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校區強夯法基礎處理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05908
2022-08-02
20頁
69KB
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校區強夯法基礎處理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與原則1編制依據1.1青島蘭石重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廠房施工圖紙。1.2國家現行技術標準,及省、市工程建設的有關文件。1.3強夯地基技術規范YSJ20992。1.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 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91。1. 6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J25098。1.7港口工程荷載規范JTJ21598。1.8建筑機械使用技術規程JGJ3386。2編制原則2.1 全面安排,突出重點,合理銜接,確保工期。2.2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2.3采取各種防范措施,確保安全作業,文明施工。二、工程概2、況及特點1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強夯加固面積共計約 萬平方米。2工期要求2007年 月 日開工,2007年 月 日完工。三、施工工藝1、3000KNM強夯置換地基處理承載力達到250KPa,采用如下工藝施工:1.1、夯錘夯錘選用一次性澆注的鑄鐵制成,錘底直徑為1.50米,夯錘重量為20噸。1.2、起重設備起重設備采用KU-1207型履帶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0噸,能夠滿足20噸錘的起吊高度。1.3、脫鉤裝置施工時將夯錘掛在脫鉤裝置上,當吊鉤提升到設計要主后,張緊的鋼筋繩將脫鉤裝置的伸壁拉轉一個角度,致使夯錘自由下落進行夯擊。1.4夯擊數及夯擊遍數每點夯擊數不小于10擊,最后兩3、擊夯沉量每擊不大于10cm,夯擊兩遍;1.4.2夯沉深度大于1.5米時應及時回填;滿夯兩遍,滿夯夯擊能為1500KNM,錘印搭接不小于錘徑的1/3。1.5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選用梅花形布點,夯點的間距為5米。如圖所示: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第一遍夯擊點 第二遍夯擊點2、3000KNM強夯置換地基處理承載力達到200KPa,采用如下工藝施工:2.1、夯錘夯錘選用一次性澆注的鑄鐵制成,錘底直徑為2.30米,夯錘重量為18噸。2.2、起重設備起重設備采用KU-1207型履帶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0噸,能夠滿足18噸錘的起吊高度。2.3、脫鉤裝置施工時將夯錘掛在脫鉤裝置上,當吊鉤提升到4、設計要主后,張緊的鋼筋繩將脫鉤裝置的伸壁拉轉一個角度,致使夯錘自由下落進行夯擊。2.4夯擊數及夯擊遍數每點夯擊數不小于8擊,最后兩擊夯沉量每擊不大于5cm,夯擊兩遍;夯沉深度大于1.5米時應及時回填;滿夯兩遍,滿夯夯擊能為1200KNM,錘印搭接不小于錘徑的1/3。2.5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選用梅花形布點,夯點的間距為5米。如圖所示: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第一遍夯擊點 第二遍夯擊點3、2200KNM強夯置換地基處理承載力達到160KPa,采用如下工藝施工:3.1、夯錘夯錘選用一次性澆注的鑄鐵制成,錘底直徑為2.10米,夯錘重量為15噸。3.2、起重設備起重設備采用KU-12075、型履帶式起重機,起吊能力為20噸,能夠滿足15噸錘的起吊高度。3.3、脫鉤裝置施工時將夯錘掛在脫鉤裝置上,當吊鉤提升到設計要主后,張緊的鋼筋繩將脫鉤裝置的伸壁拉轉一個角度,致使夯錘自由下落進行夯擊。3.4夯擊數及夯擊遍數每點夯擊數不小于8擊,最后兩擊夯沉量每擊不大于5cm,夯擊兩遍;夯沉深度大于1.5米時應及時回填;滿夯兩遍,滿夯夯擊能為1000KNM,每點兩擊,錘印搭接不小于錘徑的1/3。3.5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選用梅花形布點,夯點的間距為5米。如圖所示:夯點布置及夯擊順序圖第一遍夯擊點 第二遍夯擊點4在回填土方料時,擬建廠房應按軸線回填風化砂,其余部位回填石渣土。5根據6、現場實際情況,每隔50100米應設置一個排水坑進行排水。6建議設置試夯區,試夯區面積為20*20米的范圍,14天后進行試夯區檢測試驗。四、施工部署1臨時設施的施工布置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和工程回填平面設計圖,擬將在西側設置辦公室和生活區,以便施工石料和其他材料裝運的管理。2臨時水電設置根據施工現場情況,施工用的臨時水、電可協商擬從附近場區接入,生活和施工用水也可由場外運送到工地。3現場辦公和生活設施在場內臨時道路的西側布置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其面積根據現場需要定。4 施工機構設置針對工程的重要性,我單位將此工程列為我公司本年度重點工程項目,并充分發揮我公司的綜合優勢,公司成立工程指揮部,指揮部組成7、人員如下:序號職 務姓 名備 注1項目經理擔任工程總指揮。負責本工程全面施工工作2施工員3質檢員4安全員5資料員下設技術部、機械部、安監部等部門,負責工程的質量、機械的調度和維修、安全與質量的檢查和監督等各項工作,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項目組成人員各負其責,全體人員團結奮進,高速優質的完成施工任務。 5 施工力量具體安排針對該工程的重要性、艱巨性,為達到預定的質量和工期目標,由公司選派施工管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業績突出的管理班子。人員根據工程進度合理調配,確保工程進度。6 工期要求青島蘭石重型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強夯加固工程計劃開工日期2007年 月 日,計劃竣工日期為2007年 月 日8、。工期為 個日歷天數。7質量要求工程質量:確保合格工程8工程施工順序施工放線試夯區強夯試夯區檢測場區回填場地強夯整平檢測9 施工準備9.1 物質準備為保證有計劃地組織施工和勞動力順利進場,實施先安排生活、后組織施工的原則,及時組織施工機械及人員進場。9.2施工現場準備組織好人員、材料、設備進場,根據總平面布置圖合理布置辦公室、宿舍、庫房及各種設備機械和堆料場等。9.3技術準備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先進場,熟悉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進一步弄清工程特點,清除漏、錯、缺等工程問題,解決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之間的矛盾。 要求全面、突出重點,以施工圖、施工規范、質量標準、操作規程及甲方提供的各種資料作為組織施9、工的指導文件。施工測量控制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全過程,是工程施工的先導,是保證工程按計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的決定因素,因此在工程開工前,必須由業主提交工程施工控制點,并對業主提交的施工控制點進行校核無誤后,根據控制點及建筑的坐標,選擇適當位置建立施工控制網(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并應經上級主管部門驗收后方可使用,施工過程應隨時對控制點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校核,避免發生錯誤,給工程造成損失。并按要求設置沉降位移觀測點,定期對建筑物進行沉降位移觀測。 根據施工的工程量,分析勞動力和技術力量,建立施工技術和機械管理機制,組織建立各種規章制度。五、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1試夯區施工在正式施工前先做試夯10、區,試夯區面積為400平方米,十四天后進行試夯區檢測試驗,以進一步確定工程采用各項強夯參數。強夯試夯測試的主要內容有1.1最佳夯擊能、夯距、夯擊次序、夯擊遍數及間歇時間。1.2強夯的有效影響深度1.3地層豎向壓應力及側向擠壓力。1.4超孔隙水壓力增長和消散情況。1.5土層壓縮,地面沉降及隆起。1.6填料選用及最佳級配。1.7夯后再進行工程地質勘探,重新取得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指標,以資比較1.8夯前后各進行壓板靜載試驗1.9夯后進行大面積剪切試驗1.10石渣置換效果1.11地層剪切波速1.12地下水與強夯的關系等2施工放線2.1施工測量控制施工測量控制貫穿于整個工程施工全過程,是工程施工的先導,是11、保證工程按計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的決定因素,因此在工程開工前,必須由業主提交工程施工控制點,并對業主提交的施工控制點進行校核無誤后,根據控制點的坐標,選擇適當位置建立施工控制網(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并應經上一級主管部門驗收后方可使用,施工過程應隨時對控制點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校核,避免發生錯誤,給工程造成損失。并按要求設置沉降位移觀測點,定期對土石方回填進行沉降觀測。22測量儀器及設備測量儀器及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SET5W臺12水準儀SDL30臺43鋼尺套44測距儀MiNi Meter MM30個22.3測量方法和要求區域測量使用全站儀,GPS經緯儀定位,水準儀測量12、高程。2.4 高程控制測量由于工程施工場區較大,要準確方便地控制施工的全程,必須要求設置若干個水準高程點,兩點間距不大于150m,設點必須牢固,不得發生位移沉降,并定期進行校核,對回填高程控制誤差不得大于20CM。2.5施工進度測量每兩天進行一次,測量結果及時提交監理工程師,施工檢測根據施工需要隨時安排。2.6為了加快測量速度,使測量工作專業化、及時、正確,擬成立一個專業性強的測量領導小組,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保證平面位置控制及高程控制的正確性。3土石方回填3.1土石方根據現場情況由調度員隨時調配石方運至施工現場回填。3.2利用施工的道路, 根據工程施工進展情況由調度員合理調配, 以滿足工程施工13、需要,保證工程順利進行。3.3本工程在土石方回填過程中配備2輛裝載機保證工程順利完成。4場地強夯施工4.1施工放線、測量場地高程根據設計圖紙,用經緯儀與鋼卷尺配合放出夯點位置,夯點位置的精度嚴格控制在3CM以內,用水準儀準確測量場地高程。4.2強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4.2.1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保證夯錘與夯點誤差不大于5CM4.2.2測量夯前錘頂高程4.2.3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回填石渣或風化砂將坑底找平,如夯坑過深,也應及時回填石渣或風化砂。4.2.4重復步驟4.2.3,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數及控14、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重復步驟4.2.14.2.4,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用裝載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并計算石渣或風化砂的回填量。在規定的時隔時間,按上述步驟完成第二遍的夯擊。強夯兩遍結束后應整平場地并開始滿夯工作,滿夯時錘印必須保證搭接1/3以上,保證表層的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最終場區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5質量檢驗5.1檢驗內容強夯地基的質量檢驗,包括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及夯后地基的質量檢驗,其中前者尤為重要,所以必須認真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測試數據和施工記錄,若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補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5.2夯擊完后檢驗時間在強夯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后方能對地基質15、量進行檢驗,根據工程要求間隔三周時間取三個點進行檢測。六、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確保一次性達到合格標準2對測量的成果和整理的資料,應交監理工程師驗收。應對所有測量標志進行妥善保護,并設明顯標志和專人保管,直至竣工驗收后。3放線結束后,夯機就位,墊平主車,復驗夯點位置,夯錘就位要準確。4施工時,起錘要平穩,點夯單錘擊數不得少于設計擊數,如果施工中夯坑底出現較大傾斜時,應填平夯坑重新強夯,以確保夯擊能量的有效傳遞。5施工中要注意錘擊的聲音和夯沉量的變化,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會同有關人員查明情況,并研究處理意見后,再行施工,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6施工中已滿足錘擊數要求,但未能滿足后二擊平均夯沉量16、的要求時,應增加錘擊數,直到滿足要求為止,每點的錘擊數,原則上以一次性施夯完畢為宜。7施工時應及時準確地測量記錄每一擊的夯沉量,總錘擊數等原始資料以及測量每一遍的夯后場地標高。8施工時,經常檢查夯錘上的通氣孔,保證其暢通以防夯錘下落過程中形成“氣墊”,影響夯擊效果。9夯擊過程中,如出現夯沉量過大、夯坑周圍隆起過高等現象時,應采取分遍施夯或填料置換施工方法進行處理。10強夯施工范圍,不得小于設計和規范要求的標準要求。強夯完后按照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進行夯后質量檢測。七、安全保證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在施工現場設立明顯的警示牌,嚴禁閑雜人員進入施工區或在50米內駐足觀看。3相鄰施工機械17、安全作業距離不得小于30米。4特殊工作崗位的職工,必須經過專項培訓,并持證上崗。5施工中應設專人指揮,統一指揮信號,嚴禁酒后指揮,酒后操作。6每班前,要認真檢查各種索具,連接螺栓及脫鉤器、吊鉤等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7因夯坑較深,造成拔錘困難時,應先進行試吊待松動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機超負荷運轉,造成夯機傾覆。8夯機轉移時,起錘高度不得大于0.5米,機組其他人員跟機觀察地面情況,發現異常,立好停車處理。9當需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配置同時符合國家標準的配電箱,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做到安全用電。10做好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域的安全保衛工作。11安全教育:開工前、工序前進行安18、全教育,加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術水平。12堅持每周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現場安全組每天跟班巡查,檢查重點圍繞電氣線路、機械動力、機械設備等方面進行,如檢查中發現問題和隱患,必須立即整改,確保安全施工。13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值日和安全活動記錄卡。14特殊工種(如司機、電工等)要持證上崗,并定期作體格檢查,符合要求方準上崗。15保衛人員要認真負責,不得放非施工人員、車輛進入工地,經過允許的參觀人員要戴安全帽并有專人引導。16各工種之間嚴格按各自的操作規程操作,各工種之間要相互協作,做到科學施工。八、工期保證措施1技術部門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進度計劃,以19、保證工程進度。2運用流水施工工藝合理地安排工序的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安排施工工序,保證工程總進度。合理安排勞動組織,按工程進度計劃合理調配勞動力,組織一支施工技術強、管理水平高的施工隊伍。優化勞動組合,保證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3合理調度施工設備,發揮施工設備的高效優勢,充分發揮設備的使用效能。4加強材料管理。物資部門按用料計劃及時組織采購,保證工地材料供應。5現場施工組織要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采用多點、面,并行流水作業方式。現場項目部同業主和設計方密切配合,統一領導施工,統一指揮協調,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方面全面負責,從組織形式上保證總進度計劃的實現。6堅決貫徹以竣工交付使用為目標的總精神,以施工組織設計中總體進度為基礎,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加以調整,長計劃,短安排,指定合理的施工計劃,科學管理,抓住大好季節施工,加快工程進度。7采用切實可行的施工措施,連續施工,確保進度和質量。 8為確保本工程順利竣工,各施工隊、施工班組在施工處及項目部的適當安排下,按照進度計劃,按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