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施工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565
2022-07-27
3頁
22.14KB
1、水田整理施工方案一、水田整理1、包括田塊土方平整和表層耕作土剝離與回填。表層耕作土由推土機由田塊中央向兩側推運,并集中分區堆放,以備新造耕地表層復土。土方平整主要采用推土機進行。對于原田塊地面高程大于設計高程的田塊,為挖方區,由推土機盡可能推至低田塊進行回填平整。對于原田塊地面高程小于設計高程的田塊,為填方區,盡量利用挖方區的土方進行回填平整。耕作土復原時,向堆料場取料,由推土機推運,攤平至設計高程,松土機進行松土。結合灌排溝渠的布置,并滿足田間灌水和排水要求,歸并原有田埂,切小并大,按照規劃設計重新制埂。根據當地發展要求,水田制埂為土埂。歸并相鄰田塊的高差應控制在50cm以內,以降低土方平整2、工程量,田塊歸并要與道路、溝渠相銜接,田塊高程要考慮進水和排水的需要。歸并田塊應考慮田塊走向,考慮作物采光需求,但主要應考慮地形對田塊歸并的影響。項目區的水田梯,地面坡度一般小于10,在灌排合一的排灌渠一側,按地面坡度布置梯田。結合田塊整形,一般沿渠方向長每2025m制埂;形成每塊梯田面積為1.53畝的水田區域。順梯田一側布置的排灌渠為灌排合一的渠道,在梯田上游設進水口,并沿垂直渠道的方向開挖臨時毛渠灌溉田間;下游側設排水口,并沿垂直渠道的方向開挖臨時毛溝進行田間排水;從而形成田間灌排系統,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項目區水田小并大,需重新調整田形,夯筑田埂可采用:埂頂寬0.4m,上游埂高03、.4m,下游埂高1.4m,坡面傾角60。根據項目區地形地勢,以小格田為最基本平整單元,格田按確定的設計高程和設計的坡降進行平整,做到設計田塊內的挖填土方量平衡,多于的棄土外運并進行平整。1)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及水準測量點,用測量儀器進行放線定位,并用木樁做好標志,定出挖填區域及挖填深度。根據測量結果和設計圖紙進行土方平衡計算,制定合理的土方作業計劃和就近調度方案,在一個區段范圍內盡量做到挖填平衡,土方場地運輸控制在推土機的經濟推距內30-米以內。如存在較大差錯時,邀請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進行協調,研究解決方案,如有較大變更設計,按規定的變更程序進行變更。高程復核完后,則對該田塊4、底層基礎進行檢查,看田塊耕作層底下是否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進行處理,以保證施工機械及人員的安全和耕作側防滲能力。2)田面平整在推土前,對開挖區域內的樹樁、樹根、雜草、垃圾、廢渣等有礙物利用機械結合人工徹底清除。清除有礙物后用推土機把原田面耕作表層分兩層推土剝離,集中分區堆放,暴雨時用塑料布遮蓋,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表土剝離后,根據測量放樣,用機械挖取高于設計田面標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設計田面標高田塊以及附近舊溝渠和坑洼地。局部高差較大處,由裝載機裝運土方回填,盡量做到挖填同時進行。開挖及回填時應保證表土回填前田塊有足夠的保水層。平整時應采取就近原則,為防止表土層底部為漏水層,在施工時5、應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田面高差控制在3cm以內,使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對多余的土方分類處理,不宜作填料的土方統一運至業主指定的棄土場,其余土料運往土料臨時堆放場并進行平整。田面細平后從堆料場取料,用推土機進行耕作層回覆,耕作層厚度不小于50cm,最后用推土機的松土器進行耙松處理。3)田埂施工表土回復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田埂施工。用測量儀器結合鋼尺按設計放線,田塊要求按照農田田塊方正,便于農業機械化耕作的農藝要求,田埂夯筑要順直,防止漏水。土埂制埂:在放線清基后選擇粘性較強的土壤,清除土中的樹根、石礫、草皮等雜物,分層(每層10-15cm)填筑夯實,拍打結實。沿渠方向長每10-30m可制1埂,埂頂寬3040cm,上游埂高30cm,下游埂高根據坡面傾角和梯田寬度計算確定,格田長度一般結合沖地寬度而定,當格田長邊超過80m時,順渠向筑1腰埂。每格田面積可為3-5畝。夯實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其壓實度經工地實驗室檢測須達到設計要求并經現場監理工程師認可。分層鋪筑、夯實同步進行,直至修到坎頂。在田坎初步成形后,對邊緣部位進行拍打,使其緊密穩定,待全部拍打壓實后,則按埂坎設計坡度削坡成形,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