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044
2022-07-29
9頁
18.50KB
1、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為年產20萬噸已內酰胺一期工程廠外西側規劃道路第二標段,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抗震烈度6度。工程范圍:道路位于巴公鎮蘭花新材料門前,是一條南北向的主干道,全線現狀為土路面,路面破損嚴重,全長約520.44m寬約12m,為保證施工過程原有道路、交叉道路、出入口的通車、過人功能,同時保證施工運輸車輛安全進入工地,特編制交通維護組織措施。二、編制說明1、B/T50903-xx市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2、工程施工圖紙及相關文件。3、市政道路施工的相關技術規范。4、其他有關的國家及地方強制性規范和本工程現場實際情況。5、我公司現階段施工能力、管理水2、平及歷年來承擔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第二章、工程特點一、工程特點1、本工程道路兩側為臨建房屋和廠區圍墻及護坡,貫穿于廠區和天辰工程部中間。上下班人流量較大。2、工期短,又逢雨季及冬季施工,施工難度大。第三章、交通維護組織措施二、基本措施:1、危險地段,懸掛警示標志;2、車輛進入施工區域,應有專職人員指揮疏導;3、進行道路臨時封閉施工,并派專人監守,并設置明顯臨時交通引導標志和禁令標志,確保行人與車輛的安全。三、施工路段的交通組織1、交通組織設計本路段設置臨時封閉措施,天辰工程部西側設置臨時道路。2、設置交通標志及設施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應在明顯位置及主要通道、路口、臨時道路兩側設置交通標志或設施,3、并派專人負責維護,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的要求必須符合,蘭花科創新材料分公司建設工程部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和有關規定。主要的交通標志和設施為:1、施工場地要與行車道隔離圍護,圍護設施應采用不低于1.8m、厚度不薄于2mm的成品塑鋼圍護,并附有安全文明施工宣傳標語,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現場的標志要醒目,在施工路段前后一定距離處設置“前面施工車輛繞道”或“前面施工車輛慢行”等路標。3、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標志牌,并派專人維護交通,減少施工機械、運渣車進出工地與社會車輛相互干擾,避免意外發生。四、組織管理措施1、成立交通協調管理小組。為使交通組織方案全面落實、責任到人,成立相應的交通協調管理小4、組。項目部安全小組成員名單組長:馬時英(項目經理)成員:趙路生(技術負責人)劉成(安全員)李松生(施工員)交通協調管理小組的職責,主要是負責本工程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管理,審查及批準交通組織方案,協調有關單位、人員之間的關系,檢查處理有關交通組織問題等。2、交通組織工作(1)做好交通組織宣傳工作。改道前要提前發布施工公告,提醒過往車輛注意改道繞行。(2)完成交通標志的設置工作。在改道前三天,完成整個交通組織系統的標牌、標線及交通維護設施的安裝工作;完成臨時路口的交通組織方案的實施,使整個交通組織體系完全形成。(3)做好施工人員的交通安全教育。在工程開工前,要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施5、工人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杜絕野蠻施工,切實落實交通組織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施工、交通兩不誤。第四章安全措施一、路基路面施工安全措施(一)、開挖1、在挖方場地時,一定要佩戴安全帽。2、用鎬挖,禁止任何人從工具前方穿過。3采用機械挖土時,其周轉5m內不得有人,并注意周圍建筑物的安全,裝載機裝土時,禁止斗前站人。4、碾壓。壓路機開動行駛前,司機應看清行駛方向和兩側是否有人或障礙物,跟壓路機碾壓的人員與壓路機前進或后退密切配合,前進或后退均應保持一定距離,隨時注意壓路機突改方向。5、雨季施工:5.1.雨季施工必須作好施工場地的排水,保持排水溝渠的暢通。5.2.下列項目應盡可能避開雨季施工;1)低洼地6、段的土質路基施工;2)高填深挖地段的土質路基施工;3)工程地持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6、雨季修筑路堤,應作到隨挖隨運、隨鋪、隨壓實,根據土的透水性能每層表面應有2%-4%的橫坡,并應整平。雨前和收工前將鋪撒松土壓實完畢,不致積水。7、防水、排水。施工期間,應保持場地始終處于良好的排水狀態,修建一睦臨時排水溝,以保證施工場地不積水和不受沖刷損壞。臨時排水設施應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所有排水出路應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不得污染自然水源和引起淤積或沖刷等。二、施工機械的安全措施1、車輛駕駛員和各類機械操作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對駕駛員、機械操作人員定期進行安規教育。2、嚴禁酒后駕駛車輛、機械7、,車輛嚴禁“三超”,禁止機械超負荷和帶“病”運轉,并堅持“三查一檢”制。3、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集中停放。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檢修、保養。4、機械作業的指揮人員,指揮信號必須準確,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違令作業。5、起重作業應嚴格執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安裝人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6、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禁止人員跨越鋼絲繩,用鋼絲繩起吊、拖拉重物時,現場人員應遠離作業半徑,并對鋼絲繩進行保養,檢查更換。7、對機械設備、各種車輛定期檢查,對查出的隱患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發生傷害事故。8、全部機械設備均分別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并掛8、牌上墻。三、地下管線安全保護措施(一)、概述本項目屬于蘭花科創新材料分公司廠區工程,地下管線縱橫交錯,種類繁多,如電纜、光纜、燃氣、給排水管道等,若施工不當造成中斷,將影響周邊工廠和其它工程的生產、生活。因此,在進場施工時,應對管線及建筑物的保護給予高度重視。(二)、保護措施1、施工開始前,對施工段內進行全面的地下管線探測,確定準確位置,并對照設計圖紙進行復核,對于設計圖紙未明確的地下管道、纜線和其它構造物,應進行現場實地探測,根據情況做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2、加強日常的施工管理,隨時掌握施工中地層及支護結構的力學動態和穩定狀態,除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外,必須進行施工監控量測,收集掌握施工9、監測信息,做到及時調整施工步驟乃至施工方法,確保既有管線的正常工作、地表交通安全及地面建筑物的穩定,使工程施工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三)、組織保證措施1、教育職工愛護施工沿線的電力、通訊、信號、電(光)纜設施及地面設施和在地面上所設的標樁,不得隨意挪動或破壞。2、在施工前,約請有關部門、單位,對施工范圍內或可能影響通訊信號、水電及管道等現有設備正常使用的情況,特別是地下電(光)纜及管道等隱蔽工程情況進行調查,擬定確保上述設施正常使用必須采取的保護措施,確因施工需要動遷時,須經相關方同意后組織實施。3、地下設施情況不明時不得盲目施工,在施過程中,需挖坑、挖溝、鏟土時,應保證不影響“三10、電”設備正常使用,不能造成設備隱患。4、因施工造成地下電(光)纜或管道設施不能正常使用時,施工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并迅速通知產權管理部門派人搶修,防止擴大損失,確保地下電(光)纜和管道的暢通。5、成立“安全施工監控量測小組”,由施工技術部負責管理,人員由具備有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按以下程序進行信息反饋:現場量測信息監測工程師總工程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業主。四、交通安全組織措施1、施工作業區派2名交通協管員維護行人安全及指揮施工車輛停靠。2、項目部施工車輛停放在場區內,不隨意停靠路邊,不影響社會車輛的正常行駛。3、采用人工配合機械作業時,由專人負責指11、揮。第五章應急救援預案一、安全事故預案1、應急處置范圍:凡是本項目部施工范圍內所發生的安全事故,自然災害搶險,工傷、設備、火災事故等事件。2、應急處置原則:信息暢通,及早掌握,及時控制、措施果斷,相應處置,責任到位,及時向上級報告,控制損失。3、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在施工中全面貫徹“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好職工的安全防范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正確配戴勞動防護用品,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明確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特殊工種堅持持證上崗,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加強對重點危險源的預防措施。4、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1)發生輕傷以上事故后,現場安全負責人必須立即報告,同時組織自救,采取一切12、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2)項目部接到報告后,迅速通知各相關人員參加現場救援,以盡可能縮小事故影響及損失為原則。同時在整個搶救過程中,負責現場通訊和對外聯系。3)項目部根據事故性質及趨勢,向有關部門匯報,尋求社會緊急救援。4)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查明現場有沒有傷亡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他們救離現場,交由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或急送醫院救治。5、事故調查、處理:1)事故發生單位,要嚴格保護事發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妥善保存現場的重要物證。2)積極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及時寫出書面報告,分析原因,匯報處理過程和情況,總結經驗教訓。3)作出事故的調查報告,“按四不放過”的原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落實相關的預防措施。4)事故處理結束后,項目部應當組織力量進行搶修,及早恢復施工,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