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樁施工方案(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500
2022-07-29
10頁
357.60KB
1、目目錄錄一、編制依據 3二、工程概況 3三、施工準備 41、技術準備 42、施工機械、車輛準備 43、組織準備 44、作業準備 5四、操作工藝 5五、質量標準 61、質量保證措施62、確保質量的若干要點6六、成品保護 7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7八、安全技術措施 8九、機械管理措施 91/10一、編制依據:序號1名稱綠博文化產業園綠博安置小區項目二號安置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綠博 2 號安置區建筑、結構設計施工圖3二、工程概況序號123456789項目工程名稱工程地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施工范圍基本情況工程概況內容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綠博 2 號安置區工程廣惠街西、中2、央大道北、永盛路南、紫薇路東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城市建設研究院河南省華興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土建、給排水、采暖,通風、消防、動力照明、室內外裝修工期承包方式質量目標36 月總包合格占地1208 畝建筑1424078m2面積建筑面積規模層數地上 18 層、26 層,地下 1 層、2層2/10備 注綠博文化產業園區綠博 2#安置區施工組織設計建筑檐高18 層:55.8 米,26 層 78.3 米結構框架剪力墻、框架類型基礎筏板基礎、獨立柱基形式三、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1)、清除土方和截樁頭前積極了解現場及工程情況,熟悉施工圖紙,弄清結構物定位及軸線尺寸,各部位3、高程,為順利施工做好技術準備。2)、測量復核:測量人員及時掌握相關的控制軸線及水準點,復核無誤后方可使用,同時與資料室辦理施測資料交接手續。經雙方復核認可后方可進行施工。3)、編制好樁體泥漿土的清除、截樁頭施工方案,經批準后逐級做好技術交底。2、施工機械、車輛準備:機械進場前仔細檢查施工機械、車輛的機械性能,可能出現問題的各部零配件提前更換,對車輛外觀較差的提前進行噴漆整容,確保機械、車輛以整潔、優良的性能進場。并根據上級要求,統一車輛名稱。1)機具:鐵鍬、手推車、無齒鋸、小白線、白灰、撬杠、鋼卷尺等。2)機械:三臺小型挖掘機、一臺大型挖掘機、一臺50 型鏟3/10車、三輛自卸汽車、塔吊等。34、組織準備:對中牟綠博文化產業園區綠博2號安置區工地參施人員提前進行政治、素質教育,樹立以企業形象為重的意識,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施工。作業隊的主要人員加強與項目部各業務口聯系,熟悉工程環境,提前進入工作狀態。帶領運輸隊、環保組、保衛組等有關人員提前熟悉現場情況及至棄土場的路線交通狀況,為下步施工組織車輛做好準備。4、作業條件:1)清土前,將施工現場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2)如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并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錯截樁頭。3)開始清槽時,應根據當時降低的地下水位。一直要降至低于開挖面 0.5m,然后才能開挖和截樁頭。4)根據施工現場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壤5、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發揮施工機械效率。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要暢通無阻,必要時要重修道路加寬加高。(6)在機械無法作業的部位,修整邊坡坡度以及清理等均應配備人工進行。四、操作工藝 1、修復道路:根據現場的環線臨時道路及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土方開挖時,在4/10每個大基坑東西兩側合理位置設一進出基坑底部的行車馬道,馬道坡度為 1:5,馬道的頂部寬度為 5m。基坑底部的道路修筑,用大型挖掘機把8.21m 以上的土層挖除并平整,然后碾壓平整后的土層,具備翻斗車進到基坑內往外運土和運樁頭,并且還能防止樁頭砼被翻斗車碾壓壞。2、樁體間泥土及樁頭的清除:在清除樁體間泥土和樁頭時采取兩步進6、行,第一步:選用大型挖掘機先將8.41m 以上的樁體間泥土挖出堆集起來,然后再由大型挖掘機裝上自卸車,利用修筑好的臨時道路運往指定空地上,8.41m 的標高是按照結施圖說明中第 8.4.3 條規定的預留 300 厚人工清土層的標高。第二步:清除剩余 300 厚土層,用人工將泥土清至褥墊層的設計標高8.71m 處,由南北兩側向中間臨時路依次退出,土由人工裝上翻斗車運出基坑。3、截樁頭:由測量人員用紅油漆按照圖紙上的設計標高,標在樁頭上,先用無齒鋸沿標高線把樁頭鋸上一周,然后人工用鉆子、大錘把設計標高以上的樁頭截掉,再用塔吊吊到基坑上,裝上翻斗車運往指定的垃圾場。4、清除泥土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7、,路線及開挖的深度。5、用反鏟挖土機開挖時,從基坑的兩端,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置在挖土機的兩側裝運土。開挖順序:由5/10南北向中間進行。6、挖土機在基坑邊挖土時,機械距離邊坡的距離不得小于500,以免破壞護坡層。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護坡的狀態。以防塌方。7、開挖時不得東抓西挖及過度深挖,因土層中有樁,機械挖到樁時停止運作,向上提起挖斗,保護樁頭。8、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并用手推車把土方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挖走。9、修幫和清底:在坑底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坑邊尺寸,確定坑長、寬標準。以此修整坑邊,最后清除坑底土方。坑底及8、側邊修理鏟平后進行質量檢查驗收。10、開挖基坑的土方,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土方,應一次運走,避免二次搬運。五、質量標準成立以項目負責人為主的質量管理小組,經常對參施人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對參施的機械手,測量人員及作業隊等簽定質量獎罰協議,確保不出現任何質量事故。(一)、質量保證措施1、經常教育;職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強化職工的質量意識,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認真落實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2、強化質量保證體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各種質量制度,加強驗收工作分工負責,責任明確,確保工6/10程質量達到國優標準;3、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9、制度,重點部位、工序由設計、甲方、監理和政府部門共同參加驗收;4、施工方案必須經各級審批并按審批意見修整完善,經上報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二)、確保質量的若干要點:1、嚴禁擾動地基,即控制保留距設計基底 30cm 的原狀土采用人工清底。2、開挖過程中密切監視地下水位情況,發現與施組設計不符及水位上升及時上報情況,采取措施。3、檢查邊坡設置情況,使其不小于設計值,邊坡偏陡,不允許。4、當挖至設計基底高程時,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系,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地基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5、基坑開挖允許偏差:序號123項目基底高程長、寬度(由設計中線向兩邊量)基坑邊坡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檢測方法+0-50(mm)每2010、m2取一點水準儀-0每 20m 取一點經緯儀坡度尺不陡于規定每 20m 取一點六、成品保護7/10 1、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柱、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基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水準基點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2、施工中如發現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及時報當地有關部門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永久性標樁或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3、基礎周圍的水管要有排水措施,開關、接頭跑水、滲漏要及時修理,不使用時關好要加箱上鎖,防止跑水泡塌基礎。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基底超挖:開挖基坑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11、計單位的同意。2、基底末保護:基槽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預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開挖,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得排水。4、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須了解土質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 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要地下水位 0.8M 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身下沉。5、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6、清土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機械碰壞樁頭。8/10八、安全技術措施1、成立安全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安全管理工作。組長:組員:2、施工12、現場管理人員和全體施工人員須全面學習安全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組織所有參施工人員進行入場前安全教育和交底,項目負責人主抓安全工作。3、設置專職安全員并持證上崗,施工期間安全員全面負責安全監督工作,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并采取預防措施。4、施工操作人員應佩帶安全防護工具,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挖土機作業時臂下不得站人。5、技術交底單中必須有安全交底內容,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操作,現場設專人指揮挖土,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6、機械車輛在施工區內嚴格按指定行車路線行駛、停放,不得在施工場地之外任意停放,機械作業時,危險區內嚴禁站人。7、每個現場出入口和重點交通路口,設專人負責疏導8、現場電工必須持證上13、崗,電纜線一律架空使用,閘箱和電器設備必須應設短路保護裝置。9、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照明裝置,以便夜間施工,在夜間施工設紅色標志燈。10、作業中發現不明物或地下障礙物時,要及時報告甲方,經明確后再進行施工。9/1011、運輸車輛均配備鋼絲繩或拖桿等工具,如行駛途中壞車,用其它車輛及時將其拖走,若遇車輛損壞嚴重,及時與交通管理部門聯系,采取其它辦法拖運,防止阻塞交通。九、機械管理措施1、施工機械使用中要定期檢測,并做好安全使用檢測自檢記錄。2、現場施工車輛時速不得超過 5 公里,嚴禁搶行,并距離坑邊不小于一米。3、手動電動機械,操作時必須使用絕緣手套和絕緣鞋,操作手套采用絕緣措施。4、乙炔滅火器必須采用金屬防爆膜,禁止使用膠皮薄膜代替。5、工程設備施工前進行性能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專人操作。6、吊裝作業中操作人員要集中精力,監視被牽引物,禁止將重物在空中懸掛。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員不得離開。10/1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