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方案新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8928
2022-07-29
9頁
30KB
1、第一章 前言1.1 工程概況 世紀新城-祥和苑位于寶應縣寶射路與白田南路交匯處西南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我單位承擔了受寶應縣世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擬建世紀新城-祥和苑巖土工程基坑降水的設計與施工任務。建設單位:寶應縣世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淮安東大勘測設計有限公司;工程設計單位:揚州市宏廈建筑設計院;質監單位:寶應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安監單位:寶應縣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站:1.2 編制依據1、建筑和結構施工圖紙;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建筑工程總平面圖和規劃紅線圖;4、基坑周邊環境情況和工程所處地段的交通運輸條件;5、工程測量規范(GB502062007)6、建筑機械使用安2、全技術規程(JGJ33-2001)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8、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9、基坑降水手冊第二章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 地形地物根據江蘇省環境水文地質圖集,場地所處地貌類型為黃淮沖積平原。場地地勢較為起伏,地面高程大多在2.0m左右。場地四周無重要地物,連接市區各主要干道,交通十分便利。2.2地層巖性根據該工程詳勘報告,場址各土層特征描述如下:層:耕土、素填土,灰色,主要成分為粉質黏土、黏土,可塑-軟塑,上部含大量植物根莖,回填時間大于10年。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黏土夾粉質黏土,灰黃色,軟塑,局部可塑-,無搖振反應,稍3、有光澤,中高干強度,中高韌性,中等偏高壓縮性。該層場地局部缺失。層:淤泥質黏土,灰色,軟塑-流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高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質黏土夾黏土,青灰色,灰黃色,可塑+硬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高干強度,中高韌性,含少量鐵錳結核,中等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質黏土夾粉土,灰黃色、棕黃色,粉質黏土呈可塑狀態,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粉土呈中密,濕狀態,中等搖振反應,無光澤反應,低干強度,低韌性,局部夾黏土,中等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土夾粉砂,灰色,中密,粉土呈濕狀態,中等搖振反應,無光澤反應,低干強度,低韌性;4、粉砂呈飽和狀態,主要成份為石英,含云母碎片,中等偏低壓縮性,夾細砂、粉質黏土。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質黏土夾粉土,灰色,粉質黏土呈軟塑狀態,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粉土呈中密,濕狀態,中等搖振反應,無光澤反應,低干強度,低韌性,夾粉砂、細砂,中等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細砂夾粉砂,灰色,中密+密實,飽和,主要成份為石英,含云母碎片,夾粉土、粉質黏土,中等偏低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質黏土,灰黃色,可塑-,局部軟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壓縮性。該層場地普遍分布。層:粉砂夾細砂,灰色,中密密實,飽和,主要成份為石英,含云母碎片,夾粉土5、粉質黏土,中等偏低壓縮性。該層局部鉆穿。11層:粉質黏土,灰黃色,硬塑堅硬,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中等干強度,中等韌性,含鐵錳結核,中等偏低壓縮性。該層局部鉆穿。12層:粉砂,灰色,密實,飽和,主要成份為石英,含云母碎片,低壓縮性。該層未鉆穿。2.3 地下水1、主要賦存于第、土層中的上層滯水,勘探期間場區內地下水標高在1.00米左右,地下水常年變化幅度0.002.00米,近35年最高水位、歷史最高水位約2.00米。上層滯水的主要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并與地表水系互補。排泄形式以蒸發為主。2、賦存于第、12土層中的微承壓水,勘探期間測得微承壓水水位標高-2.00m左右,微承壓水主要補給為接受側6、面補給及上部潛水越流補給,以側面逕流為主。降水設計參數表土層重度(kN/m)固結快剪三軸壓縮滲透系數k(cm/s)ck(kPa)k()ck(kPa)k()垂直水平17.410.04.76.00E-076.00E-0718.514.36.018.04.86.00E-077.31E-0717.56.72.97.02.76.80E-075.22E-0719.435.29.028.08.26.37E-074.91E-0718.713.113.616.011.39.64E-079.50E-07注:層滲透系數為經驗值。第三章降水設計方案3.1 降水方案選擇一、 管井降水與輕型井點降水的適應條件1、管井降水7、的適應條件管井降水適應于滲透系數為比較大且地下水豐富的土層、砂層,降水深,面積大,時間長的情況,對在有流砂和重復挖填土方區使用,效果尤佳;不受吸程限制,排水效果好;井距大,對平面布置的干擾小;可用于各種情況,不受土層限制;成孔(打井)用人工或機械均可,較易于解決;井點制作、降水設備及操作工藝、維護均較簡單,施工速度快;井點管采用無砂混凝土,成本低。2、輕型井點降水的適應條件輕型井點降水適合于含水層滲透系數較小,其施工工藝相對復雜,降水影響面積較小,對地下水量較大的地層不適合。當基坑開挖所需降水深度超過5m時,一級的輕型井點就難以收到預期的降水效果,這時如果場地許可,可以采用二級甚至多級輕型井點8、以增加降水深度,達到設計要求。但是這樣一來會增加基坑土方施工工程量、增加降水設備用量并延長工期,二來也擴大了井點降水的影響范圍而對環境不利,同時造價有所增加。二、 擬建場地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根據本場地勘察報告,勘探深度范圍內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松散沉積物中的孔隙水,含水介質主要為、土。層具潛水性質,透水性和富水性較好。三、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因素并結合本地類似工程降水經驗和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特點,管井降水方法較輕型井點降水有一定的優點。1、本工程地層條件含水層主要土層,透水性和富水性一般,充分發揮管井抽降的優勢;2、本工程基坑深度一般,大部分開挖深度約5.0米,最深達約6m,降深要求大于7.0m9、,采用輕型井點降水要設計二級井點,增加了基槽的土方開挖量,就其本身造價相對管井也較高;3、本工程基坑面積相對較大,輕型井點降水影響面積較小,形成的降落漏斗較小,疏干時間相對較長,對于管井降水而言,此方法抽降能力強,降水影響面積大,疏干時間短,可充分發揮管井降水的特點,效果顯著,大大地縮短施工工期。4、輕型井點施工工藝要求苛刻,安裝費時,不能出現漏氣、堵管等現象,否則降水井點就會失去作用,管井施工工藝簡單、安裝方便快捷,施工工藝比較成熟,可操作性強。5、經過多方調查,當地降水施工經驗證明,管井降水是本工程降水方法的首選,本工程總投入泥漿鉆機2臺,日工作量為4孔/臺/天,計劃成孔86孔。3.2 降10、水技術方法針對場地地下水類型,結合場區水文地質條件及我公司的降水經驗,本著安全高效、經濟節約的原則,采用管井抽降方案,通過管井井底抽水,將地下水形成一定降深,達到疏干基槽的目的,使得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或集水坑底以下0.51.0m。以利于后期基礎工程施工。基坑底部周圍設排水溝和積水坑,用泵將水排出坑外。3.3降水方案設計3.3.1降水目標降水井封閉運營15天后地下水水位降到槽底以下0.51.0m,并能保證槽底干槽作業。3.3.2基坑涌水量計算 根據各構筑物形狀、尺寸、地層情況、邊界條件以及地下水特征參數采用理正巖土計算軟件進行計算,詳見附件降水計算書。3.3.3管井間距、井深確定井點間距的確定,本11、基坑涌水量主要不是由單個井點的出水能力所決定,而是綜合考慮降水方法、地層含水巖性的滲透特性、本工程基礎深度、水文地質情況和我公司類似工程降水施工經驗數據及工程類比,確定合理的管井間距(井距見平面圖)。設計降水管井終孔井深井為12.0-15.0m。3.3.4管井結構設計降水管井設計開孔口徑600mm,一徑至終孔深度,插入口徑315mm波紋管。鉆進工藝采用反循環回轉鉆進工藝,地面泥漿需作排放處理。 降水管井安裝波紋管井管,可在成孔完孔后,逐節沉入波紋管,外壁綁長竹片導向,使接頭對正。井管過濾部分應放置在含水層適當范圍內,井管下入后,及時在井管與土壁間用鐵鍬填充砂礫濾料。濾料粒徑為35mm瓜子片石。12、填濾料一次連續完成,從底填到井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并用水泥沙漿抹面。管周圍填砂濾料后,安設水泵前應按規范先清洗濾井,沖除沉渣。成井后應及時洗井,并抽至水清砂凈,確保含水層的暢通。潛水泵在安裝前,應對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統作一次全面細致的檢查。如無問題,始可放入井中使用。井內安設潛水電泵,可用繩索吊入濾水層部位,上部應與井管口固定。設置深井泵的電動機座應安設平穩,轉向嚴禁逆轉。潛水電動機、電纜及接頭應有可靠絕緣,每臺泵應配置一個控制開關。主電源線路沿深井排水管路設置。安裝完畢應進行試抽水,滿足要求后始轉入正常工作。3.3.5管井及明溝的布設降水管井距基坑上口線以外1.52.0 13、m沿基坑周邊封閉布設;在槽底坡腳處設置排水明溝、集水坑,集水坑內置潛水泵抽水,抽排至槽頂排水管網中。排水明溝邊緣距邊坡坡腳0.3m,排水明溝上口寬500mm,下口寬300mm,深300mm。基坑角部均設集水坑,沿排水溝每30m設一集水坑,集水坑上口800800mm,下口500500mm,深度800mm。采用水泥砂漿砌筑排水明溝和集水坑。雨季期間,應對基坑周圍地表進行硬化處理,施工期間應注意降雨后周圍地表水的及時排出,防止對邊坡產生影響。3.3.6地面排水系統設計在距基坑上邊緣1.5m處,環基坑周邊設置200mm排水管做為排水總管,水力坡度5,法蘭連接或焊接連接。每隔30m設一泥砂沉淀池,定期清14、理,清水排入路邊的主排水溝內。基坑上邊緣四周設置排水溝,排水明溝邊緣距邊坡坡腳1.8m,排水明溝上口寬500mm,下口寬300mm,深300mm。基坑角部均設集水坑,沿排水溝每30m設一集水坑,集水坑上口800800mm,下口500500mm,深度800mm。集中排至現場外側的道路排水系統。3.4設計工作量1、共布降水井86口,總進尺1206m,波紋管1300m,濾水管2100m,砂石礫料約420.0m3,粘土35m3。3.5降水井運行監測降水施工前,必須對場地內所有的水位觀測井內的穩定水位進行測量、標定和記錄;降水施工過程中應加水位觀測工作,以指導和調整降水。3.6降水井拆除封堵降水結束后拆除管井,用C15砼將管井封堵。第四章 現場組織機構和專業技術力量配備根據工期進度要求和場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準備、成孔作業、鋼筋安制、注漿四個連續工序進行勞動組織施工,確保按期完成施工。建立項目經理部,全面負責項目的生產任務。4.1機械設備及主要材料進場4.1.1按合同及建設方要求準時完成全部機械設備進場及人員進場工作,搭建臨設,充分做好開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