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釋放孔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7736
2022-08-02
5頁
21.50KB
1、泰州市姜堰區文體中心二期樁基工程管樁預應力釋放孔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江蘇東地建設基礎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5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泰州市姜堰區文體中心二期樁基工程工程地點:泰州市姜堰區,三水大道以西建設單位:江蘇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江蘇中核華偉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姜堰振興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江蘇東地建設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基礎設計為預應力管樁(PHC)A型,樁徑500mm,壁厚為100mm;樁身混土強度為C80,樁長1428m。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最大為1100KN(樁長27m),最小為620kN(樁長14m),樁端持力層為6層和7層粉質粘土2、。二、現場地質概況根據姜堰區建筑規劃設計院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本場地地層情況如下:1層素填土:灰黃色灰黑色,表層以碎磚瓦礫和植物根莖為主,下部由粉質粘土和粉土組成,結構松散,抗壓抗剪能力差。暗溝部位為灰黑色流塑狀的淤泥質粉質粘土。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 場區局部埋深較大,揭示層厚:0.703.80m,屬高壓縮性、低強度土。2層粉土,灰黃色灰色,濕很濕,中密,夾鈣質結核,搖震反應中等,無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低。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揭示層厚:0.204.10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3層粉砂:灰色青灰色,飽和,中密,主要礦物為石英碎屑,含有較多的云母片,顆粒均勻,級配不良,磨圓度較好,粘粒含量3、1.802.80%。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揭示層厚: 1.802.40m,屬中低壓縮性、中等強度土。4層粉質粘土:灰灰褐色,軟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具水平層理。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揭示層厚:0.801.30m,屬中等壓縮性、低強度土。5層粘土:灰灰黃色,可塑,無搖振反應,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高。局部含Fe、Mn質結核、姜結石。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揭示層厚:4.705.20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6層粉質粘土:灰黃色灰褐色,軟塑,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局部含Fe、Mn質結核、姜結石及中密狀粉土極薄層。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 揭示層厚:11.24、012.00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7層粘土:灰綠色夾灰黃色,硬塑可塑,含姜結石,無搖振反應,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高。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揭示層厚:7.708.40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8層粉質粘土:灰黃色夾灰綠色,可塑,局部軟塑,富含姜結石,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局部夾粉土極薄層,具水平層理。該層土場區普遍分布, 未揭穿。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土。三、施工現場情況及預應力釋放方法1、文體中心二期工程(含文化館)最高層高5層,基礎工程樁采用PHC-500(100)A-13-14(14)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樁長27m,256根,樁長14 m,124根,共計25、80根。基礎采用承臺樁基礎,軸線距離為7m-9m。西側1軸線為3樁承臺,由于擬建建筑物整體層高較低,基礎布置稀疏合理。2、場地東側為三水大道,南側為一條市政排洪溝,北側為在建體育場,西側為民房,民房距離工程樁位最近處距離約為10m,最遠處距離有20m以上,民房與施工場地之間有一道圍墻,圍墻距離工程樁最近處距離為0.85米m,最遠處距離有10m以上。3、為了防止打樁造成土體擠壓,通常采用在影響建筑物一側開挖挖防擠溝和打應力釋放孔的方法,對場地進行預應力釋放。根據以上本場地的實際情況,南側市政排洪溝可作為一條天然預應力釋放防擠溝。由于西側民房及圍墻距離1軸線工程樁的距離,不能滿足完全在工程樁外側施6、工預應力孔的要求,故本次采用在1軸線上A-F段的西外側布孔,G-J段在1軸線內側布孔,2-3軸線之間布孔的方案,進行預應力釋放處理。釋放孔直徑300mm,孔深30m,孔間距800mm,沿承臺軸線對稱布孔,具體見預應力釋放孔布置圖。四、施工工藝及流程(一)施工流程:場地平整 定位放線 鉆機就位 鉆孔至設計孔深 孔內灌砂 鉆機移至下一個孔位(二)施工工藝:1、施工定位放線施工前利用全站儀根據預應力釋放孔布置圖測量定位,并作好標記。2、鉆孔機就位:鉆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施工中進行及時進行觀測、記錄。 3、鉆孔:調直機架挺桿,對好釋放孔位,開動機器鉆進掃孔,7、達到控制深度后停鉆、提鉆。 4、檢查成孔質量: (1)鉆深測定。通過鉆桿數量控制鉆孔深度。 (2)孔徑控制。預備要求直徑的魚尾鉆頭,不足尺寸時可用電焊加焊合金以保證孔徑。 5、孔底清理。鉆到預定的深度后,必須在孔底處進行空轉清渣,然后停止轉動;提鉆桿,不得曲轉鉆桿。 6、孔內灌砂。為防止靜壓樁施工中應力釋放孔塌陷,待清孔完成后,在孔內回填粗砂至自然地面標高。7、移動鉆機到下一釋放孔位置。經過成孔回填砂檢查完成后,再移走鉆機到下一釋放孔位置進行施工。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機臺主操鉆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機操作。所有工作人員應穿絕緣鞋、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打赤膊上班。2、每班必須配備正付8、操鉆各1人,分別負責操作機和前臺指揮工作,所有工作人員當班嚴禁喝酒或酒后上班,所有當班人員不準擅自離開工作崗位。3、司鉆(主操)人員必須每天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對機械狀況認真填寫記錄。4、要作前應檢查電機及其它電器絕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施工現場如遇高壓電線(纜)、油氣管道等障礙物無法排除時,樁機施工應在規定危險距離以外處開展工作。6、起落立柱應有專人指揮與操作,支腳與下盤應同時接地,前支腿伸于前方,立柱斜撐下嚴禁站人。7、樁機移位時應有專人指揮,并須有專人移動電源線,以防碰壓,支腳下松軟時應用枕木鋪墊,以保證接地比壓。8、樁機移動、回轉時嚴禁用上、下盤頂土或排除障礙物。9、鉆機對位時注意調整立柱垂直充,并應使支腳與下盤同時接地。10、塔上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保險帶,必須穿防滑軟底鞋;患有高血壓、懼高癥、心臟病等高處不適癥者,或工作人員患感冒等病時嚴禁上塔作業。11、在暴風雨、雷雨天氣應停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