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基換填首件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799
2022-07-27
8頁
51.97KB
1、一、編制依據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3、本工程施工現狀及相關水文地質資料;4、G246七星關區草堤路口至納雍縣城大新橋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圖設計。二、首件工程目的1、立足于“預防為主,先導試點”的原則,認真貫徹執行“以工序保分項,以分項保分部,以分部保單位,以單位保總體”的質量創優保障體系。2、以提高質量改進意識為目的,根據首件工程的各項質量指標進行綜合總結評價,對施工質量存在的不足之處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指導后續施工,預防后續施工可能產生的各種質量問題。3、通過對軟基換填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總結,整理分析,2、驗證施工工藝的可行性,為后續工作提供可行性參數,用于指導后期全工程的軟基換填施工。4、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繼續改進或優化工藝方案,以首件工程樣板示范,引領后續軟基換填工程的標準化施工,以提高工程的施工工藝水平和技術質量管理水平,提高功效,確保質量,創造更多的精品工程。三、首件工程簡況本工程軟基換填首件工程段落主要選在K29+260-K29+380 處,根據設計施工圖要求本段落軟基換填處治面積為2159m2,挖淤泥質土深度為平均3m深,回填材料采用片塊石。工程量為挖淤泥6477m3,換填片塊石 6477m3。四、首件工程計劃施工工期計劃施工工期:2017年 2 月 13 日至 2017年 3 3、月 13 日。五、人員、機械、儀器設備情況5.1 管理人員配備表序號職務姓名備注1 一分部負責人任天鶴2 總工程師吳玫鵑3 安全負責人盧彪4 質檢負責人楊剛5 主管技術員黃盛6 技術員陳彪5.2 主要機械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神鋼 260挖掘機臺1 2 徐工 20T壓路機臺1 3 紅巖雙橋車臺2 5.3 主要儀器設備序號儀器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 灌砂筒200 套1 2 電子天秤30kg 臺2 3 GPS 南方 RTK 臺1 4 鋼尺30m 把1 5 水準儀套1 六、施工準備6.1 施工準備1、控制網復測、加密工作已經完成,軟基換填段原地面測量復核工作已經完成。2、施工所用材料都已取樣4、并檢測合格,可用于換填施工。3、現場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已到位,對作業人員的培訓、交底工作已經完成。4、料場、棄土場已選定,行車路線暢通。5、挖除不良土統一棄運至棄土場,棄土場位于K28+820,滿足棄土要求。6.2 技術準備1、技術人員熟悉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全面領會設計意圖,在進行施工作業前,組織所有參建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軟基處理技術培訓,發放路基工程軟基處理作業指導書;由總工對工段技術負責人進行軟基處理的技術交底,再由工段技術負責人對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最后由施工人員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并使所有參建施工人員明確“首件工程認可制”的意義和重要性。工程部負責檢查設計圖紙的工5、程數量,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相關文件及技術規范施工。編制詳細施工組織設計和操作規范,并以此為指導,合理的組織和調配材料、機械設備、運輸機具和勞動力,做到均衡生產,使工程優質、高效、低耗。2、軟基換填段的測量放樣軟基處理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每間隔10m釘出軟基處理具體位置左右邊樁。在距軟基處理位置外邊線一定安全距離處建立控制樁,樁上標明軟基處理位置挖高。6.3 現場準備軟基處理前,先在軟基處理范圍內開挖縱橫向臨時排水溝或集水坑,排干地表水,利于下一步挖除不良土。6.4 材料準備首件工程軟基換填所需片塊石已準備就緒。七、施工方案7.1 施工工藝流程圖7.2 測量放樣6、由測量隊進行施工放樣,按10m 一個斷面放出處理寬度邊樁,砸入木樁并綁紅布條標記。施工隊安排人員,用線繩將相鄰邊樁進行連線,順線繩撒以白灰進行標記,以方便后續換填施工。7.3 開挖臨時排水溝在進行路基排水溝施工前,先開挖縱橫向臨時排溝,以排出地表積水和水田段內的積水。開挖時采取先機械后人工開挖的方式進行,先用挖掘機開挖出縱橫向排水溝渠,然后局部部位用人工開挖的方式進施工,縱橫向臨時排水溝形成后裸曬一定時碾壓實驗檢測轉入下一層或下一段其它處理方式不合格合格壓實度 90%平整填料運輸及卸料攤鋪間,以徹底排除地表水和毛細水的隱患。7.4 挖除不良土層對于需換填處理的范圍采用挖機挖除換填深度內不良土層7、,對于比較薄弱的段落,先用挖機從路側先清理5M寬左右,回填工作墊層,挖機在工作墊層上工作,逐步向中間推進。開挖出來的棄土用自卸車配合運至棄土場。本段軟土基地換填開挖長度較長,故采用逐段開挖逐段回填的施工方法,開挖的淤泥和軟土直接裝車運至指定的棄土場。清底后,還應根據橫斷面圖樁號測量出開挖后基底高程,并繪制橫斷面高程,由業主、駐地監理、設計代表認可后,方可進行回填。7.5 換填塊片石本段按設計圖紙的要求,換填深度為3M。換填片塊石的材料規格、填筑質量應符合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的有關規定。換填塊片石層采用挖掘機鋪以人工攤鋪、然后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施工,回填時采取分層鋪筑(每30cm松浦一層),8、然后逐層壓實,塊片石最大粒徑小于層厚的2/3,壓實度要求達到90%。由于本段換填線路較長,分層填筑時,提前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專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卸料,并用挖掘機攤平,個別不平處配以人工用細石塊、石屑找平。換填片塊石層施工完成,自檢達到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后,監理工程師對換填層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具體施工方法如下:7.5.1 分層回填1.回填前,應完全清除軟土。2.回填前基坑內不應有積水,回填后在兩側設排水溝。3.回填寬度按設計要求,邊坡應有一定的坡度,坡比按1:0.5 控制。4.回填應分層鋪設,分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碾壓遍數通過實驗9、確定,以滿足壓實都不小于90%為準。7.5.2 攤鋪平整處治范圍兩側插竹竿,竹竿上綁紅布條標示出虛鋪高度。挖掘機根據“兩桿”控制攤鋪高度,從兩側開始順路基方向攤鋪,攤鋪應均勻平整,挖掘機攤鋪不到處以人工修平。7.5.3 壓實碾壓采用大型振動壓路機,壓路機順序為:靜壓1 遍壓路機弱振 2 遍壓路機強振直至滿足壓實度要求每強振檢測壓實度同時測壓實厚度最后靜壓 12 遍,消除輪跡。碾壓過程中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碾壓,最快速度不超過4km/h,直線路段先兩邊后中間,曲線路段先內側后外側,橫向接頭重疊40cm 50cm,前后相鄰區段重疊1.0m1.5m,以保證全區段碾壓密實。碾壓時,應重復有序進行,達10、到不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碾壓結束時表面沒有明顯的輪跡。在壓實遍數達到實驗求證的各碾壓遍數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實驗。施工中應記錄下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層填筑厚度、松鋪系數、碾壓方法、碾壓遍數等,為實驗報告提供數據。7.5.4 檢測1.壓實度檢測方法:壓實度檢測、沉降差和工藝參數相結合的控制方法,同時配合外觀檢查。采用密度法:每200m每壓實層測 4 處。2.縱斷高程():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0,-20。采用水準儀進行檢測,每200M測 4個斷面;3.中線偏位():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00。采用全站儀:每 200m測 4 點,彎道加HY、YH兩點;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采用M尺檢測,每 2011、0m測 4 點;5.平整度():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5。采用 3m直尺檢測,每 200m測 2 處10尺;6.橫坡(%):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0.5。采用水準儀:每200m測 4 個斷面。八、質量措施8.1 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詳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8.2 質量目標及技術措施質量目標:交工驗收合格,一次驗收合格率100%,分項工程合格率100%。(1)嚴格按照國家行業頌發的施工規范組織施工,施工隊進場后,立即組織學習設計內容,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各種施工工藝。(2)堅持設計文件、施工圖紙分級會審的技術交底制度,重點工程由工程總工程師、主管工程師審核,再向專業工程師交底,最后向施工專業隊(班組)進行交12、底,即:設計意圖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質量標準交底。(3)充分發揮機械化水平,組織有經驗的機械修理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備足零配件,定期對機械檢查維護,使設備保持良好狀態,避免因設備故障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九、安全措施參加軟基換填首件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服從統一安排,令行禁止。操作人員不得隨意行動。通過在施工現場張貼安全標語、圖片等形式營造安全生產的氛圍,提高班組內職工的安全生產自覺性,時時處處注意安全,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和預防措施,對于施工現場及其周圍的高壓線、變壓器等設立醒目的安全標志,在交通要道處設明顯的標志,防止過往村民和車輛因不注意發事故。(安全保證體13、系詳見安全保證體系框圖)9.1 安全生產責任制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由工程經理、質量安全部、安全員及全體職工組成。各職能部門所負的安全責任如下:1.工程經理認真貫徹國家勞動保護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本工程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堅持執行“五同時”、“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必須服從安全。制訂本工程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合理安排勞動組織,做到均衡生產,改善勞動條件;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建立獎罰制度。定期組織檢查施工現場,對不安全因素及時整改,消除隱患14、。發生安全事故時,及時組織人員搶救,并組織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2.安全負責人抓工程施工日常安全生產的落實情況,抓制度落實、責任落實、安全計劃落實、抓措施落實情況。召開工地的安全管理會議,向上級匯報、報告安全生產情況。3.專職安全員協助安全員做好安全生產的落實情況。每天巡查工地,檢查各種可能發生或已發生的安全事故,采取措施預防、處理安全事故,填寫施工安全日記,及時向部長匯報安全工作。4.各級職能部門、人員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安全生產負責。十、文明施工1.施工區內道路通暢、平坦、整潔、不亂堆亂放、無散落物;場地平整無積水,場地排水系統暢通。材料統一安排,堆放整齊,立牌標識,使工地現場井然有序。在15、施工現場周圍設置醒目的安全與文明施工標語,以取得附近村民和當地政府的諒解和支持。2.增強環境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施工時避免對周邊環境進行不必要的損害,避免破壞農田排灌系統,在施工過程中與農田原有排灌系統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征得地方同意的情況下,協商采取過路方法(如埋設臨時過水管或挖臨時水渠),以保證排灌系統不間斷,竣工后及時清理恢復,使路線與當地環境一致、整齊、美觀。3.處理好污水和垃圾,污水經處理后才能排放,垃圾應集中地方,定期送到當地指定的地方堆放或深埋,予以覆蓋。4.控制噪音和滅塵,所有的工點用地,平整后鋪屑或用砼表面處理,避免翻漿及塵土飛揚。十一、雨季施工措施11.1 雨季施工組織措16、施1.成立以工程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雨季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各管段內各工號雨季施工的規劃、指導工作,保證施工期間路基排水,不影響工程質量。領導小組成員:組長:丁祖軍副組長:黃勝、盧彪成員:陳彪、黎慧勇、袁方、吳昌富雨季施工由工程部負責具體日常工作,安全質量部設專職安檢工程師和安全員,各作業班組設兼職施工員、安全員,自上而下形成雨季施工生產監督、保證體系。2、雨季施工領導小組工作職責:(1)調度工地生產,加強對氣象信息的收集,按時收聽、咨詢當地天氣預報,及時了解氣象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安排和布置防雨措施,減少降雨對施工的影響。(2)根據施工任務、施工條件安排好雨季施工區段及工程工程。(3)加強17、雨季施工記錄,對施工時的情況按規范要求進行記錄。(4)在雨季施工過程中定期檢查,做好檢查記錄。(5)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措施,檢查抗災搶險所需的人、機、料準備情況,組織抗災搶險教育和演練。(6)遇突發情況,按照事故救援預案進行事故的搶險和上報,并做好事故的分析和有關責任人的處理。11.2 雨季施工具體措施11.2.1 排水系統施工措施1、在正式施工前,做好路基兩側排水系統,保證施工期間雨水排除暢通,地基處理工作面表面不被雨水浸泡。2、高標準修建施工便道,確保便道排水順暢。檢查場內外的排水設施,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排水溝,保證排水暢通。3、施工期間,派專人進行排水系統維護,確保雨水排除暢通。如排水不18、暢,應停止路基施工,管理人員應及時制止。每次雨水過后,及時修整排水系統,確保路基施工臨時排水系統始終處于正常狀態。4、隨工程進度,及時展開后序路基附屬邊坡防護及排水圬工施工,盡快形成永久排水系統。5、加快施工進度,加大機械、人員、材料、的供應,盡快完成工程施工,早日形成整體排水系統。11.3 軟基換填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前,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區分路段,進行適合于雨季施工工程的安排。2、施工場地積水應組織力量疏導排除。3、開挖過程中,如因突然降雨而中途停止,復工前應由專人到挖方體上詳細檢查。如發現邊坡上方有裂縫,或發現邊坡開裂,土石有塌落的可能,應慎重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4、機具停放地、庫房、生活區域,都必須選在地勢較高不易被水淹的地點,并有可靠的排水防洪設施,預防洪水造成的危害。5、雨季施工,根據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數量,每天訂好計劃作業量,合理安排工作面進行輪流作業,組織快速施工,隨運隨填及時完成壓實,不宜全面鋪開。7、雨季分層填筑,每一壓實層面均須做成2%4%的橫向排水坡,并要求表面的平整度較好。路堤邊坡應隨時保持平整,每次作業收工前將鋪填的松土層壓實完畢,并應采用防雨布進行覆蓋。雨后的填筑面必須晾曬、刮除表面浮土和復壓處理,并經抽檢合格后才能繼續施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