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網自動化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01512
2022-07-29
43頁
8.31MB
1、 配電自動化技術配電自動化技術 現狀與發展趨勢現狀與發展趨勢 目目 錄錄 配電配電自動化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現狀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現狀 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規劃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規劃 配電自動化在智能電網中的作用配電自動化在智能電網中的作用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配電自動化技術研究和應用現狀一、配電自動化技術研究和應用現狀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國內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三種類型國內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三種類型 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DADA)以饋線自動化(以饋線自動化(FAFA)為主的實時應用系統。國內第一輪配電自)為主2、的實時應用系統。國內第一輪配電自動化絕大多數試點項目都屬于這類系統。動化絕大多數試點項目都屬于這類系統。調調/配一體化系統配一體化系統 將調度自動化和配電自動化合為一體的實時應用系統。最近幾將調度自動化和配電自動化合為一體的實時應用系統。最近幾年各級供電企業的配電調度得到較多的應用,有較好的實用性。年各級供電企業的配電調度得到較多的應用,有較好的實用性。配電管理系統(配電管理系統(DMSDMS)實時應用和管理應用相結合,面向供電企業所轄的整個配電網實時應用和管理應用相結合,面向供電企業所轄的整個配電網的自動化及管理系統。工業發達國家的配電自動化項目基本屬于的自動化及管理系統。工業發達國家的配電3、自動化項目基本屬于這類系統。國內大中型供電企業已開始應用。這類系統。國內大中型供電企業已開始應用。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調自動化(配調自動化(D-SCADA)統一的基本系統平臺統一的基本系統平臺 配電自動化(配電自動化(DA)變電站集控(變電站集控(SCC)AM/FM/GIS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調配一體化系統調配一體化系統 可做到:調可做到:調/配一體化;配一體化;調調/配配/集控一體化;集控一體化;調調/配配/集控集控/GIS/GIS一體化一體化 國網公司農電部重點科技項目國網公司農電部重點科技項目縣級電網調縣級電網調/配配/集控集控/GIS一體化一體化系統(系統(OP4、EN 2000D),),2006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先在雙流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首先在雙流縣供電局飲用,現已在中小型供電企業得到較廣泛的推廣使用。縣供電局飲用,現已在中小型供電企業得到較廣泛的推廣使用。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DMS)DMS=DSCADA+DA+DPAS+DWM 其中:其中:DWM=AM/FM/GIS+OMS OMS(停電管理系統)(停電管理系統)=TCM(故障報修管理)(故障報修管理)+SWITCHING(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WFM(現場工作管理)(現場工作管理)+MOBILE-COMPUTIN5、G(移動作業管理)(移動作業管理)新一代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新一代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OPEN-3200),獲,獲2007年國網公司年國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電力科學進步二等獎。在世行貸款項目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電力科學進步二等獎。在世行貸款項目南京城南京城區配電調度自動化項目中首先實施,現已在幾個省會城市或大中城市得到區配電調度自動化項目中首先實施,現已在幾個省會城市或大中城市得到應用。應用。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四步自愈法:四步自愈法:自愈控制系統將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定義為緊急狀態、恢復狀態、異常狀態、警戒狀態和安全狀態。四步自愈法的核心是:根據城市電網所處的運行狀態,通過一定6、的控制策略實施相應的控制,使配電網從當前運行狀態向一種更好的運行狀態轉移。緊急狀態異常狀態警戒狀態恢復狀態預防控制預防控制緊急控制緊急控制校正控制校正控制恢復控制恢復控制安全狀態基于主站的自愈控制技術基于主站的自愈控制技術 1.1.電壓型就地控制電壓型就地控制 饋線自動化的實現方式饋線自動化的實現方式 故障隔離和自動恢復送電由開關自身完成,不需要主站控制,因此在故障處理時對通信系統沒有要求,所以投資省見效快;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饋線自動化采用就地、集中兩種方式實現。其中,支線、幅射供電線路采用就地控制方式,局部范圍內實現快速控制。配電主干環路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通過主站系統協調,借助7、通信信息傳輸來實現控制;饋線自動化實現方式(續)饋線自動化實現方式(續)3.3.光纖光纖快速快速差動型差動型(就地或集中就地或集中)系統具備專用的保護信息通道,通過比較相連開關間流過的 故障電流來快速隔離故障,可以通過主站,也可以通過局部范圍 內的通信共享來獲取相關的信息來做出判斷。2.2.電流型集中控制電流型集中控制 采用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加配電測控終端的方式實現。由終端設備檢測電流以判別故障類型,故障信息傳送到主站,由主站確定故障區段,然后由主站系統發遙控命令控制開關動作,完成故障隔離并恢復非故障區供電。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通信系統一般可以分為8、兩個層次,分別為配電主站到配電子站(配電匯接站)通信網絡,配電子站(配電匯接站)到配電終端設備的通信網絡。其中,配電主站和配電子站(匯接站)的通信一般利用現有骨干光纖通信網;配電子站(匯接站)到配電終端的通信網絡,一般采用光纖、載波、無線等,因地制宜。配電通信系統目前采用多種通信技術組合,包括光纖專網、無線專網、無線公網、中壓配電線載波等。我們在配電載波技術和裝置(PLC 75系列)上取得突破,并在上海、福建、廣東等地的電纜、尤其是混合線路上得到較廣泛的使用。配電自動化的通信方式配電自動化的通信方式 幾種通信方式的比較幾種通信方式的比較 通信電纜(雙絞線)光纖通信 無線 電力線載波 GPRS 9、傳輸速率 1Mpbs 幾個Gpbs 幾個Kpbs 幾個Kpbs 115kpbs 傳輸距離 幾個km 適合長距離通信 幾個km 幾個km,可中繼 在GPRS網內不受限制 可靠性 可靠性:高 噪音影響:小 可靠性:高 噪音影響:無 可靠性:中等天氣有些影響,也受其他因素影響 相線耦合干擾大,可靠性:低 利用電纜屏蔽層通信干擾小,可靠性:中等 可靠性:中等 同時通信數量過大時通信質量下降。成本 便宜 稍微貴些 便宜 較為便宜 運行費用與數據量相關 安裝及 維護 不方便,涉及路面開挖、移桿等麻煩 不方便,涉及路面開挖、移桿等麻煩 方便 較為方便,涉及耦合設備安裝 方便 評價 適宜于站內通信 適合配電主10、干通信或新建線路預先埋設 城市建筑影響較大,適宜于郊區和農村 適合城市電纜供電系統 適合不帶控制的配電監測系統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前階段配電自動化應用存在的問題前階段配電自動化應用存在的問題 對配網自動化的認識和定位不清楚,應用主體不明確,導致后期的應用沒有具體的受益者。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缺乏統一細致的規劃,存在“盲人摸象”的現象,提不出完整而準確的需求。簡單地將饋線自動化等同于配電自動化,只關注于局部區域的饋線自動化試點而沒有立足對整個配電網實現科學管理,導致投入產出比很不明顯。容易套用調度自動化的建設思路,過分強調實時應用,而沒有針對配電信息量大面廣的特點,忽視了對其它系統的相關11、數據利用和整合,造成配電系統的信息缺口很大,模型不完整,后期的應用無法實用化。GIS在配電建模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滿足了靜態應用(即圖資管理)而不能滿足動態應用(如實時應用和分析計算)。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網架比較薄弱,一次設備存在缺陷,配電自動化應用基礎不牢固。配電終端的穩定性、可控性、可維護性不夠,尤其是抗惡劣環境和裝置電源的性能有待提高。針對配電的通信技術不夠成熟,通信手段和方式應用不恰當。配電自動相應的技術政策、標準、規范等出臺很少,滿足不了應用的需要,企業缺乏有強有力的部署和協調。配電自動化涉及供電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環節較多,因此存在管理體制對自動化系統的不適應,或者說12、是自動化系統對不同的管理體制的適應性不強。造成 工作職責界定不清楚,運行管理工作跟不上,系統應用和數據維護工作很薄弱。前階段配電自動化應用存在的問題(續)前階段配電自動化應用存在的問題(續)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二、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標準制定的現狀配電自動化標準制定的現狀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DL/T1080(即(即IEC 61968)電力企業應用集成電力企業應用集成 配電管理配電管理的系統接口的系統接口(陸續發布中)(陸續發布中)DL/T 721-2000 配電自動化系統遠方終端配電自動化系統遠方終13、端 DL/T 814-2002 配電自動化系統功能規范配電自動化系統功能規范(正在修訂)(正在修訂)Q/GDW xx-2007 城市配電網實用型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城市配電網實用型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未下發,待批)(未下發,待批)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制訂中)(制訂中)配電自動化建設與改造技術原則配電自動化建設與改造技術原則(制訂中)(制訂中)配電網調控一體智能技術支撐系統功能規范配電網調控一體智能技術支撐系統功能規范(待批)(待批)加快制定(或修訂)配電自動化的建設導則、技術標準和規范,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構架、內容和建設模式等做出明確的定義和規定。供電企業應根據本地區配電系統的14、現狀和發展規劃以及本企業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模式,做好總體設計和分步實施方案。遵循IEC 61970和IEC 61968標準,針對配電的特點定義CIM模型和相關系統間的接口,這是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用性的關鍵所在。針對配電管理量大面廣的特點,突出資源整合,將企業現有的各個與配電有關的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包括實時、準實時、非實時),通過信息交換總線(IEB)實現互連和共享,最大可能地擴大配電信息的覆蓋面。重點設計和解決好DMS/SCADA和GIS之間的關聯,尤其是在模型導入、圖形交換、和拓撲合并要考慮周密,形成有效的互補。當前配電自動化的關注點當前配電自動化的關注點 配電自動化技術15、現狀與發展趨勢 以配網調度為首要應用主體,著重解決配調的“盲調”現象;在全網拓撲的支持下,應具備具有配電特色的實用功能,例如,電源點追蹤、接線分析、解合環潮流、區域潮流/負荷分析、配電線路/設備操作預演等。強調對配電數據的監測(實現兩遙),慎重選擇對配電設備的控制(實現三遙),做到投資省,見效快,用較短的時間實現對整個配電網(即全部配電設備)的科學管理。在提高配電終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增強其靈活性,可以方便地按需要配置和升級,支持多種通信方式;加強配電終端的自身處理能力,滿足相對獨立于主站的區域配電故障智能化處理的需要。考慮好配電自動化系統應用的擴展性和延伸性(尤其是與需方側管理的結合)16、。例如實現與95598客服中心的關聯,建立停電管理系統,把配電和用電的應用結合起來,縮短停電處理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應急機制的完善,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如分布式電源的接入等。當前配電自動化的關注點(續)當前配電自動化的關注點(續)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實實 時時 信息:信息:EMSEMS、DSCADADSCADA、DADA、PLMS PLMS 準實時信息:準實時信息:客戶報修電話(客戶報修電話(TCMTCM)、外勤巡視匯報()、外勤巡視匯報(MCMC)非實時信息:非實時信息:基礎資料(電網模型、設備信息、客戶信息、人員信息)、基礎資料(電網模型、設備信息、客戶信息、人員信息)、停電計17、劃、操作票、氣象數據等停電計劃、操作票、氣象數據等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SCADA 配電調度 外勤巡視 配電數據庫 操作票 客戶報修 工作計劃 排除故障排除故障 恢復送電恢復送電 事故處理事故處理 DA(FA,SA)正常操作正常操作 AM/FM/GIS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信息來源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信息來源 客戶來電客戶來電 接線員接線員/自動電話系統自動電話系統 故障分析系統故障分析系統 報警報警/事件事件 數據庫數據庫 搶修或生產任務派遣搶修或生產任務派遣 現場工作人員現場工作人員 配電調度員配電調度員 故障數據庫故障數據庫 配電管理系統配電管理系統(DMS)能量管理系統 EMS 工作18、計劃工作計劃 多媒體顯示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 配電圖形數據庫配電圖形數據庫 用戶信息數據庫用戶信息數據庫 配電生產管理 D-PMS 統計報表統計報表 客服客服CIS系統系統 AM/FM/GIS -電網模型 負荷管理系統 LMS 操作票操作票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信息流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信息流程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IEC 61968(DL/T 1080)標準為電力企業內部各應用系統間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接口規范和實現機制。運用信息交換總線(IEB)可將若干個相對獨立的、相互平行的應用系統/模塊(信息孤島)以松耦合機制整合起來,組成一個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高效應用體系。使其為配電的管理服務,也19、為后續的綜合分析、輔助決策等高端應用創造必備的條件。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IEC 61968標準和系統集成標準和系統集成 調度自動化系統 EMS 負荷管理系統 PLMS 配變監測系統 DTM 配電自動化系統 DSCADA/DA 故障報修系統 TCM 營銷管理系統 CIS 生產管理系統 PMIS 地理信息系統 AM/FM/GIS 調度自動化系統 EMS 負荷管理系統 PLMS 配變監測系統 DTM 配電自動化系統 DSCADA/DA 故障保修系統 TCM 用電營銷系統 CIS 生產管理系統 PMIS 地理信息系統 AM/FM/GIS 信 息 交 換 總 線 I E B 配電系統接口方式的20、變革配電系統接口方式的變革 遵循遵循61968標準的方式標準的方式 原先的接口方式原先的接口方式 三、配電自動化技術研究與應用規則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以覆蓋全部配電設備為基本考慮以覆蓋全部配電設備為基本考慮 以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為重要手段以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為重要手段 以配電調度以配電調度/生產指揮為應用主體生產指揮為應用主體 以提高配電管理水平為主要目的以提高配電管理水平為主要目的 構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原則和目標構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原則和目標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1.1.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系統構架和數據模型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系統構架和數據模型 2.2.可以對超量實時數據進行21、準確可靠的處理可以對超量實時數據進行準確可靠的處理 3.3.具備基于配電拓撲的分析應用和實用功能具備基于配電拓撲的分析應用和實用功能 4.4.針對配網調度和故障搶修的針對配網調度和故障搶修的“停電管理系統停電管理系統”5.5.采用信息交換總線實現與相關系統的互聯采用信息交換總線實現與相關系統的互聯 6.6.各種通信方式綜合應用支持配電信息傳輸各種通信方式綜合應用支持配電信息傳輸 先進配電自動化的主要特征先進配電自動化的主要特征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強調監測強調監測 慎選控制慎選控制 突出管理突出管理 分步到位分步到位 力求實用力求實用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配置和實施原則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配22、置和實施原則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1 1)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簡易型簡易型 1)系統簡介 簡易型配電自動化系統是基于就地檢測和控制技術的一種系統基于就地檢測和控制技術的一種系統。它采用故障指示器獲取配電線路上的故障信息,由人工現場巡視故障指示器翻牌信號獲得故障定位,也可利用GSM等無線通信方式將故障指示信號上傳到相關的主站,由主站來判斷故障區段;在一次設備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采用重合器或配電自動開關,通過開關之間的時序配合就地實現故障的隔離和恢復供電。2)主要特點 可不需要通信系統和主站而獨立工作,結構簡單,成本低、23、易于實施。3)適用范圍 適用于農村單輻射配電線路和城市中無專門通信條件區域的配電線路。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2 2)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實用型實用型 1)系統簡介 實用型配電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多種通信手段(如光纖、載波、無線公網/專網等),以兩遙(遙信、遙測)為主,并具備簡單遙控功能的實時監測系統以兩遙(遙信、遙測)為主,并具備簡單遙控功能的實時監測系統。它的主站具備基本的SCADA功能,對配電線路、開閉所、環網柜等的開關、斷路器以及重要的配變等實現數據采集和監測,對部分具備條件的一次設備可實行遙控。根據配電終端數量或通信方式的需要,該系統可以增加24、配電子站(或通信匯接站)。在一些沒有條件或沒有必要實時監測的線路,依然可以采用簡易型的配電自動化模式。該系統既可以是獨立的配電監控系統,在有配調機構情況下也可做成調度和配電監控一體化的系統。2)主要特點 結構比較簡單、以監測為主、具備簡單的控制功能,對通信系統要求不高,投資比較節約、實用性強。它主要為配電運行管理部門和配網調度服務。3)適用范圍 適用于中等規模配電網且已設立或準備設立配網調度機構的供電企業。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3 3)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標準型標準型 1)系統簡介 標準型配電自動化系統是在實用型的基礎上在實用型的基礎上增加基于主25、站控制的饋線自動化功能(即FA:故障定位、隔離、恢復非故障區供電),有條件區域還可實現網絡重構。它對通信系統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采用光纖通信,它還需要比較完善的配電一次網架且相關的配電設備具備電動操作機構和受控功能。該類型系統的主站具備完整的SCADA功能和FA功能,當配電線路發生故障時,通過主站和終端的配合實現故障區段的快速切除與自動恢復供電。它與上級調度自動化系統和配電GIS應用系統的實現互連,具備完整的配網模型和豐富的配電數據,因此可以支持基于全網拓撲的配電應用功能。它主要為配網調度服務,同時兼顧配電生產和運行管理部門的應用。2)主要特點 系統結構完整、自動化程度較高,成本較高。3)適用范26、圍 適用于多電源、多分段的城市配網自動化建設,其中饋線自動化建議在新區或電纜化程度較高的區域里實施。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4 4)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集成型集成型 1)系統簡介 集成型是在標準型的基礎上在標準型的基礎上擴展配電管理功能和綜合應用功能,通過基于IEC61968標準的信息集成總線實現與各類相關實時系統和管理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以及ERP系統)的接口,并具有配電網的高級應用分析軟件功能。2)主要特點 系統結構完整、自動化程度高、管理功能完善、運行方式靈活,投資較大。3)適用范圍 適用于大中型城市較大規模、結構復雜的配網自27、動化建設;供電企業內部各類相關系統已經建立且應用比較成熟。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五種建設模式(5 5)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智能型智能型 1)系統簡介 智能型是在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基礎上在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基礎上擴展對于分布式電源、微網以及儲能裝置等設備的接入功能,實現智能自愈的饋線自動化功能以及與智能用電系統的互動功能,并具有與輸電網的協同調度功能,以及多能源互補的智能能量管理網分析軟件功能。2)主要特點 系統結構完整、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運行方式靈活,管理相對復雜、投資大,建成后綜合效益好。3)適用范圍 適用于配電一次網架結構完善、已完成集成型配電自28、動化系統建設的供電企業,且已開展分布式電源或微電網及儲能建設、智能化用電營銷系統建設等。四、配電自動化與智能電網的關系四、配電自動化與智能電網的關系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是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之一,需要通過配電自動化系統采集盡可能多的配電信息,并向下延伸到低壓用電信息的匯集。配電自動化和用電營銷自動化的有機結合,直接面向最終電力 用戶,是智能配電網的具體體現,它將極大地改進客戶服務。智能電網最終體現在配電和用電營銷方面,滲透到家用電器,人們會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它帶來的許多益處。智能配電網強調電力公司和電力客戶之間的互動,用戶可以通過家里的電力智能控制終端(ICT)隨時了解29、電網的供電情況,及時調整家用電器的設定參數;用戶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陸當地供電公司網站,方便直觀地觀察和了解電網供電/停電情況和事故處理信息等。智能電網和配電自動化的關系智能電網和配電自動化的關系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面向智能配電網的自動化管理系統面向智能配電網的自動化管理系統 智能企業服務總線智能企業服務總線(遵循遵循IEC 61968/61970)GISCISTCMPMSLMSAMR基于基于GISGIS的統一建的統一建模管理模管理廣域分布式廣域分布式數據數據采集處理采集處理配電終端配電終端FTU/DTU/TTU運行監視及優化運行監視及優化綜合停電管理綜合停電管理智能操作票智能操作票30、饋線自動化饋線自動化以拓撲分析為主體的配網以拓撲分析為主體的配網應用軟件應用軟件網絡優化網絡優化客戶電話進客戶電話進入入接警分析接警分析搶修派遣搶修派遣搶修指揮搶修指揮檢修申請檢修申請調度計劃調度計劃計劃執行計劃執行計劃存檔計劃存檔可靠性分析報告可靠性分析報告實時數據實時數據靜態電網模型靜態電網模型配網絡模型動態變化管理配網絡模型動態變化管理配電網運行監視配電網運行監視EMS智能配電網一體化智能配電網一體化、可視化支撐平臺可視化支撐平臺配電網智能調度配電網智能調度配電網快速仿真配電網快速仿真配電網經濟運行配電網經濟運行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一階段:第一階段:智能配電網網架體系研究。智31、能配電網標準模型及交換服務集成總線。靈活、健全的通信體系,標準的信息模型。智能設備、智能終端、智能電表、智能傳感器的研究開發。智能配電網實驗室的建立。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一階段(續):第一階段(續):智能配電網生產、管理、報修等子系統一體化、可視化支撐平臺。配電故障報修接警分析,95598呼叫中心的健全。快速仿真、狀態估計、潮流算法的研究。在線風險預警技術分析研究。儲能技術的研究。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智能配電網運行優化重構技術。智能配電網智能監視及自愈控制的可視化展現技32、術。配電智能調度技術。設備的不停電檢修技術。智能自愈控制高級應用軟件 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二階段(續):第二階段(續):電能質量監測與協調機制的研究。定制電力技術。電動汽車充電站對配電規劃、調度的研究。分布式電源和微電網即插即用、智能接入及運行控制。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智能配電網的研究方向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謝謝各位!謝謝各位!實用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實用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簡易型 配電自動化區域 標準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標準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 配電自動化技33、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上級調度 自動化系統 簡易型 配電自動化區域 配電GIS 應用系統 安全隔離 饋 線 自 動 化 區 域 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上級調度 自動化系統 簡易型 配電自動化區域 負控 系統 安全隔離 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換總線或綜合數據平臺(安全I和II區)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換總線或綜合數據平臺(安全III和IV區)企業GIS應用系統 配變采集與 監測系統 生產管理系統PMS 營銷管理系統CIS 企業資源計劃ERP 饋 線 自 動 化 區 域 智能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示意圖智能型配電自動化系統示意圖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分布式電源 接入 微網及儲能 裝置接入 與智能用電系統互動 高級配電 自動化 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 配電自動化系統五種模式的關系配電自動化系統五種模式的關系 配電自動化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智能型 集成型 標準型 實用型 簡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