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99099
2022-07-29
4頁
18.50KB
1、一、地毯敷設施工方案1、質量要求1)、地毯敷設平實,不松鼓,花紋拼接正確。2)、邊角整齊,粘貼牢固,接縫嚴密。2、作業內容1)、平地面地毯鋪設(1)操作準備 基層處理及要求:混凝土地面要平整,無凸凹不平的現象。基層面所粘結的油脂等應擦干凈。基層表面的凸起部分要用砂輪機磨平,如不平整度較嚴重(高低不平之差大于6mm,且有多處坑凹),就應用水泥漿找平。在水泥砂漿基層施工完后14小時左右、混凝土基層施工完28小時后,基層表面的含水率要小于8,并有一定的強度,方可鋪設地毯。 測量尺寸:測量房間尺寸要準確,長寬凈尺寸即為裁毯下料依據,要按房間和用地毯型號逐一填寫登記表。 裁切:化纖毯裁切應在專門的室外大2、平臺上進行,按房間尺寸形狀用裁邊機斷、下地毯料,每段地毯的長度要比房間長度長出約20mm。寬度要以裁去地毯邊緣線后的尺寸,彈線裁去地毯邊緣部分,然后以手推裁刀從毯背裁切,裁后卷成卷,編上號,運入對號房間。宴會廳、餐廳等大面房間在施工地點裁剪拼縫。(2) 鋪設鋪設方法分為固定與不固定兩種。鋪設范圍又有滿鋪與局部鋪設之分。 不固定式: 將地毯裁邊、粘結拼縫成一整片,整片的尺寸,要大于房間長寬尺寸1020mm。拼縫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用地毯燙帶,先將地毯反過來,用燙帶壓在對縫處,再用電燙斗將其燙在地毯上。第二種是在兩地毯的背面,用粗針縫上數針,在麻布襯帶粘貼在地毯對縫處。 將粘結拼縫好的整片地毯,3、直接攤蓋面上,而不與地面粘貼,四周沿墻腳修齊即可。 對縫拼接地毯時,要觀察毯面絨毛的走向,和織紋的走向,對縫時要按同一走向來拼接。地毯鋪設的方向要使毯面上絨毛的走向背光,這一點在對縫拼接時也要注意。 固定式: 地毯裁邊、粘結拼縫成為整片,攤鋪后四周與房間地面加以固定。其拼縫的方式和方法與不固定式相同。固定式有兩種方法:一是用粘結劑將地毯背面的四周與地面粘貼,另一種是在房間周邊地面上安設帶有倒刺的木卡條,將地毯背面固定在倒刺板的小釘鉤上。此種方法只適用于地毯下設有單獨的彈性膠墊的地毯固定。 采用釘倒刺的木卡條時,其木卡條要固定于距墻面810mm處,以便使地毯掩邊之用,若地面太硬或松散,可先埋下木4、楔,再將倒刺板條釘在上面。當地毯完全鋪好后,用剪刀裁去墻邊多出部分,再用扁鏟將地毯邊緣塞進木卡條和墻之間的間隙中。 地毯在門口的處理方法是:地毯應在門扇下的中部收口。為避免門口處的地毯被踢起,在門口需加一條收口條,收口條內有倒鉤扣牢地毯。或將收口條用螺釘固定在地面上,再將地毯插入其中,將收口條上蓋輕輕敲下壓住地毯面。2、成品保護1)地毯鋪設完畢,應對地面進行徹底打掃,清除毛屑粉塵。2)關閉門窗,防止風雨塵砂的侵襲。3)必要時,可用塑料薄膜封蓋地毯。 4)驗收標準和方法3、執行企業標準1)兩塊地毯對拼時,應對紋理、對色澤、對花色。2)地毯拼縫應嚴密,無明顯接痕。3)地毯大面平整服貼,無明顯起皺。5、4)地毯與墻面接口應平齊,無波浪現象。5)門口處地毯邊或地毯的對縫,應處于門扇關閉時的下邊。6)門口的地毯邊應用設計指定的包邊壓條,壓條與地面的結合應牢固。二、瓷磚地面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工基層處理濕潤面磚彈線、分格、定位、預排確定地面標高攤鋪水泥砂漿鋪貼定位磚鋪貼大面養護抹縫清掃2、瓷磚地面的施工準備1)工具準備常用工具有切磚刀、橡皮棰、開刀、鋼鏨。鋪貼陶瓷無釉仿花崗巖地磚或陶瓷磨光磚時,還應準備電動手提無齒石材切割機和電動手提磨角機。2)基層處理鋪貼地面瓷磚,通常是在混凝土樓面或地面上施工,如基層表面較光滑應進行鑿毛處理,鑿毛深度應為510mm,鑿毛痕的間距為30mm左右,對地面基體表6、面進行清理,表面殘留的砂漿、塵土和油漬等應用鋼絲刷刷洗干凈,并用水沖洗地面。3)將面磚濕潤備用釉面磚在鋪貼前應在水中充分浸泡,陶瓷無釉磚和陶瓷磨光磚應澆水濕潤,以保證鋪貼后不致因吸走砂漿中水分而粘貼不牢。浸水后的瓷磚片應陰干備用,陰干的時間視氣溫和環境溫度而定,一般為3-5h,即以飾面磚表面有潮濕感、但手按無水跡為準。4)彈線、分格、定位地面鋪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瓷磚接縫與墻面成45角,稱為對角定位法;另一種是接縫與墻面平行,稱為直角定位法。彈線時,以房間中心點為中心,彈出相互垂直的兩條定位線,在定位線上按瓷磚的尺寸進行分格,定位時應距墻邊留出200300mm作為調整區間。另外應注意,若房間內7、外的鋪地材料不同,其交接線應設在門板下的中間位置。同時,地面鋪貼的收邊位置不應在門口處,也就是說不要使門口處出現不完整的瓷磚塊。地面鋪貼的收邊位置應安排在不顯眼的墻邊。5)預排瓷磚鑲貼前應預排。預排要注意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或陰角部位。對有間隔縫的鋪貼,用間隔縫的寬度來調整。6)施工要點(1)設置地面標準高度面。 在干凈的地面上攤鋪一層1:3.5的水泥砂漿,厚度小于10mm。 用尼龍線或棉線繩在墻面標高點上拉出地面標高線,以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線。 按定位線的位置鋪貼瓷磚。用1:2的水泥砂漿攤在瓷磚背面上,再將瓷磚與地面鋪貼,并用橡皮錘敲擊瓷磚面,使其與地面壓實,并使線高度與地面標高線吻合。鋪貼8、8塊以上時,應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對高的部分用橡皮錘敲平,低的部分應起出瓷磚后用水泥砂漿墊高。瓷磚的鋪貼程度,對于小房間來說(面積小于40),通常是做T字形標準高度面。對于房間面積較大時,通常按在房間中心十字形做出標準高度面,這樣,可以多人同時施工。3、鋪貼大面鋪貼大面施工是以鋪好的標準高度面為基準進行,鋪貼時緊靠已鋪好的標準高度面開始施工,并用拉出的對縫平直線來控制瓷磚的對縫的平直。鋪貼時水泥砂漿應飽滿的抹于瓷磚背面,并用橡皮錘敲實,以防止空鼓現象,并且一邊鋪貼一邊用水平尺檢查校正,并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漿。對衛生間、洗手間的地面,鋪貼時應注意做出1:500的泛水斜度。整幅地面貼完畢,養護幾天9、后再進行抹縫施工。抹縫時,將白水泥調成干性團,在縫隙上擦抹,使瓷磚的對縫內填滿白水泥,再將瓷磚表面擦凈。4、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1)面層所用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面層與基層的結合(粘結)必須牢固,無空鼓(脫膠)。2)地面面層的表面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合格:色澤均勻、板塊無裂紋,掉角和缺楞等缺陷。觀察檢查。優良: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紋,掉角和缺楞等現象,觀察檢查。3)地面面層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2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檢查2縫格平直3拉5m線,不足5m拉能張和尺量檢驗3接縫高低差0.5尺量和契形塞尺檢查4板塊間10、縫隙不大于2尺量檢查5、質量通病及其防治1)地面標高超高(1)主要原因: 控制不嚴;標盤上平未復查。(2)防治措施 : 按標筋上平,控制結合層砂漿不超高; 標筋完成,應按地面水平標高線加一塊陶瓷錦磚厚度,復查標筋頂面符合要求。2)縫格不均勻(1)主要原因:選料不嚴。(2)防治措施:同一房間使用的瓷磚長、寬尺寸必須相同;不合格的產品應剔除。3)縫隙不順直、縱橫錯縫(1)主要原因: 拔縫不認真; 未及時檢查調整。(2)防治措施: 揭紙后,拉線用開刀把縫隙拔直、拔勻;堅持按水平標高線,拉縱向、橫向線進行檢查,發現錯縫,立即糾正。4)有地漏的房間地面積水(1)主要原因:標筋位置、朝向不正確。(2)防治11、措施:有地漏房間的地面,其標筋應朝向地漏,做成放射狀,鋪貼后,應檢查泛水。5)空鼓、脫落(1)主要原因: 結合層砂漿攤鋪后,未及時鋪貼;未認真壓實或門口等部位過早踩踏。(2)防治措施: 結合層水泥砂漿鋪完后,接著鋪瓷磚,撒干水泥應灑水潤濕,瓷磚背面應刷濕;每鋪貼一塊,應認真拍實至素水泥漿擠出,門口鋪貼后應墊木板過人。三、木質踢腳線施工方案1、技術準備:熟悉施工圖紙,做好施工準備。2、材料要求:1)木材飾面木紋美觀、色澤一致,無疤痕、不潮濕、無脫膠;2)油漆已經做好。3、主要機具:手提刨、電鋸、機刨、手工鋸、手電鉆、長刨、短刨等。4、作業條件:驗收主體結構符合計劃要求。所有基層面已清洗干凈,無浮12、塵、表面平整、干凈。5、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放線清理基面切割放樣粘貼修補收口。2)操作工藝:(1)放線。(2)清理基層:把基層的浮灰清掃干凈,無凹凸面。(3)切割放樣:按各墻面長依次切割材料,短料排到墻角或隱蔽處,注意選擇相連材料的木紋相仿。(4)粘貼:依次從主墻面開始粘貼,連續在板背面沿兩邊打玻璃膠、做到打膠均勻,之后云石膠按300mm間距做加固點處理。踢腳線收口入木門框槽內。粘貼時板面同時粘貼在墻面,均勻用力壓實并用汽釘固定,直線與轉角接頭均按45度相接,保證接頭緊密,無縫隙。在玻璃膠打上兩小時固化之前,做好保護。(5)修補收口:粘貼固定后,進行表面油漆修補,轉角處打磨、平整、補縫。板與墻體間的縫隙用涂料修補并清理干凈。四、瓷磚墻面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