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塢口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0212
2022-07-29
7頁
19.50KB
1、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船塢及舾裝碼頭土建工程 (專項施工方案之八) 船 塢 塢 口 施 工 方 案 編制人員:沙益春 鐘凱 審核:徐秉岳 編制單位:上海三航奔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船塢及舾裝碼頭土建工程項目部 2007年4月 一、工程概況 新建大洋船廠船塢工程位于長江鎮揚河段六圩彎道左側的凹岸,在67#丁壩之間,船塢口距上游揚州卞港碼頭約700m,距下游京杭大運河口約1100m。具體位于揚州市邗江區新壩鎮范圍內。 擬建船塢位于長江下游鎮揚河段和暢洲左叉經切割而形成的倒彎之中,擬建配套船塢位于大洋船廠船臺西側大堤外河口灘地處。船塢尺寸為3778411.85m。另有配套起重機軌道、2、裝焊平臺、舾裝碼頭及駁岸。此規劃船塢由規劃基地內未完工5萬噸級船塢改造而來,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個年生產建造24條5.25萬噸級油貨船能力的船塢與配套碼頭工程。 新建船塢塢口位于長江圍堰內側,塢口前沿端線與駁岸防汛墻前沿線平齊。塢口工程分別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塢口底板、塢口兩側塢墩及附屬設施、門框花崗巖鑲面等組成。 1、圍堰結構 塢口圍堰采用筑島基坑圍護的方法。 圍護結構采用850灌注樁排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樁中心距為1m左右,灌注樁間空隙以連續旋噴樁墻進行止水擋土。除船塢前沿的灌注樁位于塢口結構外,其余的灌注樁均處在結構邊線內,并作為塢口結構的以部分。 灌注樁頂高程為+0.10m,3、嵌入頂圈梁內10cm,底部高程在水泵房處為-24.40m,在塢口處為-19.20m。 基坑內沿船塢縱向設一排立柱樁(大致位于基坑中部),間距為 4.50m,并距離前后灌注樁排樁各約14m。立柱樁采用600PHC管樁,樁底高程為-27.95m,樁頂高程為+0.05m。 根據船塢塢口結構尺寸,塢口需開挖至-8.40m,設置三道支撐;水泵房需開挖至-10.80m,設置四道支撐。 第一道支撐為鋼筋混凝土支撐,與灌注樁頂圈梁連成一體。塢口基坑圈梁為1.50(寬)1.00(高);江側及兩邊圈梁兼作臨時防汛墻基礎,其上設計有扶壁擋水結構,擋水結構頂高程為+8.45m。混凝土支撐中心高程為+0.50m,支撐尺4、寸為0.80m(寬)1.00m(高),縱向支撐間距為9米,橫向支撐與立柱樁樁頂和圈梁澆注在一起。 第二、三、四道支撐為鋼支撐,其中心高程分別為3.00m、-6.00m和-8.50m。縱向支撐為60916鋼管,橫向聯桿為H400400型鋼,圍檁圍雙拼H700300型鋼。基坑角落設四根斜撐,第一根斜撐為H400400型鋼,第二、三和四根斜撐為60916鋼管。 2、塢口止水體系 塢口圍護灌注樁與旋噴止水構成塢口的止水體系,因此,所有圍護體系均作為塢口的止水帷幕。 圍護灌注樁前沿與駁岸灌注樁相連,岸側與塢墻過渡段灌注樁相連,從而在平面上構成對江水的截水止水體系。塢口止水體系底標高為-19.20m,水泵5、房止水體系底標高為-24.40m,基本位于弱透水層中。 圍護灌注樁與塢口底板以錨筋、預埋注漿管和遇水膨脹橡膠相連,底板以上部分人工鑿除,鑿除的樁頂以鋼筋混凝土覆蓋。塢墩和水泵房部分的灌注樁+ 1.00m高程以上結構鑿除,+1.00m高程以下,灌注樁以錨筋與塢墩和泵房側墻混凝土連接,但基坑兩側及與駁岸和塢墻相連處的結構應保留原高度,以確保止水的需要。 3、塢口樁基 塢口樁基采用600PHC預應力管樁,樁頂進入底板內50mm,樁端高程為-28.15m(塢口)和-28.55m(水泵房)。立柱樁節點與塢口和泵房底板澆注在一起,圍堰拆除后,立柱樁上端割除,下端作為塢口樁基。立柱樁外側以節點與底板相連,內6、部則以無收縮混凝土填充,填充深度不小于1m。 4、塢口結構 除水泵房和出水池外,塢口結構包括塢口底板和塢墩。 塢口底板頂面高程為-5.70m,并以0.5%的坡度向兩側放坡。底板厚度為2.5m,塢門檻寬4m,頂部高程為-4.90m,塢門門座寬度為10.00m,頂部高程為-5.90m。塢口底板縱向凈長為30.4m,前后沿均與圍護灌注樁連接在一起。 塢墩平面長度為30.46.50m,頂高程為+6.15m。塢墩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 塢口底板和塢墩及水泵房的塢門靠座采用花崗巖鑲面。 水泵房從上到下分為頂層、電機層、水泵層和流道層。 頂層為電機層頂板,頂部高程為+6.15m,上有吊裝孔、風機井、樓梯口7、等。頂層為梁板結構,板厚450mm,橫梁尺寸為8001000(H),縱梁尺寸為4501000(H),吊車梁尺寸為8001600(H)。 電機層樓板面高程為+0.00m,上有吊裝孔、樓梯孔、電機孔等,也為梁板結構,板厚350mm,橫梁尺寸為8001000(H),縱梁尺寸為8001000(H)。 水泵房樓板面高程為-5.80m,厚度為1000mm,為無梁板式結構,與頂層和電機層樓板不同,水泵層樓板以流道層導流墻為基礎。 流道層包括沉砂池和吸水井,沉砂池平面尺寸為14.20m1.50m,底部高程為-7.60m;吸水井以導流墻分為四部分,主泵所在部位底板高程為-8.60m,輔泵所在部位底板高程為-9.8、60m,導流墻厚度為0.80m。吸水井和沉砂池上設鋼蓋板。 電機層和水泵層均設立柱支撐上部梁板,立柱尺寸為600600mm。水泵房塢室側側墻墻厚為1.00m,其余兩邊側墻厚1.40m,流道層局部厚3.40m和1.90m。 出水池設在西塢墩江側,底部高程為+0.00m,內部平面尺寸約為7.503.20m,以三處閘門與長江相通。出水池頂板厚度為400mm,頂部高程也為+ 6.15m,上有三個吊裝孔,吊裝孔邊設加強暗梁。 水泵房上部結構和出水池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二、具體施工方案 1、塢口施工流程 根據整體工程進度安排,塢口圈梁上方臨時防汛墻設置在塢口后沿,防汛墻頂標高為+8.45m。塢口前沿9、止水帷幕在圈梁施工前進行,剩余三側止水帷幕安排在圈梁施工完成后進行施工,期間穿插進行圈梁上方防汛墻施工。 在塢口前沿旋噴樁施工完成后,集中力量由西往東進行止水帷幕施工,待旋噴樁水泥體達到一定前后后,即可進行第一層回填砂開挖施工,開挖至比第二道鋼支撐低50cm時,停止開挖,進行第二道鋼支撐安裝施工。待第二道鋼支撐安裝完畢并施加預應力之后,進行下層土方開挖,依次循環,直至挖至塢口底板設計底標高。開挖至設計標高后,人工對基坑內地基基礎稍作整平后,即進行墊層砼澆注(墊層砼可根據實際情況,現場確定墊層砼澆注范圍)。墊層澆注完畢后,可中間部分先期開始鋼筋綁扎,期間可同時穿插對鉆孔樁表面的清理和鑿毛 工作以10、及將旋噴樁的松散部分予以剔除。塢口底板根據第三道鋼支撐的安裝標高,可水平分層澆注,第一次澆注厚度為1.50m。待塢口底板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水泵房區域的挖土施工以及第四道鋼支撐的安裝施工。待塢口范圍內所有地基均被砼覆蓋完成后,向上交替進行砼澆注和鋼支撐拆除和換撐施工,直至完成結構封頂施工。 具體詳見:塢口施工工藝流程圖 2、各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案 、頂撐圈梁和鋼筋混凝土支撐梁施工 口門圍護鉆孔樁施工出一定工作面之后,即開始著手進行塢口前沿旋噴樁施工,待塢口前沿旋噴樁施工出一定距離后,由西往東開始塢口圈梁及砼支撐施工,圈梁和圈梁上方部分防汛墻施工完成后,開始塢口剩余三側止水帷幕施工。、頂層圈梁的11、施工 在鉆孔灌注樁結束后,進行施工區域的開挖,將地面標高挖至+0.10m,也就是圈梁底標高位置,開挖采用液壓反鏟進行,將鉆孔樁內側多余土取走。 在此基礎上,進行測量初步放樣,澆筑10cm素混凝土作為底模。墊層寬度為底板外邊線向外30cm,墊層側模采用100150mm方木,背后以1.0m的間距打入長500mm的20mm鋼釬固定,在距底板邊線200mm處,以1.0m的間距預埋16mm 的鋼筋頭,為以后固定底板側模之用。混凝土集中攪拌站的預拌混凝土,溜槽下灰,表面人工整平拍實。 在墊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精確的測量放線,放出圈梁中心線和邊線,然后,用風鎬鑿除灌注樁樁頭混凝土,將鋼筋剝離出來,錨入圈梁。 圈梁鋼筋綁扎,鋼筋在加工場下料成型,運至現場綁扎,現將底層受力鋼筋安放就位,然后,安放箍筋,最后江側面和頂面受力鋼筋安放就位,在交叉點上綁扎鉛絲。上部防浪墻的豎向鋼筋一次安放到位,為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變為,綁扎幾道臨時水平鋼筋。 圈梁側模板面層采用組合鋼模板,面層模板后設置雙拼10槽鋼直楞,水平設置16槽鋼夾條,間距為0.8m,頂面設置483.5mm鋼管對撐和16mm的連接螺桿,與槽鋼直楞拉接,地面利用墊層施工時預埋12mm鋼筋頭,固定一根10050mm的方木,與槽鋼直楞下部用楔形塊砧緊。 混凝土采用在攪拌樓集中攪拌的混凝土,由混凝土運輸運抵現場,用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