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項目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稀缺資源路過別錯過】(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8070
2022-08-02
8頁
187.50KB
1、建筑工程項目建筑工程項目建筑工程項目建筑工程項目物體打擊事物體打擊事物體打擊事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故應急預案故應急預案故應急預案2應急預案編制小組成員: (至少 3 人)人名部門職稱/職務簽字應急預案審核小組成員: (至少 3 人)人名部門職稱/職務簽字應急預案批準人簽字: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1 1 1 1 總則總則1.11.11.11.1 目的目的為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于物體打擊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物體打擊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根據公司文件要求,特制定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1.21.21.21.2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中國中材國際項目部。1.31.31.31.32、 工作原則工作原則物體打擊事故處理總要求: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項目部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珍愛生命、始終安全第一。推行人性化管理,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切實保障員工在所有和工作相關場所的健康安全, 盡企業所能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工作的環境,盡力避免職業病和工作傷害;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和環保教育,樹建企業文化,弘揚人文精神,增強員工歸屬感、榮譽感,注重團隊合作,提升企業凝聚力。(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崗位責任制,由引發事件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解決。(3)預防為主、防患未然。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在充分考慮務工人員利益、取得務工人員3、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制定和出臺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穩定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事件控制在萌芽階段,及時消除誘發事件的各種因素。(4)依法處置,防止激化。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處置,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宣傳、協商、調解等方法處置事件,加強對務工人員的說服教育, 引導務工人員以理性、 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解決矛盾, 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5)快速反應,相互配合。事故發生后,項目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各有關部門要及時給予配合和支持,要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并確保信4、息收集、情況報告、指揮處置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事態。(6)加強教育,正確引導。要將法制宣傳、教育疏導工作貫穿事件處置的整個過程。教育務工人員遵守法律法規, 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通過合法、 正當渠道和方式反映問題。2 2 2 2 危險性分析危險性分析作業人員在生產巡檢、設備維修等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違反操作規程、不帶安全帽等防護用品等原因易出現物體打擊傷害事故。例如,磚石、工具等從建筑物高處落下,砸在人身上,造成物體打擊傷害。43 3 3 3 組織機構及職責組織機構及職責3.13.13.13.1 組織機構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是應急指揮中心的工作機構。 項目部5、應急組織機構見下圖 1:圖 1: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圖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副經理)組 員:(施工兼職安全員)聯絡調度組:救護搶險組:保安保衛組:善后處理組:3.23.23.23.2 職責職責(1)負責本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與響應工作;(2)負責及時與當地相關機構、公司有關部門聯系以解決問題,及安排事故調查小組赴事故發生地處理問題。(3)救援隊伍在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下,承擔搶險、救人、搶救財產、設備和疏散群眾任務。4 4 4 4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5(1)教育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應在規定的安全通道內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規定通道位置行6、走。(2)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安全職能部門定期檢查,現場專職安全員應日常巡查,嚴禁作業人員從高處向下拋擲物體。(3)高處作業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臨邊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礙通行。(4)拆除或拆卸作業要在設置警戒區域、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5)合理組織交叉作業,采取防護措施。(6)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別是臨邊作業。(7)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消毒藥品和急救用品,確保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應急所需。5 5 5 5 應急處置應急處置5.1 應急響應7、(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報告,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大致判明受傷者的部位,聯系業主醫院,必要時可對受傷者進行臨時簡單急救。一般和較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領導小組接報人應核實事故基本情況,主要包括事故單位、發生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損失情況,采取應急響應措施及現場保護情況和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報告單位、報告人、報告時間等,并進行信息記錄。在此基礎上速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 詳細信息最遲不得晚于事故發生后 6 小時。 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 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上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 詳細信息最遲不得晚于事故發生后 2 小時。(2)領導8、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組織處理事故。領導小組組長并宣布啟動事故應急預案,并通知通保信要求保持通訊隨時暢通。(3)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情況向公司進行匯報。(4)危急狀態消除,由應急領導小組宣布應急行動結束。5.2 應急物資及裝備5.2.1 內、外聯絡通訊設備具有優先切換功能,在緊急狀態時,能迅速聯絡到相關人員和相關部門、單位。如:對講機、移動電話、傳真機等。5.2.2 交通工具滿足運送救援物資,進行人員救援、疏散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等。5.2.3 照明設備在無電源的情況下, 以滿足緊急救援、 指揮工作的需要。 選擇照明工具, 應考慮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電筒等。5.2.9、4 個人防護裝備專業救援必用的設備和設施,如:輸水裝置、軟管、噴頭、鐵絲、扳手,應急照明、醫用急救箱等。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急救箱要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同時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6上述物資設備,必須設專人保管,定時檢查維護。5.3 事故應急處置(1)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設備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等情況,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10、輕傷事故a) 立即保護現場,向應急指揮小組匯報。b) 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c) 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發生重傷事故a) 立即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b) 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c) 如受傷人員骨折,注意搬動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11、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d) 迅速送延布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發生死亡事故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立即向業主、公司相關部門匯報。6 6 6 6 定期培訓及演練制度定期培訓及演練制度6.1 應急知識培訓應急小組成員在項目安全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并形成記錄。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6.2 定期演練制度應急預案確定后, 項目部每年至少進行 1 次演練, 并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的應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評12、價、完善,并形成記錄。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7 7 7 7 預案修訂與完善預案修訂與完善(1) 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 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2)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78 8 8 8 應急預案公布制度應急預案公布制度(1)應急預案由現場項目部制定,經公司審查批準后,由公司發布后生效。(2)發布生效后,現場項目部必須將應急預案張貼公布,公布位置設在現場辦公區和生活去的顯著位置。(3)現場項目部必須組織現場員工學習應急預案,讓每位員工了解應急預案的全部內容,特別對應急處理程序、應急小組電話了解清楚。9 9 9 9 生效日期生效日期本預案在發布之日生效。10101010 附表附表附表 1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電話序號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手機1附表 2現場各部門及負責人聯系電話序號聯系部門聯系電話聯系人備注1業主23總包項目部456門衛對講機頻道附表 3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名單序號姓名職務電話備注123845678(備注填寫屬于聯絡調度組、救護搶險組、保安保衛組或者善后處理組)附表 4當地的報警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社會機構電話號碼備注1治安報警2醫療救護3火災報警4交通事故5公共查號臺6當地政府主管7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