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施工安全防護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7869
2022-08-02
5頁
121.50KB
1、一、防護措施1、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周圍環境的安全,從泥漿池開挖使用開始至泥漿池處理回填,現場安全員進行全過程施工監督,掌握泥漿池圍護結構、周圍土體的受力與變形情況,檢查泥漿池四壁是否有滲漏、開裂,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現場采取措施整改。2、為防止泥漿外流,在泥漿池壁設警戒水位線,警戒線位于池頂下50CM處,當泥漿達到此警戒線時,及時安排泥漿車外運至棄渣場,若車輛安排有困難應停止向泥漿池灌漿。3、護筒、泥漿池防護(1)、護筒埋設鉆孔用護筒采用8mm鋼板制作,高度為1500-2000mm,護筒直徑比鉆頭直徑大約300-400mm,護筒的頂部應開設1-2個溢漿口,并高出地面250-350mm。護筒頂高程2、高出地面0.3-0.5m。護筒埋設后周圍要用粘土分層夯填密實。(2)、泥漿池設置鉆孔過程中泥漿一是起到護壁作用,防滲、防水帷幕。以孔內高于地下水的泥漿的側壓力平衡孔壁土壓力和周圍水壓力,抵抗孔周圍水滲入孔內,維持孔壁穩定;二是懸浮土渣,攜帶土渣出樁孔。不使土渣沉入孔底造成鉆孔困難、影響樁底沉渣厚度。采用相鄰墩臺共用一個泥漿池,泥漿池尺寸:上為128m,下為106m,深2.5-3m,坡度3:1(可根據地質情況適當調整,放坡)。池內表面設彩條布覆面,池面彩條布留邊不小于80cm。用土袋沿池邊壓蓋(壓蓋兩層,土袋順池邊布置),土袋外圍設欄桿防護(可在土袋外側先設土圍堰,高20-50cm,上寬40cm3、,下寬60cm), 泥漿池一側設泥漿回流溝(斷面5050cm),平順且嚴禁泥漿漫流,見下圖。防護欄采用直徑48mm鋼管覆封閉網,鋼管涂刷紅白油漆(單色油漆條長30cm),封閉網可采用密目網,封閉網與欄桿綁扎嚴密、平順、無裂口和褶皺現象。欄桿采用兩層橫桿,上圍欄離地1.4m高,橫桿間距0.8m,立柱間隔2M設置一根,掛安全警示標志,夜間設紅燈警示,見圖。各工點安全員每天對泥漿池、沉淀池、泥漿集中存放地點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整改。對鉆孔灌注樁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防止施工人員陷入泥漿池,造成意外傷害。施工完畢,集中存放泥漿地點要設安全警示標志,設立護欄圍護,防止附近村民闖入而發生意外傷害。44、后期處理樁基工程結束后,各泥漿池里的泥漿及沉淀石渣應清理干凈,然后回填土方,平整碾壓恢復原貌。二、注意事項1、所有泥漿池必須統一做好警示標志,如警示牌、警戒繩等;2、為保證安全,泥漿池里的泥漿必須低于圍堰。3、現場各分區施工負責人對各分區內的泥漿池的安全管理負責。4、現場專職安全員應加強巡視并做好記錄,發現警示標志損壞、丟失,應立刻更換、補齊。5、大雨、洪迅應加強泥漿池的圍堰,并做好泥漿池的排水工作。6、現場施工負責人負責監督所有泥漿排放至指定的泥漿池中,不得私自排放到場地、河道、下水管道中。7、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在人員上下運輸過道處,應設置固定的照明設施。8、安全員有權對違反本方案的5、作業班組處以罰款。三、應急措施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泥漿池的池壁滲透、池壁坍塌是主要危險源,為確保泥漿池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現場安全員需如實做好以下應急措施:1、池壁滲透應急措施當池壁出現開裂、溢出等情形,會造成池里的泥漿外流;嚴重者會造成成池壁破壞,而影響泥漿池的正常使用。出現如上情形時,應立刻停止向泥漿池里灌注泥漿,找出滲透的原因,采用堵塞,加固等措施。并及時監測,至恢復正常后才能使用。2、池壁坍塌應急措施當池壁出現坍塌的危險信號時,應及時疏散無關的作業人員,搶險組對池壁進行固,如打松木樁、壁外堆積砂袋等有效的措施。同時調動泥漿車及時抽調池內的泥漿。及至修復完畢,經驗收合格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3、配備的應急搶險物資在泥漿池使用時,應準備好以下的物資備用:一臺挖土機、若干松木樁、編織袋、砂石。-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