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蘭烏二線甘青段安車站過渡段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06468
2022-08-02
16頁
174.50KB
1、目 錄一、編制說明.3(一)編制依據3(二)工藝試驗的目的3(三)工藝試驗方案的研究內容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準備4(一)技術準備4(二)現場準備4(三)物資設備準備4四、技術標準和檢測6(一)填料要求6(二)壓實質量和施工控制標準6五、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室內試驗7(一)、材料的選定7(二)、級配碎石配合比設計7六、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現場試驗8 (一)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場地選擇8(二)碾壓設備的選擇8(三)碾壓方式組合試驗8(四)級配碎石填筑虛鋪厚度試驗9七、施工工藝9(一)施工工藝流程9(二)施工工藝10八、質量保證措施11(一)一般措施11(二2、)具體措施11九、安全保證措施12(一)安全保證措施12(二)安全檢查12(三)安全技術措施12十、環境保護措施12十一、試驗資料的收集和成果總結13一、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蘭烏二線甘青段施站03-A平安車站設計圖;2、蘭烏二線甘青段施路-05路基通用參考圖;3、蘭烏二線施涵涵洞施工圖;4、蘭烏第二雙線施橋參08涵洞設計參考圖;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6、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驗收標準。(二)編制目的1、通過試驗段總結出平安車站管段內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施工的一套合理的施工組織和機械設備的配置方式。2、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的3、粒徑、級配、質量以及級配碎石中摻入的水泥的品種、規格、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通過現場試驗,總結出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合適的虛鋪厚度、碾壓方式組合、碾壓設備的行駛速度和碾壓遍數。4、總結出如何依據施工工藝要求、質量標準以及部頒質量標準進行規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質量控制手段。5、通過本試驗段施工,收集相關數據,指導全面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施工并達到技術質量標準。6、檢驗檢測過程及檢測手段的合理性。(三)工藝試驗方案的研究內容為達到上述試驗目的,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主要內容如下:1、碾壓設備的選型及配套;2、填筑工藝及工藝參數研究,主要包括:碾壓方法及碾壓方4、式組合、虛鋪厚度參數、碾壓速度及碾壓遍數。二、工程概況我中交一航局蘭新鐵路甘青段項目經理部四工區平安車站建設工程位于青海省平安縣小峽鎮石家營村,里程范圍:DK163+827DK165+450,其中與橋接壤處位于DK163+827處,在車站范圍內共計5處涵洞,分別為DK164+160一處2m寬箱型涵;DK164+410一處6m寬箱型涵,DK164+450一處1.5m寬箱型護涵,DK165+150一處2m寬箱型涵,DK165+330一處8m寬箱型橋。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均采用級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試驗段選擇在本標段DK164+410箱型涵(1-6.0*4.5m)兩側,計劃施工日5、期2010年12月15日2010年12月25日。三、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試驗室標準試驗成果 (包括級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檢驗、級配碎石配合比設計等);(2)測量全套資料 (采用導線點測量記錄、導線點、水準點加密橫斷面復測資料)。(二)現場準備(1)建立健全試驗段施工組織機構,做好施工協調工作;(2)試驗段施工機械配備進場到位;(3)通往試驗段的施工便道已貫通,人員及機械設備可直接進場作業;(4)現場防排水設施已完善;(三)物資設備準備1、級配碎石碎石由樂都鵬天閣礦業有限公司供應。2、水泥水泥品種為p.o42.5,由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供應。3、施工用水本標段線路所經地區北側緊鄰湟水6、河,南側臨平安水渠,施工用水采取利用灑水車運輸的方式。4、施工機械、試驗檢測儀器及主要人員配備根據工程數量和工期要求,為確保優質、高效按期完成任務,投入數量足夠、類型適用,狀況良好的機械設備,施工經驗豐富的施工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投入本段路基施工的主要機械設備見表1投入本段路基施工的主要試驗檢測見表2投入本段路基施工的主要人員見表3表1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額定功率(kW)技術狀況備注1挖掘機R225LC-73225良好2平地機PY165-51165良好3履帶式推土機TY2202175良好4震動壓路機YZ20C2130良好5小型沖擊夯機HCR-804良好6自卸車27、5T12206良好7灑水車1104良好表2 配備本工程的試驗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臺/套備注1GPSTOPCON-HiperGb12電子水準儀Trimble-DiNi13K30荷載板K3014Evd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Evd-I15灌砂筒1501501502表3 投入施工的主要人員表序號姓 名性別職稱職務(工種)備 注1姚偉男工程師架子隊長2張業儒男工程師技術負責人3郭增賀男工程師物資負責人4任劍鋒男工程師試驗負責人5趙振輝男工程師設備負責人6曲兆斌男助理工程師安全負責人7譚鵬男助理工程師施工員8姚志剛男助理工程師質量負責人9宋穩太男助理工程師測量員四、技術標準和檢測(8、一)填料要求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碎石顆粒中針狀、片狀碎石含量應不大于20%;質軟、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過10%,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不得超過2%,過渡段用碎石的級配范圍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過渡段用碎石級配范圍級配編號通過篩孔(mm)質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二)壓實質量和施工控制標準1、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壓實標準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9、5 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壓實標準應項目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壓實標準1505028檢驗數量: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 3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1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約30cm檢驗動態變形模量Evd 3點,其中1點必須靠近橋臺或橫向結構物邊緣處;每填高6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 2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筑級配碎石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2、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6的規定;3、過渡段填筑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7的規定;表6 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層的10、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縱向填筑長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層抽樣檢驗3點,左中右各1點尺量2縱向填筑坡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層抽樣檢驗3點,左中右各1點尺量計算表7 過渡段填筑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至邊緣距離+50mm,0mm每過渡段抽樣檢查3點尺量2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過渡段每檢測層抽樣檢驗2點尺量3橫坡0.5%每過渡段抽樣檢驗2個斷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過渡段抽樣檢驗5點2.5m長直尺量5邊坡坡率3%設計值每過渡段每側抽樣檢驗6點坡度尺量五、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室內試驗(一)、材料的選定過渡段級配11、碎石中的針片狀顆粒含量應不大于20 ,軟質、易破碎顆粒含量不得大于10,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不得大于2。小于0075 mm的細粒料含量不宜太少,但也不能大于15。對多處樣品進行了針片狀含量、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軟質易破碎的碎石含量等指標的測試,通過從經濟效益、運距、質量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選用樂都鵬天閣礦業有限公司的碎石作為原材料。水泥選用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供應的p.o42.5水泥,對該水泥進行比表面積、凝結時間、膠砂強度等試驗,檢測其合格,可用于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填料。(二)、級配碎石配合比設計試驗室根據材料進行配合比計算,初步確定比例,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級配碎石配合比。設計級配碎石12、所通過篩孔分別為40mm、30mm、25mm、20mm、5mm、2.5mm、05mm、0.075mm,所對應的標準規定通過率分別為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210。通過對材料作篩分試驗,實測通過率分別為100、97 、88 、75、47、35、20%、6 ,實測最大干密度248g/cm3 ,最佳含水量4.5%,綜合顆粒密度270 gcm3。該粒徑分布不均勻且級配良好,較大顆粒間的孔隙可由較小顆粒填充,據此確定級配碎石配合比,20-40mm:10-20mm:5-10mm:0.075-5mm=2:2:2:4,另加3的水泥。六、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現場13、試驗(一)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場地選擇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場地選擇在本標段DK164+410箱型涵(1-6.0*4.5m)兩側,填筑長度、寬度根據涵洞和路基工點圖、路基參考圖等要求選取。(二)碾壓設備的選擇根據我部現有的路基碾壓設備,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采用YZ20C型壓路機2臺,HCR-80型沖擊夯機4臺。(三)碾壓方式組合試驗采用振動壓路機2臺,在涵洞兩側對稱碾壓施工,碾壓時采用從兩側向中心的碾壓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碾壓行駛速度用慢速2.5km/h。靠近涵洞的部位,在縱向碾壓后,壓路機改為平行涵洞背壁面進行橫向碾壓。大型壓路機壓不到的位置,在大型14、壓路機碾壓完成后,人工挖出一半虛鋪厚度的級配碎石,采用小型沖擊夯進行夯實,再將挖出的碎石回填,同樣采用小型沖擊夯進行夯實,即分兩層人工小型機械碾壓密實。碾壓方式組合1:壓路機碾壓采用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1遍、靜壓1遍,小型沖擊夯2遍。碾壓方式組合2:壓路機碾壓采用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靜壓1遍,小型沖擊夯3遍。碾壓方式組合3:壓路機碾壓采用靜壓1遍、弱振3遍、強振2遍、靜壓1遍,小型沖擊夯4遍。碾壓方式組合4:壓路機碾壓采用靜壓1遍、弱振3遍、強振3遍、靜壓1遍,小型沖擊夯5遍。碾壓行駛速度以2.5km/m進行碾壓,每層填料虛鋪厚度為34cm。碾壓完畢即進行孔隙率n、地基系數K3015、動態變形模量Evd等壓實指標檢測。根據檢測結果,作出孔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與不同碾壓組合方式的關系曲線,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最佳碾壓方式組合。(四)級配碎石填筑虛鋪厚度試驗虛鋪厚度分別取30cm 、34cm、38cm做對比試驗。碾壓完畢即進行孔隙率n、壓實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等壓實指標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做出孔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與不同虛鋪厚度的關系曲線,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最佳虛鋪厚度。七、施工工藝(一)施工工藝流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流程見圖7-17-1 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二)施工工藝1、基坑底處理涵身防16、水施工結束后,對涵壁附近的基坑底進行清理,清除涵洞施工時遺留下的各種垃圾,排除基坑積水,清除基坑底松土或被水泡軟的土,整平基坑,按設計放出C20混凝土填充線,按結構物混凝土施工方法,進行C20混凝土回填施工。2、測量放線回填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算出過渡段坡腳線,放出過渡段區域線,并在涵外壁的兩端和中間,根據人工夯實厚度和機械壓實厚度劃出刻度線,作為級配碎石填筑厚度的控制線。3、過渡段基底處理清除表面腐殖土、種植土或結構物施工時產生的垃圾,所有清表雜土運至棄土場,并對基底進行整平,使基底自中線向兩側不小于2%的橫坡,利于排水,原地面坡度大于1:5時開挖臺階,并使臺階寬度大于2m,厚度不大于2017、cm,便于碾壓。路堤高度H3.0時,壓實后檢測其承載力,應滿足地基系數K3060Ma;路堤高度3.0時,壓實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項目壓實標準改良細粒土砂類土及細礫土碎石類及粗礫土地基系數K30(MPa/m)110130150動態變形模量Evd(MPa)404040孔隙率n(%)-2828壓實系數K0.95-4、過渡段填筑、虛鋪、平整當涵洞的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達到要求后,開始過渡段填筑施工。為了保證過渡段邊緣的壓實,邊線比設計線多50cm。控制松鋪厚度,涵洞兩側的過渡段同時對稱填筑,并與相鄰路堤同時施工。先用裝載機初平,再用平地機精平,人工輔助整平。5、灑水晾曬在碾壓前需對填料含水量進行測定,含18、水量過大,則需進行晾曬,含水量過小則采用灑水車進行調節。6、碾壓密實碾壓順序:碾壓沿線路縱向進行,按先兩側后中間順序進行。碾壓遍數按照工藝性試驗要求組合。各區段交接處,應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小于0.4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m。 碾壓速度:根據試驗要求進行調整。7、檢測每層壓實后對孔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等壓實指標檢測,檢測合格后進入下一層施工。八、質量保證措施(一)一般措施1、嚴格按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的相關規定進行填料質量控制19、,填筑質量試驗檢查工作。2、嚴格按驗標要求,分層填筑、輾壓,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如有檢驗不合格的填層,必須返工,直至檢驗合格。3、施工期間做好現場排水,保持作業面排水暢通,做到施工場地雨后無積水。尤其是路堤兩側坡腳嚴禁積水。4、定期對試驗、檢測、測量儀器標定。(二)具體措施1、對運至現場的級配碎石混合料檢測其顆粒級配和水泥含量,當發現有變化時,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拌合站,對配料比例作相應的調整,使生產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2、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確認級配碎石混合料顆粒級配、水泥含量,虛鋪厚度、填層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再碾壓夯實。3、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壓實質量按下表檢測頻次進行檢測和20、控制。過渡段級配碎石壓實質量檢測頻次壓實標準檢測頻次孔隙率n每壓實層檢測3點,其中距路基兩側級配碎石邊線1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動態變形模量Evd(MPa)每填高30cm抽檢3點,其中1點靠近橋臺或橫向結構物邊緣處,另外2點隨機抽檢地基系數K30(MPa/m)每填高60cm抽檢2點,其中距路基兩側級配碎石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九、安全保證措施(一)安全保證措施根據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試驗段安全生產小組,由架子隊負責人任組長,工班長、安全員、施工員任組員,安全員負責日常的安全工作。(二)安全檢查根據項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辦法的要求,項目部安質部組織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工區及21、作業班組每天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安全隱患,要登記、整改、消項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經費、完成日期,再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應立刻停止施工,處理合格后方可施工。(三)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區段懸掛“危險”等警告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場地狹小設臨時交通指揮。(2)做好路基施工機械設備的組織指揮工作,保證道路暢通,特別要注意高填方段雨雪天道路泥濘,防止發生機械碰撞及翻車事故。(3)施工中經常和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氣溫預報,做好防范工作。(4)各種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定期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試驗,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十、22、環境保護措施1、架子隊成立以架子隊長為首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負責該試驗段的環境保護工作。2、對汽車道路要經常灑水,防止塵土飛揚,污染空氣。3、施工期間,嚴禁在現場焚燒任何廢棄物。生活營地使用清潔能源,保證爐灶煙灰符合標準。對施工機械車輛加強維護,以減少廢氣排量。4、有效控制生產污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防止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5、廢棄物的管理實行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提倡對固體廢棄物實行回收和合理利用。6、水土保持方面,對沿線水文、地質、植被情況進行調查,保護生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一、試驗資料的收集和成果總結試驗過程中,按要求真實、詳細、完整地填寫各類施工記錄、技術資料和質量驗收表格。試驗段施工完畢后,及時匯總分析各類資料,確定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施工時的機械配套、虛鋪厚度及碾壓方法等施工工藝方法和參數,總結并編制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試驗段施工成果報告,推行適合我部進行大面積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