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榮城際鐵路雙層排架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02428
2022-08-01
19頁
6.13MB
1、第一章 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1.11)3、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2004.01)4、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 (GB5306-85)5、甲方所提供本工程路基施工設計圖說明及相關技術資料6、濟南鐵路局頒發的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 (濟鐵總發2010326號)7、關于下發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修改內容(第二次)的通知 8、關于下發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修改內容(第三次)的通知 (濟鐵總發201296號)第二章 工程概況青榮城際鐵路標段DK122+880DK1232、+375(對應營業線里程K83+858K84+353)、DK124+450DK124+750(對應營業線里程K85+428K85+728)段雙層防護排架施工,該范圍內新建鐵路最大挖深11.4米,最小挖深1.61米。營業線藍煙線K83+858K84+353段邊坡坡比為1:0.75,營業線藍煙線K85+428K85+728段邊坡坡比為1:1,最大邊坡高度11.60米。坡腳距藍煙線下行線線路中心3.4米。接觸網立柱位于藍煙線邊坡坡腳處。第三章 工期安排DK122+880DK123+375(K83+858K84+353)段計劃于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1月25日施工,DK124+450DK13、24+750(K85+428K85+728)段計劃于2012年12月10至2013年1月25日施工。第四章 主要工程數量防護排架延營業線路塹邊坡設置共795米,直徑48mm,壁厚=3.5mm,長度6m鋼管:3454根;直徑48mm,壁厚=3.5mm,長度0.6m鋼管:2160根;22,長1.5錨桿2160根;旋轉扣件5184個;竹排5200m2。第五章 雙層防護排架設計為確保既有線運營安全,根據山體及藍煙線既有路塹地形特征,采用雙層立面防護排架防止飛石、滾石、落石和滑塊侵入既有線。主要材料為直徑48mm的鋼管、竹排、鋼絲繩和錨桿。雙排鋼管架排距為0.5m,立桿間距1.5m,橫桿間距2.0m,每4、個鋼管結點用直徑22mm、長1.5m的錨桿錨固在巖體中,坡面撐桿設在立、橫桿相交處,長度據現場確定,與立桿連接支撐在坡面上,鋼管排架的頂部用直徑12mm的鋼絲繩拉于地錨固定,在鋼管豎、橫桿內側掛綁竹排,鋼管排架頂部用鋼絲網封閉,在排架的兩端、中間每隔24m布設剪刀撐,剪刀撐應連接34根立桿,在相鄰兩排剪刀撐之間加設一根長斜桿,剪刀撐的斜桿兩端用旋轉扣件與排架的立桿或橫桿扣緊外,在其中間應增加24個扣結點。鋼管排架示意圖如下:第六章 防護排架施工一、施工組織機構為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工程建設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建設目標全面實現,項目部成立臨近營業線防護排架施工領導小組,負責總體組織管理5、與對外協調。中交二航局青榮城際第二項目部臨近營業線防護排架施工施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李聰項目總工:林文順副經理:崔金波物資部:李艷林安質部:宋厚華設備部:潘寸發 工程部:李偉更 現場施工負責人:郝以平現場技術負責人:陳裕榮質檢員:張曉強領工員:古宏試驗員:姜利華材料員:景春華安全員:宋厚華工班長:種新剛技術員:項金樂防護排架各施工班組二、施工準備1.編制詳盡周密可行的施工專項方案,報請各個部門審批,同濟南鐵路局青島工務段、青島電務段、濟南供電段、濟南通信段、煙臺車務段等設備管理部門及行車組織部門簽訂施工配合協議或安全協議,并經濟南鐵路局建管處審批后,據以嚴格安排施工。2.做好施工現場6、的調查工作。查清影響施工范圍內地上各種管線,積極聯系設備管理單位,待相關單位將影響施工的地上管線遷改或采取妥當的保護措施后,方可展開施工。3.根據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濟鐵總發【2010】326號),簽訂施工配合協議或安全協議,并經濟南鐵路局建管處審批。三、工藝流程雙層排架防護施工順序為:自下而上設置底部錨桿施工(打眼、安裝)設置里層水平、豎直鋼管并固定搭設上部錨桿施工平臺施工上部錨桿(打眼、安裝)設置上部里層水平、豎直鋼管并固定(里層鋼管布設完成后)綁扎竹排(竹排設在里層鋼管上)同時設置兩層鋼管間的連接桿(長0.6m)設置外層鋼管說明: 綁扎竹排與設置兩層鋼管間的連接桿(0.7、6m)為點外作業 其它為點內作業,要求藍煙線下行線接觸網停電配合。DK122+880DK123+375段作業中最不利情況示意圖: DK122+880DK123+375段照片DK124+450DK124+750段作業中最不利情況示意圖:DK124+450DK124+750段照片四、施工方法1、錨桿施工平臺及雙層防護排架施工(里層)1.1 沿藍煙線坡腳設置三排錨桿,縱向間距1.5米,豎向2.0米(斜長)設置三排錨桿;最后固定里層立桿及下部水平桿。1.2以里層防護排架為依托,設置撐桿和水平桿,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平面,撐桿錨固于坡面上搭設第一層作業平臺,隨后施做上部錨桿及水平桿。1.3后續循環進行作業8、,直到坡頂以上50CM。1.4設置里層剪刀撐,形成里層防護排架。 2、外層防護排架及防護骨架形成的施工 2.1 錨桿施工完畢后,拆除錨桿施工平臺。 2.2 拆除錨桿施工平臺時綁扎防護竹排,同時設置0.6m的連接桿(固定在里層防護排架上)與外層防護排架的水平桿(固定在連接桿上)。 2.3 設置外層防護排架的豎桿與外層水平桿連接在一起。 2.4 設置外側剪刀撐,形成外層防護排架。如圖所示3、防護排架拆除作業防護排架在進行預留隔墻開挖的過程中,和預留隔墻同步拆除,但始終保持排架頂端高于隔墻頂部0.5米以上。拆除過程由上到下,先行拆除平行坡面鋼管,再拆除撐桿。每次拆除,都用麻繩系好被拆除物于遠離營業線9、方向,防止向營業線一側下滑。第七章 危險源辨識及措施1.腳手架工程事故的類型預測(1)錨桿施工平臺傾倒或局部跨架.(2)防護排架整架失穩、整體滑移至既有鐵路.(3)人員從腳手架高處墜落.(4)不當操作事故(閃失、碰撞等).2.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1) 錨桿施工平臺傾倒或局部跨架.構架缺陷:構架缺少必須的結構構件,未按規定數量和要求搭設連墻件.在使用過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桿件等.個別節點連接扣件未上或扣件未連緊.(2)防護排架整架失穩、整體滑移至既有鐵路.固定底層防護排架立桿的槽鋼與植入邊坡的鋼筋未焊接牢固。植入邊坡的鋼筋未按要求進行埋設。(3)人員從腳手架上高處墜落.作業人員高空作業未系10、安全帶.作業層未滿鋪腳手板.腳手板和桿件因擱置不穩、扎結不牢或發生斷裂而墜落(4) 不當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用力過猛,致使身體失穩.擁擠碰撞.(5)其它傷害在不安全天氣條件(六級以上大風、雷雨和天氣)下繼續施工.在長期擱置以后未做檢查的情況下重新投入使用.腳手架的外邊緣與接觸網回流線之間沒有保持安全操作距離.(7)傾限情況可能的原因腳手架搭設時工人操作疏忽,將長腳手架上端伸入接觸網回流線范圍內腳手架垮塌腳手架上材料機具放置不穩,固定不牢。3.危險源的監控對腳手架的構配件材料的材質,使用的機械、工具、用具進行監控.對腳手架的構架和防護設施承載可靠和使用安全進行監控.對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和拆除進行11、監控,堅決制止亂搭、亂改和亂用情況.加強對現場操作人員的交底和培訓,加強其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對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進行監控.第八章 安全措施一、 施工安全防護設置臨近營業線施工必須按規定要求設置施工防護,防護范圍為既有線施工范圍兩側各800m設置作業標,并在上行線、下行線各設置1名防護人員,作業現場施工范圍內設防護員1名進行實時監控、防護。在萊陽火車站設駐站聯絡員1名分班駐站,及時向現場防護員發出預報、確報或變更通知。同時在既有鐵路下行線柵欄外側沿施工范圍設置安全警戒繩。安全防護員要選擇經過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培訓合格取證、有經驗、責任心強的人擔任線路防護工作。點外施工過程中任何施工機12、具、施工廢料等嚴禁侵入安全警戒繩,施工人員嚴禁翻越既有防護柵欄。各防護員上崗前必須帶齊防護用品、用具(即防護旗、哨子、對講機、防護記錄本、夜間需備齊信號燈),確認對講機或電話、手機等通信設備完好,保持通信暢通。工地防護員要經常保持聯系,每3-5分鐘要聯系一次。二、 安全防護措施1、 施工前事先與鐵路管理部門取得聯系,征得其同意,并邀請其派人監督,整個施工過程應在其監督人員的監督指導下進行。2、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應遵守高空作業安全規定,正確使用安全帶。3、 搭設過程中,應設安全監護人,隨時檢查排架的牢固性。4、 大風、大雨天嚴禁施工。5、 嚴格按照作業流程進行作業13、,嚴禁超范圍施工。6、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7、 搭設錨桿施工平臺和排架骨架時鋼管緊貼營業線邊坡用麻繩吊住鋼管一端,緩慢滑移至坡腳。8、 安全部門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巡查。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向營業線內拋擲工具和雜物等。第九章 應急預案一、目的為保護鐵路行車和職工的人身安全,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防止人員機具侵限,為確保線路安全、施工安全、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特制定此預案。二、組織機構應急搶險組織機構組 長:李聰副 組 長:崔金波、林文順、郝以平成 員:宋厚華、李偉更、李艷林、潘寸發、胡清秀、陳裕榮 預備隊員:項目部的全體員工、架子隊施工班組人員應急領導小組日常辦公室設在安質部,14、安質部部長兼任辦公室主任。三、應急響應1、報警當工地發生施工料具侵限、人身傷害。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信息盡快準確傳出。影響行車的,還應立即向行車運營部門報告。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架子隊管理人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應急響應小組。應急小組成員聽到緊急呼救后必須迅速趕到事發現場進行救護。當有人員傷害時,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2、啟動應急預案(1)各級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和職責權限,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應急領15、導小組成員及搶險隊伍一旦接到通知,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各項救援工作。(2)應急預案啟動后,項目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事故單位負責人現場組織、指揮各職能小組開展搶險救援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報告。3、組織搶險(1)在上一級應急領導小組未到達現場前,下一級的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組織義務搶險隊員和施工現場員工進行初步搶險,對事態進行控制,防止傷害事故進一步擴大。(2)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現場后,迅速調動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辦法控制事故的狀態,并將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負面社會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四、應急措施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一旦發生安全16、事故,首先組織現場無關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搶險隊應首先按照初步方案進行搶險,待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研究制定出詳細方案后,再按詳細方案組織實施。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研究、制定出具體搶險方案。1、人身傷害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并為急救醫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人身傷害不僅產生外傷,還可能產生內傷 , 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止血和人工呼吸處理同上。在急救醫生到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己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2、 材料機具侵限(參照路基爆破飛石傾限)當小型材料機具侵入17、防護柵欄內時,及時進行清理撤出。五、應急通訊及物資1、應急人員電話號碼:沿線公共通訊設施發達,施工區域全部處于無線通訊網絡覆蓋之下,主要管理人員均配備手機,同時配備多部對講機,另外各架子隊與項目部通過電話互相連通,形成工地立體信息傳遞網絡。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通訊錄序號姓名職務電話擬任現場職務1李聰項目經理項目總指揮2林文順項目總工程師3陳一新項目書記4郝以平路基架子隊隊長現場負責人5崔金波項目副經理6李偉更工程部長7宋厚華安質部長安全員8李艷林物資部長9潘寸發設備部長10胡清秀綜合辦公室11陳裕榮路基架子隊技術負責人12王春祺防護員駐站聯絡員13史現防護員駐站聯絡員14吳亞峰防護員現場防護員118、5種新剛防護員現場防護員16古宏防護員現場防護員17張春飛防護員現場防護員18胡永軍防護員現場防護員19王繼旭防護員現場防護員20項金樂防護員現場防護員21張曉強防護員現場防護員相關配合單位聯系表序號單位職務 姓名電話 備注1建設指揮部工管部副部長劉永民安質部安全主管邵立軍2青島電務段分管安全副段長李 忠萊陽工區房江斌3青島工務段分管安全副段長丁 軍萊陽車間付主任4煙臺車務段分管安全副段長鄒 強安全科長張旭光5濟南供電段分管安全副段長董秀國膠州車間于主任萊陽工區紀工6濟南通信段分管安全副段長尚隨慶煙臺車間卓梁附近醫院聯系電話表序號醫院名稱地址電話備注1萊陽市中心醫院萊陽市昌山路111號053519、-72321032萊陽市中醫院萊陽市五龍北路152號0535-72651014急救1205火警1196匪警1107查詢1142、應急物資保障各營業線施工項目必須根據各自項目特點,配備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設備,建立設備器材清單。如大型機械設備、物料配備困難,不能滿足可能的應急救援需要的,應當就近聯系地方或其它單位,建立起資源信息庫,確保應急時可以快速調用。既有線設備應急物資,按照現場實際情況,準備好相應的應急物資,以防止發生意外時,能夠及時進行搶修,應急物資設備如下:應急物資設備配備表名 稱型 號單位數量備注對講機400部4線路防護響墩個4線路防護信號旗紅、黃面各2線路防護信號燈紅、黃盞各2夜間用停車牌紅色個4防護服件50喇叭只2線路防護絕緣鞋雙50絕緣手套副100火炬個2搗搞把5黃馬甲反光套50汽車臺2報告或送傷員用六、應急結束1、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2、應急狀態結束后,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各有關部門、單位,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基本內容是: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