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施工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618
2022-07-27
4頁
22.77KB
1、一、施工方案(1)、人行道工程1、路基平整11、根據設計要求,將中心線高程引放到路基兩側的固定地方,并加以保護,量好距離后進行加固。12、校核水準點:將監理部門提供的固定水準點引到施工地段,并與現有水準點進行閉合,從而確定本段施工的水準點,每隔100m在永久性建筑物上,引一相對固定的水準基點。13、放線:根據中心樁和水準點,定出施工段的線位和開挖深度,并用邊線控制樁和高程控制樁加以控制。14、推土平整:路槽要求前后順直,如遇樹根等雜物必須一次清除干凈,不能把易腐物質留在槽底。開挖至設計槽底,邊挖邊用水準儀控制縱橫高程,打樁平整。挖除結束后,復測平整,用輕型壓路機碾壓,壓實達標準。15、建立完整2、的排水體系,排除地表積水,雨水保持通暢。16、弱軟路基處理,首先防范在先,即搞好施工排水及防雨,發現濕軟較大面積,采用晾土,節約材料、工期。天氣不允許時,用10%石灰土分層夯填。對道路質量不利處理軟基時特別要注意做到三塊:快挖、快填、快壓。2、機械碾壓用8T以上壓路機碾壓,由兩側向中央,每次輪跡重疊13。碾壓時采用“先輕后重,先邊后中”的原則,做到無浮料、脫皮,松散現象。壓實度滿足輕型擊實90%以上。3、5cm厚級配砂礫層施工4、砼墊層施工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按期完成交付使用,方便沿線群眾生活,根據氣候、氣溫條件和工程內在特點,道路墊層采用C15砼,現場安排一個施工隊,從端頭施工。43、1、施工程序:放線測樁立模砼熟料澆筑(試塊)振搗養生切縫。42、操作工藝43、材料a、水泥:道路專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b、細骨料:采用粒徑大于0.3mm的中粗砂。無土塊及有機雜質。c、粗骨料:質地堅硬,有棱角,針片狀顆粒含量小于15%,軟弱顆粒含量不大于15%,級配合理,最大粒徑小于5cm。d、水:飲用水標準。44、配合比根據試驗中心確定的配合比,現場施工時,過磅稱重,機械拌和均勻,控制含水量,使砼坍落度,流動性符合標準。砼一般采用半干硬性的水泥砼。45、模板a、采用鋼模板,按放線位置立起,鐵釘固定。支立牢固保證振搗時不傾斜,不下沉,不跑模。澆注砼前內側要刷一層脫模劑。b、支好的模板要4、復測高程,檢查直順度和固定程度,不達標部分,要進行調整加固,做到高程準確,線條直順,并能經受2KW振搗器振動30S不變移。46、攤鋪砼a、攤鋪前檢查底層密實和平整情況b、清理模板內雜物。c、傳力桿與縱縫垂直,綁扎牢固,套好套管。d、攤鋪砼時應預留坍落高度,一般為2-2.5cm。e、一塊砼板必須一次連續澆注完畢,遇到雨天必須將鍘澆好路面,做好覆蓋保護。47、振搗a、砼攤鋪找平后,使用平板振動器,先沿四周振搗1-2遍,然后垂直路線方向振搗,行行重疊20cm左右,振搗總遍數不少于4次。再用振動棒將模板邊搗實,防止蜂窩麻面。b、在平板振動器和振動棒振實后,用全幅振動器振實整平,提漿棒提漿。48、成形養5、護成形后灑水,經常保持濕潤,養護時間視具體氣候季節而言,一般不少于3-5天。49、伸縮縫人行道砼基層每隔10-15米設伸縮縫一道,縫寬1.5cm,用瀝青軟木板或橡膠板填塞。5、人行道透水磚(盲道磚)及路緣石鋪設51、透水磚(盲道磚)鋪設5.2基礎混凝土初凝后開始鋪砂漿找平層。砂漿嚴格按配合比拌和。5.3砂漿找平層開始初凝即可進行人行道透水磚(盲道磚)的安裝,人行道透水磚及盲道磚具體式樣由甲方指定。其工藝流程為:基層驗收合格測定平面高層按計劃堆放人行道磚及盲道磚拌制砌筑灰漿鋪裝、拼花檢查平面凈高程分條或分段鋪裝、拼花填縫澆水灌實養生放行。a、人行道透水磚及盲道磚使用前外觀要求,表面顏色一致,無露6、石,裂縫等現象。b、道磚鋪裝需輕拿輕放,用橡皮錘或木錘敲實,不得損壞邊角。c、鋪好后立即沿線檢查平整度,發現位移,不穩,翹角與相鄰板不平等現象,立即修正,最后用干細砂摻1/10水泥,拌和均勻,將縫填滿,并保持磚面清潔。54、路緣石安裝本次路面采用在砼兩邊,安砌緣石,銜接路面與人行道、人行道與綠化帶、綠化帶與路面之間的高層,解決路面縱向排水,及行車標志問題。a、材料采用10cm*20cm、15cm*20cm麻石,C15細石砼現澆底座,一般用人工安砌,大鏟、橡皮槌等,通常在基層完成后進行,按設計邊線,或施工基準線,準確的放線定樁,以控制方向和高程。b、質量要求緣石安砌穩固,做到沿線順直,曲線圓滑,緣石頂面平整無錯牙,勾縫飽滿嚴密,整潔堅實,雨水口緣石安砌,應與雨水口施工配合,做到牢固,位置準確,緣石勾縫,宜在基層完成后進行,安置完成后,濕法養生三天,防止碰撞,偏沉。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