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方案已交(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858
2022-07-29
9頁
30.50KB
1、施工方案/作業(yè)指導書報審表工程名稱:山陰縣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 編號:A34-2017ZX-11-TJ002致:湖北中南電力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山陰縣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項目監(jiān)理部:現(xiàn)提出 降水施工方案 施工作業(yè)指導書,請予審批。附件:降水施工方案計劃書承包商(章) 技術負責人: 年 月 日項目監(jiān)理部審查意見:項目監(jiān)理部(章)監(jiān)理工程師: 年 月 日 總監(jiān)理工程師: 年 月 日業(yè)主審批意見工程部專工: 年 月 日 工程部經(jīng)理: 年 月 日本表由承包商填報,建設單位、監(jiān)理部、總承包商各一份。 山西昱光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 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降水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批準人: 山西清澤環(huán)境科2、技有限公司2017年12月15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jù)二、工程概況三、降水目的及指導思路四、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五、施工場地特點六、施放井位七、降水井施工八、抽降及維護九、降水動態(tài)觀測十、降水結束后的降水井回填十一、降水應急預案十二、安全文明施工1、編制依據(jù)1、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027-2016)2、建筑基坑工程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GB50497-2015)3、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11-2016)4、供水管井技術規(guī)范(GB50296-2014)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DB11 489-2016)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17)7、巖土工程技術規(guī)3、范(DB 29-20-2000)8、供水水文地質手冊二、工程概況1 、總體簡介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山陰縣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2工程地址山西省山陰縣3設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4監(jiān)理單位湖北中南電力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5建設單位山西昱光發(fā)電有限公司6施工單位山西清澤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2、施工項目包括:(初沉池、A/A/O生物池、二沉池、中間提升泵池、高密度澄清池、濾布濾池、1#接觸池、污泥回流泵池、污泥混合池、污泥脫水機房、加氯加藥間、加氯井、鼓風機房、臭氣收集處理間)具體位置及平面布置見施工圖紙。三、降水目的及指導思路1、降水目的根據(jù)本工程的基坑開挖及基礎底板結構施工的要求,本方案降水4、的目的為:基坑降水在土方開挖前20d天進行,將水位降至槽低1m一下,已使基坑內土體較好固結,以保證土方開挖及基礎結構施工作業(yè)面無明水。2、指導思路根據(jù)工程需求,本降水方案指導思路為:(1)針對中等液化及輕微液化地層,及時消除液化,保證基坑開挖順利進行;(2)針對深基坑工程地質情況,開挖范圍內多為粉質粘土、淤泥質土,滲透系數(shù)小,含水量大的特點,有效設計降水井結構,提高抽水效率。四、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1、場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根據(jù)山陰昱陽中水凈化有限公司擴建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2017.02.23文件,山陰縣境內山脈恒山山脈、洪濤山脈以及黃花嶺。境內南北高,中間低。西北有洪濤山、高漢梁5、,南為恒山支脈翠微山,中部為大同盆地的一部分,地勢平坦。擬建場地地面標高介于1018.5-1018.9m之間最大高差0.4m。地勢地貌單元為沖洪積地貌。2、場地地層結構及巖性特征根據(jù)鉆探揭露地層情況,結合原位測試、室內土工實驗結果綜合分析,按照土的類型、力學性質,將場地地基土劃分為七個主層,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1層:素填土,褐黃色,主要含粉土,土質不純,混少量灰渣、磚屑、植物根系等,稍濕,該層在場地內普遍分布,厚度不均,層底標高1016.7-1017.6m,層厚1.2-1.7m,平均厚度1.56m.第二層:雜填土,褐黃色,主要含粗砂、卵石、磚塊等,土質不純,稍濕,該層在場地內普遍分布,厚度不均6、,層底標高1015.8-1016.2m,層厚0.8-2.3m,平均厚度1.15m.第三層:粉土,褐黃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濕,稍密,干強度低,韌性低,無光澤反應,搖振反應迅速。該層壓縮系數(shù)為0.11-0.42MPa-1,平均值為0.273MPa-1,屬中等壓縮性,實測標貫擊數(shù)N為3.0-7.0擊,平均4.6擊。該層分布厚度不均,層底標高1008.2-1013.6m,層底埋深5.3-10.5m,層厚2.6-7.7m,平均厚度5.21m.第四層:粉土,褐黃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濕,稍密,干強度低,韌性低,無光澤反應,搖振反應迅速。該層壓縮系數(shù)為0.11-0.39MPa-1,平均值為0.224MPa7、-1,屬中等壓縮性,實測標貫擊數(shù)N為5.0-10.0擊,平均7.1擊。該層分布厚度不均,層底標高1001.9-1006.3m,層底埋深12.5-16.6m,層厚5.0-10.1m,平均厚度8.11m。第五層:粉質粘土,淺灰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可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稍有光澤。實測標貫擊數(shù)N為8.0-12.0擊,平均9.6擊。該層壓縮系數(shù)為0.19-0.55MPa-1,平均0.301MPa-1,屬中等壓縮性,該層分布厚度不均,層底標高998-999.3m,層底埋深19.5-20.5m,層厚2.9-7.3m,平均厚度4.81m。第六層:粉質粘土,褐黃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可塑,干強度中等,韌8、性中等,稍有光澤。實測標貫擊數(shù)N為10.0-13.0擊,平均11.4擊,該層壓縮系數(shù)為0.2-0.37MPa-1,平均0.252MPa-1,屬中等壓縮性,該層分布厚度不均,層底標高993.5-996.8m,層底埋深21.8-25m,層厚2.2-5.5m,平均厚度3.91m。第七層:粉土,褐黃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濕,中密,干強度低,韌性低,無光澤反應,搖振反應迅速。實測標貫擊數(shù)N為10.0-13.0擊,平均11.3擊。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范圍內揭露地下水類型為空隙潛水,相對隔水層為第三層粉土。本次勘察屬于枯水期,地下水穩(wěn)定水位埋深在3.3-3.5m,標高為1015.1-1019、5.5m之間,最大高差0.4;地下水流向大致為由東北向西南,主要由大氣降雨補給、河流側向徑流補給。水位變幅約為2m,抗浮設防水位按1017.5m考慮。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施工圖紙,由于場地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標高,建議采用井點降水。五、施工場地特點降水井布井方式成包圍狀,主要布置在建筑輪廓線外側1.5m左右位置,必要時基坑內部也布置降水井,提高降水效率。降水排放時注意不能影響交通,排出的漿體及渣體不得污染原地面、環(huán)境。六、施放井位1、人員及設備安排為確保井位施放工作完成,由專門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放線定點工作。采用滿足本工程需要的設備進行施放井位。2、井位布置的一般形式根據(jù)本降水設計方案,本工程降水管井的布置10、形式為“封閉式”,降水井距基坑邊坡上緣1.5m左右。井間距10-20m之間,降水井點位具體布置見附圖。3、坑內排水沿基底后澆帶和作業(yè)面做排水盲溝和集水井,隨挖隨填,與降水井相連形成坑底明排水系統(tǒng)。盲溝做法:用編織袋或土工包等粒徑碎石,寬300mm,深300-500mm,盲溝至圍護結構距離不得小于5m。4、坑外排水土方開挖后在基坑外圍設置截水溝,截水溝通往基坑邊集水坑,經(jīng)過沉淀后用污水泵排往市政管網(wǎng),隨時排除地表積水。5、井位布放及確認井位初步布放后,在地下管網(wǎng)情況不詳時有必要進行物探追蹤,如發(fā)現(xiàn)有地下異常,必須錯開地下障礙物,即對井位作出相應調整,確認無地下管線后,用白灰作出顯著標志,必要時采11、用鋼釬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上鉆前須再由人工挖探坑確認,由布井技術人員測量井位并加以確認。6、降水井結構1)井深:15m,鉆井徑450mm,井徑360mm.2)井管:混凝土預制管3)砂料:粒徑0.5-1.0cm渣石(用于預制管外側)4)水泵:采用揚程大于18m污水泵,水泵下入井內深度14m。七、降水井施工1、施工工藝流程井點測量定位挖井口、 安護筒鉆孔機就位鉆孔回填井底砂墊層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孔壁間的砂礫過濾層洗井井管內下設水泵、 安裝抽水、控制電路試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蓋井蓋清理施工現(xiàn)場降水管理 降水任務完成封井。2、施工要點鉆井按布設的井位坐標測放井位, 采用鋼筋做顯著標志, 12、對井位處的地面標高 進行測量,根據(jù)設計井底標高,確定井深。按設計井位,根據(jù)天津地區(qū)地下地層情況,施工時設置護筒,避免泥漿浸 泡、沖刷導致孔口坍塌。采用反循環(huán)潛水鉆機成井,井徑不小于 700mm,井孔保持圓正垂直,孔深分別大于10m、6m。換漿 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換, 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測定井深。 用水泵或撈砂管 抽出沉渣,使井內泥漿密度保持在 1.15-1.25g/cm3。吊放井管井管采用500mm 無砂砼濾水管,分節(jié)下放,濾水管外包多層土工布及等粒徑碎石。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675mm,并加蓋臨時保護。填濾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細石或中粗砂濾料。濾料沿井孔四周均勻填入,宜保持連續(xù),將泥漿擠出井孔。填濾料時,應隨填隨測濾料填入高度,當填入量與理論計算量不一致時,及時查找原因。不得用裝載機直接填料,應用鐵鍬下料,以防不均勻或沖擊井壁。洗井后,如濾料下沉量過大,應補填至井口下 2m 處,其上用粘土封填。 濾料必須符合級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 90%,雜質含量不大于 3%。 洗井成井后,借助空壓機清除孔內泥漿,至井內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復進行恢復性抽洗,抽洗次數(shù)不得少于 6 次。洗井應在成井 4 小時內進行,以免時間過長,護壁泥皮逐漸老化難以破壞, 影響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