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基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292
2022-07-29
6頁
73KB
1、短路基混凝土基層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一)工程簡介LM-02合同段起止樁號YK34+390.58K86+033.346內橋隧間短路基共有24段,總長度1242m,總體工程量為26cm厚C40砼:13227.3,18cm厚C20砼:13227.3。(二)工期計劃安排橋隧間短路基路面施工工期:2014年5月2014年8月。二、施工前準備工作1.人員、機械準備根據工程數量和現場施工條件,我項目部計劃安排充足的人員和機械設備,投入主要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安排如下:主要機械設備投入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強制式拌和機JS500臺22砼運輸車臺53裝載機臺24三滾軸整平機臺15平板振搗器臺2、26振搗棒臺37切割機臺28發 電 機250kw臺1主要人員投入表序號人員名稱數量備注1管理人員22技術人員33測量員34電焊工25模板工56砼工67電工18輔助工人19合計232.材料準備(1)、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要符合國家標準,并且每一批水泥都應有質保書。并且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的頻率進行自檢。(2)、砂:質地堅硬、耐光、潔凈、在2.5以上。含泥量(沖洗法)不大于3%,有機含量(比色法)不深與標準溶液的顏色。(3)、碎石:質地堅硬、耐光、潔凈、符合規定級配,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石料的等級強度大于級,壓碎值符合規范規定,含泥量(沖洗法)不大于1%。(4)、根3、據施工進度計劃,組織好各種材料的進場。并對已進場的砂、碎石、水泥、鋼筋要進行各種性能檢驗,若有不符合要求的,應另選或采取補救措施。(5)、混合料配合比檢驗和調整A、砼工作性的檢驗和調整,按設計配合比取樣試拌,測定其工作性,必須時還通過試鋪檢驗,如測得其工作性低于要求,則保持水灰比不變適當增加水泥用量。每次調整加入少量材料,重復試驗。直至符合要求為止。B、強度的檢驗,按工作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適當增減水泥用量,配置3組配合比的新拌混凝土試件,并測定其實際密度。到規定齡期后測定其強度。如實測強度未能達到要求的配合強度時,可采用提高水泥標號、減小水灰比或改善粒料級配等措施。C、通過選擇不同水量、不同4、水灰比、不同砂率或不同粒料級配等配制混合料,通過比較,從中選擇經濟合理的方案。D、施工現場砂和石子的含水量經常變化,必須逐班測定、并調整其實際用量。三、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藝1.下承層的準備施工前,對下承層進行檢驗,對于高度不夠的要天平并壓實,過高的部位要挖除,即施工前對下承層進行調平,合格后即可施工。2.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項重要工作。首先應根據設計圖紙放出中心線及邊線,設置脹縫、縮縫、曲線起迄點和縱坡轉折點等樁位,同時根據放好的中心線及邊線,在現場核對施工圖紙的混凝土分塊線。放樣時為了保證曲線地段中線內外側車道混凝土塊有較合理的劃分,必須保持橫向分塊線與路中心線垂直。對測5、量放樣必須經常進行復核。包括在澆搗混凝土過程中,要做到勤測、勤核、勤糾偏。3. 模板安裝 采用鋼模板,模板高度與砼厚度一致,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需符合設計要求。模板支立應位置正確、接縫嚴密、平整,接頭處和模板與基層接觸處不得漏漿,加固措施牢固可靠。模板安裝完畢后,宜再檢查一次模板相接處的高差和模板內側是否有錯位和不平整等情況,高差大于3mm或有錯位和不平整的模板應拆去重新安裝。如果正確,則在內側面均勻涂刷一薄層油或瀝青,以便拆模。4. 鋼筋傳力桿設置按設計要求設置傳力桿,傳力桿應與中線及路面平行。傳力桿支撐裝置在鋪筑前安設好。縱向縮縫和縱向施工縫裝設的拉桿亦應在砼鋪筑前安裝好。 5.砼的拌和及6、運輸混凝土使用自建的JS-500 型強制拌和機進行拌和,自動計量配料機配料,嚴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混和料拌和前,先在拌和機內用適量的拌和物或砂漿試拌并排除,然后按規定的施工配合比進行拌和,向拌和機投料的順序宜有利于拌和均勻,通常為碎石水泥砂。材料進入拌和機后須邊拌和邊加水,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混凝土拌和均勻。砼的運輸采用砼運輸車進行運輸,裝運混凝土的運輸車內壁須平整、光潔、不漏漿。6.砼路面的攤鋪砼攤鋪采用人工攤鋪,插入式振動器配合振動梁振實刮平,抹光機抹面。對于18cm厚的C20砼可一次性攤鋪完成,并在在水泥漿硬結前,對其表面進行拉毛處理,以保證和上層混凝土的聯接更牢固;對于26cm厚的C47、0砼可分兩層攤鋪,下層墊層厚度控制在 15cm 左右,上層應在下層砼初凝前攤鋪。砼表面用抹光機抹平,在水泥漿硬結前,按圖紙要求進行路面拉毛或壓槽。 7.接縫施工 橫向施工縫:橫向施工縫在每天工作結束或澆筑工序中斷,超過砼初凝時間時設置。施工縫位置應設在設計的脹縫或縮縫處,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當橫向施工縫與橫向縮縫分開設置時,其間距應大于 2m。橫向縮縫:橫向縮縫應全寬設置,有傳力桿的提前安裝傳力桿。縮縫采用切縫法,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2530時,用切縫機進行切割。切縫工作完成后,及時清除縫內鋸屑和雜物,灌入填縫料。 橫向脹縫:脹縫傳力桿的活動端在縫的兩邊交錯布置,傳力桿必須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8、心線,傳力桿長度的一半錨固于砼中,另一半涂瀝青。縱縫:縱縫的位置按圖紙要求布設,平縫縱縫施工時應對已澆砼板的縫壁涂刷瀝青。澆筑鄰板時,縫的上部應切割成規定深度的縫槽。縱縫拉桿布設在板厚中間,縫槽用規定的填縫料填塞縮縫。 8.養生混凝土表面修整完畢后,須及時進行養生,使混凝土在開放交通前具備足夠的強度和質量,養生期間,須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發和風干,以免產生收縮裂縫;須管制交通,以防止行人和車輛等損壞混凝土板的表面。混凝土采取灑水濕養,具體方法為,混凝土抹面2h后,用手指輕壓不出現痕跡時即可開始養生,用無紡布覆蓋在其表面保濕養生,養生時間不少于14天。四、檢測結果整理及總結路面砼施工完成后,及時按9、照路面檢測項目(見附表)進行檢測,并將測量資料,相關試驗資料及施工機械配置等情況進行統計和整理并加以總結,確定施工工藝,最佳的機械配備和合理的施工組織。并將總結報告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水泥混凝土面層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彎拉強度(MPa)在合格標準之內按附錄C檢查32板厚度(mm)合格值-5按附錄H檢查,每200m每車道測2處33代表值-103平 整 度(mm)1.22.0平整度儀:全線每車道連續檢測,每100m計算、IRI2IRI(m/km)2.03.2最大間隙h(mm)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4抗滑構造深度(mm)一般路10、段不小于0.7且不大于1.1;特殊路段不小于0.8且不大于1.2一般路段不小于0.5且不大于1.0;特殊路段不小于0.6且不大于1.1鋪砂法:每200m測1處25相鄰板高差(mm)23抽量:每條脹縫2點;每200m抽縱、橫縫各2條,每條2點26縱、橫縫順直度(mm)10縱縫20m拉線,每200m4處,橫縫沿板寬拉線,每200m4條17中線平面偏位(mm)20經緯儀:每200m測4斷面18路面寬度(mm)20抽量:每200m測4處19縱斷高程(mm)101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110橫坡(%)0.150.2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1五、質量保證措施1、健全設計文件審核制度、技術復核制度11、技術交底制度,在項目內逐級進行三級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的工程任務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工程難點及操作要點,做到心中有數,施工有據。2、加強技術培訓,結合施工需要,組織各種專業技術培訓、業余技術培訓和技術講座等。參建人員進場前均進行嚴格培訓、考核,按規定持證上崗。3、嚴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檢驗,把好材料質量關。所有工程材料具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并按規定在開工前經鑒定合格后使用。4、明確質量控制點和要求,對工序的每個工作步驟和工藝的每道流程, 進行分級檢查,使質量控制制度化和程序化,堅持“三檢”制度,堅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12、序不開工,實行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檢查、工后有驗收。5、制定、落實質量管理部門的責任制、質量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工人的質量責任制。6、抓好放線測量和施工過程測量兩個重要環節,對放線測量所依據的基準點、導線點等控制要素,嚴格執行檢查和復核規定,對所有的測量記錄、報表進行嚴格的復核和簽認,并下發技術交底。 六、安全保證措施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地。設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者的安全生產領導組,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對施工生產實施全過程安全監控。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安全事故報告13、制度、班前安全講話制、臨時設施檢查驗收制度、安全標志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3、定期安全檢查,安全檢查的周期,項目自檢控制在1015天。班組必須堅持日檢,對安全檢查中發現危險因素,不推不拖,及時進行處理、消除,避免事故傷害,實現安全生產。4、火災防護的原則是“以防為主,消防結合”,加強防火管理,加強對易燃易爆品、電源、電線路和施工機械的管理和監控,加強消防措施和火險應急措施。5、臨時用電電力線路和電氣設備的檢修由專職的持證上崗的電工操作,更新老化及被損壞的電氣設備和線路,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均應對電氣絕緣進行檢驗。用電設備保證接地良好。6、施工現場做到布局合理,場地平整,道路暢通,機械設備安置穩固、材料堆放整齊,用電設施安裝漏電保護器,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環境。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的安全標語和安全警示標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施工便道邊坡穩定,并做必要防護。七、環境保護措施1、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過大時要及時灑水;2、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及機械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入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瀉于飲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3、施工路段,及時清掃散落在道路上的砼渣及施工垃圾,保持原道路干凈整潔,做好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