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安全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248
2022-07-29
8頁
21KB
1、頂管安全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易家湖綜合整治污水管道工程,其中污水干管約332m,接收井4個,工作井2個。為了按質保期完成工作內容,特制定本方案。二、安全技術方案(一)準備工作 (1)施工前,施工人員要掌握地下電纜、管道等設施的位置、深度和走向。工作區域和周邊的電桿、建筑物都要先加固、后頂管作業。 (2)挖掘頂管工作坑的工作指揮人員,站在挖掘機回轉臂5米以外作業。 (3)工作坑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做好維護;夜間點亮警示紅燈,安排專人值班, (4)挖方嚴格按規范要求正確放坡,坑邊棄土堆放在坑邊1米以外,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 (5)工作坑隨時注意土壁的變異情況,如發現有裂縫或部2、分塌落現象,及時進行支撐或改緩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邊坡的變化。 (6)工作坑有滲水時,及時排水,保證坑內無水,不塌方。 (7)吊裝作業前要對吊重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尤其是鋼絲繩等,必須滿足安全性能要求。配合吊裝人員要戴好安全帽及手套,必須由專人指揮,以哨令、旗示或手示進行指揮。所采用的“令示”必須規范,并與吊重機械操作人員預先溝通好。牢記當管節離開地面,配合吊裝人員必須避開被吊物,移動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被障礙物所絆倒。 (8)靠近路軌的施工現場,兩邊設隔離欄桿及夜間照明燈具,確保車輛運行安全。 (9)施工前,先測量軌道現場高程,結合頂管設計高程,進行頂管頂力計算,并提交設計單位、鐵道部門和業主3、復核確認后方能進行工作。 (10)由于頂管穿越鐵路鐵軌,特別邀請鐵道部門專業工作人員做現場指導,安排工作的正常進行。(二)頂管安全施工 1、頂管前,根據地下頂管法施工技術要求,按實際情況,由技術負責人制定出符合規范、標準、規程的專項技術方案和措施。 2、頂管后座安裝時,如發現后背墻面不平或頂進時枕木壓縮不均勻,必須調整加固后方可頂進。 3、頂進工作坑采用機械挖上部土方時,現場安排專人指揮裝車,不得損壞任何構筑物和預埋立撐;工作坑四周或坑底必須有排水設備及措施;工作坑內設符合規定的和固定牢固的安全梯;下管作業的全過程中,工作坑內嚴禁有人、或必須站在安全有效角落。 4、吊裝頂鐵或管道時,嚴禁在把桿4、回轉半徑內停留;往工作坑內下管時,應穿保險鋼絲繩,并緩慢地將管子送入導軌就位,防止滑脫墜落或沖擊導軌,同時坑下人員應站在安全角落。 5、插管及止水盤根處理必須按操作規程要求,尤其待工具管就位(嚴格復測管子的中線和前、后端管底標高,確認合格后)并接長管子,安裝水力機械、千斤頂、油泵車、高壓水泵、壓漿系統等設備全部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封插短管頂進。 6、垂直運輸設備的操作人員,在作業前要對機械設備各部分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異常后方可作業,作業時精力集中,服從指揮,嚴格執行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 7、安裝后的導軌應牢固,不得在使用中產生位移,并應經常檢查校核;兩導軌應順直、并行、等高,其縱破應與管道設計坡5、度一致。 8、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頓時,應加強聯系,及時通知工具管頭部操作人員停止沖泥出土,防止由于沖吸過多造成塌方,并應在長距離頂進過程中,加強通風。 9、當因吸泥蓮蓬頭堵塞、水力機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開胸板上的清石孔進行處理時,必須采取防止冒頂塌方的安全措施。 10、頂進過程中,油泵操作工應嚴格注意觀察油泵車壓力是否均勻漸增,若發現壓力驟然上升,應立即停止頂進,待查明原因后方能繼續頂進。 11、管子的頂進或停止,應以工具管頭部發出信號為準。遇到頂進系統發生故障或在拼接管子前20米,即應發出信號給工具管頭部的操作人員,引起注意。 12、頂進過程中,一切操作人員不得在頂管兩側操作,以防發生崩6、鐵傷人事故。 13、如頂進不是連續三班作業,在中班下班時,應保持工具管頭部有足夠多的土塞;若遇土質差、因地下水滲流可能造成塌方時,則應將工具管頭部灌滿增大水壓力。 14、工具管中的糾偏千斤頂應絕緣良好,操作電動高壓油泵應戴絕緣手套。 15、頂進中應有防毒、防燃、防爆、防水淹的措施,頂進長度超時,應有預防缺氧、窒息的措施。 16、氧氣瓶與乙炔瓶(罐)不得放入坑內。(三)頂管工作靠背墻施工 1、拆模時間控制在混凝土澆搗的后的34天,砼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30%以上進行。拆模先上后下,小心謹慎。 2、防止靠背墻突沉造成傾斜的危險。 3、采取措施防止傾斜,確保安全生產。 4、工作坑四周,設立防護欄,掛安7、全網,懸掛安全警示標志。夜間設置紅燈警示。三、安全生產組織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體系,每道工序和每個班組均設置兼職安全員,聽從特邀人員的工作指揮。隨時發現安全隱患、苗頭,隨時解決、制止。 2、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制,明確各工種、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按施工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3、建立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制度,安全員每日檢查三次,項目部每日檢查一次,兼職安全員旁站。在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整改做到定人、定措施、定時間整改完成,并書面反饋到項目部。 4、教育施工人員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使每個施工人員從思想上樹立安全意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凡是參加施8、工的全體人員,作業前必須經過安全知識技術交底,讓工作人員了解每道工序的安全技術問題的關鍵所在及影響安全的因素,使工作人員能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 6、特種作業人員必須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7、機械的保險、限位、保護、指示器等必須齊全可靠,駕駛、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操作; 8、在施工現場設立安全標志,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夜間設置照明設備。 9、工作坑上部設安全平臺,周圍設圍護欄桿,平臺高出地面30厘米,防止井周圍物體滑落坑內,坑內上下層立體交叉作業,設安全網,安全擋板,井下作業戴安全帽。 10、及時發放和配備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經常檢查使用情況。 11、為工作人員9、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四、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1、施工現場用電必須符合建設部JGJ462005標準和蘭溪市的有關規定,采用三相五線制配電,嚴禁采用三相三線制配電。 2、施工臨時用電布置按施工平面圖規定架空設置,桿子用干燥木桿或水泥桿子,上設角鐵橫擔,用絕緣體架設。 3、管道內照明電源電壓采用24V,用60W的安全燈。供電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 4、在工作坑內,管節堆放地及其它需要照明處采取場地照明。場地照明、井內照明采用防雨防爆燈。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作保護接零,單相回路的照明電源線必須經漏電保護器引出,燈具外的接線應做可靠的絕緣包扎。燈具距地面一般不得低于5M,,視場地地情況具體安裝。 5、配電箱10、開關箱 應使用BD型標準配電箱,配電箱內開關電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配電箱內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選用合理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進行分級匹配。配電箱設總熔絲、分開關、零接地。動力和照明電分別設置。金屬外殼配電箱應作接地或接零保護。 開關箱采用二級觸電保護裝置,箱內無雜物,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保險。移動電箱的距離不大于30米,同一移動開關箱嚴禁有380V和220V兩種電壓等級,且應做好防雨措施。 6、頂管內使用的移動電具,其電源引線不得過長,不得有接頭,并有漏電開關保護。 7、頂管內的電纜饋出負荷開關跳閘后,一定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方可送電。 8、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必須由持證且合格11、電工完成,電工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五、機械設備安全生產措施 (一)大型施工機械1、起重機的保險、限位裝置必須齊全有效。2、駕駛、指揮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駕駛員應做好例行保養。3、各類安全裝置的保護罩、蓋齊全可靠。4、機械配輸電線路(垂直、水平方向)應按規定保持安全距離。5、作業時,機械停放應可靠穩固,臂桿幅度指示器應靈敏可靠。6、各類機械應持有技術性能牌和上崗操作牌。7、必須嚴格執行定期保養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設備的清潔潤滑、緊固、調整和防腐工作。嚴禁機械設備超負荷使用,帶病運轉或在作業中運轉中進行維修。8、機械設備夜間作業必須有充足的照明。912、機架,機臺的臨邊、登高以及機械運轉區域有防護措施。作業區有明顯的標志或圍欄。10、潛水泵電源線不破損、老化,接地接零良好,觸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11、機動翻斗車持證上崗,不違章行車。車輛制動等安全裝置靈敏可靠,實行例保制度并有記錄,機貌整潔。12、施工機具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倒順開關和圓形插座。13、 加強上下聯系,組成一個統一的安全消防保衛系統,經理部到各系統、各班組應有專人負責。做到既有分工又有聯系,形成上下同心的保安全力量。六、交通安全措施 1、工程實施前通過報刊及交通信息發布交通通告。2、設置醒目的交通指示牌,配備一定數量人員維持交通秩序。3、方便居民出行的便道要平整、堅實,夜間設照明燈。 七、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1、坑下安全用電:各處用電必須分閘,每一處配一個三級配電箱,嚴禁一閘多用,基坑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嚴禁拖地或埋壓土中,基坑內電纜、電線必須完好無損,并有防磨防潮防斷等措施。 2、坑抽水時,須在作業人員上地面后進行,抽干后斷開電源方準下基坑施工,嚴禁邊抽水邊施工的嚴重違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