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道管線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4848
2022-08-01
5頁
25.15KB
1、地埋管道、管線施工方案地埋管道施工方案1、施工放線首先與業主、監理三方現場交樁,并組織測量人員進行復測,在沿管溝一側補加溝槽開挖邊樁,邊樁設定在管溝折點,閥門井和排氣井等特征處要求水平段每30米補加一個邊樁。然后根據邊樁用白灰灑開挖線,經業主代表和現場監理驗線合格后進行管溝土方開挖。2、管道土方開挖開挖斷面:底口300mm,上口900mm,深1m,管溝開挖時首先要對砼路面進行切割,或對花磚人行道進行拆除,然后將其地表30cm以內的道路面層及不可回填土及時拉走,回填土放在管溝一側80cm以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米,管溝另一側留有0.52米人行道,便于人工下管。管溝開挖到設計標高后,立即進行管2、基處理,并組織驗收,嚴禁長時間涼槽,做好安裝準備。3、PVC管安裝安裝前必須對管材、管件進行驗收,由材料員先驗收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各項性能檢驗報告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等相關資料,并進行外觀檢驗,對有明顯溝紋、雜質、氣孔、色彩不均等以及局部傷痕超過管道公稱壁厚10%,斷面圓度誤差大于0.5mm,壁厚不均勻度大于12%的不合格管材管件拒絕進場。并根據自檢情況及時交業主、監理驗收。 PVC管運輸時應放在平板上,直管全長應有支撐保護,必須用遮陽布遮蓋,并避免與油污及其他化學藥品接觸。 PVC管在裝卸時,嚴禁沿地面拖拉,不得劇烈撞擊,應按材料員、技術員要求在指定地點小心卸管,輕搬輕放,而且材料堆放高度3、不得超過1.5米。PVC管在下管前,必須清理管內臟物,對溝底進行檢查,確保管材不受損壞,復測溝底標高、溝底寬度、轉角大小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管子下溝時,應避免劃傷、扭曲、變形,必要時使用合適的木材及尼龍繩下管,不得使用鋼絲繩。4、穩管及水壓試驗:穩管:是將安裝好的管道采用管身回填壓土的方式穩定其管位不再發生變化,通常在每一根管子的中部采用回填土夯實,土體長為單根管長的,土體高度達到管頂以上0.5米,土體密度達到0.90以上。水壓試驗:水壓試驗前,必須對管道進行充水,壓力泵必須安放在試壓管段標高較低的一端,在該處安裝壓力表,標高較高處安裝排氣閥,然后由水泵供水給試壓管道。充水時,隨時打開排氣閥,4、排掉管內空氣,直到壓力水從排氣閥口射流為止。水滿后,在管道必須保留24小時,使管壁接口充分吸濕。在第二天開啟試壓泵時,再進行最后一次充水,排氣閥射流后,迅速關閉排氣閥,打開壓力表閥及管道上的控制閥門,開始起動壓力泵加壓,第一次加壓到試驗標準壓力時,停泵排氣,使管內的水化氣隨壓力水排出后,再進行第二次啟泵加壓,當表壓還有0.05余值時,第二次停泵,穩壓排氣。接著進行第三次啟泵加壓,此時須把進水閥門關小,表壓值達到試驗壓力值時,立即關緊進水閘門并停泵,此時開始計時,工作人員沿管線逐個檢查接口的滲漏情況,并用紅漆做好標記,30分種后表壓降不大于0.05MPa,管道無漏水現象,即為水壓試驗合格。5、管5、道土方回填:第一是穩管土回填,這部分土的回填已在接口后穩管工序完成,要求用手提錘夯實,每次填土15cm,每錘點連錘二下,由槽邊向中心依次錘打,夯實密度不小于0.9。第二是管頂以上50cm管腔回填,這部分土的回填與穩管土回填的要求一致,特別注意管底的夯實,不能漏夯,更不能不夯。第三是管頂50cm以上至自然地面的回填,這部分采用人工鋪填,立式打夯機夯實,要求每次鋪土24cm,夯實密度不小于0.90,在道路處不小于0.97。低壓地埋線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1.施工測量控制:測量控制:針對本工程的特點,現場建立平面控制系統,以便在整個施工期間針對其他工程項目的施工進行測量控制。2.平面放線根據工程的起點、6、終點、導線樁和轉折點的設計坐標,平面放線時,在工程的起點、導線樁、終點和轉折點均已打樁核定后,再進行中心線和轉角測量。中心線測量時,應每隔2030m打一個中心樁,中心樁的間距應統一,以便于統計距離和施工取材。然后根據工程規定需要的寬容用白灰撒出開挖線。3.復測、定位根據監理的現場交樁和書面材料,復測中如發現有超出容許范圍的誤差,要及時報告甲方復測、糾正,在重新交樁后,施工方應再次按上述程序上報,直至準確無誤,甲方認定為止。4.竣工測量工程施工結束后,即進行竣工測量,包括平面測量、平面控制系統的復核。(一)地埋線路施工方法地埋線路大部分為隱蔽工程,抓好線路的敷設工作,是確保地下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7、關鍵。1.開溝開挖地溝,采用小型挖掘機進行開挖,為保證溝直省線,使用“連樁法”。先在地面測量放樣,在確定的路徑上將一個直線段劃分為一個區,三點成一線,每1020m立一個小木樁。開溝時先不拔樁,待溝基本成型后,前后照應,沒有彎曲后再拔樁。挖溝深度一般要求在凍土層以下,不得小于1m,上口寬度為0.7m,溝底寬度為0.3m,溝底要求平整、硬雜物要清理干凈。當地面出現高差時,應挖成平滑斜坡,上下成圓弧形,以免電線彎曲過大。2.放線放線前,要嚴格檢查地溝質量、測試地埋線,放線過程中不得損傷地埋線。放線者要隨時注意檢查導線有無缺陷,要一邊放,一邊用手摸,眼睛注意看。對于有粗細不勻、護套層損壞等缺陷的地埋線8、,在浸水測試時不容易測出,而在放線過程中認真檢查可以發現。放線過程中,發現機械損傷,芯線斷股,接頭等應立即加上明顯標志,并在填土前及時處理。放線時嚴禁在地面上拖線前進,防止打卷、扭折、交叉、擰絞或繼續損傷。應根據線路距離,選放線長度與之相適應的導線,盡量避免出現接頭。在放線時要留有一定得余度,以備接頭和膨脹伸縮用。導線連接地埋線端頭制作時,將地埋線端頭削出1520cm,用來與其它導線連接,接頭可用壓接和纏繞法,也可以用并溝線夾連接。3.沙土墊層首先用自卸三輪車將沙土運到溝邊,采用人工散撒,為保證墊層的厚度,首先在溝底打上木樁,木樁高度在0.2m,然后用自制工具找平。4.排線排線的目的是核準相序9、,排好線間距離,留好裕度(曲折線)。相序的規定為:面向受電側,左側L1相、中間為L2相、右側為L3相。用木板自制一個梳線耙,將各條相線裝入線耙,由一個人拉著梳線耙順溝底徐徐向前移動,后面緊跟二人隨即覆蓋一層1020cm厚的填土,使電線按所要求的排列方式敷設固定。線路的始端、末端線頭,要留足接入控制開關或接線箱的長度。在線路中間如有分支或出現接頭時,宜采用U形布線法,即把接線引出地面,在接線箱內接線,以減少地下接頭。如需要在地下接頭的地方,線端應多留出1.01.5m。5.鋪磚電纜敷設后,鋪磚可由多人同時進行,將磚塊鋪放在溝槽中的電纜上,以保證電纜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6.填土回填土分兩步進行。第一10、步,隨排線逐漸進行。排好線后,隨即向地溝內填粗砂1020cm厚壓住地埋線。在線路有地下接頭的地方,要留一段距離不填土。在U形布線處,要待排線人將線留夠長度固定好再填土。同一線路只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回填,不可多處同時進行,第一層土填好后,應進行一次絕緣搖測,以便發現隱傷,及時處理。第二步,經復測無問題后即可將全面回填。對地埋線溝無夯實要求,應自然下沉,回填土應高出地平面約30cm作為沉降層。如施工現場附近有水源,最好向地溝內放水將地溝浸實。回填土完畢后,再復測一次絕緣電阻值。將測試的數值做好記錄,填入施工記錄表中。雨季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1)雨季來臨之前,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備足抗洪搶的工具和11、物資,收聽當地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及時了解天氣情況。(2)在施工準備時,對于機電設備及電閘箱,采取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并安裝接地安全裝置,流動電閘安裝漏電保護裝置。(3)雨季來臨之前,對現場臨時建筑中,如宿舍、辦公室等進行全面檢查,防止漏雨對危險建筑物進行加固、翻修或拆除。(4)加工間、材料庫等臨建做好防雨措施,防止材料淋雨,暫時不用的鋼模板、架管等鋼結構設備,刷好防腐油漆,架空堆放,防止銹蝕。(5)材料盡量放放室外內,并做好通風。對露天堆放的鋼筋、鑄鐵管、鋼管等容易銹蝕的材料,存放時底部墊枕木,上面加蓋蓬布或塑料布,以防淋雨銹蝕。晴天時,將蓬布或塑料布揭開,以防止地面水蒸氣銹蝕鋼材。主要12、技術措施(1)雨季期間施工時,采取以下措施:坑槽周圍做好檔土埂,以防地面站水流入。并在坑槽底高排水溝、集水坑、用污水將坑內的積水排至排水溝。基坑開挖后應有及時施工基礎,避免基底長時間裸露,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按要求回填。回填要連續進行,雨前及時壓實,并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2)雨季施工溝槽時,應每隔100200m留一個土堤,以防止雨水流入槽后漫流全溝,溝槽開挖后若不立即鋪管,應留溝底設計標高以上20cm的原土不挖,待到下管時,再挖至標高。采取分段開挖、鋪設、試驗、回填的施工方法,以減小雨季的影響。(3)在運管和下管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封閉管口,防止泥沙進入管內,接口做好后,應用編織帶抹住承插口的縫隙,再適當堆些泥土,防止雨水沖刷接口。管道連接后在管身中部回填部分填土,穩定管子,防止管道飄浮。(4)混凝土澆筑施工避開陰雨開氣,并于施工前做好應急措施,備足架管和蓬布或塑料布,遇雨時搭設防護蓬,混凝土澆筑完工后如遇雨,砼面應用塑料面或蓬布遮蓋,以免沖刷。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