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機庫鋼屋蓋整體提升施工方案分析(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822
2022-07-27
5頁
250.24KB
1、施 工 技 術 首都機場 A3 8 0機庫鋼屋蓋整體提升施工方案分析 劉 彪劉 航李晨 光(北京市建筑 工程研究院北京1 0 0 0 3 9)游 大 江(北京市機械施工有限公司 北 京1 0 0 0 4 5)摘要對首都機場 A3 8 0機庫鋼屋蓋工程 的五種整體提 升方案給予介紹,通過 方案的 比選,提 出最終的整體提 升 施 工方案。并在 所確定提升方案 的基礎 上,對提升點所 布置 的具體位 置進行 研 究,最后 對提 升點布 置原 則和規律 進 行探 討。關鍵詞 大跨鋼結構 整體提 升施工方案提升點 I NTEGRAL LI FTI NG CoNS TRUCTI oN S CHEM ES2、 ANALYSI S 0F THE A38 0 HANGAR RooF S TRUCTURE oF THE CAPI TAL AI RPoRT L i u B i a o L i u Han g L i Ch e n g u a n g Y o u Da j i an g (B e ij i n g B u i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t u t e B e ij i ng 1 0 0 0 3 9)(B e ij i ng Me c h a n i z e d C o nst r u c t i o n3、 Co L t d B e ij ing 1 0 O 0 4 5)ABS TRACT Fi ve i nt e gr al l i f t i n g s c he me s o f t he A3 80 ha n ga r r o of s t r uc t u r e ar e i nt r od uc e d a nd t he f i na l c ons t r uc t i o n s c h e me o f i nt e gr a l l i f t i n g i s de t e r mi n e d a c c or di ng t o t he c omp a r i 4、s on a mon g t he s c h e me s Ba s e d on t he f i na l s c he me,a r r a n ge me nt o f t h e l i f t i n g s p ot s i s a l s o r e s e ar c h e dFi na l l y,t h e pr i nc i p l e an d t h e l a w of a r r a n gi ng t he l i f t i ng s po t s a r e d i s c us s e d KEY W ORDS l on g-s p an s t e 5、e l s t r uc t ur e i nt e gr a l l i f t i n g c on s t r u c t i on s c he me l i f t i n g s p ot s 大跨 空 間鋼結 構施 工 中采 用 的主要 施工 方 法有 拼 裝施 工法、滑 移施 工法、整體 吊裝 法、整體 提 升 法 和整體 頂 升法 等。不 同結構 形式、不 同場地 條件 應 分別進 行 施工 方案 的選 擇 與優化。近年 來 國內建 造的許多大跨網架屋蓋結構均采用了整體提升施工 方法,如東 方 航 空公 司 4 0號 維修 機 庫、首 都 機 場 3 0 6 m 跨 四機位 6、飛機 庫、廣州 新 白云 機 場 飛機 維 修 庫、成 都 國 際 機 場 2 0 1飛 機 修 理 庫、上 海 大 劇 院 6 0 7 5 t 鋼屋蓋及即將竣工 的國家圖書館鋼屋蓋等。而采用整體提升方案時,提升點的布置卻是一個技 術難 題,需要 對原 結 構進行 詳 細 的分析,并 綜合 考 慮結構變形、安全、經濟、施工進度等多種因素。本 文從 結構 響應 角度 對 首都 機 場 A3 8 o機 庫 鋼屋 蓋 的整體 提升 施工 方案 進行 了對 比分析,并 對 整體 提 升 方案 中提 升 點布置 原 則和 規律 給予 探討。1工程 概 況 首都 機 場 A3 8 O機 庫 鋼 屋 蓋 由7、屋 蓋 網 架 結 構、大 門桁 架 組 成(整 體 平 面 見 圖 1)。屋 蓋 頂 標 高+3 9 8 0 0 1 T I。屋 蓋結 構采 用 三 層斜 放 四角錐 鋼 網 架,下 弦支承,網格 尺寸 6 0 m6 0 1 T I,高度 8 0 1 T I。大 門處屋 蓋采 用 焊接 箱形 截面 鋼桁 架。網架節 點大 部 分為焊接空心球節點,少量節點根據受力需要采用 主管 貫通 焊接 空 心球 節 點,大 門桁 架 處 焊 接 箱 形 截 面桁架采用焊接節 點,大 門中間支座桁 架節點根據 受力及構造采用鑄鋼節點。屋蓋支座采用萬向抗震 球鉸 支座。網架 桿件 采用 圓鋼 管,大 門桁 架8、桿 件 均 第一作者:劉彪男 1 9 8 1 年 1 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 Ema i l:l i u h a n g 7 1 s i n a e o m 收稿 日期;2 0 0 7 1 0 0 8 1)同 一 塔 兩 塔 柱 高 差,橫 梁 中 心 處 不 大 于 2 5 mm,其余不大于5 mm;2)塔 柱 扭轉 不大 于 1 1 mm;3)塔 柱架設后橫、順橋 向垂直度均不大于1 6 0 0 0。6 結 論 南京 長 江 第 三 大橋 鋼 塔 柱 精 度 管理 系統,以科 學計 算 和合理 推 論 為基 礎,安 裝 完 的最 終 檢測 結 果 達 到 了設 計要 求,實 施 效 果 得 到9、 了 日本 專 家 和南 京 長 江第 三大 橋 工程 建 設 指 揮 部 領 導 的 高 度評 價,填 補 了國內空 白,為國內鋼索塔 的制造積累 了寶貴的 經 驗。6 0 鋼結構 2 0 0 8年 第 1期 第 2 3卷總第 1 0 3期 維普資訊 http:/ 劉 彪,等:首都機場 A3 8 0機庫鋼屋蓋整體提 升施 工方案分析 為焊接 箱形,網架 結構 由大 門桁 架支 承。大 屋 蓋 東 西長 3 5 2 1T I,南北 寬 1 1 0 1T I,提 升 面積 3 8 5 0 0 1T I ,總 質量 達 7 0 0 0 t,提 升高 度 4 0 1T I。如 此大跨 度 的鋼 屋 10、蓋施 工 的難度 非 常大,并 且 要確保 工 程安 全、工程 質 量、施 工進 度,因此 該 屋 蓋 施 工 方 案 的 選 擇 尤 為 重 要。圖 1 某大跨屋蓋整體平面及側面示意 8 l x 1 0 l 2整 體提 升 施工 方案分 析 經過 對該 屋蓋 結構 整體 分析,提 出 了高空 散拼、整體 吊裝 等幾 種施 工方 案,考慮 到高 空拼 裝精 度低,容易 引起 質量 問題,確 定采 用整 體提 升施 工方 案。2 1 提 升 點布 置方案 提升 點 的布置 直接 影 響 了整個 結構 施工 中的受 力狀 態 和工 程造 價。提升 點選 取 的原則 是保 證 鋼桁 架 整體 結構 11、受力 合 理,確 保 鋼桁 架 在 提升 過 程 中 的 穩 定性。對 提升 點 布置提 出 了 以下 五 種方 案:方案一:只利用原有結構柱作為提升點(見圖 2 a);方案二:除利用原有結構柱作為提升點外還在 大 門桁 架 四分點 處設 提 升點(見 圖 2 b);方 案 三:在 大 門桁 架 和 網 架 周 圍及 網架 中 央位 置 布設 一排 提升 點(見 圖 2 c);方 案 四:在 大 門桁 架 和 網 架 周 圍及 網架 中 央位 置 布設 兩排 提 升點(見 圖 2 d);方 案 五:只在桁 架 和網架 周 圍布設 提 升點(見 圖 2 e)一 b 一一 d e a 一方案一 I12、 b 一方案二;c 一方案三;d 一方案四;e 一方 案五 圖 2 提升點布置方案 利用 有 限元軟 件 MI DAS對 以上 五 種方 案 進 行 計算分析。表 1為五種施工方案內力及變形幅值計 算結 果。表 1 五種方案結構響應 內力及 變形幅值 方案結構劃分 料 kN ram 提 升點數量 方案一 大門桁 架 網架部分 方案二 大門桁架 網架部分 方案三 大 門桁架 網架部分 方案 四 大 門桁架 網架部分 方 案五 大門桁架 網架部 分 通過對 表 1 數據 進 行分 析可 以看 出:方案 一 選 取 了原 結 構 支 承 點作 為 提 升 點,提 升 狀態與結構實際使用狀態 的結構受13、力相接近,采用 了 4 8個 提升 點。大 門桁 架 處 最 大提 升力 出現 在 大 門桁 架 中間位置 的 提 升 點 處,網 架 結 構 最 大提 升 力 出現在網架北側靠近 中央位置提升點處,各提升點 處 的提 升力 差別 不大;網架最大 豎向變形 出現 在網架 中心位 置,滿 足 施 工 要 求(3 1 6 5 m m 1 1 0 0 0 0 mm 2 5 0 4 4 0 mm),大 門桁 架 處 的豎 向變形 過 大影 響施 工中桁架箱型桿件 的組拼;最大拉壓應力 出現在靠 近大 門中柱 的下 弦桿,網架 拉壓 應 力均超 限值(大于 2 5 0 MP a),大 門桁 架桿件 承受14、最 大壓應 力超 限值 S t e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0 8(1),Vo 1 2 3,No 1 0 3 6 1 5 5 5 5 4 3 8 9 9 1 5 9 0 5 6&亂亂”5 5 3 9 7 9 7 4 5 0 亂”船 H 孫 5 5 1 4 9 8 8 6 8 9 3 9 2 3 2 1 1 1 3 3 4 0 1 7 7 7 0 9 2 孫 弘 盯 2 9 1 4 1 1 2 3 3 3 0 7 5 9 5 4 1 3 7 執 地 3 1 1 1 1 1 2 3 1 3 4 6 2 9 2 6 0 2 0 5 1 7 4 1 6 9 0 15、5 0 2 8 9 8 5 0 0 6 1 7 1 3 2 3 1 6 1 維普資訊 http:/ 施 工技 術(大 于 5 0 MP a)。由于大 門桁 架 中柱 位 置處 提 升 力 處 下腹桿,網架桿 件承 受最 大拉 壓應 力 超 限值 大 門 較大,加之提升點較為集中(該處 5個提升點),在施 桁架桿件最大壓應力超限值。工 中造成 了提升 塔架 很難 設置,施 工難 度大。方案 四除在大 門桁 架及 網架周 邊均 勻 布置提 升 方 案 二 除利 用 原 結 構 支承 點 作 為 提 升點 外,還 點外,還在 網架 中央 位 置 增 設 了 1 0個 提 升 點,采 用 在 大 門桁16、 架 處增 設 了兩 個 提升 點,提 升狀 態 與結 構 了 5 3個提 升 點。最 大 提 升 力 出 現在 大 門桁 架 靠 近 實際使用狀態的結構受力基本吻合,采用了 5 4 個提 中間位置的提升點處,網架結構最大提升力 出現在 升 點。最大提升 力 出現在大 門桁 架新 增提 升點處;網 新 增 提升 點處(網架 中央處);網架結構和大 門桁架處 架豎 向變 形滿 足施 工 要求(1 2 8 5 mm l l 0 0 0 0 mm 豎 向 Z軸 變 形 滿 足 要 求(1 5 3 1 m 1 1 0 0 0 0 m m 2 5 0 4 4 0 m m),大 門桁架 處的豎 向變形 過17、大影 響施 工 2 5 0 4 4 0 mm);最大 拉應 力 出現在 新增 網架 中央 提 中大門桁架箱型桿件的組拼;最大拉應力出現在靠近 升點處上腹桿,最大壓應力出現在新增 網架 中央提 桁架中柱的中弦桿,最大壓應力出現在新增提升點處 升點處下腹桿,網架桿件承受最大拉壓應力超限值,的下腹桿,網架拉壓應力 均超 限值,大 門桁 架桿件 承受 大 門桁架 桿 件承 受最 大拉 壓應 力符 合要 求。最大壓應力超限值。在大門桁 架 中柱及 四分點處 均設 方 案 五 在 大 門桁 架 及 網 架 周 邊 均 勻 布 置 提 升 置提升點,由于該處提升力較 大,加之提 升點較為集 中 點,采用 了18、 4 5個提 升 點。最大 提升 力 出現在 大 門桁(在中柱位置有 5 個提升點,在大門桁架四分點處各有 架 中間位置的提升點處;網架 結構 和大門桁架處豎 四個提升點),在施工中造成了提升塔架很難設置,施 向 Z軸 最 大 變 形 符 合 施 工 要 求(1 7 2 7 mm 工難度大,與方 案一情況類似。1 1 0 0 0 0 mm 2 5 0 4 4 0 mm);最 大拉 應 力 出現 在 靠 方 案三 除在 大 門桁架 及 網架 周邊 均勻 布置 提升 近桁 架 中柱位 置 的上 弦桿,最大壓應力 出現在靠 近桁 點 外,還在 網架 中央位 置增 設 了 4個提 升 點,采用 了 架19、 中柱位 置的下 弦桿,網架桿 件承受最 大拉、壓應力超 5 1 個提升點。最 大提 升力 出現在大門桁 架 中間位 限值,大門桁架桿件承受最大拉、壓應力符合要求。置 的提升點處,網架結構最大提升力 出現在網架 中 考慮到施工條件,經過初步對 比后淘汰 了方案 央 處 的新增 提 升 點處;網 架 結構 和大 門桁 架 豎 向 Z 一 和方 案二。對 后三 個方 案部 分 內力較 大 的桿 件通 軸變形符合要求(1 4 8 5 mm 1 1 0 0 0 0 mm 2 5 0 一 過換桿,從而得到最佳提升方案。表 2是方案三、方 4 4 0 mm);最大 拉 應 力 出 現在 新 增 網架 中 20、央提 升 點 案 四、方 案五 換桿 后 的分 析結果。處 上 腹桿,最大 壓應 力 出現 在 新 增 網 架 中央 提 升 點 表 2中,方 案 三(換 桿后)大 門桁 架豎 向 Z軸 最 表 2換 桿 后 三 方 案 結 構 內力 峰 值 分 數量 方案 結構 劃分 反力 k N 變形 mm 內力 k N 內力 k N 應力 MP a 應力 MP a 提升點數量 方 案三 大門桁 架 網架部分 方案 四 大門桁架 網架部分 方案五 大門桁架 網架部分 1 O 9 1 46 8 9 4 1 5 1 9 1 3 1 1 5 3 6 9 82 1 2 80 2 2 7 8 9 8 8 3 3 621、4 3 5 OO 2 37 6 2 03 9 9 7 8 1 5 8 8 1 1 7 5 3 2 2 7 9 8 0 2 9 7 8 1 5 1 2 2 4 5 9 1 0 6 5 2 0 9 9 1 5 5 9 2 4 0 5 6 4 2 1 5 9 8 1 2 3 5 1 7 6 4 大變形符合施工規范要求(1 4 6 8 m ml l 0 0 0 0 m m 2 5 0 4 4 0 mm);而對 網架 中央位 置部 分桿 件 進行 替 換,桿件得到加強,網架部分桿 件 的拉應力 超限值(大于 2 5 0 MP a),網架部分桿件的壓應 力基本符合 強 度要 求(不 大 于 2 5 O M22、P a);網 架 中 央部 位 最 大 提 升 力 換 桿 前 2 9 7 6 k N,通 過 簡 單 的換 桿 降 低 為 2 8 3 2 k N,由 于網架 中央 部 位 根據 施 工 條 件搭 設 提 升塔架最大提升力為 2 8 0 0 k N一1 6 0 0 k N,仍無 法 滿 足要求。方案四(換桿后)大門桁架 豎向 Z軸 的最大變形符 合施工要求(1 5 1 9 m 1 1 0 0 0 0 mm 2 5 0 4 4 0 m m)對網架中央位置部分桿件進行替換,網架部分桿件的 拉壓應力基本符合強度要求(不大于 2 5 O MP a);網架 中 央部位最 大提 升力換 桿前 1 5 123、 9 k N,通 過 簡 單 的換 桿 達到 1 7 2 7 k N,由于 網架 中央 部 位 根 據 施 工 條 件 搭 設 提 升塔 架最 大提 升力 為 2 8 0 k N一 1 6 0 0 k N,無 法滿 足要 求。原 因是 桿 件 得 到加 強 的 同時,該 處 的 提 升點 的提 升力 也 增 大,呈 現 了周 圍 提 升 點 的提 升 力 向 網架 中央位 置提 升 點逐 漸轉 移 的趨勢。方 案五(換 桿 后)大 門桁 架 豎 向 Z軸 的最 大 位 移基本符合 施 工要求(1 5 3 6 mm 1 1 0 0 0 0 ram 2 5 0 4 4 0 mm);網架桿件和大 門24、桁架承受最大應力 均符合要求(不大于 2 5 0 MP a)。相比方案三與方案 四,方案五在網架中央位置不需增設 提升點,降低了 6 2 鋼 結構 2 0 0 8年 第 1 期 第 2 3卷總第 1 0 3期 維普資訊 http:/ 劉 彪,等:首都機場 A3 8 0機庫鋼屋蓋整體提 升施 工方案分析 施 工 難度,為后 續施 工創 造 了條件,另外 方案 五工 程 造 價 經濟,施工 難度 小。圖 3為換 桿 后 的 三方 案 豎 向 變形、提升 反 力 以 及拉 壓應 力 的對 比分析。從 圖 3可 以 看到,換 桿 后,三方 案 的大 門桁架 處 桿件 均 滿足 強度 要 求,網 架處 25、桿件 拉 壓 應 力 成 為 關 鍵 因 素。圖 3 c中,方 案 三 受 拉 桿 件 強 屈 比 達 到 1 2,方案四受拉桿 件強屈 比接 近 1,而方 案五強屈 比最小,滿足 強度 要求;圖 3 d中,方 案 三受 壓桿 件強 屈 比接 近 1,方 案 四受拉 桿件 強 屈 比 0 6 4,而方 案五 強 屈 比 0 7 1,理論 均滿 足強 度要 求。根 據 以上 的對 比分 析,確定 采 用 換 桿后 的方 案 五進行 施工。對 于 提升 點處 千斤 頂 的布置 采取 以下 布置方 式:1)網架部分采用 4 0 0 k N千斤頂。2 8個提升點,共 布置 1 0 4臺千斤頂。每個提升26、點放 2 個或 4個千斤頂。2)大 門桁架 部 分采用 2 0 0 0 k N和 3 5 0 0 k N千斤 頂。2 0 0 0 k N設 置 2個 提 升 點、布 置 4臺 千 斤 頂,3 5 0 0 k N 設 置 1 0個 提升 點、布置 2 0臺千 斤頂,即每 個提 升點 布 置 2臺千 斤頂。2 2提 升 點位 對于 網架部 分,由于方 案 五利用 了 原支 承柱,能 較 容易 地在 網架 下 弦 點處 選 擇 設 置 提 升 點,而 對 于 桁 架部 分,由于原 設 計 只 在桁 架 中 間位 置設 置 了柱 支承,在其他位置并未作加強處理,故選取大門桁架 某一提升點進行對比分析。27、由于在以上的方案分析 時大 門桁架 提升 點 布 置 在 上 弦 點,現 取 提升 點在 中 弦點 和下 弦點 兩種 布 置 方 式,以確 定 提 升 點所 布 置 的具體位置。提升點附近選 出桿件:1 1 6 3 5、1 8 4 8 6、4 3 0 6 為上 弦桿,2 0 9 0 4、2 0 8 9 1、1 9 7 4 3 為上腹桿,1 1 0 8 8、1 80 1 6 0 l 1 4 0 2 0 0 彗 碴 矮 嗵 矮 a 一最大提升反 力;b-豎 向最大位移;c 一拉桿 強屈比;d 一勝 桿強屈 比 1 一大門桁 架;2 一網架 圖 3 換桿 后三方 案對比 2 0 7 9 2、1 1 28、3 2 5 為 中弦 桿,2 1 0 1 6、2 1 1 0 6、1 3 4 3 4 為 下 腹 桿,1 2 9 2 5、1 3 1 l 1、2 0 1 7 2 為下 弦桿。表 3為所選 擇桿 件 的應 力。表 3 桿件應 力變化 從 表 3中可 以 看 出,提 升 點位 置 的選 取 對 于 應 力不大的弦桿來說影響較小,并不是控制因素,而對 腹桿應力影響很大,說 明腹桿是主要的承重桿件,圖 4為腹桿 在不 同提 升 點位 的應 力對 比情 況。從 圖 4中能 清 晰地 看 出 提 升 點 布 置 在上 弦 點 時,腹桿應力 比較穩定,另外兩方案的腹桿應力峰值 均比該方案的大,大門桁 架提升29、點更適宜布置在上 弦點。而對于 網架 處 由于 可 以充分 利用 原設 計 的柱 支承,因此提 升 點宜布 置在 下 弦點。3 整體 提 升施 工方 案選 取原 則和 注意 事項 通過以上提升點布置方案分析與提升點位 的確 S t e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0 8(1),Vo 1 2 3,No 1 0 3 6 3 舯 舯舯 冊 冊 m 加 0 0 0 0 0 1 1 O 0 0 0 0 維普資訊 http:/ 施 工 技 術:4)初 步 設 置 提 升 點 時,出 現 結 構 受 力 不 滿 足 的 6 08 0:綜 合 考 慮 施 工 條 件 對 結30、 構 進 或 姜4zO i N-4 0-20:0 8q 茹 一 5)各 提 升 點 的 選 擇 應 盡 量 以 鋼 結 構 中 心 為 對 稱 -6O V 觸 黼 過 -1 4 0 6)凡是 提 升點 與設 計支 座位 置、數量 不 同,或 有 卜提升點 為上弦 點時 腹桿 應力;2 一 提升點 為中弦 點時 腹桿 應力;可 能 產生 內力 不利 的變 化 時,均 應通 過驗 算,以確 定 3 一 提升點為下弦點時 腹桿應力 提 升 時桁 架桿 件 的 內力,并 作 相 應 處 理。若 接 近設 圖 不同 提升點位情況下腹桿應力對比 -計 應 力,可 不作 處 理;若 比設 計 應 力 大,必31、 須 采 取 加 定,整體提升點的選取應注意以下幾點:固、換 桿或 其他 處理 措 施。1)盡 量選 取 原結 構 支 承 點 作 為 提 升 點,可 以保 證提 升點 的 布置 與結 構 的 剛度 分 布 相 一 致,使 提 升 4結語 狀態 的結構受力情況與實際使用狀態的結構受力情 合理確定提升點布置方案和提升點位,是 大 型 況基本吻合,本文 中網架結構部分就充分利用 了原 空間鋼結構提升施工 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 直 結 構支 承點作 為提 升 點。接 關 系到 提升 結構 在 提 升 過 程 中 的穩 定 性、安 全 可 2)對于既有桁 架結 構又有 網架結構 的大屋蓋,靠性和施32、工經濟性。因此,應 經 過 慎 重 考 慮 和 計 算 提 升點應 在桁 架部 位 布置 較多 的提 升點 以控 制桁 架 來 確 定提 升點 布 置方 案和 提升 點位。的豎 向變形,并且 為 了確 保 構件 本 身 在提 升 中 的穩 定 性和 就位 安全 性,提 升 點 宜 選 在桁 架桿 件 的節 點 參考文獻 處,而對于提升點具體布置位置應該 進行 比較分析 J G J 一。網 架結構設計與 施工規程 以 得 出 最 優 方 案。:釜 位 的 研 究 與 應 3)施工 前要 對提 升工 況下 大屋 蓋 的受 力 和變形 用 施工技術,2 0 0 5,2 O(5)進 行仔 細分 析 和33、計算,在 不發 生 大變形情 況下,提升 王建平,蔡志東,劉宏宇,等 國家圖書館二期超萬噸 鋼結構整體 點 不 宜 過 多,滿 足 經 濟 性 要 求。當 增 加 原 結 構 設 計 蓍 輩 提 升 技 術 研 究 與 應 用:碩 支承點以外的提升點時要綜合考慮提升的形式和措 士學位論文 重慶:重慶大學,2 0 0 3 (上接 第 5 5頁)6井架 防腐 采用電弧噴鋅防腐。噴鋅層厚 1 2 O 1 5 0 m,封 閉涂層 為環 氧 富鋅漆,涂 層總 厚 大于 2 7 0 m。井 架 內壁最 終為 密 閉空 間,涂酚醛鐵紅 防銹漆 2 遍。耐 蝕壽命 3 O 年,結合力大于 6 N mm。防腐操34、作如下:1)金屬表 面 預處 理。用有 機溶 劑 清洗 工件 表面 油 污,干燥后 進行 噴砂 除 銹。噴后 表 面應呈 銀灰 色,無任何銹斑和殘存氧化皮,清潔度達到瑞典 S a 3級 標準樣塊要求,表面粗糙度為 4 0 8 0 m,達到上述 標 準 后,再 繼續 延 長 噴砂 時 間 2 3 mi n,使 金 屬表 面具有足夠的粗糙度,保證 噴涂金屬層與基體的結 合力 不小 于 6 N mm。2)電弧噴鋅。噴鋅前,先用干燥 的壓縮空氣噴 凈工件表面殘留的灰塵,然后用噴槍對工件表面均 勻噴涂 1 5 0 1 T I 的金屬鋅。噴涂 結束 后,用磁性測 厚 儀檢 測 噴鋅層 厚度,達 不 到 135、 2 0 m 時 立 即補 噴。3)刷 封 閉 涂 層。刷 封 閉漆 應 在 噴 涂 完 后 2 4 h 內進行。涂 層 表面 的灰 塵 清理 干凈 后涂一 道 環氧 富 鋅漆,2 4 h之后,刷第二道封閉漆,第三道封閉漆在 現場 拼裝 后進 行,每道 漆膜 厚度 不小 于 5 0 m。7結 語 通過 合理 施 工組 織,在規定 的工期 內保質保量 完 成 了礦井改 擴建井 架 的制 作,為井 架成功 豎立打 下 了 堅實 的基礎,施工 單位 現場 組裝 非 常順 利,尺寸 準確,沒有 出現返工修改現象,樹立 了 良好 的企業形象。參考 文獻 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 焊接手冊(焊接結構)北京:機械 工業 出版社,2 0 0 3 2 J G J 8 1 2 0 0 2 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 3 GB 5 0 2 0 5-2 0 0 1 鋼結構 工程施工驗收規范 4 GB 5 0 0 1 7-2 0 0 3 鋼結構設 計規范 6 4 鋼結構 2 0 0 8年第 1期第 2 3卷總 第 1 0 3期 維普資訊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