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環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試驗_張博(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5828
2022-07-27
3頁
113.94KB
1、廣東建材 2010 年第 6 期我國于 2 0 0 4 年 7 月開始實施水性涂料國家標準以來,綠色環保型涂料的開發日益受重視 1。在用量日趨增長而產品質量落后的現實中,對環氧樹脂的水性化研究意義重大 1。隨著環保要求的增強,節能減排成為社會責任,地坪涂料也呈現水性化趨勢,越來越多的水性涂料在地坪行業中得以應用 2。因此,研究和開發水性環氧工業地坪涂料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本文在前期配方試驗的基礎上,結合水性環氧地坪涂料一般施工工藝 4 7,整合成水性環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并利用廣東省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的化學建材實驗室配置齊備的涂料試驗條件,以及水泥物檢室的養護室和萬能試驗機等,進2、行了應用性試驗。1 施工方案1.1 雙組分水性環氧地坪底漆1.1.1 配方1.1.2 施工方法將白水泥按照表 3 的用量(或按適當的重量比例)稱量好后,將緩凝劑加入 1 7 0-3 0 0 克的清水中,待其溶后加入到白水泥中。將雙組分水性環氧地坪底漆 A 和 B組分分別按照表 1 和表 2 的用量(或按重量比 A:B=1 0:3)進行計量后,混合攪拌均勻,再倒入已計量好的白水泥中攪拌均勻,根據天氣情況和施工要求適當加入清水攪拌均勻至適當粘度后施工(用刮片和滾筒配合鏝刀施工)。底漆分二次施工,第一層厚度 1 m m 左右,第二層為封孔層,使用同一個配方。每層施工間隔 1 2 小時,1 2 小時后3、進行打磨和清掃(用磨光機、砂紙等打磨,將批涂產生的刀痕,不平整之處及顆粒打磨掉,并用吸塵器吸干凈)。1.2 雙組分水性環氧地坪面漆(綠色)1.2.1 配方(見表 4、表 5)1.2.2 施工方法分別按照配方表 4 和表 5 制備 A 組分和 B 組分。后將 A 和 B 組分按重量比 A:B=5:1 進行計量后,混合攪拌均勻。鏝涂后滾涂一遍。1.3 雙組分水性環氧地坪罩光漆1.3.1 配方(見表 6、表 7)1.3.2 施工方法分別按照配方表 6 和表 7 制備 A 組分和 B 組分。后將 A 和 B 組分按重量比 A:B=5:2 進行計量后,混合攪拌水性環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試驗張 博(廣東省4、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摘要:基于整合形成的水性環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進行了應用性試驗。試驗表明,各項性能指標均超過 環氧樹脂地面涂層材料(J C/T 1 0 1 5-2 0 0 6)的技術要求,實際工程應用效果優越。關鍵詞:水性;環氧;地坪漆;施工方案;試驗熟料生產中鮮有以熟料熱耗控制為主要控制要素的,熱耗的控制更多的是從技術的手段采取對策,達到節能降耗的目標。有必要對當前水泥熟料生產管理和控制模式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從平衡運行的方式,將熟料熱耗與產量、質量和運轉率關聯起來進行研究,使得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參考文獻】1 韓仲琦.水泥和粉體制備、改性與應用 M .化學工業出版社,2 0 0 6,5、5:5 5-5 6 2 考宏濤.預分解窯熟料熱耗的影響因素和降低的途徑 J ,水泥,1 9 9 6(6):1 1-1 4 3 胡芝娟.分解爐氮氧化物轉化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 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 0 0 4 4 吳國芳,陸雷.預熱器出口廢氣熱損失對熟料熱耗的影響 J .水泥.2 0 0 8(5):3 0-3 1 5 樊粵明,吳笑梅.論降低立窯熟料熱耗的關鍵技術 J .水泥工程.2 0 0 4(6):3 1-3 4 6 趙應武.預分解窯水泥生產技術與操作 M .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 0 0 4.1 1 7 林宗壽.水泥“十萬”個為什么 熟料化學、水泥化學 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6、版社,2 0 0 6.0 7 8 汪瀾.論水泥工業的產品節能 J .水泥技術.2 0 0 6(4):2 2-2 4 9 馬祖生.熟料飽和比變化對熟料熱耗的影響 J .水泥工程.2 0 0 8(6):3 5 1 0 I C R 雜志,1 9 8 9.0 8,P 5 5 1 1 沈威,黃文熙,閡盤榮.水泥工藝學 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 9 8 6 1 2 林宗壽.水泥“十萬”個為什么 回轉窯設備與原理、回轉窯煅燒操作、預熱預分解系統、熟料冷卻機、燃燒器 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 0 0 6.0 7-研究與探討15-廣東建材 2010 年第 6 期序號項目技術要求 4 測定結果7、測定依據1容器中的狀態攪拌后無硬塊,呈均勻狀態攪拌后無硬塊,呈均勻狀態目測2 固體含量/%5 06 0G B/T1 7 2 5-1 9 7 93 干燥時間/h表干6實干2 4表干6實干2 4G B/T1 7 2 8-1 9 7 9中表干乙法(指觸法)、實干乙法(壓棉球法)47 d 拉伸粘結強度,M P a2.02.5J C/T9 0 7-2 0 0 2中的 5.4表 8 底漆基本性能指標序號原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A B-H G F3 4 0浙江安邦水性環氧固化劑表 7 B組分配比序號原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A B-E P-2 03 2 0浙江安邦水性乳液,成膜物質2A B-E P-4 48、3 2 0浙江安邦水性乳液,成膜物質3去離子水5 4-溶劑4S N-5 0 2 92日本諾普科分散劑5B Y K-1 9 02德國畢克化學分散劑6T-4 5 0 53美國亞士蘭消泡劑7R-9 3 0 鈦白粉1 0日本石原顏填料8 沉淀硫酸鋇(4 0 0 目)2 0 0山西南風顏填料9石英粉(1 2 5 0 目)1 0 0-顏填料1 0云母(8 0 0 目)5 0-顏填料1 1滑石粉(8 0 0 目)研磨至細度 4 0 微米2 0-顏填料1 2P U R-4 08臺灣公隆化學增稠劑1 3P U-4 06浙江臨安福盛增稠劑1 4T-4 5 0 51美國亞士蘭消泡劑1 5E-1 6 0 0 檸黃色漿9、3 3上海彩名顏料1 6E-2 1 0 0 鐵黃色漿5 0上海彩名顏料1 7 E-7 8 0 0 酞箐藍色漿1 3上海彩名顏料1 8B Y K-3 4 63德國畢克化學流平劑合計1 2 0 0表 4 A組分配比序號原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A B-H G A3 4 0浙江安邦水性環氧常溫固化劑表 2 B組分配比序號原材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 水性環氧地坪底漆2 0 0-自行配制2A B-H G A6 0浙江安邦 水性環氧固化劑3天女 4 2 5 白水泥1 0 0 0湖南省婁底彩色水泥廠膠凝材料,顏填料4F A C-65北京瑞帝斯緩凝劑合計1 2 6 5表 3 膩子配比表 1 A組分配比序號原10、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A B-E P-2 01 0 0 0浙江安邦水性乳液,成膜物質2S N-5 0 2 98日本諾普科分散劑3P U R-4 06臺灣公隆化學增稠劑4T-4 5 0 54美國亞士蘭消泡劑5B Y K-3 4 62德國畢克化學流平劑合計1 0 2 0序號原料數量廠家備注1A B-E P-2 0 2 9 6浙江安邦水性乳液,成膜物質2A B-E P-4 4 2 9 6浙江安邦水性乳液,成膜物質3P U R-4 03臺灣公隆化學增稠劑4T-4 5 0 52美國亞士蘭消泡劑5P U-4 01浙江臨安福盛增稠劑6B Y K-3 4 62德國畢克化學流平劑合計6 0 0表 6 A組分配11、比序號原料用量(質量)廠家備注1A B-H G F3 4 0浙江安邦水性環氧固化劑表 5 B組分配比均勻。滾涂一遍。2 試驗2.1 基本性能指標測試測 試 按 照 環 氧 樹 脂 地 面 涂 層 材 料(J C/T 1 0 1 5-2 0 0 6)進行。測試結果見表 8、表 9。可見,施工方案中的底漆和面漆均達到或明顯優于環氧樹脂地面涂層材料(J C/T 1 0 1 5-2 0 0 6)的技術要求。2.2 工程應用試驗試驗按照實際施工工藝和方法在混凝土試板上進行,施工過程污染輕微,氣味不顯著。測試結果見表 1 0。可見,施工效果符合預期,硬度高耐磨耐沖擊耐化學腐蝕,功能性優越;抗壓強度達到 C12、 3 0,滿足抗壓的一般要求,對于抗壓要求有特別要求的應用不適用。漆膜光亮,豐滿,平坦無縫,具有良好的裝飾性;氣體污染物釋放量達到水性涂料的技術要求,環保性能優越。3 結語試驗表明,本次提出的水性環氧地坪漆全套施工方案值得推廣應用,但在抗壓性方面有待通過增加中涂層等施工方案的改良進行改善,在經濟性方面有待進一步評價和改良,對于環保性能可以通過增加密封環境試驗得到更客觀的評價。研究與探討16-廣東建材 2010 年第 6 期序號項目技術要求 1 測定結果測定依據1容器中的狀態攪拌后無硬塊,呈均勻狀態攪拌后無硬塊,呈均勻狀態目測2涂膜外觀平整,無刷痕、折皺、針孔、氣泡等缺陷平整,無刷痕、折皺、針孔13、氣泡等缺陷目測3固體含量/%6 06 0G B/T1 7 2 5-1 9 7 94干燥時間/h表干6,實干2 4表干6,實干2 4G B/T1 7 2 8-1 9 7 9 中表干乙法(指觸法)、實干乙法(壓棉球法)5鉛筆硬度3 H3 HG B/T6 7 3 9-1 9 9 6 中的 B 法6抗沖擊性(5 0 m m,5 0 0 g的鋼球)最大高度1 0 0 c m,涂膜無裂紋、無剝落最大高度1 0 0 c m,涂膜無裂紋、無剝落J C/T 1 0 1 5-2 0 0 6,G B/T 1 7 3 2-1 9 9 37耐磨性5 0 0 g/1 0 0 r,失重0.2 0 g5 0 0 g/1 014、 0 r,失重0.1 0 gJ C/T9 8 5-2 0 0 5中 6.987 d 拉伸粘結強度,M P a2.02.5J C/T9 0 7-2 0 0 2 中的 5.49耐水性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1 0耐酸性(1 5%的 N a O H 溶液)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1 1耐堿性(1 0%的 H C l 溶液)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15、色G B/T9 2 6 5-2 0 0 91 2耐潤滑油(1 2 0#溶劑汽油)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表 9 面漆基本性能指標表 10 全套施工方案應用試驗測試結果序號項目技術要求 4 測定結果測定依據1涂膜外觀平整,無刷痕、折皺、針孔、氣泡等缺陷平整,無刷痕、折皺、針孔、氣泡等缺陷目測2干燥時間/h表干6,實干2 4表干6,實干2 4G B/T1 7 2 8-1 9 7 9 中表干乙法(指觸法)、實干乙法(壓棉球法)3鉛筆硬度3 H3 HG B/T6 7 3 9-1 9 9 6 中的 B 法16、42 8 d 抗壓強度,M P a1 6,強度等級 C 1 6-C 4 0 8 8 0.0 9 3 0G B/T1 7 6 7 1-1 9 9 95抗沖擊性(5 0 m m,5 0 0 g 的鋼球)最大高度1 0 0 c m,涂膜無裂紋、無剝落最大高度1 0 0 c m,涂膜無裂紋、無剝落J C/T 1 0 1 5-2 0 0 6,G B/T 1 7 3 2-1 9 9 36耐磨性5 0 0 g/1 0 0 r,失重0.2 0 g5 0 0 g/1 0 0 r,失重0.1 0 gJ C/T9 8 5-2 0 0 5 中 6.977 d 拉伸粘結強度,M P a2.02.5J C/T9 0 7-17、2 0 0 2 中的 5.48耐水性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9耐酸性(1 5%的 N a O H 溶液)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1 0耐堿性(1 0%的 H C l 溶液)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1 1耐潤滑油(1 2 0#溶劑汽油)7 d,涂膜完整,不起泡、不剝落,允許輕微變色涂膜完整,不起泡、不18、剝落,允許輕微變色G B/T9 2 6 5-2 0 0 91 2T V O C(g/L)2 0 0 1 0 1 8 0 7 G B5 0 3 2 5-2 0 0 1 中的附錄 B1 3游離甲醛(g/L)0.1 1 0 0.1 7 G B5 0 3 2 5-2 0 0 1 中的附錄 B【參考文獻】1 彭展.巴陵石化水性環氧樹脂新產品綠色環保。E B/O L 。h t t p:/s h.x l r e s i n.c o m/s h/e d/1 3 9 6.h t m l,2 0 0 9-0 2-2 2/2 0 1 0-5-1 0。2 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中國化工學會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涂料19、工業 J 。2 0 0 8,3 8(1 2)-.江蘇省常州市:涂料工業編輯部,2 0 0 8-.3 施雪珍,施生君,陳鋌(上海綠嘉水性涂料有限公司)。水性環氧 地 坪 涂 料 的 配 方 設 計 及 施 工。E B/O L 。h t t p:/i n f o.c o a t i n g s.h c 3 6 0.c o m/2 0 0 8/0 2/1 4 1 0 0 8 8 7 9 7 4.s h t m l。2 0 0 8-0 2-1 4/2 0 1 0-5-1 0。4 J C/T1 0 1 5-2 0 0 6,環氧樹脂地面涂層材料 S 。5 慧聰網.水性環氧地坪涂料施工工藝規范簡介 E B/20、O L 。h t t p:/i n f o.p f.h c 3 6 0.c o m/2 0 0 5/1 2/1 3 0 9 5 8 4 1 0 9 1.s h t m l。2 0 0 5-1 2-1 3/2 0 1 0-5-1 0。6 7 0 5-1 9 9 6,水泥砂漿地面施工工藝標準 S 。7 孫再武 張伶俐 周子鵠.高性能薄涂型水性環氧地坪涂料的制備與施工工藝 J 。現代涂料與涂裝,2 0 0 5,8(5):1-4.8 J C/T9 8 5-2 0 0 5,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漿 S 。9 J C/T9 0 6-2 0 0 2,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 S 。1 0 G B5 0 3 2 5-2 0 0 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S 。研究與探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