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災撲救處置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7458
2022-08-02
9頁
93.50KB
1、 建筑火災撲救處置方案撰寫人:_日 期:_建筑火災撲救處置方案一、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一)火災特點1煙、火蔓延途徑多,容易形成立體火災;2疏散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3有玻璃幕墻的建筑物受高溫作用下容易造成玻璃幕墻的下落,影響滅火戰斗行動。(二)滅火基本要求立足自救,適應立體作戰,加強第一出動,堅持“以固定滅火設施為主,固定滅火設施與移動消防裝備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搶救疏散人員,有效控制火勢,消滅火災。(三)滅火戰術要點1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2確立進攻起點層;3內攻為主,內外夾攻,上下合擊,堵截火勢。(四)滅火措施1火情偵察(1)外部觀察和詢問知情人;(2)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3)深2、入建筑物內部偵察。2.充分利用消防設施登高進攻(1)內部進攻;(2)外部進攻;(3)內外結合進攻。3疏散和搶救人員(1)利用應急廣播系統,穩定被困人員情緒,組織引導被困人員有秩序地疏散,防止發生驚慌、擁擠和跳樓事故;(2)疏散和搶救人員的基本順序:首先是著火層,其次是著火層的上層,然后是著火層的下層,在力量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同時進行;(3)疏散和搶救人員的途徑:從疏散通道(走廊)、出口,經消防電梯、防煙樓梯、封閉樓梯或者室外疏散樓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進入避難層(間)或者起火樓層的下一層,同時,也可以利用舉高消防車、緩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網、袋、氣墊、繩索)等救人。4利用高層建筑固定給水3、系統進行火場供水5火場排煙(五)注意事項1所有參戰消防人員均應按各自分工和任務,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攜帶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戰斗;2.進入消防控制室內時,應向值班人員或者工程技術人員了解情況,并由他們操作設備;3登高和疏散、搶救人員時,應首先使用消防電梯和消防樓梯。組織疏散和搶救人員時應注意選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員分留;4開通廣播系統時,應先通知著火層和受煙、火威脅的上一樓層人員,以免整個建筑物內人員驚慌,造成擁擠,影響疏散;5使用水泵結合器向室內內管網供水時,一定要搞清該水泵結合器的供給范圍,防止誤接;6在進行排煙前,要關閉通風、空調系統。在煙霧流經部位和出口,要相應地設防(做好射水準備4、)。對密閉房間排煙時,應逐漸開啟排煙口,并用噴霧或開花水槍掩護,防止發生爆燃;7防止玻璃幕墻在火焰、高溫和水沖擊作用下爆裂,濺落傷人。二、地下建筑(商場)火災撲救(一)火災特點1起火點隱蔽;2煙霧濃,久聚不散;3高溫增壓,易造成火勢蔓延;4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5滅火救援難度大。(二)滅火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內部固定滅火設施,堅持自救與外援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疏散被困人員,有效控制火勢,消滅火災。(三)滅火戰術要點1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滅火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救人與滅火同步進行;2確定救人進攻突破口,通常應選擇在煙霧較少區域或者進風口;3多點內攻,逐段、逐層消滅火災;4.火5、勢處于發展階段,戰斗員無法深入燃燒區實施內攻情況下,適時采取高倍數泡沫灌注或者封閉窒息方法滅火。(四)滅火措施1火情偵察;2設置前沿指揮所;3疏散和搶救被困人員;4火場供水;5火場排煙;6火場通信。(五)注意事項1參戰人員均應按各自分工和任務,佩戴空氣呼吸器、隔熱服,攜帶通信,照明、導向繩、呼吸器等器材;2進入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或者指揮被困人員疏散、進行滅火戰斗時,設備操作應由其值班員或技術工作人員實施;3疏散和搶救被困人員時,應及時開通廣播系統,穩定被困人員情緒,指導疏散方向;4選擇多處出口,做好被困人員分流,避免發生擁擠踩傷事故;5在排煙時要關閉通風、空調系統,并在排煙口部署力量實施;66、采取灌注高倍數泡沫或封閉窒息方法滅火時,要在確認無人被困的情況下進行;7利用水泵結合器向管網供水時,要搞清楚管網使用性質及固定消防水泵壓力;8嚴格掌握深入地下滅后人員數量、時間,及時組織替換力量。三、磚木結構建筑火災撲救(一)火災特點1燃燒猛烈,蔓延迅速;2易形成立體火災;3建筑物易跨塌;4易造成人員傷亡。(二)滅火基本要求立足和充分發揮現有消防設備作用,積極疏散和搶救人員,控制火勢,消滅火災。(三)滅火戰術要點1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滅火的關系。當火勢蔓延猛烈并威脅被困人員安全時,應采取滅火、救人同步進行的戰術措施;2阻止火勢橫向、垂直和向鄰近建筑蔓延;3實施內攻為主,快攻近戰。(四)滅火措施1火情偵察;2疏散和搶救人員;3內攻近戰;4火場供水;5火場排煙。(五)注意事項1.承擔前沿滅火和偵察救人任務的消防人員,要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具,必要時應用水槍掩護;2.在屋頂滅火時,要注意防止踏空墜落;3.不可用大口徑水槍直接沖擊承重墻和粱、柱等,防止房屋受沖擊而倒塌。 范文僅供參考 感謝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