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堰排水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6856
2022-07-27
5頁
21.50KB
1、一、編制依據1、濟寧市泗河綜合開發防洪堤防工程泗水縣段(施工)第二標段投標文件。2、濟寧市泗河綜合開發防洪堤防工程泗水縣段(施工)第二標段工程量清單及現場情況。二、工程概況本工程暫具備施工條件護險段其中90+20090+530(中楊莊)處由于河道內水量較多,而且經過現場勘查及詢問有關單位,此段河道由于采沙較多,形成深約2米的大坑,河水無法排出,因此必須采用圍堰填筑配合圍堰內排水施工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三、工程難點分析及降水方案設計:本工程施工排水為施工初期排水和施工過程中圍堰內的經常性排水。由于本工程工期緊,而且初期排水量大,一次性投入排水設備大;現階段施工已臨近汛期,經常性排水的成功與否2、是保證工期的關鍵,經過現場調查及分析研究,本著經濟、安全、優質的原則,選擇以下施工方案:1、初期排水本工程采取先打圍堰后排除明水的施工方法,由于水深平均在2米左右,圍堰初步定為頂寬3m,高3m,長350m,坡比為1:1土方填筑并由復合土工膜鋪設,編織袋裝土護坡的形式,考慮土方虛實情況,共需土方約8200方左右。圍堰采用挖掘機裝車配合20t自卸車運土,現場推土機推平碾壓,水下為一次性填筑。水上回填土分層壓實。在施工圍堰合龍后,堰內積水需及時排出,排水時要注意控制降水的速度,以免引起圍堰邊坡的坍塌。本工程基坑初期排水均使用經常性排水設備抽排至河道。圍堰暫定距護險坡腳線20m,明水共約1.5萬m3;3、加滲流量,需排水1.7萬m3。2、經常性排水在整個工程施工期,為確保堰內干地施工,必須及時排除基坑內雨水和滲透水。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圍堰內地下降水采用深基坑配合排水明渠的形式,在圍堰內四周挖一道連通的排水槽,并與深基坑相連。根據抽水試驗,適當調整深坑的數量、配泵及抽水的時間間歇。深坑內抽水直接排入河道。3、圍堰拆除由于圍堰外側有水,內側為施工區域無水。我們計劃在圍堰內側施工區域,圍堰底腳處,先開挖一條深槽,把開挖后期不能挖出的土方、淤泥甩到坑槽中,以確保河道復原的高程,以確保河底的恢復。圍堰拆除暫定兩臺挖掘機由圍堰中間向兩邊分別開挖,自卸車運至棄土區。四、 施工進度計劃及設備安排為加快工程建設4、,保證砌石護險順利完成,排除因下雨及其他不可抗力影響,本項目計劃工期16天。進度計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其中圍堰填筑按10天計劃,配備管理人員3人,施工人員15人,自卸車10輛,挖掘機2臺,推土機2臺。圍堰內排水計劃6天排完。每天的排水量約為0.3萬m3,每小時為125m3;水泵的有效功率按80%計,所以配泵的排水量應不小于12580%=156m3。計劃配備管理人員2人,施工人員4人, 60 m3/h潛水泵3臺,30 m3/h潛水泵1臺(備用)。排水工程量按臺班以實際發生工程量計算。五、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1、安全組織機構現場成立由生產經理任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圍堰施工及排水的安全工作5、。2、安全生產措施(1)全體人員應認真執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向操作人員做專項技術安全交底。(3)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督。(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5)每天班前五分鐘,施工負責人必須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專項交底。(6)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7)夜間施工,工地應有足夠的照明。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現場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全面負責文明施工的組織、規劃、檢查、落實,協調施工。(2)把對作業人員的行政管理作為重點,實行住宿及生活管理軍事化。(3)針對本工程特點及實際情況,編制文明施工守則,6、施工人員人手一份,使每個施工人員充分了解文明施工的意義及要求,同時這也有利于施工管理的規范化。(4)對進場工人進行現場管理知識和經理部現場管理措施教育,每月進行一次,現場每月進行二至三次檢查。(5)現場設立“二圖六牌”; 施工區劃分責任區,指定負責人,分片包干。(6)場容有序,現場機具、材料碼放整齊,符合標準要求。(7)現場保持清潔,垃圾及時清理,施工渣土及時清運。六、質量保證措施1、在經理部經理、總工程師領導下,由專職工程師組成質檢部負責質量管理工作。2、質檢部對本施工項目實施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施工作業隊設專職質檢員負責全隊施工質量檢查,班組設旁站員作為工序控制。3、開工前項目經理部組織有關7、人員編制項目質量計劃,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各類人員的職責,確保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4、施工班組堅持“四檢制”,即自檢、互檢、專檢、交接檢。自檢:班組完成施工工序后,組織自檢,填寫工程質量自檢表,交質檢員。互檢:各班組之間相互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專檢:質檢員對班組完成的工序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在工程質量自檢表上簽字。交接檢:生產負責人在專檢完成后,對已完工序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在工程質量自檢表上簽字。生產負責人簽署交接檢的結論性意見,作為下道工序施工的依據。經過“三檢”的工序最后由項目經理部質檢工程師請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5、加強教育、貫徹制度、科學管理、力爭創優。嚴格按規范施工,操8、作規程實行標準化作業,在整個工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圖未復核、測量材料未試驗或無合格證,技術無交底、隱蔽工程沒有檢查等)、“三不交接”(無自檢記錄、無施工記錄、無專職質檢員簽字不交接)、“三工教育”(工前培訓、工中指導、工后講座)。6、機械設備的標識通過管理編號、記錄表格的形式加以實現。質量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和抽查。現場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操作合格證,定人、定機,持證上崗。7、施工階段是工程實體的形成階段,是質量管理的主要環節,必須做到按圖紙施工,嚴格執行技術規范和操作規范,推行“四清”工作法:施工內容清、工藝方法清、質量標準清、獎懲考核標準清。使質量和進度、效益掛鉤,以質量求效益。8、在施工中做好原始資料的整理工作,做到原始記錄及時、準確、系統、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