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碾壓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331
2022-07-29
4頁
38KB
1、沖擊碾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龍口至青島高速公路萊西至城陽段第九標段起訖樁號為K129+750-K140+150,主線總長度為10.4Km。橋臺沖擊碾壓橋梁樁號為K129+881、K133+660、K139+036.5、K139+460,總計沖擊碾壓長度為146m,碾壓總面積為8920.5m2。二、方案編制原則及依據(一)、方案編制原則1、嚴格遵循設計文件、技術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的原則。能夠正確指導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優良。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的確定工期、施工方案,確保按期、優質、安全、高效完成本工程建設任務。(二)、本施工方案編制以下列文件和資料為依據1、本標段合同文件; 2、施工設2、計圖紙及施工圖設計技術交底報告;3、龍口至青島高速公路萊西至城陽段項目工程建設管理手冊;4、山東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5、公路工程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6、公路沖擊碾壓應用技術指南7、本標段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和總體施工進度計劃。三、計劃施工時間計劃施工時間:2012年05月08日 四、施工準備(一)、項目經理部組建沖擊碾壓施工班組:工長1人,質檢員1人,試驗員1人,測量員2人,民工10人,同時配備專職安全員、技術員定點指揮施工作業。(二)、具體投入施工設備:沖擊式壓路機選用牽引式25KJ雙輪三邊行沖擊壓實機,YT-25沖擊式壓路機1臺,平地機1臺,20t振動壓路機13、臺,裝載機2臺,灑水車1臺。(三)、場地平整,清除表層30mm內的腐殖土、樹根、草皮等雜物。樹根的坑,深度超過300mm時必須分層夯實至原地面。對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對高差小于500mm的地段應進行整平;對相對高差大于500mm的坑應分層夯填至原地面。對獨立的大坑,要單獨作為作業面,并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材料分層夯填至原地面高度。對表面松散土層碾壓,修筑機械設備進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區周邊做排水溝以確保場地排水通暢防止積水。(四)、測量放線,定出控制軸線、沖擊壓實碾壓場地邊線。標出區段內測點的平面布置,準備好沉降觀測所用儀器。(五)、施工前,明確采用機械的規格及性能,沖擊壓實及振動碾壓的遍數、4、沖擊能等參數,確定質量檢測方法及評定標準。(六)、對施工范圍內原狀土進行取樣,做含水量及標準擊實試驗。五、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藝流程沖擊式壓實機沖擊碾壓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沖壓場地平整確定夯區參數檢測含水量和密實度不合格灑水、晾曬或重新碾壓合格埋設高程測點 裝載機、灑水車配合沖擊碾壓10遍檢測沉降量沖擊碾壓第N遍 灑水、晾曬或重新碾壓檢測壓實度及沉降量否沖擊,是否至設計遍數是檢測壓實度及沉降量振動壓路機碾壓沖擊碾壓首件工程結束隔水墻施工(二)、施工方案沖擊壓實采用25KJ三邊行沖擊壓實機,沖擊壓實機行走速度控制在10-12Km/h。沖擊碾壓遍數不小于30遍,沖擊碾壓土層影響深度5、不小于2m。施工中以道路中心線對稱地將場地分成兩半,來回沖擊碾壓,沖擊碾壓時自左側邊溝外緣開始,順時針行駛,以沖擊壓實面中心線為軸轉圈,而后按縱向錯輪沖壓,全路幅在分別沖壓完成10遍、20遍和30遍,進行試驗檢測。1、對于沖擊碾壓的路段,按照施工前準備項目進行沖擊碾壓前場地平整、碾壓。2、檢測表面以下20cm處的土體含水量,在不大于60%的情況下進行其他各項設計要求的檢測項目。3、根據路基面寬度,確定循環沖擊碾壓的輪跡走向,用灰線灑出,之后用沖擊式壓實機進行沖擊碾壓,壓實機的行進速度應控制在10-12Km/h左右,從路基的一側向另一側轉圈沖碾,沖碾順序應符合“先兩邊、后中間”的次序,以輪跡搭接6、但不重疊鋪蓋整個路基表面為沖碾一遍。4、沖擊碾壓過程中,如果因輪跡過深而影響壓實機的行進速度,可用平地機平整后在繼續沖碾。若沖擊碾壓過程中路基表面揚塵,可用灑水車適量灑水后繼續沖碾。5、按第3條及第4條連續沖擊碾壓5遍以后,進行地面標高值的測定,沖擊碾壓10遍后,進行壓實度和標高值的測定。6、重復3-5條項目,直至完成第20遍和第30遍沖擊碾壓,測定相關的檢測項目。7、用振動或靜碾壓路機碾壓1-2遍,把沖擊碾壓后的路基面碾壓至平整。(三)、沖擊碾壓施工檢測工作沖擊碾壓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下列檢測工作:1、沉降量定點沉降量的檢測包括沖壓前及每沖壓10遍后的標高。施工前在地基面上用6cm鐵釘系紅7、布條作明確標記,準確定點,每50m在路基左右幅設3個沉降觀測點。2、壓實度壓實度檢測的平面點數不少于4個,檢測時間為沖壓前及每沖壓10遍。3承載力沖壓前及每沖壓10遍后的均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承載力檢測點位及點數和壓實度相同。六、安全保障措施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施工工藝進行設備操作和施工,安全負責落實到人,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班組設兼職安全員,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巡視、抽查等,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杜絕一切危險事故的發生。(一)、加強對沖擊碾壓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觀點。操作機手在上機前必須經嚴格的培訓,不合格者不得上機。沖擊壓路機顛簸厲害,每臺應8、配備2-3名操作機手,輪流進行作業,每次碾壓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防止疲勞駕駛,不得把機械隨便轉讓他人駕駛。若施工現場灰塵較大,應戴口罩或采取其他防護措施施工。(二)、沖壓前應查明沖壓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及附近各種構造物,并應根據構造物的類別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施工前對于擬保護的構筑物在保護范圍的外圍應設置明顯的標志物。對于沖壓區內和周圍的危險構筑物及需特別保護的建筑物、設施等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大保護范圍或開挖寬0.5m深1.5m左右的隔震溝進行隔震。(三)、沖擊碾壓范圍的出入口應有醒目的安全標記,禁止無關車輛與閑雜人員出入。七、環境控制措施及文明施工(一)、干燥天氣進行沖擊碾壓作業,在作業范圍內應灑水降塵。操作司機應戴防護眼鏡及防塵口罩。(二)、宜在白天上午8點-下午18點工作,以免影響居民休息。(三)、現場施工機具應堆放整齊,廢棄物品應回收分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