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轉體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6423
2022-07-27
6頁
293.50KB
1、球鉸法轉體施工方法及工藝概況XXXX立交特大橋左線橋在HK21+497.91HK21+561.91上跨既有蘭武鐵路,其上部結構采用(40+64+40)m單線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該橋與既有蘭武線夾角約為30。為保證既要蘭武鐵路運營安全,減少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線運營干擾,連續梁采用轉體施工。轉體前在連續梁兩主墩處平行于既有蘭武鐵路掛籃澆筑懸灌段施工,待施工到最大懸臂狀態后,結合既有鐵路運營、施工天氣等因素,擇機實施轉體施工。將連續梁梁體逆時針旋轉30,轉體到位后再進行合龍段施工。連續梁旋轉前位置詳見圖2.5.5-26旋轉前平面示意圖。轉體結構鋼球鉸平轉體系主要有承重系統、頂推牽引系統和平衡系統三大部2、分構成,轉體結構側面示意圖詳見圖2.5.5-27。承重系統由上轉盤、下轉盤和轉動球鉸構成,上轉盤支承轉體結構,下轉盤與樁基礎相連,通過上轉盤相對于下轉盤轉動,達到轉體目的,上轉盤平面示意圖詳見圖2.5.5-28。頂推牽引系統由牽引設備二臺ZLDl00型100t連續千斤頂及二臺普通YCWl00型100t助推千斤頂構成、牽引反力支座、頂推反力支座構成;平衡系統由結構本身、上承臺的鋼管混凝土圓形撐腳、大噸位千斤頂及梁頂放置的四個容積5方備用水箱構成。轉體結構施工過程圖詳見圖2.5.5-29轉體結構施工工藝流程圖。圖2.5.5-26 旋轉前平面示意圖圖2.5.5-27 轉體結構側面示意圖圖2.5.5-3、28 上轉盤平面示意圖圖2.5.5-29 轉體結構施工工藝流程圖1.施工方法本施工采用墩底轉體方案,轉體球鉸設于承臺與連續梁橋墩之間,鋼絞球設在承臺中心位置。球鉸下轉盤錨固于承臺頂面,上轉盤錨固于墩身底面。球鉸上下盤可以繞中心鋼軸相對轉動,并通過設置四氟滑片、加硅脂等措施降低轉動摩阻力。轉體施工通過兩臺以球鉸為中心、對稱布置的連續千斤頂產生的力偶克服球鉸摩阻力產生的力偶,從而實現墩身和箱梁形成的整體相對于承臺、樁基勻速轉動至設計位置。箱梁澆筑前按設計位置預埋32精軋螺紋鋼臨時固結上下轉盤,另外采用上下楔形鋼板穩固撐腳并焊接,使撐腳與承臺臨時固結,以增加梁體施工的橫向抗顛覆性。從而避免箱梁澆筑過4、程中承臺與墩身之間的相對變位。平行于既有線路,采用掛籃懸灌現澆的方式分次對稱澆筑完成連續梁。連續梁達到最大懸臂狀態后,準備進行轉體施工。轉體前鋸開上下轉盤間的32精軋螺紋鋼,同時拆除撐腳底的楔形鋼板,然后進行轉體施工。箱梁轉體到設計位置后,再次采用上下楔形鋼板穩固撐腳將其鎖定,保證轉體單元不再發生位移。清洗底盤表面,焊接預留鋼筋并澆筑C50微膨脹混土,使上下轉盤連成一體。在澆筑合攏段,解除墩梁臨時固結,實現橋梁貫通。2.施工工藝轉體施工工藝見圖2.5.5-30轉體施工工藝流程圖。圖2.5.5-30 轉體施工工藝流程圖轉體施工準備上下轉盤之間臨時支墊的清理,有可能影響轉體的障礙物清理?;婪秶鷥?、雜物:抽出撐腳下方的墊板,施工前將槽口內的雜物清除并清洗干凈,確保滑道的平整。邊跨支架:轉體前將邊跨現澆支架上干千擾連續梁轉體的構件及時清理。承臺周邊區域的坡體:為滿足100t連續千斤頂有充足的操作空間,對影響牽引施工的承臺周邊坡體有針對性地開挖,保證反力座后至少有3m的操作距離。懸臂端鋼筋及埋件:中跨懸臂端鋼筋伸出量必須控制在30cm以內,超出部分彎折處理,埋件有干擾時可局部割除。邊跨懸臂端鋼筋伸出量根據邊跨支架構件懸出尺寸確定,干擾時彎折。上下轉盤之間預留鋼筋彎折:為方便牽引過程中鋼束不被干擾,人員便于檢查、測量,以及保證人員的安全,上下轉盤之間預留鋼筋必須要做彎折處理。設備的布置與調試。6、包括油泵、千斤頂的調試,同一組千斤頂的同步性調試。為確保轉體順利實施,油管、密封圈、安裝螺絲等易損件應備用一套。安裝牽引索。將鋼絞線牽引索順著牽引方向繞上轉盤后穿過千斤頂,并用千斤頂的后錨具夾持住。先用15kN逐根對鋼絞線預緊,再用牽引千斤頂在1MPa油壓下對該柬鋼絞線整體預緊。拆除上、下轉盤問的臨時固定裝置及支墊,并及時進行應力測試,全面檢查轉體結構受力情況。上下轉盤縱橫軸線的測量和標識,下承臺尤其環道上控制轉體到位的標識線等。轉體結構偏心的監控及調整通過墩身內布置的應變計和撐腳下方間隙、箱梁懸臂端標高測量判斷重心偏移情況。當不平衡彎矩超過球鉸理論可承受的偏心彎矩后勢必發生傾斜直至撐腳著地,7、增大轉體摩阻力矩。為減小阻力,應采用砂袋配重等措施予以調整,盡可能減小不平衡彎矩。為盡可能保持尾跨略重于懸臂跨以降低風險,宜通過配重調整,使尾跨略重于懸臂跨。轉體施工試轉為確保轉體施工安全,參照技術規范及類似工程經驗,確定懸臂端轉體線速度不超過12mmin,不小于08mrain。通過試轉應確定合理的油泵控制參數,掌握停止牽引后慣性造成的余轉距離,為正式轉體提供參考。轉體卡控時間的確定根據試轉速度,對轉體封鎖要點時間進行分析、計算。并應考慮以下工序占用的時間:轉體到位后軸線及標高測量糾偏時問不宜少于45min;臨時鎖定時間不宜少于15min;其它不可預見時間應在45min左右。轉體施工過程在現場8、指揮下達轉體指令后,油泵手打開開關,慢速給油,控制千斤頂行程速度01mmin以內、梁體懸臂端轉體線速度不超過12mmin、不小于08mmin,并保持勻速。轉體過程中應安排專人觀察結構物的異常情況,轉體施工的障礙物情況。轉體過程中通過上承臺縱軸線位置懸吊的5kg垂球和下承臺上的油漆標識之間的距離判斷轉體到位情況,當垂球距離油漆標識3mm時,通知油泵司機關閉閥門,依靠慣性轉體到位。轉體即將到位前,在反力座之間插入限位型鋼防止超轉,同時輔助后續結構糾偏和定位操作。結構糾偏與精度控制轉體施工精度的控制主要包括箱梁的縱軸線及標高、橫坡,分三個施工階段予以控制。連續梁支架現澆階段該階段按設計標高并考慮支架9、沉降、設計提供的預拱度設置支架標高,并嚴格控制梁頂標高??v橫軸線則參照墩身軸線嚴格放樣控制。連續梁轉體精度初控該階段重點控制縱軸線,轉體前在下轉盤上標識出上轉盤轉體到位后的理論縱橫軸線,轉體前箱梁縱軸線即上承臺縱軸線位置懸吊5kg垂球。轉體過程中通過垂球和承臺上的油漆標識之間的距離初步控制轉體精度,當垂球距離油漆標識3mm時,關閉牽引千斤頂油泵閥門。精確調整階段連續梁停止轉動并穩定后,進行精確調整:先利用YCDl00t螺旋式千斤頂手動打頂進行縱軸線調整;其次在上下轉盤之間橫軸線設YDC250t型千斤頂1臺,采用低側頂起的方法對橫斷面標高進行調整;同法再進行縱向標高調整;最后再次校核縱軸線。各精10、度指標滿足規范要求后,迅速利用限位型鋼固定平面位置,在滑道與撐腳之間加設鋼楔子保持調整后的標高。封鉸與固結上下轉盤臨時鎖定后,快速調直、焊接連接鋼筋,立模澆筑封固混凝土(與承臺較高標號微膨脹混凝土)、使上轉盤與底盤連成一體。3.施工注意事項連續梁轉動球鉸分上下兩片,采用廠家成套產品,嚴格按照廠家的要求進行安裝。上轉盤撐腳為轉體時保持轉體結構平穩的保險腿,在上轉盤對稱布置8個撐腳,在撐腳下方設置0.8m寬滑道,保證滑道在一個水平面上,高差不大于0.5mm,且內光滑無雜物。施工中布設牽引索時要注意同一索的錨固端在同一直線并對稱于圓心,每根索的預埋高度和牽引方向一致。施工過程中要保護好鋼絞線不受損壞和銹蝕。上下轉盤混凝土尺寸大,施工中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裂縫。下轉盤混凝土施工時,預留鋼筋接頭、定位鋼筋要有一定的空間,方便環道及球鉸支架的定位。灌注下球鉸混凝土時,下球鉸的四周需用封口膠封閉,嚴禁施工用水、雜物、水泥漿等漏入球鉸。穿鋼絞線時注意不能交叉、打繞和扭轉,所有的鋼絞線應盡量左、右均勻布置。千斤頂的安裝方向和鋼絞線的一致。轉體前對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除必要的工具儀器和材料外,結構上多余的部件全部清除干凈。轉體時宜穩定牽引力,使結構緩慢、勻速轉動。現場設置安全警報系統,作業區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梁體轉體過程中注意橋面上施工機具安防穩定,避免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