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鐵路客運專線天然氣管道框架涵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97224
2022-07-28
21頁
454.50KB
1、合福鐵路客運專線DK49+233.4天 然 氣 管 道 框 架 涵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中鐵十三局集團合福鐵路安徽段站前二標項目經理部 二0一二年五月目 錄天 然 氣 管 道 框 架 涵1施工方案11.編制依據及原則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2.工程概況23.工期安排34.人員安排及主要機械設備44.1人員安排44.2機械設備55.總體施工方案55.1施工準備65.2施工測量與現場核對65.3CFG樁施工65.4基坑開挖75.5墊層、基礎施工75.6底板施工75.7邊墻及頂板施工85.8進出口翼墻85.9防水層、保護層施工85.10基坑、涵內粘土回填86.涵洞施工中對天然氣管道2、采取的防護措施86.1CFG樁施工時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86.2基坑開挖后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106.3涵洞內回填粘土時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126.4應急預案127.安全保證措施138.質量保證措施169.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710.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17DK49+233.4框架涵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及原則1.1編制依據1.1.1.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1.1.2.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1.1.3.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1.1.4.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 TB100053、-2010;1.1.5.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1.1.6.高速鐵路設計規范(TB 10621-2009);1.1.7.DK49+233.4涵洞施工圖; 1.1.8.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1.1.9.安徽省天然氣公司對天然氣管道施工的相關要求。1.2編制原則1.2.1確保天然氣管道的絕對安全。1.2.2上級部門要求的總體工期、安全質量目標的原則。1.2.3遵循設計文件的原則。認真核對設計文件資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現場情況,嚴格按設計資料和設計原則編制,滿足設計標準和要求。嚴格按照鐵路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4、安全管理要求,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方面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確保施工安全。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藝,合理配置資源,遵循一切圍繞“便于施工,減少投入,嚴格控制工程項目投資”的原則。遵循施工生產與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原則。1.2.7遵循本企業貫標機制的原則。確保質量、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綜合管理體系在本項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終得到有效運行。2.工程概況新建合福鐵路在經過安徽省巢湖市中旱鎮上黃村時跨越合肥至巢湖天然氣支線管道(交叉里程為DK49+233.4,夾角55),天然氣管道直徑為21.5cm,在地表面以下0.8-1.2m處。合福鐵路以路基形式通過天然氣管道,對天然氣管道5、加設1-3.54.0m框架涵進行保護。涵洞基礎為整體基礎,基礎下設CFG樁進行軟基處理。CFG樁邊距管道中心最近距離1.00m(見附圖一)。管道中心距涵洞基礎頂面0.2m;距涵洞頂板3.8m;距涵洞邊墻1.75m,詳見管道與涵洞橫斷面圖。護管涵工程概況統計如下表1表1 DK49+233.4框架涵統計表序號中心里程孔徑類型線路法線與水流交角功能中心溝底標高流水面標高涵洞全長備注入口出口(端墻至端墻)左-右(m)(m)(m)(m)1DK049+233.4.401-3.54.0框架涵125護管涵12.81512.8812.7530.033.工期安排根據合福鐵路安徽段站前二標總體施工組織安排,同時根據6、該座涵洞的工程量、施工難度、施工工藝以及工期要求,該座天然氣保護涵工程為我單位夏閣制梁場架梁通道上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結合當地的氣候、溫度情況,依據設計圖紙,主要施工節點時間如下:3.1施工準備:2012.5.202012.6.10。3.2CFG樁施工:2012.6.112012.6.15。3.3基坑開挖(分兩次,間隔施工):2012.6.202012.6.25。3.4墊層及涵洞底板施工:2012.6.262012.7.5。3.5涵洞邊墻及頂板施工:2012.7.62012.7.15。3.6基坑開挖(剩余節段):2012.7.202012.7.25。3.7墊層及涵洞底板施工:2012.7.2627、012.8.5。3.8涵洞邊墻及頂板施工:2012.8.62012.8.15。3.9進出口翼墻施工:2012.8.162012.8.25.4.人員安排及主要機械設備4.1人員安排框架涵施工的人員配置見下表2所示。表2 框架涵施工人員配置表序號崗 位/職務姓名人數崗位職責備 注1經理李維川1施工生產全面總負責2總工路輝1現場技術總負責,總體負責現場技術安排和把關3安全總監許應和1安全生產教育、現場安全生產監督4副總工程師楊俊巖1負責二作業隊現場技術服務和協調配合現場技術工作5安質部長張波1開工報告與向監理工程師報檢、并進行現場質量自檢6物資部長荀志華1負責物資材料保質保量及時進場7財務部長付強18、確保現場機械設備、施工用電正常,并滿足施工需要8測量主管孫文存1復測施工測量控制與放線、平面、高程關系、結構尺寸等復核9專職安全員楊波1負責現場安全技術、并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檢查指導10試驗主管劉文明1按要求現場試件抽樣取樣與實驗檢查11其他技術人員5落實現場施工生產任務與檢查指導現場施工,施工質量控制,負責現場試驗、測量等相關技術工作12生產工人、汽車司機30按現場各層管理人員的要求施工,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與驗標要求、汽車按需要作業4.2機械設備施工前,進場設備數量和性能應滿足施工需要,并經監理檢查驗收。框架涵施工的機械設備見表3所示。表3 涵洞施工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9、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性能計劃進場 時間備 注1挖掘機PC-80臺1良好2012-62發電機80KW臺1良好2012-63振動打夯機臺2良好2012-64混凝土插入式搗固棒根10良好2012-65電焊機BX-400臺6良好2012-66長螺旋鉆機臺1良好2012-67混凝土輸送泵HBT60臺1良好2012-68冷彎機LNJ20B臺1良好2012-69切割機GQ40A臺1良好2012-65.總體施工方案CFG樁采用長螺旋鉆機施工;基坑開挖采用小挖機配合人工進行開挖,距天然氣管道1m內采用人工開挖;碎石墊層采用振動打夯機夯實;底板鋼筋混凝土采用立模澆筑;邊墻、頂板采用竹膠板做模板,縱橫肋采用方木,對10、拉拉桿,頂板支架采用碗扣支架;混凝土采用三分部2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泵送入模。施工流程:測量放線人工開挖(管道露出即可)CFG樁施工基坑開挖(間隔開挖)墊層基礎(碎石、混凝土)施工 底板砼澆筑(間隔施工)涵身側墻、頂板澆筑進出口翼墻施工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回填(基坑及涵洞內)。5.1施工準備施工前,做好場地“三通一平”,確保施工便道暢通,施工用水和用電到達工點,施工場地平整,建好鋼筋加工存放場,滿足施工需要。并與合肥天然氣公司搶維修分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取得聯系,現場指導,嚴格按照天然氣公司的防護要求下施工。5.2施工測量與現場核對涵洞施工前,測量放出涵洞平面控制樁及測量原地面高程11、,用以控制涵洞平面位置及高程。在現場用灰線畫出涵洞位置及間隔挖出天然氣管道確定天然氣管道具體位置及高程,并與設計文件對比,平面位置、高程、地質水文等情況是否與設計一致。5.3CFG樁施工精確放出CFG樁位置,根據設計樁長確定機架高度,并在鉆機表面做好明顯的深度標記。鉆機就位后,鉆頭對準樁中心的誤差控制在50mm內,保證鉆桿垂直,并在鉆孔過程中隨時注意檢查鉆桿垂直度,及時調整,鉆桿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關閉鉆頭閥門,向下移動鉆頭至地面開始鉆進,先慢后快,鉆至設計深度并停鉆(驗證地質情況是否符合設計)。向管內泵送混合料,鉆桿芯管充滿混合料后開始拔管,邊泵送混凝土邊勻速拔管至樁頂。混凝土灌注必須連續12、進行,中間不得間斷。灌注至樁頂標高后必須多灌50cm,以保證鑿去浮漿后樁頂混凝土的強度。鑿樁頭時要注意不得擾動樁體,保證樁體完整。路基CFG樁已經進行了試樁,涵洞CFG樁采用路基CFG樁參數,不再進行試樁。5.4基坑開挖CFG樁達到設計強度后,人工配合挖機(人工開挖,機械倒運土)進行基坑開挖。基坑開挖采取按涵洞節段間隔開挖,開挖過程中嚴格按照對天然氣管道的防護,并在次邀請天然氣公司搶維修分公司技術人員到現場幫助指導。5.5墊層、基礎施工鋪設夯實60cm碎石墊層后,澆筑10cm混凝土墊層,進出口另澆筑100cm厚混凝土基礎。5.6底板施工按設計要求在混凝土墊層(或基礎)上進行底板鋼筋的綁扎或焊接13、,底板側面模板采用大塊組合鋼模板,鋼管架加固支撐牢靠。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輸送車運送,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澆筑完成后及時覆蓋塑料布、土工布,并澆水養生。注意與邊墻混凝土的連接處理,特別做好邊墻鋼筋深入基礎部分的準確定位。5.7邊墻及頂板施工搭設碗扣式腳手架,模板采用竹膠板。橫向鋪設10cm10cm方木,間距30cm,頂鋪設底模,底模標高利用頂托調整。鋼筋按設計要求在現場鋼筋加工場集中下料彎制成型后,現場綁扎成型。立模、綁扎鋼筋完成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即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應,混凝土泵泵送入模。混凝土澆筑入模時下料均勻,混凝土的振搗與下料14、交替進行。涵洞頂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且構件芯部混凝土與表面混凝土之間的溫差、表面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度不大于20后,即可拆除模板支架。拆模時注意保護箱體混凝土不受碰撞和缺棱掉角。5.8進出口翼墻進出口翼墻采用竹膠板做模板,支撐采用方木,拉桿對拉。5.9防水層、保護層施工沉降縫處粘貼防水卷材,其余涵身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涵身頂部澆筑細石混凝土保護層。5.10基坑、涵內粘土回填涵洞基坑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原地面。涵洞內部人工用粘土回填,天然氣管道填土高度達到100cm。6.涵洞施工中對天然氣管道采取的防護措施6.1CFG樁施工時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開挖前采用探測器測出天然氣管道的準確位置15、,然后對天然氣管道位置進行人工開挖,待開挖至天然氣管道露出后停止開挖,在天然氣兩側用48鋼管做防護支撐。立桿打入地下60cm,露出地面40cm。立桿橫向間距50cm,縱向間距300cm,橫撐間距150cm,頂面縱向鋪設1.5cm厚木板,鋪設完畢后采用土工布覆蓋,以防止天然氣管道在陽光下暴曬。基坑四周設置欄桿,安全人員看守,施工人員不得隨意進入。人工開挖橫斷面圖人工開挖平面圖對天然氣管道的防護好后再進行CFG樁施工,鉆進時鉆頭對準CFG樁中心位置,對中偏差不得偏向天然氣管道方向。鉆進過程中嚴格控制鉆桿垂直度,鉆頭不得向天然氣管道方向傾斜。鉆機施工過程中不得使天然氣管道承受荷載。施工過程中設專職安16、全員全程旁站,鉆機移機過程由專職安全員指揮,長螺旋鉆機操作工持證上崗,防止施工過程中對天然氣管道造成損傷。請天然氣公司派專業人員到場指導、監督。6.2基坑開挖后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1、與管道交叉處5m范圍內采用人工開挖,嚴禁機械開挖傷及管道。2、為保證管道安全,基坑開挖采用分節間隔開挖,共6節,每次施工3節及一端出入口翼墻基礎,每節超開挖50公分,保證涵洞底板施工作業面,開挖方案逐步實施,以免管道因撓曲產生破壞。3、基坑開挖跨度超過3m時,在天然氣管道底部用48mm鍍鋅鋼管進行支撐,支撐點處天然氣管道采用土工布包裹。為確保管道不發生整體沉降,在涵洞完成后,管道底部改用細沙回填,并每隔2.5-17、3m設置管道可調支撐,支撐材料采用鍍鋅鋼管,支撐面與管道采用膠皮軟接觸。4、進行涵身施工時,要對全部外露天然氣管道用土工布包裹,綁扎鋼筋、支立模板、澆筑混凝土及拆除模板支架時特別注意不能碰撞天然氣管道。單節基坑開挖平面圖 基坑開挖橫斷面圖涵洞施工完成后橫斷面圖5、在施工過程中,對天然氣管道采用柵欄進行封閉,專職安全元施工過程全程監控,并做好值班記錄,禁止閑雜人及明火等進入管道防護區域。在涵洞完成后,為便于天然氣管道日常檢修,涵洞兩端應保持暢通,并設置防人員入內防爬刺。6.3涵洞內回填粘土時對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措施涵洞墻身完工后,洞身內回填細土,細土分層填筑,用小型機具夯機密實,密實時嚴禁機具與管18、道直接接觸。涵洞進出口處采用漿砌片石封堵,待涵頂填土完成后,在涵洞范圍內沿路基邊坡滿鋪漿砌片石,阻止外來水浸入洞身內。框架涵完成后,需要在涵洞兩邊設置天然氣管道交叉警示標志樁/牌。6.4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副組長:許應和(電話)組員:路輝(電話)楊俊巖(電話)張波(電話)楊波(電話)(專職安全員) 1、應急救援物資配備:MFZ/ABC4型2A55B級別滅火器8個,照明燈8個,消防砂2t。2、發生事故時立刻上報天然氣搶維修分公司、巢湖市消防、巢湖市醫院。3、迅速切斷氣源,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關停一切火源、電源,防19、止靜電火花,將易燃易爆物品搬離危險區域,防止事態擴大和引發次生災害;4、設置警戒線和劃定安全區域,對事故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可燃氣體分析、有毒氣體分析、大氣環境監測和氣象預報,必要時向周邊居民發出警報;現場救援人員要做好人身安全防護,避免燒傷、中毒等傷害。7.安全保證措施7.1建立安全保證組織機構建立以分部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保證體系思想保證提高全員意識施工技術安全規則教育安 全 第 一預 防 為 主強有力的組織、措施保證組織保證措施保證建立三級安全組織機構建立三級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勞動保護防疫機構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安全生產、事事相關、人人有責制度保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可靠的醫療保健20、措施完善的勞動保護措施通暢靈敏的通信措施各工種安全生產制度月季年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總結評比制度經濟保證包保責任制監督檢查獎罰分明經濟兌現事事講安全處處有保障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特別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地。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7.1.2職責分工項目經理職責: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該項目的施工安全全面負責;安全總監職責:負責組織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審核,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項目部安質部職責:進行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21、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教育和進行現場安全監控;專職安全員職責:負責施工過程中各項安全措施的實施和落實;各施工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并成立安全崗位監督崗,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控制。7.2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鐵路工務安全規則、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和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文件精神。并嚴格執行并嚴格執行上海局有關文件和規章制度。7.3成立專門的天然氣管道防護涵洞施工安全防護組,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7.4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重點檢查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消除各種安全隱患。7.5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22、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施工負責人要做到“四到位”,即人員到位、職務到位、責任到位、業務水平到位。加強安全生產的再教育,進一步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增強全員主人翁的責任感,牢同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將定期與不定期的對現場進行安全大檢查,及時查找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檢查深入到各班組及各項工序中,作到徹底、不漏一處。對安全檢查后的整改做到“三定”和“不推不拖”,即定人(具體整改責任人)、定措施(解決改正的具體措旌)、定時間(限定消除危險因素的整改時間);不推責任、不拖延整改時間,以盡量快的速度,把危險因素消除。7.6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安排專職安全員進行日常巡查。每天必須有佩帶袖章23、的安全員值班。設值班室,安排專門的看守人員,24小時全天候看守。7.7施工人員在指定區域進行施工,嚴禁人員及機械跨越施工防護柵欄進行作業。工地做到管線齊全,燈明路平,標志醒目,防護設施齊全,在施工現場懸掛有關施工安全標語,設立醒目警示牌。機械施工時,設專人現場調度,確定合理的車輛機械行走線路,并設立明顯安全標志。7.8現場電器設備所使用的電線路,必須采用絕緣電纜。7.9配電箱及開關箱必須防雨、設門并配鎖,進、出線口必須設在箱體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必須定期檢查維修。7.10電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7.11現場儲備足夠消防、搶險物資。824、.質量保證措施 8.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貫徹執行ISO9000系列標準,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和記錄。8.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職工從事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8.3各級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操作質量進行巡視檢查,現場技術人員對施工全過程跟蹤檢查。8.4嚴格控制原材料。嚴把“五關”,即:材料進場關,材料驗收關,材料領用核銷關,材料使用關和施工現場看守關;進入現場的物資要堅持“四驗”制度,即:驗數量,驗規格,驗品種,驗質量。混凝土原材的進料關,由試驗室和物資部門共同負責。嚴控混凝土拌和質量,確25、保框架質量。8.5堅持每道工序檢查簽證制度,上道工序必須檢查合格并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三檢”工作,即:技術員自檢、技術員之間互檢、駐地監理人員抽檢,實行一票否決制。8.6落實三級技術交底制度。實行分段技術交底使每個技術及施工人員做到心中有數。9.文明施工保證措施9.1施工機具和材料應堆碼整齊,施工現場布置合理,規劃有序。9.2按規定設置標牌和標語,營造施工環境有良好的氣氛。9.3與當地村民和鐵路管理及運營單位搞好關系,創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9.4施工結束后,做到工完料盡,及時清理場地。10.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定,堅持做到“少破壞、多保護,少擾動、多防護,少污染、多防治”。按ISO14000建立環境保持管理體系,制訂管理程序,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制定完善的保證措施。領導掛帥,全員參加,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宣傳,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防止環境污染、水土流失事故發生。項目經理為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的第一責任人,項目副經理、架子隊長直接管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把施工環保、水土保持作為文明施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抓措施、抓設施、抓落實,制定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的目標責任書,定崗定責,責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