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防火災安全技術措施及事故預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7558
2022-08-02
8頁
36.50KB
1、建筑施工防火災安全技術措施及事故預案火災事故是容易產生群死群傷情況的事故,在我司的工作范圍內,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發生在各分部分項的施工過程中,如因違規電焊,違規用電,油漆使用過程中違規等因素,很容易造成事故,根據消防法以及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相關法律規范、規程,從以下幾個方面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第一部分 防止火災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一、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防火要求:1、施工現場要明確劃分出:禁火作業區(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場地)、倉庫區(易燃廢料的堆放區)和現場的生活區。各區域之間一定要有可靠的防火間距:1) 禁火作業區距離生活區不小于15米,距離其他區域不小于22、5米。2) 易燃、可燃材料堆料場及倉庫距離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區不小于20米。3) 易燃的廢品集中場地距離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區域不小于30米。4) 防火間距內,還應堆放易燃和可燃材料。2、施工現場的道路夜間要有足夠的照明設備。禁止在高壓架空電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材料。3、施工現場必須設立消防車通道其寬度應不小于3.5米,并且在工程施工的任何階段都必須通行無阻,施工現場的消防水源,要筑有消防車能駛入的道路,如果不可能修建出通道時,應在水源一邊鋪砌停車和回車空地。4、臨時性的建筑物、倉庫以及正在修建的建筑物道旁,都應該配置適當種類和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并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5、作業3、棚和臨時生活設施的規劃和搭建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臨時生活設施應盡可能搭建在距離修建的建筑物20米以外的地區,禁止搭設在高壓架空電線的下面,距離高壓架空電線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六米。2)臨時宿舍與廚房、變電所和汽車庫之間的防火距離應不小于15米。3)臨時宿舍等生活設施,距離鐵路的中心線以及小量易燃品貯藏室的間距不小于30米。4)臨時宿舍距危險性大的生產場所不得小于30米。5)為貯存大量的易燃物品、油料等氣候尋找臨時倉庫,與永久工程或臨時宿舍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根據所貯存的數量,按照有關規定確定。6)在獨立的場地上修建成批的臨時宿舍,應當分組布置,每組最多不超過二幢。7)生產工棚包括倉庫,無論有無用火4、作業或取暖設備,室內最低高度一般還應低于2。8米。二、 施工現場防火要求1、 建筑施工現場的防火管理內容1)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已批準的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組織施工,有關防火安全措施不得擅自改動。2)凡有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安裝單位必須委托具備資格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單位進行技術測試,取得建筑消防設施技術測試報告。3)建立、健全建筑工地的安全防火責任制度,貫徹執行現行的工地防火規章制度。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要加強法制觀念。每個建筑工地都應成立防火領導小組,各項安全防火規章制度要書寫上墻。4)要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建筑工地周邊都應設立圍擋,其高度應不低于2。5米。較大5、的工程要設專職保衛人員。禁止非工地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公事人員進入現場要進行登記,有人接待,并循規蹈矩右工地的防火制度。節假日期間值班人員應當晝夜巡邏。5)建筑工地要認真執行“三清、五好”管理制度。尤其對木制品的刨花、防火油氈紙頭、瀝青,冬季施工的草袋子等隨干隨清,做到工完場清。各類材料都碼放成垛,整齊堆放。6)臨時工等各類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都要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和防火知識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7)建筑工地都必須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并及時向有關人員、作業班組交底落實。2、焊接過程的防火要求氧氣瓶、乙炔瓶是氣焊工藝的主要設備,屬于易燃、易爆的壓力容器。乙炔瓶應安裝回火防止器,防止氧氣倒回發6、生事故。乙炔瓶應放置在距離明火至少十米以外的地方,嚴禁倒放。焊、割作業時兩瓶相距不得小于五米。不得放置在高壓線下面叵太陽下暴曬。每天操作前都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尤其是冬季施工完畢后,要及時將氧氣瓶、乙炔瓶放回存放處,采取一定的防凍措施,以免結凍。如果凍結,嚴禁用明火烘烤。作業時焊炬要根據金屬材料的材質、形狀,確定焊炬民金屬的距離,不要距離太近,以防噴嘴太熱,引起焊炬內自燃回火。在點火前要檢查焊炬與金屬的距離。3、施工用電的防火要求:1)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不得裝設在有嚴重損傷作用的瓦斯、煙氣、蒸汽、液體及其它有害介質中。不得裝設在易受外來固體物撞擊、強烈振動,液體侵濺及7、熱源烘烤的場所。否則,須作特殊防護處理。2)電箱和開關箱的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的不應帶電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作保護接零。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3)電箱、開關箱必須防雨、防塵。4)配電器、開關箱內的電器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不合格的電器。5)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6)開關箱中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使用于潮濕和有腐蝕介質場所的漏電保護器應采用防濺型產品。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8、,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7)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進、出線應加護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彎,導線束不得與箱體進、出口直接接觸。8)移動式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進、出線必須采用橡皮絕緣電纜。進入開關箱的電源線,嚴禁用插銷連接。9)熔斷器的熔體更換時,嚴禁用不符合原規格的熔體代替。4、油漆工防火安全要求: 油漆作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學材料。因此,無論油漆的作業或臨時存放的庫房,都要嚴禁動用明火。室內作業時,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照明電氣設備必須使用防爆燈頭,禁止穿釘子鞋出入再,嚴禁吸煙,周圍的動火作業要遠離10米9、以外。第二部分 火災事故的安全預案發生火災事故后應立即按預案成立項目部事故應急控制中心,中心設在項目部辦公室內,如因事故無法使用辦公室的設施,則將中心設在相鄰的居委會的會議室內。同時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組織下屬各組按以下程序進行救援,并履行各自的職責。項目部應急救援程序圖 應急求援機構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救救助救助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求援公司安全科及安委會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報告指令事故現場報告求救救助救助1、相鄰可依托力量各應急小組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組人員應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10、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2、事故現場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事故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3、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1)、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事故特點,采用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11、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員的救援、事故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轉移等,其次是貴重物資設備的搶救;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保護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2)、事故現場救護組,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3)、事故現場保護組,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現場保護組人員應指引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經事發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12、被困人員;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4)、事故現場通訊組,應保證現場內與其相關單位及應急救援機構的通訊暢通;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4、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接到事故情況報告后,應立即向公司安全科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者人數、姓名、性別、年齡、受傷程度、事故簡要過程和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謊報、拖延不報,報告后應隨時準備接受上級安全領導機構的指令。5、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程度確定工程施工局部停工還是全部停工,對危險源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應事故造成的傷害;根據事故現場的報告,13、立即判斷是否需要應急服務機構幫助,如發生中毒、坍塌、火災等確需應急服務機構的幫助時,應立即與應急服務機構和周圍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救,如火災及時報告119;中毒或傳染病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或拔打急救電話112);發生坍塌事故應及時報110及112以便取得相應的幫助等;同時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前,作好救援準備工作:如:道路疏通、現場無關人員撤離、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后,積極作好配合工作。6、觸電傷害事故的急救1) 2、報警 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如遇火災應拔打119火警電話),將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稱、聯系人、事故種類、傷害情況等通知醫務人員(消防部門)前來救護,遇特殊情14、況。應打110通知警方前來協助搶救人員。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或失火地點、火勢、失火材料),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安全員負責將傷亡(火災)傷害情況及時報告公司安全站(或保衛科)。3、接車接車員迅速到路口接車,引領急救車(消防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現場。4、事故應急方案事故應急方案可由項目部或公司基地定期組織演練,一般為每隔半年演練一次,演練應由保衛科進行記錄。(附件5 福建二建大廈滅火、應急疏散預案)41火災現場的逃生411遇有火警發生時,應迅速準確地打“119”報警并積極參與撲救初期火災,防止火勢蔓延。當火勢難以控制時,要鎮定情緒,15、設法逃生。412火災逃生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驚慌,要盡可能做到沉著、冷靜,更不要大吵大鬧,互相擁擠;正確判斷火源、火勢和蔓延方向,以便選擇合適的逃生路線;回憶和判斷安全出口的方向、位置(公司基地疏散圖見附件6),以便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安全出口;要有互助友愛的精神,聽從指揮,有序的撤離火場;當被煙火包圍時,可通過陽臺排水管等處逃生,或早固定的物體上栓繩子,順繩子逃離火場。如果上述措施不通,則應退回室內,關閉通往火區的門窗,并向門窗上澆延緩火勢蔓延,同時向窗外發出信號。高層建筑著火時,應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標志,盡快地從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勿盲目亂竄或奔向電梯。如果情況危急,急欲逃生,16、可利用陽臺之間的空隙、下水管或自救繩等滑行到沒有起火的樓層或地面上,但千萬不要跳樓。如果確實無力或沒有條件用上述方法自救時,可禁閉房門,減少煙氣,火焰的入侵,躲在窗戶下或到陽臺避煙,單元式住宅高樓也可沿通道至屋頂的樓梯進入樓頂,等待到達火場的消防人員解救。總之,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有不要放棄救生的希望。如現場慌亂秩序不能平息,找不到逃生的通道和出口,自己已經不由自主地被卷入雜亂的人流,甚至被擠壓踐踏時,可以采取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在慌亂人群中,應用雙手抱頭,兩肘朝外,盡快松開衣扣,確保呼吸暢通和心臟不受擠壓,用肩和背部承受外部的壓力,注意避免使自己的身體靠在墻上或被擠壓到墻角、棚欄旁邊,要緊快走進17、通道;如果被擠倒,人群從身上踩過,應雙手抱住后腦勺,兩肘支地,胸部稍離地面,以免窒息死亡。4)人工呼吸施行人工呼吸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緊被救者鼻孔,深吸口氣后緊貼被救者的口,向其口內吹氣,時間約為2秒鐘。吹氣完畢后,立即離開被救者的口,并松開其鼻孔,讓其自行呼氣,時間約為3秒鐘。如此以每分鐘約12次的速度進行。5)胸外心臟擠壓法救護者跪在被救者一側或騎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被救者心窩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以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擠壓后迅速松開,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以每分鐘60次的速度進行。 一旦被救者心臟和呼吸都停止跳動時,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只有一個人搶救,可以兩種方式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7、事后,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根據有關規定及上級指令,確定是否恢復生產,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及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8、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社會聯動部門及應急救援機構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