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沉降觀測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8418
2022-08-03
5頁
18KB
1、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三、觀測等級確定四、儀器設備及人員配置五、基準網的建立及高程系統六、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與埋設七、觀測八、請甲方、施工方協助解決的問題九、補充說明十、內業計算及成果整理十一、提交資料 北京金融街F10大廈沉降觀測技術方案 一. 工程概況該工程位于北京金融街F10號地東部,南臨廣寧伯街,東臨太平橋大街,西臨金城坊街,北臨金城坊南街;總建筑面積48432.3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積17562.3平米,地上30870平米;建筑物主要屋面高度63.6米。本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筒結構,地上16層(另有出屋面的電梯間和水箱間共2層),地下5層;基礎形式為天然地基上的平板式筏基,基底標高為2、-20.15米,從基底進行沉降觀測難度極大。另場區附近無固定的可用作沉降測量的水準基點。二. 編制依據1. 甲方提供的地下結構施工圖;2. 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3.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三. 沉降監測的等級確定該項工程屬變形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物,按規范要求需要進行沉降觀測,結合建筑變形測量規程和工程測量規范有關規定,并參考同類工程經驗,確定該項工程屬二等變形監測等級,即: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0.5mm,相鄰點高差中誤差0.3mm。四. 儀器設備及人員配置1. Leica NAK2自動安平水準儀、GPM3平行玻璃板及配套精密銦鋼尺;50m經鑒定鋼尺及3、測量專用重錘等。2. 人員配置:工程主持人1名;現場負責1名(兼安全員);技術人員1名;司儀1-2名;測工2-4名。3. 所有使用儀器設備均具有鑒定計量證書,測量施工主要人員均做到持證上崗。五. 基準網的建立及高程系統1. 建網鑒于該工程工期較長,沉降觀測持續約4年左右,為便于沉降觀測的順利實施,必須設立穩固可靠的沉降觀測基準點,結合現場地質條件及周邊地形環境,我們擬在遠離該工程變形影響區域(至少應距離施工場區200m開外。)的地方埋設3個水準基點于原狀土層,構成閉合環形式的沉降觀測基準網。2. 水準基點埋設擬采用普通標石,埋設形式見附圖水準基點示意圖,埋設深度應達到凍土線以下,北京地區最大凍4、土深度為0.8米。3. 高程系統:本工程采用假定高程系統。六. 沉降觀測點布設與埋設1. 布點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原則是建筑物的四角等主要特征部位及密度適中,能夠監控建筑物的整體變形與局部變形情況;根據該工程的地質情況、基礎形式及屬框筒結構的特點,對于基礎底板,我們布設了28個測點,具體位置參見附圖:沉降觀測點布設示意圖;對于出地面后建筑物首層布點,鑒于結構形式較地下部份有一定收縮,原則上點位的選取還是以對應于地下部份為準(保證測量成果的連續性,便于變形分析。),僅對收縮部份的點位進行舍棄既可,在此暫不提供首層布點圖(我方暫無首層結構平面圖)。另外,根據設計說明,該工程存在施工后澆帶,為監控后澆帶5、兩側的變形情況,保證F10大廈的安全施工,后澆帶兩側必須布點,這一點我們在布點時已予以完善。2. 觀測點埋設該工程自地下五層開始觀測,需進行二次布點。在基礎底板施工階段就應著手進行第一次埋點工作,按照布點示意圖所示位置,采用22 L形螺紋或光圓鋼筋作為點標記打孔埋設于地下五層結構柱上,擬以防凍膠、速凝劑結合水泥水漿進行固結。當結構施工至0時,將底板上的觀測點除首層結構收縮部份點位外一一對應地移至地上相應部份的承重柱或承重墻上(擬采用22 L形螺紋鋼筋打孔埋設,以密實砂漿填充加固),以保證沉降觀測工作連續順利進行。所有測點均必須做到埋設穩固,不影響建筑外觀,點位附近編號并作上明顯標記,以便長期保6、存。七. 觀測1. 基準網觀測按國家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以閉、附合水準路線進行觀測,附合差0.3 mm,每站高差中誤差0.13mm,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0.5mm。觀測周期:由于工期較長,且監測控制網作為沉降觀測的起始依據,準確性尤為重要。水準基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即進行初始值觀測,初始值觀測應連續觀測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基準點的原始高程數據,之后每三個月對基準網進行一次檢測,連續三次;之后改為半年檢測一次,直至觀測工作結束。2. 沉降觀測點的觀測1) 沉降觀測的精度指標:環線閉合差0.6 mm,每站高差中誤差0.3mm,視線高不得低于0.3m。2) 觀測: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7、每次觀測時,必須按附合水準路線至少連測兩個水準基點,以保證具有沉降觀測所必須的檢核條件,減少測量誤差的發生。二次布點完畢,點位穩固后,應立即進行高程傳遞測量,采用吊鋼尺法同時測量地下部份與地上部份的測點高程,將對應觀測點底板上的高程數據換算成移至地面后的高程數據,以便準確計算各點位相鄰沉降量和累計沉降量,保證測量成果的連續性。另外為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每次采用吊鋼尺法進行高程傳遞測時,地上、地下需以兩臺同精度精密水準儀進行同步觀測,測量次數以4-6次為宜,取各次測量數據經尺長改正后的均值作為高程傳遞所測高差數據;底板測點的最后一次觀測與地面測點的首次觀測均必需連續測量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各測8、點的本次觀測數據。3) 觀測周期:沉降變形受施工荷載影響較大,觀測周期受施工進度影響極大,參考同類工程變形速率,觀測周期應按如下確定:地下結構施工階段每施工一層觀測一次;0以上結構施工階段每施工二層觀測一次;后澆帶澆筑前后必須各加測一次;建筑裝修和設備安裝階段每半月觀測一次;竣工后應視建筑物穩定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每隔一月觀測一次,觀測三次,然后以三月為周期測量三次,之后,可半年或一年測定一次直到建筑物沉降變形趨于穩定。北京地區判定建筑物穩定與否的量性標準是沉降量小于或等于每100天1mm。4) 觀測中的注意事項每次觀測時,均應做到以下幾點:a) 采用相同的圖形(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b) 使9、用同一儀器和設備;c) 固定觀測人員;d) 作好測量中的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工作(包括氣象條件、施工階段等);e) 在基本相同的環境的條件下工作。八. 請甲方及施工方協助解決的問題1. 協助清理現場障礙,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2. 協助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保證測量工作人員的安全;3. 根據施工進度及觀測方案,即時通知我院進行觀測,以保證測量成果的連續性。九. 補充說明鑒于觀測周期較長,在整個測量過程中,針對各種突發的、影響建筑物穩定的因素,應即時調整觀測方案,保證沉降測量的即時性、準確性。十. 內業計算及成果整理觀測工作結束后,及時整理和檢查外業觀測手蒲。基準網及沉降觀測的平差計算采用計算機嚴密平差。觀測點的變形分析除了觀察相鄰兩觀測周期,相同觀測點有無顯著變化,還應結合荷載、氣象、地質等外界因素綜合考慮,進行幾何和物理分析。十一. 提交資料1. 每次觀測中間成果(一式三份一式三份);2. 沉降變形觀測點位置示意圖(一式三份一式三份);3. 變形測量時間、位移量曲線圖(一式三份一式三份);4. 竣工技術報告(一式三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