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電纜施工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742
2022-07-27
6頁
24.02KB
1、直埋電纜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及依據施工依據及采用的標準、規范及資料如下: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 50217-200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1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DLT51612016)二、施工準備1. 作業條件要求(1) 電纜線路的安裝工程應按施工圖進行施工。(2) 與電纜線路安裝有關的建、構筑物的土建工程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2. 施工前準備(1) 電纜的技術準備已完成。(2) 敷設電纜的通道無堵塞。(3) 敷設電纜施工機具及施工用料已準備好,防護蓋板貯備充足,電纜敷設架搭設完畢,且符合安全要2、求。(4) 電纜線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已經編制。(5) 電纜型號規格及長度與設計資料核對無誤。(6) 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置。3. 技術準備(1) 施工圖紙、技術資料、相應施工圖集、規范、規程齊全;施工方案編制完畢并經審批,并進行技術交底。(2) 施工前應組織施工人員充分熟悉相關圖紙及設計要求。用電纜線路的全長來定出每盤電纜的路徑起始和終點的位置,然后將每盤電纜的路徑分成各種類型的基本段。(3) 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電纜的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長度等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損壞等現象。4. 材料準備(1) 電纜應具有出廠合格證、(2) 對用于施工項目的電纜進行詳細檢查,其3、型號、電壓、規格等應與施工圖設計相符;電纜外觀應無扭曲、壞損現象。(3) 電纜外觀完好無損,鎧裝無銹蝕、無機械損傷、無明顯皺折和扭曲現象。橡套、塑料電纜外及絕緣層無老化及裂紋。5. 勞動力準備電纜敷設前,提前做好人員的準備工作,保證敷設電纜時人員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對進場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其中設安全員1人;技術員3人;工人20人。6. 機具準備(1) 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施工機具需用量。(2) 組織施工機具設備的落實,保證按期進場。(3) 主要施工機具設備的配備如下。自卸車1臺;輪式挖掘機1臺;大繩2根(每根20米);安全帽30個;電纜標牌等若干。三、施工順序1、工藝流程準備工4、作電纜溝開挖電纜加熱(冬季施工需要)電纜敷設隱蔽驗收覆砂蓋磚回填土埋設標樁。2、工藝流程細則2.1 準備工作(1) 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2) 電纜線路所需敷設的電纜保護管應加工好并放置現場。電纜保護管的加工應符合以下要求:管口應無毛剌和尖銳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電纜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金屬管應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瀝青。(3) 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2.2 電纜溝開挖及加熱(1) 根據設計要求放好開挖灰線。(2) 現場技術負責人對5、施工人員進行交底。(3) 開挖時,槽外堆土距離應符合規范要求。(4) 溝槽底遇到樹根、塊石等雜物應清除干凈;開挖完畢,注意做好排水以及防范雨水灌槽。(5) 沿電纜路徑開挖時如遇到特殊地物,根據現場情況合理避讓 (如電纜需要加長,控制在5%范圍內)。(6) 開挖完畢,因天氣原因,用電熱毯包裹電纜進行加熱,避免敷設電纜彎曲時造成表皮破裂。2.3 電纜敷設(1) 本工程采用直埋敷設于地下電纜溝中,同溝并行敷設時,電纜與電纜相互凈距不小于250mm。電纜與光纜之間的距離不小于250mm,光纜之間的距離不小于50mm,電纜或光纜距離溝壁的最小距離不小于100mm。(2) 電纜敷設采用人工牽引,電纜敷設過6、程中,必須隨時監控電纜的牽引力,防止電纜的牽引力超過電纜的允許牽引力,電纜的允許牽引力由廠家提供。(3) 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地面摩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4) 電纜在轉彎處敷設時,必須滿足電纜的轉彎半徑要求(一般為電纜直徑的15倍,如果電纜生產廠家有明確要求,應根據廠家提供的資料確定地電纜的轉彎半徑)。(5) 沿電纜全長的上、下緊鄰側鋪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軟土或砂層。(6) 沿電纜全長應覆蓋寬度不小于電纜兩側各50mm的保護板,防止電纜在運行中受到損壞,保護板宜采用混凝土蓋板。(7) 電纜與電纜交叉時,相互間距不小于7、0.5m。(8) 電纜交叉穿越道路時應穿電纜截面1.5倍的鋼管,電纜交叉穿越沼澤時應穿電纜截面1.5倍玻璃鋼管。(9) 直埋敷設的電纜接頭配置,應符合以下規定:接頭與鄰近電纜的凈距,不得小于0.25m.并列電纜的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且凈距不宜小于0.5m。斜坡地形處的電纜接頭的安置,應呈水平狀。電纜頭處,在其兩側1米開始的局部段,敷設的電纜長度要留有備用量。(10) 電纜敷設經過的路徑坡度超過30度時,采用固定裝置進行固定,在斜坡開始及過溝溪最高水位處需將電纜加以固定,固定樁為松木,鋼筋混凝土,角鋼三種,松木規格為1802000,角鋼樁規格為 L756,L=2000mm。(11) 電纜敷設應設8、置聯絡指揮系統,宜以無線電對講機聯絡,手持擴音喇叭指揮。(12) 冬季敷設電纜,溫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時,應將電纜提前加溫。2.4 隱蔽驗收電纜敷設完畢,應請項目業主、監理、項目部及質量監督部門作隱蔽工程驗收,作好記錄、簽字。2.5 回填土(1) 回填土的土質要對電纜外護套無腐蝕性。(2) 直埋電纜回填土前,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3) 回填土應及時并分層夯實。2.6 埋標樁沿電纜路徑直線間隔100m、轉彎處、電纜接頭處設明顯的電纜標志樁。當電纜線路敷設在道路兩側時電纜樁埋在靠近路側、間隔距離為20m。四、質量檢測檢驗應達到的標準及檢測方法1、質量檢測檢驗應達到的標準(1) 直埋電纜的電壓等級、型9、號規格及路徑符合設計要求,電纜本體質量是合格的。(2) 電纜的埋置深度應符合列要下求: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 0.7m,穿越農田時不應小于1m,且電纜應埋在凍土層以下。(3) 在電纜線路路徑上有可能使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地下電流、振動、熱影響、腐植物質、蟲鼠等危險的地段,均應依據規范要求采取保護措施。2、檢測儀表、檢測方法(1) 檢測絕緣電阻:ZC型兆歐表(2) 耐壓及泄漏試驗:高壓試驗設備質量與安全(1) 在施工過程中自始自終貫徹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針,全面推行質量管理,在施工驗收中認真執行有關安裝驗收規范。(2) 堅持做到自檢與檢查相結合,對材料、半成品必須檢查方可使用。10、(3) 焊接必須對鋼材鋼號進行鑒試,具有合格證的焊工上崗。(4)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火期內,施焊應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意外事故發生。(5) 野外冬季施工要采取防滑防寒措施,確保施工安全,符合高空作業條件人員才能進行高空作業,高空作業人員要系安全帶,地面人員要戴安全帽,加強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確保施工安全。(6) 施工用的一切工具必須經常檢查,禁止使用不合格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進行施工。(7) 電纜溝開挖直到回填土完工,應盡可能地均衡、連續施工,縮短工期;在有行人的場所內施工,電纜溝開挖后應有警示牌,夜間有警示紅燈。(8) 堅持按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搞好上下工序交接,每一工序完工后,經廠方施工代表共同檢驗合格,作好記錄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五、電纜的成品保護(1) 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應使電纜及電纜盤受到損傷,禁止將電纜盤直接由車上推下。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和平放貯存。(2) 運輸及滾動電纜盤前,必須檢查電纜盤的牢固性。(3) 電纜附件與絕緣材料的防潮包裝應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處。(4) 固定電纜時要墊好橡皮或鉛皮。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