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5045
2022-08-01
7頁
38KB
1、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施工方案一、 施工準備(1)首先熟悉、了解圖紙設計以及會審記錄、工程變更等內容。掌握墻體砌筑工程的長度、寬度、高度等幾何尺寸,以及墻體軸線、標高、構造形式等內容情況。(2)通過圖紙審查,如有問題應及時與設計方聯系,并得到確認,方可施工。(3)砌塊砌體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二、材料準備1、混凝土空心砌塊(1)混凝土空心砌塊為自制砌塊,強度等級為MU15;配合比為:水泥:水:砂:石子=1:0.56:3.6:4.24、規格分為:390mm190mm190mm、390mm90mm190mm。(2)、水泥:采用本地普通硅酸鹽水泥,具有出廠證明及復試報告。(3)、砂:采用本地中砂。(42、)、水:采用本地飲用水。成品后按制磚日期堆放整齊,并有專人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2、砌筑砂漿:本工程砌筑墻體砂漿強度為Mb7.5,其具體要求如下:(1)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按進場日期先后堆放,并保持干燥。如遇水泥強度等級不明或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等情況,應進行試驗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砂:以中砂為主。其砂子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3)水:拌制砂漿的水采用本地飲用水。三、施工流程1、作業條件(1)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準備好施工機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劃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銜接施工。(2)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施工前,必須做好上3、道工序的隱檢、預檢工作及手續,辦好上、下道工序交接手續,并經驗收合格。(3)將基層清理干凈,放好砌體墻身軸線、門窗洞口等位置線,并經驗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4)根據工程引測的水準點,進行標高的抄測工作,同時立好皮數桿。(5)砂漿經格林納達建筑材料檢測室試配確定配合比,準備好砂漿試模。(6)施工現場保持清潔,砌塊堆放有序。2、操作過程(1)墻體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基層清理干凈,按設計標高進行找平,并根據施工圖放出墻體的軸線、洞口線等位置,放線結束后應及時組織驗線工作,并經監理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2)砌筑砂漿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水泥砂漿不得少于2min;同時還應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4、一般稠度以57cm 為宜。砂漿應攪拌均勻,隨拌隨用,因本地在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水泥砂漿應在2h內使用完畢。(3)砂漿試塊的制作:在每一樓層或100m3砌體中,至少制作一組(每組六塊)。(4)砌塊排列:由于砌塊排列直接影響墻體的整體性,因此在施工前必須按以下原則、方法及要求進行砌塊排列,具體如下:1)砌塊砌體在砌筑前,根據工程設計施工圖,結合砌塊的品種、規格,同時根據砌塊尺寸、垂直縫的寬度和水平縫的厚度計算砌塊砌筑皮數和排數,并經審核無誤后,按計算結果排列砌塊。2)砌塊排列應對孔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當搭砌長度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水平縫內設置不少于24的焊接鋼筋網片(橫向鋼筋5、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網片每端均應超過該垂直縫,其長度不得小于300mm。3)立皮數桿: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數桿上注明門窗洞口、木磚、拉結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皮數桿間距20mm,轉角處均應設立,距墻皮或墻角50mm為宜。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經復核,辦理預檢手續。4)外墻轉角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分皮咬槎,交錯搭砌。盤角時灰縫要掌握均勻,砌筑砌塊時準線要拉緊,防止一層線松,一層線緊。5)砌體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為10mm。砌體的垂直縫應與門窗洞口的側邊線相互錯開,不得同縫,錯開間距應大于150mm,且不得采用磚鑲砌。6)砌體澆水:因本地氣溫高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完6、后,專人澆水養護,使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7)構造柱與砌塊墻應砌成馬牙槎,其相鄰的孔洞應填實并插筋112,沿墻高每隔400mm應設置24焊接鋼筋網片,每邊伸入墻內不下于1m。構造柱內的落地灰、磚渣雜物必須清理干凈,防止混凝土內夾渣。8)芯柱的設置部位為:外墻轉角處并灌實三個孔。內外墻交接處灌實四個孔。芯柱應隨砌隨灌隨搗實。較大洞口兩側(外縱墻洞口大于2.4m,內橫墻洞口大于2.1m)。芯柱的豎向插筋為112,其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于40d。,芯柱貫通樓板。芯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埋深小于500mm的基礎圈梁連接。(6)鋪砂漿與砌筑:鋪砂漿:攪拌好的砂漿,灰車運至砌筑地點,并按砌筑順序及所需量7、倒運在灰桶內,以供鋪設。砌筑:1)砌筑應從外墻轉角處或定位處開始,內外墻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接;因本工程使用的砌塊一端有凹槽一端為平面,砌筑時應將有凹槽的一端接著平面的一端砌筑。2)砌塊應逐塊鋪砌,灰縫應做到橫平豎直,全部灰縫均應填滿砂漿。水平灰縫宜用刮漿法。垂直縫可先在砌塊端頭鋪滿砂漿(即將砌塊鋪漿的端面朝上依次緊密排列)然后將砌塊上墻擠壓至要求的尺寸;也可在砌好的砌塊端頭刮滿砂漿,然后將砌塊上墻進行擠壓,直至所需尺寸。3)、在墻體下列部位,采用C20混凝土灌實砌體孔洞:、底層室內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未設置混凝土墊層的屋架、梁等構件支撐處,灌實寬度不應小于600mm,高度不應小于8、600mm的砌塊。、挑梁支撐面下,其支撐部位的內外墻交接處,縱橫各灌實3個孔洞,灌實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塊。、縱橫墻交接處,距墻中心線每邊不小于300mm范圍內的孔洞灌實,灌實高度為墻身全高。4)砌塊砌筑一定要跟線,線一定要跟皮數桿,砌筑砌塊時要“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同時應隨時進行檢查,做到隨砌隨查隨糾正,以便返工。5)、砌塊承重墻體交接處或構造柱、芯柱與墻體連接處沿墻高每隔600設置28拉接鋼筋網片,每邊伸入墻內長度不小于1000mm。樓梯間墻體內拉筋通長設置混凝土帶,具體要求如下:頂層樓梯間橫墻和外墻沿墻高每隔400mm設24通長鋼筋,其他各層樓梯間墻體在休息平臺或樓層半高處設置9、6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帶,其混凝土等級為C25,縱向鋼筋為212.6)、砌塊墻與后砌隔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400mm在水平灰縫內設置不少于24、橫筋間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鋼筋網片。(7)勾縫:每當砌完一皮,應隨后進行灰縫的勾縫(原漿勾縫),勾縫深度一般為35mm。(8)驗評:當每層施工完畢后,應進行組織檢查驗收工作。按照主控項目、一般項目和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后應及時填寫有關表格,并作為資料備案。四、質量要求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施工要求制定以下施工驗收規范: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1砌塊強度等級設計要求MU152砂漿強度等級設計要求Mb10、7.53水平灰縫飽滿度98%4豎向灰縫飽滿度98%5軸線位移10mm6垂直度(每層)5mm7水平灰縫厚度豎向寬度10mm8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5mm9表面平整度4mm10門窗洞口5mm11窗口位移10mm12水平灰縫平直度 8mm五、施工洞的留置1、施工洞高度一般以1800mm為宜,凈跨以1000mm為宜,以滿足手推車穿行即可;2、在砌體上留設臨時施工洞口時,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小于60cm,洞口頂部必須設置過梁;3、混凝土空心砌塊墻在施工洞頂部設置混凝土過梁。洞口兩側每隔400mm設2根直徑6mm的拉結筋。拉結筋埋入長度,從留搓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1000mm,鋼筋外露部分不得任意彎折。411、砌體墻體洞口的填筑:填砌臨時洞口時,應清除墻面粘結的砂漿、泥漿和雜物,并灑水濕潤,再用與原墻相同的砌塊襯砌嚴密。砌筑砂漿強度等級提高一級。洞口的頂部要斜砌,以保證洞口封堵的密實。六、安全措施(1)砌筑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加以高度預防。(2)加強安全管理力度,落實安全技術措施。(3)堆放在樓層上的砌塊重量,不得超過樓板允許承載力;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同時井架要設有限位保險裝置;(4)機械設備用電必須符合“三相五線制”及三級保護的規定;(5)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等;(6)作業層的周圍必須進行封閉圍護,同時設置防護欄及張掛安全網;(7)樓層內的預留孔洞、樓梯口等,必須進行防護,采取欄桿搭設的方法進行圍護。七、雨期施工措施(1)雨天施工不得使用過濕的砌塊,以避免砂漿流淌,影響砌體質量;雨后繼續施工時,應復核砌體垂直度。(2)砌塊砌體施工如遇雨天停止時,應及時進行覆蓋,防止砂漿被雨水沖刷,造成砂漿流失,影響砌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