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腳手架施工方案(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646
2022-07-29
6頁
21.43KB
1、腳手架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5、內蒙古紡織工業學校1#4#教學樓施工圖紙編號06165(0104)。二、工程概況本工程建筑面積4018.8m2,為四層磚混結構。建筑物外圍長度201.97m,建筑物檐高14.85m,腳手架搭設高度 16m.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選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落地扣件式鋼管單排腳手架作為本工程外墻裝修架子。三、材料材質和規格1、鋼管材質使用A3 焊接鋼管,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2、證,鋼管規格采用外徑48mm,壁厚 3.5mm。2、扣件用鍛鑄鐵鑄造的直角扣件,回轉扣件和對接扣件。3、腳手板采用50 厚、250 寬松木腳手板。4、密目網選用大于2000 目的安全立網。四、架體構造立桿縱距la=1.5m 步距 h=1.5m 立桿下用30050 木墊板通長鋪設。地基土為粘土,回填分層夯實。鋪三層木腳手板。連墻件的連墻桿同腳手架用雙扣件連接,連墻件布置2步 3 跨。五、搭設尺寸設計校核(一)驗算允許搭設高度根據公式Hs=Af-1.2NG2K+0.851.4NQK+MWK A/W1.2gkHs=查附錄表A1,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 k=0.1626KN/m 1、驗算長細比:3、查表 5.1.9 容桿長細比 =230 k=1 查表 5.3.3 腳手架立桿長度計算系數=1.80 查附錄 B 截面回轉半徑i=1.58cm=170.89 =230 滿足要求。2、確定軸心受壓穩定系數由 5.3.3 式取 k=1.155 得=197 查 P51 頁附錄 C=0.186 查 P50 頁立桿截面積A=4.89cm2 Q235 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 截面模量?w=5.08cm3 查 P10 頁表腳手板荷載標準值0.351KN/m2 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0.14KN/m2 200 目密目網=0.54 自重 0.005KN/m2 3、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4、NG2k=+0.14 1.5+20 1.5 0.005=1.31KN NQK=1.80KN 4、計算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Mwk Mwk=Wk=0.7 z s0查荷載規范: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20m 處,z=0.84 查表 4.2.4 P12 頁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1.3=1.3(w+鋼)=1.31.2+0.089 =0.96(注:其中0.089 為鋼管擋風系數查P49 頁表)查荷載規范赤峰地區基本風壓0=0.55KN/m2 M k=0.105KN m Hs=60.29m 由公式 5.3.7 計算:H=56.86m 取H=50m 實際搭設高度20m,滿足搭設高度限值。(二)立桿穩定性驗5、算根據公式5.3.12+f N=1.2(NG1k+NG2k)+0.851.4NQK NG1k=0.1505 20=3.01KN NG2k=1.31KN NQK=1.80KN N=1.2(3.01+1.31)+0.851.41.80=7.33KN M =0.85 1.4 M k=0.85 1.4 0.105=0.12KN+=86.38N/mm2 f=205N/mm2 立桿穩定時符合要求。(三)驗算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及撓度作用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標準值:q k=2+0.351.5 0.5=1.76KN/m 作用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1.42 1.5 0.5+1.20.35 1.5 0.5=26、.42KN/m 抗彎強度:=103.76N/mm2 f=205N/mm2 撓度V=2.79mm=8.80mm 滿足要求。(四)驗算縱向水平桿抗彎強度及撓度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設計值:F=0.5qlb=0.52.42 1.3=1.57KN 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標準值:Fk=0.5q k lb=0.5 1.76 1.30=1.14KN 抗彎強度=70.31f=205 撓度 V=2.66mm=10mm 滿足要求。(五)連墻件驗算:1、扣件連接按抗滑承載力驗算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84 k=0.7 z s 0=0.70.84 0.96 0.55=0.31KN/m2 連墻件7、軸向力設計值。由公式 5.4.1、5.4.2 Nl=Nlw+N0=1.4 k A+N0=1.4 0.31 2 1.5 3 1.5+3=8.86KN 2Rc=16KN RC 查表 5.1.7,RC=8KN 采用雙扣件:即連墻桿,采用直角扣件與腳手架的立桿連接,立桿外再扣一個扣件,連墻桿件與建筑物連接時在建筑物的內外墻面各加兩只直角扣件扣牢,扣件連接抗滑承載力滿足要求。2、連墻桿穩定承載力驗算最長連墻桿長度h=2.0m 長細比 =126.58 =150 查表穩定系數=0.412=87.95N/mm2 f=205 驗算說明連墻件采用 483.5 鋼管時其穩定承載能力滿足要求。(六)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8、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為:不組合風荷載:Nl=1.2(NG1K+NG2K)+1.4 NQK=1.2(3.01+1.31)+1.4 1.80=7.70KN 木墊板作用長度取0.5m,基礎底面積0.5 0.3=0.15m2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公式 5.52 f g=kc f gk=0.4 170=68KN/m2 P=51.33KN/m2 f g=68KN/m2 滿足要求。六、架體搭設要求1、基礎做法要求:外墻皮以外1.5m 范圍內用粘土分層夯實,高出高外地坪150cm。設置通長墊木,用 300 50 木板長度大于4m 平行墻面放置。距腳手架外側500mm,沿周邊做排水明溝,防止積水引起9、腳手架下沉。2、每根立桿底部均設置底座(鐵靴)。腳手架必須設置縱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處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3、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10、少于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4、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m。5、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基長度不宜小于3 跨。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不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6、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主節點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11、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架m 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7、腳手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120150mm。木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可采用對接平鋪,亦可采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處必須交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 100mm。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撐桿可靠地固定。自頂層作12、業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8、連墻件 m 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連墻件的連墻桿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9、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45,每道剪刀撐寬度6 跨,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要求應按3條規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10、密目網間必須接頭嚴密,接頭要用專用網繩綁扎,施13、工層網應高于施工平臺1.2m1.5m。11、當架高大于或等于5m,應按下列規定設置首層安全平網和層間安全平網。首層平網應距地面4m 高設置。層間網自首層網每隔10m 設一道。網不宜張緊,且網底距鋼管或其他硬物距離在1m 左右。12、施工層外側緣,必須設置1.2m 高欄桿和180mm 高擋腳板,防護欄桿間的凈空高度應為0.5m,兩道欄桿高度分別為0.7m、1.2m。13、外腳手架設專用上下架體通道,禁止施工人員翻越窗口、陽臺口等進入架體。人行斜道寬度1.0m,坡度 1:3,采用之字型斜道,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14、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人行斜道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 設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14、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15、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 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當搭的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16、剪刀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撐在墊塊或墊板上。17、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1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七、腳手架驗收與檢查1、桿件實際搭設間距與方案設計間距允許在100mm 以內調整。2、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每搭寬1013m 高度后。達到設計高度后。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停用超過一個月。3、腳手架在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構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等構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動。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載。八、安全管理1、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16、系安全帶、穿防滑鞋。3、作業層上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4、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5、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6、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7、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8、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九、腳手架拆除1、架子拆除前首先勘察腳手架周圍上下的作業環17、境,架子本身變形情況,各連墻桿的間距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要求。針對作業條件,研究拆除方法,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2、拆除前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3、拆除時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鞋。4、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分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 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5、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桿,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進行。6、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應先拆中間,然后托住中間,再解二頭扣。7、拆除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8、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水落管地下明溝等物品。9、拆下的材料,應用繩索栓住,利用滑輪徐徐送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及鐵絲集中回收處理。下面運料、堆料人員,必須與上面拆除人員密切配合,防止交叉作業,發生事故。10、在拆除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應將拆除情況交待清楚后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