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配碎石底基層試驗路段施工方案(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5251
2022-08-01
10頁
188.27KB
1、巧家縣二臺坪子移民安置區對外交通公路工程級配碎石底基層試驗路段施工方案云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日期:2014 年 4 月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試驗路段.2三、級配碎石底基層 .4六、試驗數據收集.7七、質量保證措施.7八、安全保證措施.8九、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9一、工程概況巧家縣二臺坪子移民安置區對外交通公路為級公路,紅線范圍內全長17938米,設計車速 20KM/h;設計荷載 BZZ-100KN;交通飽和設計年限和路面結構設計年限均為6年;抗震設防烈度 7度。該道路斷面為 4.5m,其路幅構成為:3.5m(路面)+20.5m(路肩);設置錯車道路段寬度為 6.5m,路幅構成為:0.5m(2、路肩)+5.5m(路面)+0.5m(路肩)。全線路基土石方開挖總量約 55.46萬立方米;填土方路堤 3.12萬立方米;擋土墻防護工程 6.36萬立方米;涵洞 74道,總長 424m;橋梁 3座,總長 244.5m。道路技術標準道路等級道路長度(m)道路紅線寬(m)錯車道位置寬(m)設計車速標準軸載路面類型級公路全長 17938 4.5 6.5 20Km/h BZZ-100KN 瀝青砼路面結構組合二、試驗路段1、路面級配碎石底基層試驗段選定位置為K9+000K9+200 段,長200m。試驗路段開工前必須先進行路基轉序,轉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2、試驗路段路面結構如下圖1、圖 2 所示3、。AC-16C型中粒式瀝青混凝土(cm)稀漿封層(cm)4%水泥穩定碎石基層(cm)級 配 碎 石 底基層(cm)路面結構總厚度(cm)4 0.5 20 26 50.5 圖 1 圖 2 3、試驗段施工目的1)通過試鋪驗證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確定混合料的松鋪系數;3)確定混合料的拌和、運輸、攤鋪、壓實各工序機械設備、人員的最佳配置和組合;4)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碾壓順序、速度和遍數;5)最佳含水量及施工含水量偏差范圍;6)分析總結確定路面底基層、基層的標準施工工藝。試驗段的目的在于收集基礎數據,確定標準施工方案,為以后大面積、規范化施工提供依據。三、級配碎石底基層 1、技術參數級配碎石4、底基層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液限小于 25%,塑性指數應小于 8,壓實度大于 96%,級配組成應滿足表1 的要求。表 1 底基層用級配碎石顆粒組成表篩孔尺寸(mm)31.5 26.5 16 9.5 4.75 1.18 0.6 0.075 通過質量百分率(%)100 80100 5687 3060 1846 1033 520 010 1)級配碎石采用 K5+800 處石場的軋制碎石,各種集料試驗室摻配比例如下:1#(20-40mm):2#(5-10mm):砂(0-5mm)=27%:26%:47%。2)室內擊實試驗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2.266g/cm3。3)混合料最佳含水率:5.5%。5、2、施工工藝開工報告及批復級配碎石運輸悶料攤鋪整型碾壓檢測壓實度整理各項數據編寫試驗路段總結報告。3、檢測標準項目允許偏差檢測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中線偏位 mm 20 50m 1 全站儀測量縱斷高程 mm+5、-20 50m 1 水準儀測量寬度 mm 不小于設計規定+B 50m 1 用鋼尺測量平整度15 100m 1 用 3 米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十尺橫坡0.5%且不反坡50m 1 水準儀測量厚度 mm+20,-12 1000 1 用鋼尺測量彎沉值不大于設計要求每車道 20m 1 彎沉儀檢測壓實度96 1000 2 灌沙法 4、施工方案1)計算材料用量根據級配碎石層的厚度、寬度及預定的干密度,計算6、各段的材料數量。2)施工機械配備機械投入計劃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生產能力1 裝載機成工 30 型2 良好2 挖掘機神鋼 210 1 良好3 挖掘機斗山 150 1 良好4 自卸汽車10 良好5 壓路機柳工 20T 2 良好6 打夯機HW60 2 良好7 灑水車2 良好 3)施工人員配備勞動力投入計劃工種負責人測量工試驗工機械操作手駕駛員輔助工合計人數1 2 2 6 10 20 41 4)悶料對拉到施工場地的級配碎石進行悶料,悶料的時間在48 小時以上。混合料的含水量必須均勻,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混合料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使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必須7、專門由試驗員對集料的含水量及級配進行檢驗,當級配料的含水量達不到要求時,則要立即進行調整,經檢驗合格后的級配料方可現場鋪筑。5)攤鋪集料 a)由人工配合推土機對混合料進行攤平、整型。b)其松鋪系數先采用1.35。鋪筑出長 20m后進行高程檢測,如高程達到規范要求,則以后的松鋪系數就采用1.35,如檢測后高程達不到要求,則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設計要求。6)碾壓采用 2 臺 20T壓路機碾壓,碾壓順序為:初壓復壓終壓,先靜壓1 遍,振動碾壓 6 遍,再進行靜壓 1 遍收尾。壓路機無法到達的死角采用打夯機人工打夯。碾壓時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推土機,且緊跟推土機之后,并保持較短的初壓長度,以盡快使表面壓實8、,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碾壓時速度控制在 23km/h,不得在路面上調頭及急剎車。7)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處理a)粗細集料“離析”。處理方法:對“離析”部位添加細料,重新拌合加壓處理。檢查料場供應的碎石料源是否穩定,碎石的顆粒組成級配變化范圍是否過大,并及時做出調整,使集料級配滿足設計要求。b)局部出現松散現象。處理方法:對松散部位灑水加壓,檢測粒料的含水率是否偏低,并做出相應調整,使粒料的含水率達到最佳含水率。c)局部出現“彈簧”。處理方法:對彈簧部位進行翻挖換料處理,檢測粒料的含水率是否偏高,并做出相應調整,使粒料的含水率達到最佳含水率。d)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完成后經檢測壓實度不能達到規范及9、設計規定的要求。處理方法:對壓實度不能達到規范及設計規定要求的范圍進行加壓處理,加大壓路機的噸位重新碾壓。六、試驗數據收集1、壓實度及碾壓遍數:從振壓第 4 遍完成后試驗人員開始檢測壓實度,即振壓第 4 遍、第 5 遍、第 6 遍開始每遍檢測2 處,壓實度檢測點位隨機確定,以收集數據,總結達到壓實度標準時的碾壓遍數。2、松鋪系數:攤鋪中設專人測量計算松鋪系數,松鋪系數收集斷面為:K16+160、K16+200、K16+240、K16+280 共計的 4 個斷面,高程檢測點位為中樁右 1m、左 1.5m。七、質量保證措施1、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總工、項目質量總監、試驗工程師、施工隊長等組成現場質量管10、理小組,并由項目部項目總工負責質量管理,開展系統的組織、監督和檢查落實工作。2、建立健全各科室及施工隊伍人員的質量責任制,使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正確理解質量與工期、效益的關系,嚴肅認真地進行試驗路段施工。3、試驗段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和現場施工質量落實工作,使每一位參加施工的人員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幾何尺寸的正確和內在質量的可靠。嚴禁違規施工,杜絕質量事故的發生。4、認真檢查每道工序,質量達不到設計或規范要求,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工地試驗室嚴把原材料進場質量關,按要求的頻率進行自檢和監理抽檢工作,嚴禁不合格的材料進場。6、認真做好現場施工檢測的原始記錄和施11、工程序記錄,為施工參數的整理計算提供可靠的數據,為今后大面積施工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7、根據實踐工作及時總結施工經驗和教訓,提高技術水平,增強業務能力,改進施工工藝,提出先進設計方案。八、安全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對違規安全操作行為提前進行控制和預防,嚴防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和安全隱患的存在。2、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在施工的每道工序、每個施工環節、每個工作崗位都要做到班前檢查、班中督導、班后總結的安全專項督導,領導小組負責此項工作。3、發揮各工區各施工隊伍專職安全員的作用,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學習和掌握安全規則和注意事項。4、在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嚴12、格按照施工規范組織施工,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要嚴加管理,檢查制動和運轉部分情況,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在運輸繁忙的道口,設立安全監督崗,指揮行人和車輛,確保汽車運輸及行人安全。在料場設置標志牌,寫明位置,以便辨認。5、因基層施工工藝復雜,各種機械設備交叉作業,要求進入施工場地的所有人員必須穿信號服,開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每個參戰人員明白安全標準,時刻保持警惕,注意施工安全。九、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1、環境保護措施作為施工組織的一部分,應認真貫徹執行。項目部成立環境保護小組,處理環保事宜。2、定期進行環保檢查,及時處理違章事宜,主動向環保機構請示匯報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情況,做好環保工作。3、嚴禁在工地燃燒各種垃圾廢棄物,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4、配備灑水車對便道進行養護,對施工道路及運輸道路進行灑水,控制揚塵。5、保護施工區域內的通信、排水等設施。施工前主動與主管部門聯系,施工中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按要求進行改移或修復,保證其正常使用。6、工程完工后,及時清理現場,機具材料及時返庫,施工垃圾及時運走,做到“工完、料凈、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