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澆帶專項施工方案已報審(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4790
2022-08-01
10頁
538.50KB
1、目 錄 一、編制依據- 2 -二、工程概況- 2 -三、施工部署及準備- 2 -3.1、人員部署- 2 -3.2、砼澆筑順序- 3 -3.3、施工準備- 3 -3.4、材料及主要機具準備- 3 -四、后澆帶的留設要求- 4 -4.1后澆帶的要求:- 4 -4.2、后澆帶的構造及留設方法- 4 -4.3、施工縫的處理:- 7 -五、后澆帶的保護措施- 7 -六、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 7 -七、后澆帶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8 -八、質量保證措施- 9 -九、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注意事項- 10 -一、編制依據1.1本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紙1.2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2、64-92)1.4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1.7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1.8地下建筑防水構造(10J301)標準圖集-49、50頁1.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10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縮印本)二、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上20層的高層建筑,基礎采用筏板基礎,筏板基礎下采用CFG復合地基,筏板基礎長度為約為66.4米,最大寬度21.2米,筏板厚度為:1.0米。總建筑面積為19369.84 ,其中地下3、二層建筑面積為為1867.28,負二層層高為3.3米,負一層層高為3.2米,地上建筑面積為17502.56,設計+0.00絕對標高為23.00m。本工程筏板基礎+0.00設后澆帶,后澆帶寬度為800mm,位置為1920軸,總跨度為9.9m,屬收縮后澆帶,地下室底板及外墻防水層為2厚RG防水涂料。本工程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抗震烈度7度,建筑結構類別為類,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結構抗震等級三級。本工程基礎底板厚度為1000mm,地下室外墻剪力墻厚為250mm,內墻為200厚,樓板厚度負二層為250mm,負一層為180mm厚。基礎及地下室結構混凝土等級均為C35,抗滲等級為P4、6。 三、施工部署及準備3.1、人員部署項目部管理人員安排: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員必須進行旁站監督,材料員要及時做好材料的收料和驗收工作。現場施工員和材料員應進行值班,保證澆筑質量。3.2、砼澆筑順序根據施工圖紙,本工程計劃先澆筑基礎底板后澆帶,再依次澆筑負一層、負二層后澆帶。3.3、施工準備3.31、組織技術人員熟悉圖紙,掌握圖紙中有關結構混凝土施工的各項內容。3.3.2、根據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條件、施工部位、施工氣溫、澆筑方法、使用水泥、骨料、摻合劑及外加劑,確定各種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所需坍落度和初、終凝時間,委托有資質的專業實驗室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設計。3.3.35、商品混凝土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提供混凝土出廠合格證以及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材質證明及復試報告等材料。3.3.4、確定澆筑混凝土所需的各種材料、機具、勞動力需用量,以滿足施工需要。3.3.5、已完成鋼筋預埋件、施工縫及各專業的隱檢、模板的預檢工作,地下防水已做好甩槎并經過驗收合格。并進行標高、軸線、模板的技術復核。3.3.6、施工前作好試塊的留置計劃和制作準備工作。3.4、材料及主要機具準備3.4.1、材料準備后澆帶施工材料計劃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及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鋼絲網50后澆帶混凝土封堵2遇水膨脹止水條20*30m1503塑料薄膜300養護4化纖毯5厚300養護5混凝土試模100100100只16、86配電線、箱套37充電手電支5地下室臨時照明3.4.2、主要機具混凝土輸送泵1臺、插入式振動器、膠皮管、手推車、大小平鍬、鐵釬、抹子、電鎬、電焊機、對講機、混凝土坍落度筒、混凝土標準試模等。四、后澆帶的留設要求4.1后澆帶的要求:4.1.1、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伸縮后澆帶在二側砼齡期達到60天后,經設計部門認可后進行澆筑。4.1.2、所有后澆帶應采用C40P6補償收縮細石砼澆筑,后澆帶砼強度等級比二側砼高一級(+C5)。4.1.3、后澆帶留置部位鋼筋應連續不斷,為防止鋼筋因銹蝕而削弱,后澆帶的板中均布置雙倍鋼筋。4.1.4、后澆帶企口采用粗糙的木模,本工程采用市場的商品快易收口鋼網支擋,使界7、面保持粗糙。4.1.5、地下室后澆帶必須采取覆蓋保護措施,凡因留置后澆帶而形成較大懸臂的部位應加支撐,待后澆帶砼澆筑后強度達到100%時才能拆除。4.1.6、后澆帶澆筑前必須全面進行清理干凈。如地下室積水,應抽排干凈并清除干凈該處余泥渣物,用水沖洗干凈后,方能澆筑砼。4.2、后澆帶的構造及留設方法4.2.1地下室后澆帶的構造:本工程地下室后澆帶按結構平面位置尺寸留設,后澆帶構造如下圖:4.2.2 留設方法4.2.2.1地下室底板底筋綁扎好后,按設計圖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長線,支架后澆帶邊線與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上下層鋼筋網中間約有800mm高,采用模板、方木兩邊對撐加固,鋼筋下保護層堵8、漿用800目鋼絲網帖成雙層沿支架敷設并扎牢,板面筋綁扎完成后,上部用800目鋼絲網扎緊并設梳子狀邊模。做法如圖: 4.2.2.2梁的豎直后澆帶(施工縫)本工程梁頭施工縫采用800 目的鋼絲網片疊合二層,用細鋼絲綁扎牢固,緊貼鋼絲網的外側用水平短鋼筋綁扎在梁的鋼筋上,作為背楞。在澆筑梁混凝土時把制作隱含施工縫的鋼絲網片、短鋼筋等材料不再拆除取出。4.2.2.2板面后澆帶:a)板后澆帶的底模與支撐系統與兩側現澆板模板分離。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后澆帶位置的頂板模板與支撐系統不得拆除。模板支設方式見下圖示意:b)兩側木模采用竹膠合板,加工顧鋸齒狀供鋼筋穿過,如下圖:4.2.3后澆帶部位的模板支承體系應9、以其兩側邊沿線出20cm為界,自成一獨立體系,同時又要確保與整體支承系統共同受力,即當相鄰結構施工時,后澆帶部位的支承架參與整體支承系統共同受力,但當相鄰結構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澆帶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獨立工作的性能不變,后澆帶兩側混凝土結構與模板間應不產生間隙,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接縫平順。4.2.4后澆帶部位的模板支承體系必須在后澆帶部位的砼達到設計要求的100%后,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后澆帶模板支撐時,兩側考慮采用1.8cm2.0 cm厚開槽木模板,其安裝方法按常規操作。4.2.5混凝土澆筑28天后,下方模板與支撐方可拆除。為了避免工人誤拆后澆帶支撐架,架子與模板用黃黑相間顏色標記。4.3、10、施工縫的處理:4.3.1防止垃圾等雜物落入后澆帶內的措施:施工縫處理并清理干凈后,應在后澆帶兩側的板面上砌筑二皮磚墻,外側用磚砌體做成防水坎,然后在后澆帶的上面輔封蓋木模板,避免以后施工過程中污染鋼筋及建筑垃圾掉入后澆帶內4.3.2梁頭部位:在拆模后綁扎鋼筋之前,施工隊放線人員將梁頭位置在墻上彈出邊線,接著施工隊派專人用砂輪切割機配合使用鏨子將梁頭位置精確鑿出,要求鑿除多余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浮漿、松動石子等,并清除干凈。4.3.3后澆帶和施工縫在澆灌前,應將鋼筋除銹,調直理順,將接縫處的砼鑿毛,清除松石子和雜物,清洗干凈,保持濕潤,并刷純水泥漿一道。4.3.4后澆帶和施工縫在澆筑砼11、時,振棒落振點先振兩側,后振中間,多點輕振,搗實。后澆帶搗實后即抹平,清除余漿。五、后澆帶的保護措施5.1底板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后澆帶空置期間,為防止雜物、污水進入,可采取以下封閉措施:在底板后澆帶上側砌筑120mm寬、200mm高的磚帶,上部用膠合板全封閉。5.2混凝土墻后澆帶的保護措施: 5.2.1墻體后澆帶內側的保護:墻體后澆帶采用膠合板加以全封閉,以防止雜物落入。5.3頂板(樓面)后澆帶的保護措施: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位置的頂板模板不得拆除。個別需拆除的,需在28天后,并及時用鋼管回頂。六、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6.1、施工工藝流程:除、清理后澆帶雜物 鋼筋除銹 、整形、綁扎或補焊12、 模板支設 監理驗收 澆筑砼 養護6.2、施工方法6.2.1拆除、清理后澆帶雜物:在原樓層施工時,為了追求后澆帶留置位置的準確和觀感,在后澆帶二側為鋼絲網和木方,現在施工時要將木方全部拆除,將多余的鋼絲網剔除,梁板后澆帶內的流漿和多出的砼需鑿除干凈并鑿直,將原有的砼垃圾全部清理干凈方可進入下道工序。6.2.2鋼筋除銹和調直:鋼筋除銹包括將所有鋼筋全部除銹,基礎內的鋼筋用長把鋼絲刷進行除銹;除銹后用水將后澆帶內的鋼筋銹沖洗干凈;除銹后要將鋼筋彎曲的進行調直,梁板內的受力鋼筋需按設計要求進行搭接和補焊,需增補的鋼筋要進行增補;經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基礎除銹沖洗后要立即進行澆筑,樓層后澆帶在砼澆筑前13、進行沖洗,防止鋼筋二次銹蝕。6.2.3模板的支設: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清理完成后可直接澆筑砼,不需裝模,梁板及外墻等部位的后澆帶需先裝模板才能澆搗。模板的支設同原設計梁(墻)板尺寸,下部支撐必須頂緊,地下室外墻加固用對拉止水螺桿。樓層后澆帶的模板從下到上分層進行,中間不能間斷。6.2.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a、混凝土澆筑前要將后澆帶內雜物清理干凈,用水沖洗后刷純水泥漿一道。b、混凝土采用C40P6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c、后澆帶和施工縫在澆筑砼時,振棒落振點先振兩側,后振中間,多點輕振,搗實。后澆帶搗實后即抹平,清除余漿。d、為保證后澆帶混凝土在規定的齡期內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控制混凝土早期14、產生收縮裂縫,必須做好養護工作,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進行,養護時間應不小于14d,水平梁板采用覆蓋麻袋澆水養護,以保證砼體處于濕潤狀態。e、在澆筑砼時,專人專職巡檢縫底支模,是否有松動,暴裂、變形等現象。如有即停止澆筑,對支模進行搶修后再澆筑。七、后澆帶施工應注意的問題后澆帶要嚴格按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施工中應高度重視下列問題:7.1、接縫形式必須嚴格按圖施工,施工時應用堵頭板。不能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縫處混凝土澆搗困難,造成混凝土不密實,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地下室底板還易產生滲水現象。 7.2、后澆帶先澆混凝土完成后應進行防護,局部應覆蓋,四周用臨時欄桿圍護,防止施工過程中污15、染鋼筋,保證鋼筋不被踩踏。堅決避免后澆帶不設圍護,踩彎鋼筋、鋼筋雜亂、建筑垃圾較多,不易清理的現象。7.3、后澆帶澆筑混凝土前必須將整個截面按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清除雜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動的砂石和軟弱混凝土層,并將兩側混凝土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充分保持兩側混凝土濕潤,一般不少于24小時。在表面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后,及時澆筑混凝土。若兩側混凝土不鑿毛就澆注,容易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結強度難以保證,處理不好就會在后澆帶兩側造成兩條貫空裂縫,極易滲水。7.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等級比原先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并在混凝土中摻加防裂抗滲劑,使用微膨脹水泥,可使其產生微膨脹壓力以抵消混16、凝土的干縮,溫差等產生的拉應力,使混凝土結構不出現裂縫,提高抗滲能力。 7.5、后澆帶后澆混凝土一定要精心振搗密實,注意澆水養護。避免因后澆混凝土用量較少,在后澆帶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隨拌隨澆,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現象地發生。 7.6、后澆帶部位的梁,板內鋼筋不得切斷,該部位梁板內的加強鋼筋應嚴格按設計圖紙設置。7.7、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在后澆帶混凝土澆注前,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必須待后澆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順序拆除。杜絕提前拆除后澆帶跨內的模板和支撐,造成板邊開裂,使結構承載能力下降。 7.8、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17、程中,應特別注意振搗器距離模板的距離,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嚴重流失,一般振搗器距離模板控制在4050cm之間,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在鋼絲網片及模板處,較深的垂直施工縫處應補用鋼釬人工搗實。7.9因后澆帶砼應采用提高一個強度等級、早強、補償收縮的混凝土。施工前單獨申請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劑及摻合料的進場檢驗和試驗工作,及時申請混凝土配合比。澆筑時認真計量,在混凝土澆筑時按規定留置標養試件和同條件養護試件,用以檢驗和證明后澆帶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澆筑后應重視其養護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抗滲性。八、質量保證措施8.1為了使后澆帶施工達到一次性合格的質量目標,所有后18、澆帶的清理、鋼筋除銹、調直、模板的支設、砼澆筑等將派專人管理,并一直跟蹤至養護結束。8.2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措施為保證后澆帶混凝土在規定的齡期內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控制混凝土早期產生收縮裂縫,必須做好養護工作,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進行,養護時間應不小于14d,水平梁板采用覆蓋麻袋澆水養護,以保證砼體處于濕潤狀態。九、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注意事項9.1、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勞動保護規定,正確佩帶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和班長班前講話要求。9.2、交叉施工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不得傷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傷害。9.3、任何作業人員不得擅自拆動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如必須拆動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允許方可。9.4、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拋灑施工垃圾和排放污水等人為造成的環境污染。9.5、作業人員除必須執行作業時間限制外,在作業過程中應該自覺減少和消除嘈音。9.6、作業人員要堅持文明施工,個人行為要適應CI形象管理要求。9.7、拆除樓頂模板時應該一邊拆支撐一邊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撐。未澆筑的樓層后澆帶頂面應覆蓋嚴密,防止物體從后澆帶中墜落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