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護坡施工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6890
2022-07-27
4頁
23.48KB
1、實體護坡施工一、工程概況該項工程屬于防護工程,基礎部分采用C15片石砼,上部采用漿砌片石。二、編制依據1、本工程招標文件2、現行部頒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及有關技術規程。3、設計圖紙三、施工質量及進度方案M10砂1、該分項工程質量主要從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原材料的質量、片石的加入量以及砂漿的飽滿度來控制,嚴格按規范施工。2、施工進度安排本項工程計劃開工日期2011年4月27日,計劃完工日期2011年6月20日。四、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為保證工程達到內實外美的目的,在施工前要求對人、機、料進行周密的安排布置,嚴格控制砂漿、片石質量,提高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特別是一線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1.人員組織針對2、漿砌片石勞動力消耗較大的特點,防止出現因長時間作業工作人員由于疲勞造成工作質量下滑的情況,需要在施工前對人員進行合理的組織,防止施工過程中出現混亂現象。(1)首先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嚴格技術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體施工工藝,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組織以項目總工為主的技術培訓會,使操作工人對砌體結構型式等熟悉掌握,做到心中有數,使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藝,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亂,保證現場施工在受控、有序進行。(2)其次嚴格作業值班制度,保證現場每一作業時間段內都有主要施工負責人進行現場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投入足夠的施工一線人員,保證工人輪班作業,不搞疲勞戰術。2.材料組織根據現場施工組織情況,在施工前將3、所需材料提前運送至現場,并保證有一定的富余,特別是片石,嚴格質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產品;砂子提前過篩;水泥物資部門提前與生產廠家聯系提供,保證施工中有充足的供應。所有進場材料均應經過試驗室檢驗,并滿足招投標文件對原材料各項指標的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采用干凈、質純、細度模數符合要求,含泥量小于5%。砂礫:符合xx設計要求。片石:采用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無裂紋的新鮮石料,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水:采用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的水源。3.機械設備砼、砂漿采取集中拌制,砼罐車運輸,砂漿采用農用車裝運。為防止臨時停電,施工現場配備1臺10KW內燃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現場配備一定數量砂漿及砼拌4、和機。(二)施工方案擋土墻施工工藝流程如下:1.實體護坡基礎施工放出基礎開挖線,開挖基坑,基礎澆筑完成后,等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檢驗合格后,對邊坡進行修整,再進行漿砌片石護坡施工。1.1基坑開挖:1).施工前,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對擋土墻里程樁號及距離位置和原地貌等進行詳細的復核。復核無誤后,用全站儀放樣坐標控制點,實測原地面標高,計算開挖深度,確定基坑開挖邊界線,同時填寫放樣記錄表,報駐地監理工程師審批,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后,方可開挖基坑。2).基坑開挖前應先改移河道,盡量讓河水遠離基坑開挖面。3).根據地質狀況及現場踏勘,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當挖到離設計地面標高35、0cm處時,采用人工清基,根椐基巖情況,可以采取炮爆的方式。4).基底開挖完成后,要在基坑底(基礎外側)四周做排水溝,為防止基坑滲水匯集,在基坑基礎范圍內做人工盲溝,形成排水網,以便基底滲水全部排出,并做集水井,配備足夠的潛水泵以便抽水,并及時報檢,避免長時間裸露和浸泡,防止積水造成基底受水浸泡而使基底承載力下降。5).基坑開挖到位后,經質檢工程師復核基底標高、平面位置和基坑輪廓線尺寸后,填寫自檢表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施工。基礎應置于沖刷線下0.5-1.0米。1.2施工方案: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砼的拌制拌制砼配料時,應保持計量準確,對骨料的含水率應經常6、進行檢測,據此調整骨料和水的用量。砼應使用機械攪拌,攪拌時,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至開始出料的最短時間應按設備出廠說明書的規定。砼攪拌完畢后,應檢測砼拌和物的坍落度。還應觀察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量人員放出基礎四大角樁后,立即開始架設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支撐用鋼管架設牢固。注意控制好內模線型和模板豎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即可進行基礎砼澆筑,采用拌合場集中拌合的混凝土,通過滑槽進入模板內,防止砼離析。砼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堆積高度不超過50cm。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梅花形插點,每點間距30cm,進入下層深度為510cm7、,每點振動時間為3050秒,以砼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平坦、泛漿為宜。添加片石應鋪筑一層混凝土加入片石再進行振搗,片石參量不大于結構體積的25%。砼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上表面平整,在墻身范圍內預埋石筍或鋼筋保證基礎和墻身結合牢固。拆模后進行灑水養護并覆蓋上表面,使砼表面潮濕連續保持7天以上。漿砌片石護坡的施工1).實體護坡砌筑前先對填方邊坡進行人工修整和夯實,再在底面鋪設10cm厚砂礫石或碎石墊層。2).在砌筑前每一石塊應用干凈水洗凈并徹底飽和,所砌石塊均應座于新拌砂漿之上(座漿法)。石塊固定就位,垂直縫的滿漿宜先將已砌好的石塊側面抹漿,然后側壓砌置下一相鄰石塊,石塊就位后填滿砂漿搗實。砌筑8、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已砌筑砌層表面加以清掃和濕潤并座漿。砌縫寬度不應大于40mm,豎縫較寬時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不得在石塊下面用高于砂漿砌縫的小石片支墊。應在砂漿未凝固前,將砌縫砂漿括深不小于20mm,為以后勾縫做好準備,砌體隱蔽面隨砌隨刮平,不另勾縫。砂漿初凝后,灑水覆蓋養生7-14d。養護期內應避免碰撞、振動或承重。沉降縫的設置:每隔10m設置2cm沉降縫一道,并用瀝青麻絮填塞5厘米深。沉降縫采用沉降縫板設置,雙面涂抹瀝青。沉降縫板上下貫通垂直,支撐穩固。每層砌筑前必須準確掛線,保證墻體斜率與平面位置。基礎前后回填基礎前回填應采用片漂石或漂石回填,片、漂石間縫隙應用砂卵石夯填密實,片、漂石尺寸應不小于應不小于該段河床的基本粒徑,保證具有相同的抗沖刷能力。基礎后回填應采用符合設計要求的路基填筑材料進行分層填筑,對原路基邊坡進行錯臺開挖,保證填筑質量,采用壓路機壓實。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