(室外地坪為-0.200),蒸汽管道坡度0.02、02,汽水同向。室外蒸汽管道采用直埋蒸汽保溫管制作,工作鋼管為無縫鋼管,管徑為D1595/D2196,外護鋼管材質為螺旋焊縫鋼管,管徑為3257/D4268,高溫玻璃棉保溫厚度60mm/80mm,管道長360米,工作鋼管需設波紋補償器。凝結水管道采用聚氨脂硬質泡沫塑料直埋保溫管,保溫厚度38mm,工作鋼管為無縫鋼管,管道長360米。直埋蒸汽管道補償器間及變徑處均需設固定支座。2.2質量標準合格第3xx施工組織部署3.1人工、材料、機械計劃3.1.1人力部署根據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勞務用工計劃,要求施工隊伍各工種人員配備齊全,確保工程順利實施。3.1.2材料、機械計劃工作鋼管為無3、縫鋼管,管徑為D1595/D2196,外護鋼管材質為螺旋焊縫鋼管,管徑為3257/D4268,高溫玻璃棉保溫厚度60mm/80mm。凝結水管道采用聚氨脂硬質泡沫塑料直埋保溫管,保溫厚度38mm,工作鋼管為無縫鋼管。閥門選用截止閥,連接方式為焊接。閥門公稱壓力為2.5MPa,凝水管道上的閥門公稱壓力為1.6MPa,所有閥門均需保溫。同時將施工中所需的機械設備、小型生產工具、小型配件等器材準備充足,確保材料、機械及時供應,正常運轉。3.1.3挖土方需破壞部分道路和綠化帶及公共設施挖土方清理出原蒸汽管道過程中,需破壞內外環公路的一部分,每條約18平米,沿管道部分的綠化帶需破壞,路燈、草坪燈等公共設施4、,后期恢復階段需完整恢復,恢復方面,土建部分由我方聯系總包,其他部分由我方自行修復。第4xx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4.1測量及放線認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有關規程、規范學習。熟悉現場環境,了解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了解施工工序流程,對地下管線情況要采取有效的物探、坑探措施,查明情況,記錄備案。與新建管線有矛盾處及時向設計反映。根據市政蒸汽管道接口及圖紙提供標高,作好測量放線工作,管道沿線計量表井、固定支座及管槽定位應整體放線,統一開挖,以統籌調整施工中碰到的障礙。4.2土方開挖工藝流程: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分段平均下挖修邊和清底坡度的確定:根據本工程的地質土情況確定。開挖基槽順序、路線及5、開挖深度:一次開挖至墊層底標高,預留300mm人工清理。修幫和清底:在距槽底設計標高50cm處,抄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用小線或鉛絲),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此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土方施工質量要求:直埋管道的槽底土質必須強弱一致,若遇較軟土質時,再挖深600800mm,充填毛石或天然級配砂石至槽底標高。開槽凈深應考慮夯實裕量,避免再次回填。管底敷設200mm的細砂,其他部位填中粗砂或過篩細土,填土時,其顆粒應小于2mm。4.3管道安裝施工4.3.1管道安裝工藝流程管溝清理、平整放線6、定位(驗線)填砂下管管子就位(打坡口及定位焊)管道焊接X射線探傷外剛套管焊接超聲波探傷試壓試運行驗收。4.3.2準備工作4.3.2.2清理地溝,達到平整暢通。4.3.2.3在地溝底面上畫出地溝中線和管道中心線。4.3.2.4按設計間距和規范要求設置支墩。4.3.3管道吊裝就位管道進場后先對管道外觀進行檢查,確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下管采用25噸吊車或挖機下管,吊裝時尼龍吊裝帶必須牢固可靠,緩慢下放,不得急速下降以避免與井室墻壁、固定支架等碰撞。下管過程中要保護好管口及防腐層。鋼管就位前須先將內腔粘附的雜物清除,并復查管口外形及坡口質量,不合格的管口必須修整。用吊車或挖機將管子吊起,按管道中心線和坡7、度對好管口。4.3.4管道焊接的工藝要求4.3.4.1焊接前先打坡口,焊接采用氬弧焊打底、單面焊接。焊縫寬度為1720mm,且超出坡口邊緣23mm。4.3.4.2焊縫施焊三層以上,第一層焊縫根部必須焊透,但不得燒穿,各層焊頭應錯開,每層焊縫的厚度為焊條直徑的0.7-1.2倍。不允許在非焊接面上引弧。4.3.4.3焊接后清除熔渣、飛濺等附著物,并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缺陷必須鏟除重焊。4.3.4.4工作鋼管全部焊口需進行X射線無損探傷,外鋼套管需進行超聲波探傷,必須達到要求以上。不合格的焊口,應采取可靠的補焊措施進行返修,同一部位返修次數不能超過兩次。4.3.4.5經水壓試驗合格之前,各接口處焊縫不8、得涂刷油漆和進行保溫。4.3.4.6焊完后,清除內腔焊渣及其他附著物,并將內腔清掃干凈。4.4波紋補償器安裝蒸汽管道由于膨脹量較大,管道補償采用外壓式波紋補償器+土建井的方式。工作壓力為1.6MPa,補償量為234mm。補償器位置詳平面圖,土建井做法參照05N5-P11,外型尺寸24002400mm。直埋蒸汽管道的保護管與直埋凝結水管道采用無補償直埋敷設。補償器安裝時注意保證補償器的同軸度及位移方向,波紋管補償器處應采取保溫措施。本工程利用彎頭進行自然補償部分,內鋼管彎頭采用R3.0DN的無縫煨制彎頭,彎頭的壁厚不應小于直管段壁厚。4.5支座及排潮管設置直埋蒸汽管道補償器間及變徑處均需設固定支9、座,其所能承擔的水平推力有預制保溫管廠計算確定,固定支座做法參照05N5-P19。蒸汽管道固定支座兩側設排潮管。排潮管直徑DN40,排潮管引至附近隱蔽處,并設防護措施,排氣口朝下,地上裸露管段做防腐,彎頂距地面高度0.3米,地下部分采取保溫及防腐措施。4.6計量表井市政蒸汽管道進入園區紅線內設置蒸汽計量表井。管道穿越井壁處裝設防水裝置,防止井壁漏水。表井內設置蒸汽計量裝置一套,以及凝水管道排氣管一組,計量數據遠傳至動力中心。井外型37004700mm。凝水管道高點設置排氣裝置,排氣裝置安裝在園區蒸汽計量表井內。排氣管上設置閥門,接入井內集水坑,排氣管需做保溫。蒸汽直埋管道在管段低點設置凝結水疏10、水裝置。疏水裝置安裝在動力中心入戶穿墻管內側,疏水管引至熱力站冷凝水回收裝置,排入市政凝水回收管網。4.7管道試驗4.7.1試驗壓力強度試驗壓力為1.5倍設計壓力,即2.4MPa;嚴密性試驗壓力為1.25倍設計壓力,即2MPa。水壓試驗前固定支座必須能承受設計推力,且固定支座及補償器兩側10m以內管線覆土完畢,以防拉壞補償器。4.7.2強度試驗強度試驗應在試驗段內的管道接口防腐、保溫施工及設備安裝前進行。確認管道內已注滿水并排凈空氣后,緩慢均勻升壓達到要求,檢查管道各焊縫及連接處有無滲漏,支架和管道有無變形、移位,在穩壓10min內應無滲漏,無壓降;檢查各接口焊縫應無滲漏、各處無異常情況,無壓11、降為合格。4.7.3xx試驗嚴密性試驗應在試驗范圍內的管道工程全部安裝完成后進行,其試驗長度宜為一個完整的設計施工段。管道自由端的臨時加固裝置已安裝完成,經設計核算與檢查確認安全可靠。試驗管道與無關系統采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開,不得影響其他系統的安全。嚴密性試驗需在管道、設備均已安裝完畢,固定支架等承受推力的部位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緩慢升壓并保持穩定,詳細檢查管道焊口有無滲漏、各支架有無變形及波紋管的位移情況,在60分鐘的穩壓期內,壓力降不超過0.05MPa為合格。升壓過程中,應加強對全線管道、設備及臨時加固設施、支架的檢查。發現異常時,及時通知中止試壓。試驗時發現的滲漏部位應做出明顯標志并12、予以記錄,待試驗后處理,嚴禁帶壓整修,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試驗合格后,填寫“熱力管道水壓試驗記錄”,清除地溝及井室的積水。4.8管道清洗試壓合格后進行管道沖洗。直埋蒸汽管道采用蒸汽進行吹掃,吹掃壓力0.45MPa,流速不超過6m/s,吹掃次數3次,每次吹掃時間15分鐘;直埋凝結水管道采用自來水清洗,清洗流速1.5m/s,并應以系統能達到的最大流量和壓力進行。4.9回填技術措施本工程施工完畢后,道路范圍內的井室需立即恢復路面交通,為保證道路路面質量,施工豎井及井室上方需及時回填,回填材料采用砂石級配;在綠地范圍內的豎井和井室采用素土回填。回填工作應在管線結構驗收后進行。4.9.1回填必須符合施13、工技術規范要求,按規定頻率進行回填土的輕、重型擊實試驗,求得該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實度。回填范圍內不得有積水、淤泥,所用填料嚴禁有垃圾、腐殖物等各種雜物。4.9.2級配砂石回填必須分層夯實,虛鋪厚度30cm,澆水自沉后,采用平板震搗器進行震搗;每層回填完畢,自檢合格后,層層報監理抽檢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層回填。4.12管道試運行管道的試運行工作于管道的系統試壓和清洗合格,熱源工程已具備供熱運行條件后進行,試運行時間為連續運行72小時,合格后可轉入正常運行。第5xx職業健康安全要求5.1 X射線探傷需在晚上進行,作業范圍30米以內除探傷作業人員外,其他任何人等禁止入內。5.2現場用電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有關規定.5.3從事電、氣焊或氣割作業前,應清理作業周圍的可燃物體或采取可靠的隔離措施.對需要辦理動火證的場所,在取得相應手續后方可動工,并設專人進行監護.5.4氧氣瓶、乙炔氣瓶的存放要距明火10m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得和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