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案的研究(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4784
2022-08-01
3頁
39.44KB
1、道路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案的研究摘要:施工技術管理是整個道路工程管理的核心。道路施工技術管理是實現施工項目目標控制的必要策略,在施工中必須將道路施工技術管理的必要性與具體工程的可操作性結合起來。根據工程實踐,從道路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道路施工現場技術管理、道路竣工驗收階段技術管理等方面對道路施工技術進行論述,保證優質、安全、低耗、高效地按期完成道路施工任務和目標。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引言: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完善,公路建設工程也在不斷的日趨發展。雖然當前我國道路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由于當前公路反復承受的載荷量越來越大,在道路施工中,施工人員技術不專業,操作不規2、范,因而出現了質量問題,造成了道路的穩定性下降,大大降低了行車的舒適度。因此,為了有效提高道路的施工質量,必須切實預防與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及隱患,了解質量控制途徑,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從而保證道路工程達到質量標準。1 道路施工技術工藝1.1 測量放樣為了確保施工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前需認真做好線路領樁、補樁、施工放樣等工作,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和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前做好路線復測工作,對修筑的路基線路根據設計文件中和領樁時確定的開挖、填筑的中心線進行現場測量,驗證在定線進所測定的位置標樁、高程、轉角點是否準確無誤。1.2 場地排水施工前必須清除施工現場內的所有礙施工的障礙物,同時,施工場地積3、水需要及時排除,為路基順利施工提供良好的作業條件,因此,可以在清理場地的同時,在工程范圍的兩側開挖邊溝,臨時排水,將水引入到附近的排水系統排除。邊溝縱坡應大于 3%,邊溝為梯形,底寬為 50cm。在地勢低洼處設置集水井,井內放置電動潛水泵抽水。1.3 確定最佳含水量與最大干密度土最佳含水量與最大干密度因土質的不同而有差異。土的最佳含水量的最大干質量密度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施工前,將擬用于工程的土?F場取樣,做出多組對比試驗數據,作為指導施工的依據。1.4 基底處理基底處理是路堤穩定、堅固極為重要的因素,必須認真做好基底處理工作。工程表層 30cm 的地表土清除外運并壓實,如果達不到壓實要求必4、須翻挖壓實,使壓實度達到要求。土路基填筑開挖以機械化施工為主,并配合足夠人力。土路基所用材料應在監理和工程師認可的最佳含水量狀態下攤鋪,通過攤曬、灑水等方法,控制最佳含水量,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1.5 土路基壓實路基壓實是保證路基質量的重要環節。為了使路基壓實有較高的質量,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正確選用壓實設備,采用攤土機、平地機等有效攤鋪設備,在推土機或平地機細微平土的同時,控制合適的含水量,然后壓路機碾壓,這樣達到均勻一致的平整度。1.6 控制碾壓速度通常壓路機進行路基壓實作業行駛速度控制在 4km/h 以內,確保碾壓速度均勻,碾壓輪跡重疊,前后兩次輪跡要重疊 2030cm。當采用多個施工段同5、時施工時,壓路機碾壓輪必須超過相鄰施工段的接茬處。壓路機碾壓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穩后振、先慢后快、先邊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輪跡要重疊等原則,且碾壓輪應超過相鄰兩施工段的接縫。碾壓進應順道路中心線方向進行。碾壓速度均勻,輪跡重疊寬度,二輪壓路機為30cm,三輪壓路機為后輪寬度的一半。土路基壓實后不得有松散、彈簧、翻漿及表面不平整現象。若下層未達到壓實要求,不得鋪筑上層,壓路機壓不到的部位,應用小型機夯實。在壓路機壓不到的部位,可以采用小型機夯錘等。夯擊面在縱橫方向均做到相互重疊一半,防止漏夯。2道路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道路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主要表現為道路土基施工、穩定砂礫施工、黑色路面面6、層施工、道路設施施工等幾方面,具體為:2.1道路設施施工中對于易損壞部位時常忽視,因而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如下:下水道檢查井周邊回填土夯實不足,導致出現沉陷問題;檢查井基層普遍高于路基基層,壓路機無法對檢查井四周基層進行壓實,導致出現其沉陷問題;檢查井底座設計標高不一致,周邊護邊未使用混凝土進行砌筑,造成行車易對其產生破壞;檢查井井蓋高于路面,行車易造成其移動。針對上述問題,可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首先檢查井土基施工中應注重其四周土體夯實,著重對其橫斷面方向井邊進行碾壓處理,確保其密實度達標;其次對于檢查井蓋,應升降一次重新進行砂漿坐漿處理,確保井蓋座固定和強度達標。2.2穩定砂礫施工中常見問題為7、:對路面進行攤鋪、碾壓和平整時未按整塊施工,導致攤鋪層次、平整度以及標高無法控制,甚至出現坑塘嚴重、土基松軟等問題;通常情況下,憾砂厚度應在20cm30cm,壓路機攤鋪碾壓應分層進行,而實際施工中出現工序缺少情況,導致底基層砂礫密實度不達標;承重層施工中,由于穩定層與憾砂層區分不明,厚度不均,導致碾壓成型時出現穩定層厚度不均勻、路面平整度不足以及板體強度不夠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首先應確保道路施工過程中堅持大面積施工原則,確保穩定層次分明和碾壓密實度達標等;其次應著重對穩定層設計高程進行控制,并對松鋪系數進行把握,爭取一次成型施工,防止成型后出現再挖再補等情況。2.3 道路土基施工中,常見的施8、工技術問題主要是溝槽回填問題和土基的密實度及平整度,土基橫坡及碾壓等。對于溝槽回填問題,主要有溝槽施工未按設計要求、回填土水分含量過高、回填施工過程中有其他雜質混入等。造成了道路使用過程中受行車作用,溝槽部位發生沉陷,導致溝槽兩側出現縱向裂縫與凹槽等,嚴重影響了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3結語總結:道路最終的成品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質量的好壞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而路基路面作為道路的基礎,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道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必須注重施工細節的質量控制,嚴格執行路面基層施工的技術規范,對每個施工過程要做到心中有數,緊抓施工要點,從而保證道路通行的安全、舒適,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參考文獻:1閆相偉.淺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措施J.建筑工程,2012,(11):145.2馮 云.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討J.科技發展,2011,(153):98.3嚴成金.探討公路橋梁施工技術中的重難點J.城市建筑,2011,(21):4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3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