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室內裝飾工程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97587
2022-07-28
21頁
120KB
1、目 錄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3腳手架施工方案13.1方案介紹13.2施工前準備23.3腳手架搭設施工23.4腳手架拆除44質量保證措施54.1構配件檢查驗收54.2腳手架檢查與驗收65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5.1安全教育75.2腳手架施工安全管理86計算書106.1上人平臺滿堂腳手架計算106.2幕墻安裝操作平臺腳手架151 工程概況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本腳手架方案對象為室內裝飾施工采用的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2 編制依據 建筑工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鋼結構設計2、規范GB50017-2003 工程相關建筑和結構設計圖 關于貫徹建設部新頒發的兩個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通知 有關腳手架施工的技術要求、規范及文件。3 腳手架施工方案3.1 方案介紹1) 本工程滿堂腳手架分兩部分,一部分為上人操作平臺,無其他荷載;另一部分為幕墻安裝施工平臺,有局部荷載,但荷載值不大。2) 整個腳手架頂步做為操作平臺,在裝飾頂往下兩米左右腳手架可作為管道安裝操作平臺,再往下兩米左右腳手架可作為吊頂安裝操作平臺。在進行下一道工作施工時,將超過該部位以上的腳手架拆除。3) 上人操作平臺腳手架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1.5m,步距為1.8m,搭設高度最高為25m。4) 幕墻安裝施工平臺腳手架3、立桿縱橫向間距均為1.2m,步距為1.8m,搭設高度最高為25m。5) 在架體頂部利用鋼管作為格柵,間距約300mm,在格柵上滿鋪竹笆腳手板作為操作平臺。6) 頂步腳手架上均需滿鋪竹笆腳手板,并用雙股18號鐵絲與橫桿和格柵固定。7) 上人平臺滿堂架上僅可一層施工,荷載不得超過3KN/m2,否則需采取卸載措施。8) 幕墻安裝施工平臺腳手架可二層同時施工,每層荷載不得超過3KN/m2,否則需采取卸載措施。9) 在室內進行搭設施工時,需留出人員進出通道,通道寬約3m,高度為3.6m。按腳手架構造要求對通道位置進行處理。見附圖10) 按照規范要求設置剪刀撐和連墻件,保證架體的整體穩定。3.2 施工前準4、備(1) 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方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作安全教育培訓,對相關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 應對鋼管、扣件、竹笆腳手板和構配件的偏差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3) 經驗收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4) 采用外徑48毫米、壁厚3.5毫米的鋼管,其材質應符合GB 700-793號鋼的技術條件。 (5) 鋼管、扣件等材料進場必須有準用證、許可證、企業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及相應檢驗報告等。發現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者禁止使用。 (6) 鋼管、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須規格統一,材質優良,并應有出廠證明書5、。3.3 腳手架搭設施工3.3.1 安全技術條件扣件的承載力設計值:直角、旋轉扣件(抗滑)為8KN;腳手板、縱向、橫向鋼管水平桿的容許撓度為L/150和10mm;腳手架立桿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15mm;其中L為桿件的長度。3.3.2 搭設(1)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2) 腳手架搭設標準:橫平豎直,連接牢固,底腳著實,支撐挺直,通暢平坦,安全設施齊全、牢固。(3) 腳手架的搭設順序為:現場資料及場地整理立桿橫楞牽杠擱柵剪刀撐腳手笆欄桿。(4) 腳手架主要受力桿件,如立桿、大橫桿、小橫桿和剪力撐等,在同一建筑立面必須使用同一材質的材料。(5) 每6、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校正腳手架的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6) 腳手架立桿不得懸空。立桿底部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7) 立桿搭設應滿足下列要求a.立桿各向間距按照方案確定并實施。b.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c.立桿搭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7、 嚴禁將外徑48mm與其他型號的鋼管混合使用; 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對接、搭接規定; 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8) 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9)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a.水平桿的長度不宜小于3跨;b.橫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8、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10) 腳手架頂步擱柵上應滿鋪腳手笆,腳手笆四角應用雙股18號鐵絲同牽杠扎牢,施工操作步上靠墻面部位應鋪腳手板,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腳手板沿長向鋪設,其端頭應伸出擱置點橫楞1020厘米,并應重疊擱置,沒有重疊處應用鉛絲將腳手板與擱置點綁牢。(11) 頂步四周應設置欄桿,采用鋼管扣件與立桿連接牢固。(12) 每組剪力撐跨越立桿根數約7根,且在腳手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需設置一組,并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的橫向水平桿進行連接;剪刀撐9、斜桿的接長均采用搭接,搭接要求同立桿搭接規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撐應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13) 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否則應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一般不宜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連墻件中的連接桿宜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14) 腳手架搭設完工,應由工程隊負責組織專業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有人管理,負責檢查、保修10、工作。(15) 腳手架上控制施工荷載為上人平臺1層作業,荷載值不大于3KN/m2;幕墻安裝施工平臺腳手架上施工荷載為2層作業,每層荷載不得超過3KN/m2。(16) 腳手架應有人定期進行測量,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工程隊領導并立即采取措施。3.4 腳手架拆除3.4.1 腳手架拆除a. 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構造要求。b. 應消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c.拆除前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與簽證,確認建筑物已施工完畢,確已不需要腳手架時,方可進行拆除。d.應設置警戒區,并有專人負責警戒。e. 腳手架拆除順序一般為竹笆腳手板欄桿剪刀撐擱柵牽杠橫11、楞立桿。腳手架拆除按自上而下先裝者后拆,后裝者先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法,不準上下同時作業。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遞桿子。f.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g.當腳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h.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i.拆下的桿件與零配件,應按類分堆,(零配件裝入容器內)用吊車吊下,嚴禁高空拋擲。 j.拆下的桿件與零配件運至地面時,應按品種、12、分規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4 質量保證措施4.1 構配件檢查驗收4.1.1 新鋼管的檢查(1)應有產品的質量合格證;(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3)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4)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4.1.2 舊鋼管的檢查(1)表面銹蝕深度應0.5mm。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組,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0.5mm時不得使用。(2)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工具1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13、.5m5mm鋼板尺2立桿鋼管彎曲3mL4m12mm4mL6.5m20mm3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mm4.1.3 扣件的驗收(1)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2)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3)新、舊扣件均需進行防銹處理。4.2 腳手架檢查與驗收4.2.1 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1)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達到設計高度后;(4)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5)停用超過一個月。4.2.2 進行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1)施工組織設計及變更文件;(2)技術交底文件14、。4.2.3 腳手架分項工程質量檢驗標準立桿縱距允許偏差50mm;橫距允許偏差20mm;步距允許偏差20mm。 腳手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4.2.4 扣件質量檢驗標準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應采用扭力扳手檢查,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抽樣檢查數目與質量判定標準應按下表的規定確定。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至合格為止。項次檢查項目安裝扣件數量(個)抽檢數量(個)允許的不合格數1 連接立桿與縱(橫)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接長立桿、縱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15、2001201320058132032500112352 連接橫向水平桿與縱向水平桿的扣件(非主節點處)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1235710經現場施工人員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才進行結構施工。5 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1 安全教育(1) 安全教育分為一般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兩部分。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全體職工進入施工現場前的入場教育, 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定期安全意識教育;新工人上崗教育;各工種結合培訓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安全技術交底有:每次安排生產任務的安全技術交底;每天的上崗安全交底16、。(2)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建筑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安全生產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明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各職能機構及工作人員和崗位生產工人在安全生產方面應作的工作及應負的責任。(3) 腳手架施工應該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管理班子,派專人、專職人員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員要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和職責分工,嚴格執行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并經常進行不定期、隨機的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和事故隱患,要按照“定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進行及時整改,并進行復查,消除事故隱患,防止職工傷亡事故的發生。(4) 施工前作好安全17、教育及交底工作,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杜絕冒險違章作業。尤其是農民工的培訓教育,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各項安全生產關系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5) 腳手架屬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6) 離地面2米以上高空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并系緊帽帶,禁止穿拖鞋或光腳,同時做好其他相關安全保護措施。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是作業人員的“護身符”。5.2 腳手架施工安全管理(1) 腳手架使用前須專人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3) 腳手架搭設拆除18、時嚴格按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規定進行。(4) 鋼管、扣件的質量符合規范要求,不使用銹蝕、彎癟、滑牙和有裂縫的金屬桿件。(5) 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按規定確定,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0600之間。(6) 嚴格控制腳手架上荷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7) 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8)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觀察鋼管扣件的緊固、變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9) 確保腳手架連墻件與結構的可靠連接。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a.主19、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b.連墻件。(10) 腳手架安全檢查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立桿是否懸空;腳手板是否綁扎牢固; 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立桿的深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超載。(11) 腳手架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12)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3) 施工現場帶電線路如無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準通過腳手架,非電工不準擅自拉接電線電器裝置。(14) 腳手架上需按防火要求配置相應滅火器。(15) 施工中需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嚴格按有關20、安全施工操作規程進行文明施工。6 計算書6.1 上人平臺滿堂腳手架計算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25.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縱距1.50米,立桿橫距1.50米,立桿步距1.8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施工均布荷載為3.0kN/m2,同時施工1層,腳手板共鋪設4層。一、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21、載標準值 P2=0.1501.500/3=0.075kN/m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3=1.500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075+1.41.500=2.236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2.2361.5002 =0.629106/5080.0=123.799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0.075+1.500=1.613kN/m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22、撓度V=5.01.6131500.04/(3842.06105121900.0)=4.235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5001.500/3=0.113kN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1.500/3=2.250kN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1.20.113+1.42.23、250)/2=1.677kN 大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2671.677 =0.680106/5080.0=133.850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V1=0.6770.0381500.004/(1002.06024、105121900.000)=0.05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8+0.113+2.250=2.420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V1=1.8832420.1001500.003/(1002.060105121900.000)=6.13mm最大撓度和 V=V1+V2=6.177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25、0.0381.500=0.058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5001.500/2=0.169kN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1.500/2=3.375kN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1.20.169+1.43.375=4.997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26、標準值(kN/m);本例為0.1248 NG1 = 0.12525.000=3.120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41.500(1.500+0.300)/2=0.810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4/2=0.45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25.000=0.187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427、.568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11.5001.500/2=3.375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0.21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3;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3.74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28、.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8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 158.9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1.448kN; NQ 活荷載標準值,NQ = 3.375kN; gk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29、標準值,gk = 0.125kN/m;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s = 44.762米。七、連墻件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無需計算!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N/mm2),p = N/A;p = 40.82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10.21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N/mm2);fg = 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30、;kc = 0.4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6.2 幕墻安裝操作平臺腳手架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25.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縱距1.20米,立桿橫距1.20米,立桿步距1.8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施工均布荷載為3.0kN/m2,同時施工2層,腳手板共鋪設4層。一、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31、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200/3=0.060kN/m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00/3=1.200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060+1.41.200=1.798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7981.2002 =0.324106/5080.0=63.712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0.06032、+1.200=1.298kN/m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5.01.2981200.04/(3842.06105121900.0)=1.396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2001.200/3=0.072kN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001.200/3=1.440kN荷載的計33、算值 P=(1.20.046+1.20.072+1.41.440)/2=1.079kN 大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2002+0.2671.079 =0.351106/5080.0=69.089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V1=34、0.6770.0381200.004/(1002.060105121900.000)=0.02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46+0.072+1.440=1.558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V1=1.8831558.0801200.003/(1002.060105121900.000)=2.02mm最大撓度和V=V1+V2=2.040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35、用力設計值;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2001.200/2=0.108kN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001.200/2=2.160kN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6+1.20.108+1.42.160=3.209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36、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為0.1161 NG1 = 0.11625.000=2.903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41.200(1.200+0.300)/2=0.54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2004/2=0.36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20025.000=0.15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37、 NG1+NG2+NG3+NG4 = 3.953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21.2001.200/2=4.320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0.79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4;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38、3.64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75;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 159.91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1.050kN;NQ 活荷載標準值,NQ = 4.3239、0kN;gk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 = 0.116kN/m;經計算得到,不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s = 46.840米。七、連墻件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無需計算!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N/mm2),p = N/A;p = 43.16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10.79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N/mm2);fg = 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