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標段砂被堤心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03976
2022-08-01
21頁
1.25MB
1、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標段砂被堤心施工方案工 程 名 稱: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標段編 制 人: 主管: 編制單位: 中交一航局長江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項目經理部編制時間: 2015年12月 目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2.1本工程的施工范圍與工程量12.2工程工期安排22.3自然條件概述23、分項工程施工總體安排73.1管理人員配置73.2每艘鋪排船每班組作業人員配置73.3船機配置84、施工方法84.1砂被袋體的加工84.2砂被袋體鋪設充灌115、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75.1通航安全保證措施175.2安全要求12、75.3環保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181、編制依據1.1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施工合同;1.2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聯合體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施工圖;1.3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257-2008);1.4土工合成材料規定壓力下厚度的測定 第1部分:單層產品厚度的測定方法GB/T13761.1-20091.5土工布及其有關產品寬條拉伸試驗方法GB/T15788-20051.6土工合成材料 梯形法撕破強力的測定GB/T 13763-20101.7土工合成材料 靜態頂破試驗(C3、BR法) GB/T14800-20101.8土工布及其有關產品有效孔徑的測定 干篩法GB/T 14799-20051.9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S131-2012);1.10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環境保護部關于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2、工程概況2.1本工程的施工范圍與工程量根據設計施工說明及施工圖,第一階段排體堤身范圍內拋填不小于1.5m堤心材料,本工程HL1 0+90HL1 0+390、HL2 0+100HL2 0+595堤身壓護采用砂被工藝,主要斷面結構型式見圖2-1、2-2。圖2-1 HL1#潛堤砂被典型斷面結構圖圖2-24、 HL2#潛堤砂被典型斷面結構圖工程數量統計表 表2-1序號項目工程量(m)備注1HL1#潛堤砂被堤心(HL1 0+90HL1 0+390)642992HL2#潛堤砂被堤心(HL2 0+100HL2 0+595)141761合計2060602.2工程工期安排本工程計劃投入鋪排船2艘進行砂被施工,分別為“青鋪排三號”及“航欣號”,計劃工期為:2015.12.252016.3.28。工期安排計劃表 表2-2施工船舶工程量(m)12月1月2月3月合計青鋪排三號30003000020000129964299航欣號3000300002000030000830002.3自然條件概述2.3.1水文條件設計水5、位依據內河航運工程水文規范(JTS 145-1-2011),和暢洲水道設計高水位采用鎮江水文站、南京下關水文站及附近工程設計高水位、考慮水位比降計算得到,設計低水位取設計最低通航水位,具體如下(1985國家高程基準面):設計高水位:6.62m 設計低水位:0.33m設計波浪根據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結構設計標準、主要設計要素確定方法專家咨詢意見,設計波浪采用小風區波浪推算方法,設計波浪的重現期采用25年,并采用50年重現期波浪進行校核。經計算,本工程各區域25年、50年一遇波浪要素見表2-2。和暢洲潛堤前波浪要素表 表2-3項目25年一遇50年一遇NW向E向NW向E向6、平均波高H(m)0.560.480.630.54平均波周期T(s)3.33.13.53.3波長L(m)17.015.019.117.0設計波高H1%(m)1.341.151.491.28設計波高H4%(m)1.120.961.251.08設計波高H5%(m)1.080.931.211.04設計波高H13%(m)0.890.771.010.86潮汐潮位基準面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航道水深為航行基準面下的水深值,兩者轉換關系如下:和暢洲水道航行基準面=1985國家高程基準-0.351m。圖2-3基準面換算關系圖潮流工程河段潮汐為非正規半日淺海潮,每日兩漲兩落,且有日潮不等現象,在徑流與河床邊界的7、阻滯下,潮波變形明顯,漲落潮歷時不對稱,落潮歷時大于漲潮歷時;潮差自下而上沿程遞減,落潮歷時沿程遞增,漲潮歷時沿程遞減。水位自下而上沿程逐漸增高,汛期水位較高,最高水位出現在7、8月,最低水位出現在1月(表2-3)。各水位站月平均水位統計表(單位:m) 表2-4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鎮江1.171.271.631.892.703.453.723.583.372.571.931.39工程河段鎮江潮位特征值如表2-4。鎮江潮位特征值統計表 表2-5 站 名特征值鎮江最高潮位(m)6.70最低潮位(m)-0.65平均高潮位(m)3.43平均低潮位(m)2.76平均8、潮差(m)0.96最大潮差(m)2.32最小潮差(m)0平均落潮歷時(h: min)9:10平均漲潮歷時(h: min)3:152.3.2氣象本標段施工區域工程區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受季風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較豐富,無霜期長。本標段施工區域氣象情況見表2-5。和暢洲水道整治工程施工區域氣象情況表 表2-6項目名稱情況描述氣溫多年平均氣溫 15.4;歷年極端最高氣溫 41.1;歷年極端最低氣溫 -12.9。降水歷年平均降水量 1043.8mm;歷年最大年降水量 1601.0mm;歷年最小年降水量 457.6mm。霧況本標段施工區域霧日以冬季為最多;年平均霧日數25.8天;風況9、本標段施工區域主要風向以東南風為主,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東北風,其次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3.4m/s;年最大風速 16m/s;年平均8級以上的風日為15.6天。災害性天氣本標段工程施工區域屬于受臺風影響頻繁的區域,具有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的特點。臺風出現在每年的710月,平均每年約2-3次,風向以偏北風為主;臺風影響下瞬時極大風速可達44m/s,出現在1915年7月28日;臺風常引發風暴潮,伴有大浪和降水量100-200mm的暴雨及10級以上東北風。雷暴:鎮江市多年平均雷暴日為22.3d。2.3.3地質情況根據施工圖提供的地質勘查報告,袋裝砂拋填區域天然泥面頂層土層為淤泥質粉質黏土10、,層厚3.5m左右。具體鉆孔柱狀圖如下:圖2-4鉆孔平面位置圖圖2-5 ZK11鉆孔柱狀圖圖2-6 ZK22鉆孔柱狀圖3、分項工程施工總體安排3.1管理人員配置主要管理人員配置見表4-1。主要管理人員配置表 表3-1姓名部室職務職責備注張慶文經理室項目經理全面負責各項管理工作程志磊總工室總工技術總負責人姜立志總工室副總工技術負責人王巖副經理室副經理負責現場船機設備胡子軍副經理室副經理現場砂被施工總負責章小旺工程部部長負責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杜璐工程部技術主辦負責鋪排船技術、質量管理青鋪排三秦彬工程部技術主辦牛文虎工程部技術主辦負責鋪排船技術、質量管理航欣號張寶龍質量監控部科員負責施工質量監督張學11、宇設備部部長負責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黃志凱安全監督部科員負責施工安全監督張興林實驗室主任負責施工試驗檢測管理周良玉測量隊隊長負責現場水深、流速測量及施工測量驗收工作3.2每艘鋪排船每班組作業人員配置序號作業工種人數備注1吸砂62砂被充灌、沉放63其他24合計143.3船機配置序號船舶數量備注1鋪排船22錨艇13交通船14測量船15運砂船46吸砂船1配備吸砂泵(500m/h)兩臺7泥漿泵68水泵69輸砂管12根4、施工方法4.1砂被袋體的加工4.1.1砂被袋體加工工藝流程原材料檢驗土工布加工裁剪、劃線縫制加筋帶、套環袋體縫制成型驗收包裝存放、出運圖4-1 砂被袋體加工工藝流程4.1.2原材料管理每批12、次原材料進場后,檢查原材料合格證書,然后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進行取樣送檢,對土工布的質量、力學指標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投入袋體加工。4.1.3施工方法 砂被設計及加工砂被加工長度動態調整,根據上一層的鋪設效果,通過斷面圖計算下一層的加工長度。砂被設計寬度不大于35m,富裕2m收縮寬度。砂被設計充灌高度1.5m。上下兩層砂被實行錯縫鋪設,避免施工通縫。圖4-2砂被袋體加工長度設計圖考慮砂被受水流力影響較大,袋體容易產生撕裂現象,本工程砂袋加工砂袋底部縱向間距2m設置5cm加筋帶,袋尾5m范圍內加密至1m間距設置加筋帶。砂被施工采用鋪排船進行施工,砂被首部、尾部各增加一根與砂被寬度一致的橫向加筋帶。加13、筋帶末端預留直徑150mm的加筋環,用于與鋪排船卷筒上的繩扣相接。砂被尾部加筋帶、加筋環應做加固處理,防止拉脫。 被袋體首部離砂袋邊2米處將袋體上下兩層縫合形成一個獨立小隔倉,上面均勻布設6個袖口,施工前在甲板上先充灌好,作為袋體壓載,保證砂被首部下水后不會被水流沖偏,使實際鋪設邊線與理論邊線一致。 被袋主體單元片劃線砂袋在拼接加工前,首先根據設計袋體加工圖,在單幅土工布上進行縱、橫丈量劃線,以保證加筋帶位置準確。同時,根據單幅組合形式的不同,對每塊單幅做好特殊標記,計劃好每塊單幅的加工順序。加筋帶縫制根據加筋帶劃線位置,將加筋帶縫制在土工布上,縫制線采用35支三股滌綸線,雙線縫制,針腳的間距14、要均勻、順直。拼幅相鄰袋布采用包縫法拼接,雙線縫制,針腳順直均勻,縫制強度不低于原織物強度的70%。圖4-3 包縫法示意圖袖口設置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寬度方向設置6個袖口,袖口橫向寬度方向均勻布設,且保證在一條直線上,防止灌袋施工過程中砂進入袋底時間不一致導致袋體傾斜影響施工質量,縱向每6m設置一排袖口。袖口原材料采用和其所在袋體位置處相同的材料。根據袖口的設計位置,采用丁縫法將袖口縫制在單元片體上。袖口直徑30cm,長度1.4m,伸出袋體70cm,袋體內部留70cm,袖口和袋體采用丁縫縫接。 被袋尾部在袋體尾部離砂袋邊2米處將袋體上下兩層縫合形成一個獨立小隔倉,上面均勻布設6個袖口,隔艙在甲板15、上先充灌好,作為袋體壓載,保證砂被尾部下水后不會被水流沖偏。檢驗、打包、入庫加工好的袋體依據質量檢驗標準進行檢驗驗收,合格后才能準予出廠。袋體驗收合格后,人工將袋布每米一層折疊好,在顯著位置貼好標簽(包括袋體編號、規格、生產日期等內容)和出廠合格證,使用黑色塑料包裝保護。4.1.4質量控制措施土工織物的品種、規格和質量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的技術指標,檢測頻率需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土工織物拼接、縫制和縫合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拼制用的土工織物,不應有破損,如有破損之處,必須進行修補,再用于縫制。砂袋加工縫制前,項目部對加工廠工人及主要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袋體加工縫制要求。縫制過程16、中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規范進行袋體加工質量檢查,本工程砂被尺寸規格根據圖紙設計袋體層數、水深條件、施工部位不同而不同,縫制過程中項目部嚴格制定每層袋體訂單,防止出現縫制出錯等現象發生,確保加工質量。充填砂袋在運輸、堆放過程中,加強對袋體保護,起吊過程中專人指揮,防止袋體出現破損現象。4.2砂被袋體鋪設充灌4.2.1砂被袋體鋪設工藝流程圖4-4砂被袋體鋪設工藝流程4.2.2水下砂被袋體鋪設施工方法水下砂被袋體鋪設不受船舶吃水影響,施工方法與軟體排鋪設類似,砂被袋體加工完成經監理驗收后裝船運至施工現場,即可開始砂被鋪設施工。鋪排船定位、運輸船靠泊將要施工區域點的坐標輸入GPS定位監控系統,并生成施工17、區域電子海圖,拖輪及錨艇協助鋪排船拋錨定位,調整錨纜,使鋪排船準確就位。砂被袋體上船、展開、卷袋加工好的砂被袋體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按要求折疊成捆,貼上出廠合格證,由運輸船直接運送到鋪排船邊,由鋪排船吊機吊上鋪排船存放,準備鋪設施工。將成捆的砂被袋體吊到鋪排船卷筒前的甲板上拆封展開,驗證袋體出廠合格證的尺寸與設計是否相符,符合要求后方可開始卷袋。卷筒上每1.0m設吊鼻一個,吊鼻連接雙股25丙綸繩(長30m2雙抽),丙綸繩另一端與袋尾預縫的直徑150mm的加筋環連接。啟動卷筒開始卷袋,卷袋時鋪袋操作人員將砂被兩邊拉緊,保證砂袋卷緊卷勻。充灌用砂在主管部門允許的采砂點采集,取砂船從確定的砂源取砂裝于運18、砂船運至施工現場,停靠在鋪排船一側待用。充灌砂被所用砂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取樣送檢,檢測數量每10000m取樣一次。頭部壓載隔艙充灌及砂被入水灌裝砂用自航運輸船自取砂區裝船運至鋪排船邊,當運砂船停靠在鋪排船旁以后,用船上吊機將泥漿泵吊入運砂船倉,將砂管與頭部壓載隔艙袖口緊密連接,啟動高壓水泵,用高壓水槍將運砂船內砂稀釋成砂漿,泥漿泵將砂漿通過輸砂管向砂被袋內輸送,頭部壓載隔艙充灌完成后將隔艙袖口扎緊。圖4-5 砂被袋體施工示意圖緩慢下降斜板,與水平成35停止,并機械鎖定。在GPS電子海圖指導下拉緊錨纜,微調船位,使斜板前端處于鋪排設計的端線起點位置。松開卷筒剎車,利用頭部隔艙砂的自重帶動袋體19、徐徐下降,計算水深及袋體長度,至頭部隔艙落底時,該隔艙也即為設計端線位置。在GPS電子海圖的指示下,沿設計軸線,調節錨纜緩慢移動船位,逐段松動卷筒,使袋體分段下滑并逐段充灌,砂被分段充灌長度參考砂的細度模數根據經驗確定,每次移船應及時測量水深,根據砂袋長度和水深計算移船距離。袋體充填平均高度控制在1.5m左右。砂被袋體尾部沉放當最后一排袖口到達斜板邊緣時停止充砂,將袋體尾部壓載隔艙充灌完成,設置尾部檢測浮標,并同步移船,將未充灌袋體全部鋪放至河床上,充砂管隨袋體同步跟到水下進行充灌,控制運砂船中的輸砂方量將袋體充灌飽滿。砂被充填完成后,解開尼龍繩活扣將充砂管抽出。斷面內底層袋體沖完后充灌上層袋20、體,充灌過程中及時計算用砂方量,達到用砂方量后停止沖砂 被袋體鋪設后檢測砂被鋪設過程中每隔20米在袋體兩側各栓一個浮球,待砂被鋪設完成后利用鋪排船作為平臺,將事先固定在排邊的浮球拉起,參考懸掛的垂球將連接浮球的拉繩放置到垂直狀態,采用背包GPS便可直接測量每個浮球的坐標,以此可得到砂被鋪設后邊線位置,達到砂被堤心位置檢測的目的。按照上個砂被堤心的實際坐標位置確定下塊砂被袋體的施工位置,輸入電腦生成新的電子海圖,在GPS指導下進行下一塊砂被袋體的鋪設,以此類推直至完成堤心砂被全部任務。砂被堤心成型質量檢測采用前、中、后三個階段斷面比較法,比較相同區域每個階段的水深斷面圖,確定砂被堤心拋填效果。施21、工前,對砂被堤心施工區域采用測深儀進行工前水深測量,記錄好測量數據,形成待拋填區三維圖,并采用南方Cass成圖系統生成斷面圖(10m一個斷面)。施工過程中,為確定砂被充灌高度,采用手持測深儀進行現場水深測量,根據船舶定位系統實時顯示的水面高程可推算出拋填后標高,進一步指導現場施工。每施工完成100m,用測深儀進行水下成型質量檢測,生成斷面圖,分析砂被堤心施工質量,對局部不滿足要求的區域,采用小砂袋進行補拋,直至斷面滿足設計要求。4.2.3砂被堤心施工工效分析根據前期施工經驗,一艘運輸船配備4臺充砂泵,充砂效率約350m/h,每天按照12h有效工作時間考慮,每天可充灌砂被4200m。月有效工作天22、數按照24d考慮,每艘鋪排船一個月可充灌砂被100800m,船機配置滿足施工強度要求。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按照圖紙要求采用相應的砂袋布,應保證袋體無破損。砂被袋卷上卷筒前檢查有無破損,船上配備手提縫紉機和相應機織布,發現破損處要修補后才能使用。230g/m2丙綸長絲機織布技術指標 表4-1項 目單位指標單位質量g/m2230*抗拉強度縱向N/50mm3000*橫向N/50mm2900*延伸率縱向%35橫向%900橫向N900頂破強度N5000孔徑O95mm210-3注:1、表中帶“*”為必須達到的指標,其它指標允許偏差5%。2、延伸率指標以達到表內抗拉強度時的延伸率為準。350g/ m2丙綸23、長絲機織布技術指標 表4-2 項 目單位指標單位質量g/m2350*抗拉強度縱向N/50mm4300*橫向N/50mm3600*延伸率縱向%35橫向%1300強度橫向N1300頂破強度N9000孔徑O95mm210-3注:1、表中帶“*”為必須達到的指標,其它指標允許偏差5%。2、延伸率指標以達到表內抗拉強度時的延伸率為準。150g/m2無紡土工布技術指標 表4-3 項 目單位指標單位質量g/m2150*抗拉強度縱向N/50mm225*橫向N/50mm225*延伸率縱向%50橫向%120強度橫向N120頂破強度N600孔徑O95mm210-3注:1、表中帶“*”為必須達到的指標,其它指標允許偏24、差5%。2、延伸率指標以達到表內抗拉強度時的延伸率為準。380g/m2針刺復合土工布(230g/m2機織布+150g/m2無紡布)技術指標 表4-4項目單位指標單位質量g/m2380(-5)*厚度mm2.5抗拉強度縱向N/50mm2600*橫向N/50mm2500*延伸率縱向%35橫向%900強度橫向N800頂破強度N5000刺破強度N500落錐穿透直徑mm8.0孔徑O90mm210-2注:1、表中帶“*”為必須達到的指標,其它指標允許偏差5%;2、延伸率指標以達到表內抗拉強度時的延伸率為準。500g/m2針刺復合土工布(350 g/m2機織布+150 g/m2無紡布)技術指標 表4-5項 目25、單位指標單位質量g/ m2500*抗拉強度縱向N/50mm3600*橫向N/50mm3000*延伸率縱向%35橫向%1300強度橫向N1300頂破強度N9000孔徑O90mm110-2注:1、表中帶“*”為必須達到的指標,其它指標允許偏差5%。2、延伸率指標以達到表內抗拉強度時的延伸率為準。根據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257-2008)9.7.2相關要求。砂被堤心質量檢驗標準 表4-6一般檢驗項目1充填袋的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2充填袋的飽滿度應控制在75%85%。3充填袋應分層填筑,層與層之間和充填袋之間應交錯嵌緊,不得形成垂直的通縫和貫通堤身的空隙,充填袋宜沿垂直壩軸線方向布設。允許偏差26、項目允許偏差值(mm)1壩頂高程1502壩頂寬度+120-2503坡度10%4軸線位置15005充填袋尺寸長度+50-30寬度+30-10充填砂的規格和質量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的技術指標,砂質采用粉細砂,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總量超過總質量85%,小于0.005mm粘粒含量小于10%。嚴格控制砂漿濃度,防止堵管,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充砂,充填過程中不斷改變充砂管口的輸送方向,以免袋體受力不均而導致變形位移。砂被堤心高度控制為保證砂被充填高度,技術主辦在充填之前計算出砂袋理論充填方量,并以袖口為界限分倉,計算每倉理論方量。根據投入泥漿泵的臺數及效率,確定完成每倉充灌至充填高度需要的充灌時27、間,然后控制后續每倉的放袋速率。由于袋尾部分需入水后繼續充填,在最后一排袖口充灌之前核算還需充灌方量,計算袋尾充填時間,再按時進行充填,保證整條砂袋充填度滿足設計要求。袋體保護措施砂被堤心施工完成后,在已鋪設完成的砂被區域四周設置警戒浮標,同時加強現場巡視,防止施工船舶、機械等對袋體的破壞。5、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5.1通航安全保證措施嚴格執行施工船舶準入制度,采砂船、運砂船必須嚴格執行海事主管機關及項目部安全管理規定,服從海巡艇的指揮和管理。施工船舶必須加強對船舶各項設備的維修保養,確保船舶設備處于良好狀態。施工船舶在錨泊作業時必須與周圍船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走錨和發生碰撞。穿28、越航道的船舶必須遵守船舶定線制規定,主動避讓航道上的順航行駛船舶。穿越航道時必須看清順航道行駛船舶的航行動向,禁止搶越順航道行駛船舶船首。航行區域經常有漁船礙航,運砂船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漁網纏繞槳葉、船舶碰撞、人員落水事故。5.2安全要求施工期間,指派專人收聽當地氣象預報,大風前及時將氣象預報轉報各鋪排船舶做好防風準備工作。加強船舶警戒瞭望工作,確保鋪排船舶安全施工。嚴格執行“三必須、五不準”。所有在船人員不準喝酒,不準穿拖鞋,工作時必須佩帶安全帽,穿救生衣、防滑鞋。無關人員在船舶系纜及鋪排船移船絞錨纜時須遠離纜繩,防止纜繩傷及自身。非操作人員不準隨意觸碰錨機、滾筒電機及斜板電機等控29、制系統。起重作業必須專職專人,不得違章操作;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不得隨意指揮、違章指揮。充砂袋充灌前,灌砂口、輸砂管接頭及高壓水管接頭應連接牢固。充灌前,高壓水槍不得射向人員和電氣設備。充砂泵或高壓水泵的吸頭應采用專用支架吊設。升降吸頭不得直接提拽泵體電纜。乘坐交通船須穿好救生衣,服從交通船管理,待船挺住靠穩后方可有秩序上下船。夜間施工時,鋪排船提供足夠的現場照明,包括作業甲板、錨機、運輸船船艙的照明需符合現場施工要求,為夜間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詳見夜間施工方案。5.3環保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袋裝砂拋填施工區域位于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是長江干流豚類保護區唯一不通航的水域。項30、目部根據江豚保護的要求,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詳見江豚保護專項施工方案。5.3.1水質污染的應對措施砂質采用粉細砂,嚴格控制含泥量,減少懸浮物擴散范圍。往來施工區的船舶在航行經過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時限速航行,以避免擾動原江底床面淤泥,造成懸浮和擴散,以及因快速航行對江豚的直接傷害。5.3.2防止工程船舶油污及化學物質的泄漏措施參與施工的所有船舶均需經過項目部和海事部門嚴格的雙重安全檢查,只有符合現場作業要求且保持良好工況的船舶才能參與施工,要求進場配置防范臺風和大霧等惡劣天氣下的相關助航設施。實施安全航速是避免事故的重要措施,能夠防止碰撞發生船舶擱淺、碰撞及溢油事故,所有鋪排船舶均實施31、限速4節。現場調度中心實時對施工區域的各類船舶進行監控和調配,避免發生因碰撞、沉船造成的溢油和物料泄漏事故。加強現場管理和設備維護,避免管線泄漏等造成水域懸浮物污染。嚴格管理施工水域作業和待泊的各類船舶,嚴禁將船上垃圾和燃料等廢棄物直接投入和排放到江中,船上垃圾和廢油污水等擬由江蘇海恒暢船舶服務有限公司回收處理。制定緊急漏油及化學物泄漏事故應急預案,配備圍油欄、吸油氈等應急物資,以備第一時間盡快清理油污及防止擴散。嚴格執行航行操作規程,避免船舶顛覆事故,同時與海事、環保、漁政等機構保持聯系,制定事故應急預案。5.3.3工程施工產生的污染物質泄露應對措施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當地海事部門的防污管32、理規定。設備維修時,采取有效的接油盤、局部鋪墊等措施處理設備油水,嚴防各類油污進入水域。加強船員防止污染應急訓練,制定防止污染應急措施。擬委托江蘇海恒暢船舶服務有限公司定期收集鋪排船舶產生的生產生活垃圾、油污水,嚴禁將各類生活、生產垃圾扔入江內污染水體環境。5.3.4噪音污染的應對措施為了減少施工噪音,工程施工期間,我們將要求所有參與施工的運輸船舶、拖輪和輔助船舶在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采取嚴格的限速措施,要求航行速度不得大于4節,有效防止航船撞擊江豚和降低噪音滋擾。無特殊要求時,盡量在水道中央航行,避開近岸帶水域。選擇低噪音的機械,并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保持船舶和機械良好的性能狀態,盡可能減少施工噪聲及累加效應。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