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米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7948
2022-08-02
5頁
24.42KB
1、深基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上海明峰服裝有限公司五金裝配車間,位于金山區干巷鎮榮發路135號,建筑面積為5202,為二層框架結構廠房,建筑高度為13.80米。按照設計圖紙本工程A軸及B軸上的18軸21軸基礎部分因遇暗浜,加深為深基坑土方開挖,坑底標高為-3.80m。二、排水方法集水坑排水的特點是設置集水坑和排水溝,根據工程的不同特點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1明溝與集水井排水2分層明溝排水3利用工程設施排水三、排水機具的選用基坑排水廣泛采用動力水泵,一般有機動、電動、真空及虹吸泵等。選用水泵類型時,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當基坑涌水量Q60m3h,多用離心式水泵。隔膜式水2、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漿水,選擇時應按水泵的技術性能選用。當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搖泵或水龍車等將水排出。四、基坑放坡及土方開挖1、基坑放坡開挖基坑時,如條件允許可放坡開挖,與用支護結構支擋后垂直開挖比較,在許多情況下放坡開挖比較經濟。放坡開挖要正確確定土方邊坡,對深度5m以內的基坑,土方邊坡的數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放坡。2、土方開挖在基坑土方開挖之前,要進行詳細的施工準備工作,在開挖施工過程中要考慮開挖方法和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開挖后還要考慮對一些特殊地基的地基處理問題。(1)施工準備工作基坑開挖的施工準備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a)查勘現場,摸清工程實地情況。3、(b)按設計或施工要求標高整平場地。(c)做好防洪排洪工作。(d)設置測量控制網。(e)設置就緒基坑施工用的臨時設施。2、機械和人工開挖在開挖施工過程中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和方法:(a)對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機械開挖,基坑深在5m內,宜用反鏟挖土機在停機面一次開挖,深5m以上宜分層開挖或開溝道用正鏟挖土機下入基坑分層開挖,或設置鋼棧橋,下層土方用抓斗挖土機在棧橋上開挖,基境內配以小型推土機堆集土。對面積很大、很深的設備基礎基坑或高層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層同時開挖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車運出。(b)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度正確,機械開挖至按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4、應預留8050c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和修坡。(c)人工挖土,一般采取分層分段均衡往下開挖,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應檢查邊線和邊坡,隨時糾正偏差。(d)對有工藝要求,深入基巖面以下的基坑,應用邊線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后再挖,但應控制不得震壞基巖面及邊坡。(e)如開挖的基坑(槽)深于鄰近建筑基礎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筑基礎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應采取在坡腳設擋墻或支撐進行加固處理。(f)挖土時注意檢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溝或裂隙、斷層(對巖石地基)存在,如發現跡象,應及時匯報,并進行探查處理。(g)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5、邊距離應按挖坑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干燥密實土不小于3m,松軟土不小于5m。(h)基坑挖好后,應對坑底進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礫石回填夯實至與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實度。(i)為防止坑底擾動,基坑挖好后應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工序時,應預留1530cm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六、地基局部處理對于基坑開挖過程中或開挖后遇到特殊地基問題要進行地基局部處理,以下介紹了幾種特殊地基的局部處理方法。1、坑(填土,淤泥,墓穴)的處理(1)若松土坑在基槽中,且較小時,將坑中軟弱虛土挖除,使坑底見天然土為止,然后采用與坑底的天然6、土壓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當天然土為砂土時,用砂或級配砂回填,天然土為較密實的粘性土,則用3:7灰土分層夯實回填,天然土為中密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積粘性土,可用1:9或2:8灰土分層夯實回填。(2)若松土境較大且超過基槽邊沿時,因各種條件限制,坑(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層時,可將該范圍內的基槽適當加寬,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時,基槽每邊均應按l1:h1=1:1坡度放寬,用l:9或2:8灰土回填時,基槽每邊均應按l1:h1=0.5:1坡度放寬,用3:7灰土回填時,如坑的長度2m,基槽可不放寬,但灰土與槽壁接觸處應夯實。(3)若松土坑較大且長度超過5m時,將坑中軟弱土挖去,如坑底土質與一般槽底土質相同,可將基7、礎落深,做1:2踏步與兩端相接,每步不高于50cm,長度不小子100cm,如深度較大,用灰土分層回填夯實至坑(槽)底一平。(4)若松土坑較深,且大于槽寬或1.5m時,槽底處理完后,還應適當考慮是否需要加強上部結構的強度,常用的加強辦法是;在灰土基礎上l2皮磚處(或混凝土基礎內)、防潮層下12皮磚處及首層頂板處各配置34根812鋼筋,跨過該松土坑兩端各1m。(5)對地下水位較高的松土坑,將坑(槽)中軟弱的松土挖去后,再用砂土或混凝土回填2、井或土井的處理(1)水井,在基礎附近將水位降低到可能限度,用中,粗砂及塊石,卵石或碎磚等夯填到地下水位以上50cm如有磚砌井圈時,應將磚井圈拆除至坑(槽)底以8、下1m或更多些,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實回填至基底(或地坪底)。(2)桔井在距基礎邊沿5m以內,先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到地坪下1.5m處,將井壁四周磚圈拆除或松軟部分挖去,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實回填。(3)枯井在基礎下,條形基礎3B或柱基2B范圍內先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到基礎底下2m處,將井壁四周較軟部分挖去,有磚井圈時,將磚按規定拆除,熱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夯實回。(4)井在房屋轉角處,但基礎壓在井上部分不多時除按以上辦法回填處理外,還應對基礎加強處理,如在上部設鋼筋混凝土板跨越。當影響不大時,可采用從基礎中挑梁的辦法。(5)井在房屋轉角處,且基礎壓在井上部分較多用挑梁的辦法較困難或不經濟時9、,則可將基礎沿墻長方向向外延長出去,使延長部分落在天然土上,并使落在天然土上的基礎總面積,不小于井圈范圍內原有基礎的面積,同時在墻內適當配筋或用鋼筋混凝土梁加。(6)井巳淤填,但不密實可用大塊石將下面軟土擠緊,再用上述辦法回填處理,若井內不能夯填密實時,則可在井磚圈上加鋼筋混凝土蓋封口,上部再回填處。3、局部軟硬(高差)地基的處理(1)若基礎下局部遇基巖、舊墻基、老灰土、大塊石或構筑物盡可能挖除,以防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較硬物上造成不均勻沉降而建筑物開裂,或將堅硬物鑿去3050c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實。(2)若基礎部分落于基巖或硬土層上,部分落于軟弱土層上。采取在軟土層上作混凝土或砌塊石支承10、墻(或支墩),或現場灌注樁直至基巖。基礎底板配適當鋼筋,或將基礎以下基巖鑿去3050c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墊層,使能調整巖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對變形,避免應力集中出現裂縫,或采取加強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剛度、來克服地基的不均勻變形。(3)若基礎落于高差較大的傾斜巖層上,部分基礎落于基巖上,部分基礎懸空。則應在較低部分基巖上作混凝土或砌塊石支承墻(墩),中間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或將較高部分巖層鑿去、使基礎底板落在同一標高上,或在較低部分基巖上用低標號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填充。七、基坑支護體系的選型本工程深基坑圍護采用砼普通小型砌體擋土墻及鋼板樁兩種1、砼小型砌體擋土墻及鋼板樁砼小型砌體擋土墻11、是按上圖所示,在現場臨時道路旁砌2.5m高擋土墻。鋼板樁采用280mm*6m槽鋼在塔吊旁按“一字”形順序打入地下,地上一端用一根橫向槽鋼進行焊接連接成一排,在4米左右固定兩點用繩索兩端斜拉。八、質量與安全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1)檢測軸線定位,確保滿足規范要求后,正確計算出標高尺寸,開挖前對每個基坑自然地面標高進行施測,然后放出開挖邊線。(2)開挖時安排專人指揮機械操作。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有樁基土方開挖施工經驗。(3)土方開挖過程中,測量工程師跟蹤監測,保證土方開挖邊線、邊坡、槽底標高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要求。(4)機械開挖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預留人工清底厚度,當天氣有變,預報有雨時,適當加厚預留清底厚度。(5)土方開挖前向挖掘機司機交待清楚樁位情況,在挖土過程中,密切注視,以防挖機挖到工程樁對樁身造成破壞。(6)基坑周圍應挖排水溝,與地面雨排管網接通,防止地表雨水直接匯入基坑、沖刷邊坡;排水明溝、集水坑按開挖平面進行合理布置,配備足夠水泵。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