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器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246
2022-07-29
7頁
100.50KB
1、1編制依據(jù)1.1西鋪220KV變電所工程地質水文情況。1.2西鋪220KV變電所工程10KV無功補償裝置土建施工圖紙。1.3西鋪220KV變電所工程施工合同。1.4現(xiàn)行有關施工驗收規(guī)范標準及操作規(guī)程。2工程概況10KV無功補償裝置基礎位于10KV配電室西側,共有電抗器基礎16個,電容器基礎8個,圍欄基礎56個,基礎埋深-1.35米,共需澆筑基礎混凝土160m,需挖土量611.6m,回填土方451.6m,場區(qū)土質為粉質黏土。根據(jù)本工程特點,制定本方案。3施工準備3.1工程施工期間正直夏季,考慮雨季施工,備足雨季施工所需材料。3.2工程施工前,應備足所需周轉材料。3.3勞動力配備:選擇本企業(yè)自有專2、業(yè)、精干班組,確保人力滿足工程需要,勞動力配置見表3.1。勞動力配置 表3.1工種日期瓦工木工架子工2005年11月352054工期安排計劃2005年11月3日開工,11月20日竣工。5主要施工方法5.1基礎軸線定位測量根據(jù)變電所工程的特點,基礎軸線具有尺寸繁復、排列密集的特點。 基礎軸線控制樁的確定,采用架構基礎的軸線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jù)。 每個基礎的軸線控制樁,采用檢測合格的電子經(jīng)緯儀由控制樁引出。軸線的精度要求:測角中誤差:10,邊長相對中誤差:1/20000。距離丈量采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鋼尺,丈量時必須使用彈簧秤,并進行往返測量。并考慮尺長、溫度、傾斜、拉力等各項改正數(shù)。基礎高程控制:高程引3、入采用G1基準點,并在110kV架構區(qū)設置2個臨時水準點,220kV架構區(qū)設置2個臨時水準點組成高程控制網(wǎng),控制網(wǎng)的測量采用附和測法。定期檢測各臨時水準點的精度,如出現(xiàn)誤差及時校正。5.2土方開挖及回填5.2.1土方開挖由于基礎布置密集,基坑開挖尺寸較小,土方工程采用人工開挖,同時土質十分硬,且夾雜有風化石,需用尖鍬及鎬開挖(用鎬量占80%)施工順序: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測設基坑灰線挖土方修整清理邊坡清理基槽并釬探1)基坑挖土根據(jù)放線位置,每邊墊層外側留出500mm工作面,挖土按1:0.67放坡。由于基礎布置密集,挖出土方采用1t翻斗車倒運至西側主變預留區(qū),基坑回填時,再運回。2)所有基礎土方,4、均要進行基底布樁抄平,控制水平標高,并及時測量定位,以防挖偏,造成二次挖方。待基槽挖好后及時釬探,自檢合格后,報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進行驗槽,合格后及時組織下一工序施工。5.3.2土方回填本工程土方工程質量要求高,因此各分項工程回填質量非常關鍵。1)場區(qū)土質為粉質黏土,遇水后形成淤泥,干燥后形成較堅硬泥塊,基槽回填正處于雨季,為保證回填土質量,在回填土前必須先翻曬,并將大土塊粉碎成塊徑小于50mm的土塊,清除回填土中雜草、樹根及有機雜質,并將基槽內雜物清凈,淤泥挖出。2)若土方含水量較大,應分層涼曬,試驗方法為手握成團,落地開散即可。回填土壓實系數(shù)設計要求0.95,必須滿足設計要求。5、3)回填土沿基坑周邊分層攤鋪夯實,回填土分層施工,分層厚度應控制在250mm,接槎部位不得留設在轉角處,每一步回填高度應用粉筆畫在基礎轉角處。打夯機無法進入部位采用人工木夯夯實,每層夯實不少于3遍,一夯壓半夯進行,人工夯實時,每層虛鋪土厚度為200mm。4)回填時應注意妥善保護控制樁,防止碰撞損壞或下沉。5)夜間回填時,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置足夠照明,雨天不回填,當天回填土應當天壓實。5.4模板工程5.4.1基礎模板采用我集團公司新定做的600900、6001200、1009001001200鋼模板支設,新模板具有整體剛度好,板面光潔、平直等優(yōu)點,極其適用于小型基礎的模板支設,模板由鋼管、扣件6、加固找正。電抗器基礎為圓柱形,模板采用1015鋼模板組拼支設,并用14鋼筋做抱箍(每個基礎3道)加固。由于基礎頂面預埋鐵較多,澆筑砼前,在模板上標出預埋鐵中線,砼澆筑完畢后,及時安裝預埋鐵,并用水準儀檢驗標高,誤差不大于2mm。5.4.3鋼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在安裝及拆除過程中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支設模板要保證基礎的截面尺寸、軸線位置及標高等符合設計要求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2)支設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夠承受本身自重及澆搗混凝土的質量和側壓力,以及施工中產(chǎn)生的其它荷載;3)模板要求接縫處采用雙面海棉膠條粘貼,確保澆筑砼時不漏漿;4)模板使用前必須嚴格挑選,嚴禁使用翹曲、板肋開焊、模7、板表面銹蝕或有油污的模板;5)模板的驗收:模板支設完畢后,清理底層,根據(jù)(GB5020420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及設計圖紙進行全面檢查,并填寫預檢記錄,執(zhí)行工地三級質檢;6)鋼模板使用前,必須清理板面,涂刷脫模劑;7)模板拆除后,應根據(jù)其規(guī)格分別碼放并涂刷隔模劑,將損壞的模板挑選出來,分別放置。5.5混凝土工程基礎強度等級分別為:墊層C10,基礎C20。砼采用現(xiàn)場攪拌。砼采用冀東P.O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早強型)、中砂、粒徑20-40mm碎石拌制。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報告,現(xiàn)場試驗員及時對水泥、砂、碎石取樣試驗。砼澆筑準備:砼澆筑前,必須對模板位置、標高進行復查,將8、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墊層用水浸濕,并由技術負責人會同施工人員、質檢員進行交底,使操作人員清楚砼的澆筑順序方法,振搗點布置,施工路線,相關專業(yè)進行查對現(xiàn)場,檢查無誤后,在砼澆筑通知單上簽字后方可澆筑。 砼運輸 砼用1t翻斗車運輸,并按指定路線行駛,以防壓壞控制樁及碰撞模板支撐系統(tǒng),平均運距50m。砼澆筑前,在基坑內事先搭設3m寬承重運輸棧道(用于翻斗車的運行),棧道采用腳手管、扣件搭設,立桿、水平桿間距均為500mm,并滿鋪50mm厚腳手板(搭設方法及長度見附圖見附圖一)。5.4.3砼澆筑:砼攪拌時嚴格按配合比執(zhí)行,施工現(xiàn)場設置四套磅用于骨料的計量,攪拌砼時設專人監(jiān)控配合比,專職質檢員每天至少隨9、機抽查兩次,確保砼配比準確。砼澆筑要連續(xù)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最大間歇時間不超過1.5小時,基礎砼澆筑必須一次完成,不得留施工縫。每次澆筑高度不超過500mm,砼自由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大于2m的部位安裝500mm寬溜槽,防止混凝土離析。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允許直接沖擊模板及盒子眼。混凝土澆筑至基礎砼頂面時用水平儀跟蹤測量,確保頂面標高準確,用經(jīng)緯儀即時檢查盒子眼位置是否準確。砼面層為光面,隨打隨抹,趕光壓實。砼的坍落度,水灰比控制:墊層及基礎混凝土坍落度要求3550mm,二次澆筑細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5070mm以保證澆筑質量。水灰比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調配,但應滿施工規(guī)范及設計及施工的要求。砼的振搗10、:澆筑過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分層高度為振搗棒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0mm。振搗時要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以300-400mm為宜。每層振搗時插入下層厚度不小于100mm,澆筑砼時應振搗密實且不能過振,以表面不下沉、呈現(xiàn)浮漿為準,砼禁止出現(xiàn)蜂窩麻面。砼試塊留設:砼澆筑過程中試驗員必須按施工規(guī)范留置砼試塊。砼的養(yǎng)護:澆筑完成12小時后及時對基礎砼澆水養(yǎng)護,澆水次數(shù)能夠保證砼的濕潤程度,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7天,基礎外壁遮蓋塑料薄膜,并保證薄膜內有凝結水。6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6.1.所有施工項目在施工前,必須由工長編制安全施工技術交底,經(jīng)施工隊長在班前安全會議上向全體作業(yè)人員傳達,并全員簽字后,方可開始施工。6.2.基坑四周安裝1.2m高防護欄桿,夜間設紅燈示警。6.3所有作業(yè)人員必須配備相應防護用具,并正確使用,安全員發(fā)現(xiàn)有違章作業(yè)行為者,罰款處置。6.4人員在基坑內作業(yè)過程中,基坑邊必須設專人看護,發(fā)現(xiàn)坑壁有裂縫等危險情況時,及時報警,做相應處置。6.5施工作業(yè)現(xiàn)場每天要派專人進行清理,負責整個現(xiàn)場的材料回收工作。6.6作業(yè)班組和施工操作面做到自產(chǎn)自清,工完場地清。本施工方案未盡事宜,詳見施工組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