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答作業案 (2)(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8422
2022-08-03
18頁
9.38MB
1、簡答題礱21 1.建筑的含義是什么?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通常可分為哪幾類?各舉一例。3.構件的燃燒性能分為哪幾類 ?各舉一例。4.什么叫構件的耐火極限?5.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分為幾級?每級分別對構件的哪兩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依據什么確定?6.建筑物耐久等級如何劃分? 7.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分模數具體是多少?8.建筑物的基本組成有哪些?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9.簡述墻作為建筑物的承重構件和圍護構件所起的不同作用?10.簡述外界環境對建筑物影響的三個方面? 參考答案:1.答: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 建筑物是供人們生活居住、工作學習以及從事生2、產和各種文化活動的房屋 構筑物是指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建筑,間接為人們提供服務的設施。如橋梁、城墻、堤壩、水池、水塔、支架、煙囪等。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術和建筑形象。2.答: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通常可分為三類:民用建筑、工業建筑、農業建筑3.答:構件的燃燒性能分為非燃燒體、燃燒體、難燃燒體三類 。4.答: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是指按建筑構件的時間-溫度標準曲線進行耐火試驗,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5.答:建筑按耐火等級分類分為四級,每級分別對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提出了不同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級3、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確定。6.答:以主體結構確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為四級:一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二級建筑: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級建筑: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于次要的建筑。四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5年以下,適用于臨時性建筑。7.答:基本模數的數值規定為100mm,以M表示,即1M=100mm。 擴大模數的基數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共6個 分模數的基數為10mm,20mm,50mm共3個 8.答: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礎、墻或柱、樓板層及地坪層、樓梯、屋頂和門窗等部分所組成。94、.答:作為承重構件,承受著建筑物由屋頂或樓板層傳來的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再傳給基礎;作為圍護構件,外墻起著抵御自然界各種因素對室內的侵襲;內墻起著分隔空間、組成房間、隔聲、遮擋視線以及保證室內環境舒適的作用。10.答:外界作用力的影響(人、家具和設備的重量,結構自重,風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1.5分)氣候條件的影響(日曬雨淋、風雪冰凍、地下水等);(1.5分)人為因素的影響(火災、機械振動、噪聲等的影響)(2分)1.地基和基礎有何不同?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2.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有什么不同?3.什么叫基礎的埋置深度?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4.常見基礎類型有哪些?5.全地下室與半地下室有什么不同5、?6.地下室在什么情況下做防潮處理?簡述地下室防潮構造的做法。 7.地下室在什么情況下做防水處理?繪圖說明地下室瀝青卷材外防水的做法。8.簡述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防水的做法。9.查閱資料,抄繪某條形基礎的平面圖(可為局部),并繪制23個基礎斷面圖。參考答案:1.答:基礎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是建筑的下部結構。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全部荷載,并把這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地基則是承受由基礎傳下的荷載的土層。直接承受建筑荷載的土層為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土層為下臥層。2.答:凡天然土層具有足夠的承載力,不需經過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稱為天然地基。地基土分為五大類:巖石、碎6、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經人工處理的土層,稱為人工地基。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壓實法、換土法、化學加固法和樁基。3.答: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簡稱稱埋深。影響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有:上部荷載、工程地質條件、地下水位、凍土線深度、相鄰基礎等。基礎的埋深,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愈淺愈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m。天然地基上的基礎,一般把埋深小于4m的叫淺基礎。埋深大于或等于4m的叫深基礎。當基礎直接做在地表面上時稱為不埋基礎。4.答:基礎按材料和受力情況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兩種。基礎的類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井格基礎、片筏基礎和箱形基礎。5.答7、:全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大于該房間凈高的1/2;半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為該房間凈高的1/31/2。6.答:當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無滯水可能時,地下水不會直接浸入地下室。地下室外墻和底板只受到土層中潮氣的影響,這時,一般只做防潮處理。地下室外墻的防潮做法是:在外墻外側先抹20mm厚1:2.5水泥砂漿(高出散水300mm以上),然后涂冷底子油一道和熱瀝青兩道(至散水底),最后在其外側回填低滲透性土隔水層。北方常用2:8灰土,南方常用爐渣,其寬度不少于500mm。地下室頂板和底板中間位置應設置水平防潮層,使整個地下室防潮層連成整體,以達到防潮目的。7.答:當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8、下室地坪時,地下室的外墻和底板都泡在水中。這時,對地下室必須采取防水處理。地下室瀝青卷材外防水的做法如作業圖2-1:作業圖2-18.答:混凝土防水結構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其材料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實性來達到防水目的。分為普通混凝土和摻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兩類。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防水的做法如作業圖2-2:作業圖2-2作業三1.墻體按受力方式如何分類?2.墻體設計要考慮哪些要求?3.簡述磚混結構的幾種結構布置方案及特點。4.粘土磚的尺寸為多少?強度等級分為哪幾級?5.簡述砌筑砂漿的種類、特點及適應范圍。6.磚墻的厚度有哪些?如何組成?7.常見過梁有哪幾種?8.簡述墻腳防潮層的設置位置和做法。9.墻身水平防潮層9、有哪幾種做法?10.簡述隔墻的性質、設計要求、分類。11.簡述墻面裝修的種類。12.簡述清水勾縫墻的做法和勾縫的形式13.說明水刷石飾面的構造做法及適應范圍。14.石材類貼面的安裝方式有哪幾種?15.簡述踢腳線的位置、材料、高度。16畫磚墻外墻腳及散水、窗臺、過梁三個節點詳圖。三個節點詳圖被剖的磚墻和過梁等為粗實線,被剖的散水、混凝土墊層、窗框、樓板等為中粗線,其余線條可用細實線。注意以上三種線條的對比度要分明。參考答案:1.答:墻體按受力方式分類: 在混合結構建筑中,墻體可以按受力方式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兩種。承重墻直接承受樓板及屋頂傳下來的荷載。非承重墻不承受外來荷載,僅起分隔與圍護作用。10、非承重墻又可分為自承重墻和隔墻。自承重墻承受自身重量并傳給基礎。隔墻把自身重量傳給梁或樓板。框架結構中的墻稱為框架填充墻。2.答:墻體設計要考慮下列要求:結構要求;保溫與隔熱;節能要求;隔聲、防火、防潮。3.答:磚混結構的幾種結構布置方案及特點如下:橫墻承重體系 樓板及屋面板的荷載均由橫墻承受。樓面荷載依次通過樓板、橫墻、基礎傳遞給地基。適用于房間開間尺寸不大的住宅、宿舍、旅館等。 縱墻承重體系動承重墻體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長度方向的縱墻組成。把大梁或樓板擱置在內、外縱墻上,樓面荷載依次通過樓板、梁、縱墻、基礎傳遞給地基。適用于對空間的使用上要求有較大房間的辦公室、商店、教學樓,也適用與住宅、宿11、舍等。 雙向承重體系 承重墻體由縱橫兩個方向的墻體混合組成。此方案建筑組合靈活,空間剛度較好,墻體材料用量較多,適用于開間、進深變化較多的建筑。 局部框架體系 當建筑需要大空間時,采用內部框架承重,四周為墻承重。4.答:粘土磚是全國統一規格,稱為標準磚,尺寸為240mmll5mm53mm。磚的長寬厚之比為4:2:1(包括10mm寬灰縫)。磚的強度等級是根據標準試驗方法所測得的抗壓強度,分六級:MU30,MU25,MU20,MU15,MU10,和MU7.5。5.答:砌筑砂漿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漿、石灰砂漿、混合砂漿和粘土砂漿。水泥砂漿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屬水硬性材料,強度高,但可塑性和保水性較12、差,適應砌筑濕環境下的砌體,如地下室、磚基礎等;石灰砂漿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可塑性好,但強度較低,屬氣硬性材料,遇水強度降低,所以適宜砌筑次要建筑的地上砌體;混合砂漿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既有較高的強度,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保水性,故廣泛用于地上砌體。砂漿的強度等級也是以N/mm2為單位的抗壓強度來劃分的,從高到低分為七級:M15,M10,M7.5,M5,M2.5,M1和M0.4。6.答:標準磚的規格為240mmll5mm53mm,用磚塊的長、寬、高作為磚墻厚度的基數,在錯縫或墻厚超過磚塊時,均按灰縫10mm進行組砌。從尺寸上可以看出,它以磚厚加灰縫、磚寬加灰縫后與磚長形成1:213、:4的比例為其基本特征,組砌靈活。 見作業圖3-1。 作業圖3-1 磚墻的厚度和組成圖 7.答:過梁是承重構件,用來支承門窗洞口上墻體的荷重,承重墻上的過梁還要支承樓板荷載。常見過梁有磚拱過梁、鋼筋磚過梁和鋼筋混凝土過梁三種。8.答:墻身防潮的位置:當室內地面墊層為混凝土等密實材料時,防潮層應設在墊層范圍內,低于室內地面60mm,同時還應高于室外地面150mm;當室內地面墊層為透水材料時(如爐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層的位置應平齊或高于室內地面60mm;當內墻兩側地面出現高差時,應在墻身內設置高低兩道水平防潮層,并在土壤一側設垂直防潮層。如果墻腳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條石或混凝土等),或設有鋼筋混14、凝土地圈梁時,可以不設防潮層。9.答:墻身水平防潮層的構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第一,防水砂漿防潮層,采用1:2水泥砂漿加3%5%防水劑,厚度為2025mm或用防水砂漿砌三匹磚作防潮層。 第二,細石混凝土防潮層,采用60mm厚的細石混凝土帶,內配三根6鋼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氈防潮層,抹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鋪一氈二袖。此做法防水效果好,但因油氈隔離削弱了磚墻的整體性,不應在剛度要求高或地震區采用。10.答:隔墻是分隔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非承重墻,本身重量由樓板或梁來承擔。設計要求隔墻自重輕,厚度薄,有隔聲和防火性能,便于拆卸,浴室、廁所的隔墻能防潮、防水。常用隔墻有塊材隔墻、輕骨架15、隔墻、板材隔墻三類。11.答:墻面裝修依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外墻裝修和內墻裝修兩類,依材料和構造不同,又可分為清水勾縫墻、抹灰類、貼面類、涂刷類、裱糊類、條板類和幕墻類。12.答:清水勾縫墻的做法是用1:1或1:2水泥細砂漿(或摻入顏料)勾縫,勾縫的形式有平縫、平凹縫、斜縫、弧形縫等。13.答:水刷石是一種傳統的外墻飾面,底灰和中灰用1:3水泥砂漿(共厚12mm),面層用1:(11.5)水泥和石子等加水攪拌,抹在建筑物的表面(厚10mm),半凝固后,用噴槍、水壺噴水,或者用硬毛刷蘸水,刷去表面的水泥漿,使石子半露。水刷石飾面主要適用于外墻、窗套、陽臺、雨蓬、勒腳及花臺等部位的飾面。14.答:石材類16、貼面的安裝方式有:拴掛法 、干掛石材連接件掛接法 、聚酯砂漿或樹脂膠粘結法。15.答:在內墻面和樓地面交接處,為了遮蓋地面與墻面的接縫、保護墻身以及防止擦洗地面時弄臟墻面做成踢腳線。其材料與樓地面相同。常見形式有三種,即:與墻面粉刷相平、凸出、凹進。踢腳線高120150mm。作業四1.樓板層的組成部分有哪些?2.根據使用的材料不同,樓板有哪些類型?3.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哪幾種?4.常用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的類型及其特點和適用范圍。5.繪圖說明一種直接頂棚的構造做法。6.地坪層的組成及各層的作用。7.樓地面按其材料和做法可分為哪幾類?8.簡述水泥砂漿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17、面的特點、并繪圖說明構造做法。9.常用的塊料地面的種類。并說明陶瓷地面磚地面的構造做法。10.繪圖說明陽臺承重結構的布置。11.繪圖說明鋼筋混凝土欄桿與壓頂、欄桿與陽臺板的連接構造。12.繪圖說明雨篷構造。參考答案:1.答:樓板層通常由面層、樓板、頂棚、附加層等部分組成:面層:又稱樓面或地面。樓板:它是樓板層的結構層。頂棚:它是樓板結構層以下的構造組成部分。附加層:隔聲、保溫、防水、防潮構造層。 2.答:根據使用的材料不同,樓板分木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壓型鋼板組合樓板等。3.答: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現澆式、裝配式和裝配整體式三種。4.答:常用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板,根據其截面形式18、可分為平板、槽形板和空心板三種類型。實心平板板面上下平整,制作簡單,但自重較大,隔聲效果差。常用作走道板、衛生間樓板等小跨度樓板。 空心板板面上下平整、隔音隔熱性能較好,缺點是板面不能任意打洞。 槽形板具有省材料、便于在板上開洞等優點,但隔聲效果差。槽形板常用作廚房、衛生間、庫房等樓板。5.答:涂料頂棚的構造做法(作業圖4-1):作業圖4-16.答:地坪層由面層、墊層和素土夯實層構成。根據需要還可以設各種附加構造層,如找平層、結合層、防潮層、保溫層、管道敷設層等。素土夯實層 素土夯實層是地坪的基層,也稱地基。素土即為不含雜質的砂質粘土,經夯實后,才能承受墊層傳下來的地面荷載。墊層墊層是承受并傳19、遞荷載給地基的結構層,墊層有剛性墊層和非剛性墊層之分。剛性墊層常用低標號混凝土,一般采用C10混凝土,其厚度為80l00mm;非剛性墊層,常用的有:50mm厚砂墊層、80100mm厚碎石灌漿、5070mm厚石灰爐渣、70120mm厚三合土(石灰、爐渣、碎石)。面層 面層應堅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潔、易清潔、不起塵。面層材料的選擇與室內裝修的要求有關。7.答:樓地面按其材料和做法可分為整體地面、塊料地面、塑料地面和木地面。整體地面包括水泥砂漿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等現澆地面。塊料地面是把地面材料加工成塊(板)狀,然后借助膠結材料貼或鋪砌在結構層上。常用地面塊材有陶瓷地面磚、缸磚、陶瓷錦磚、20、水泥花磚、大理石板、花崗巖板等;常用膠結材料有水泥砂漿、瀝青瑪蹄脂等。8.答:水泥砂漿地面 水泥砂漿地面構造簡單、堅固、能防潮防水而造價又較低。但水泥地面蓄熱系數大,冬天感覺冷,而且表面起灰,不易清潔。水泥砂漿地面構造見作業圖4-2。作業圖4-2 水泥砂漿地面構造水泥石屑地面 是以石屑替代砂的一種水泥地面,亦稱豆石地面或瓜米石地面。這種地面性能近似水磨石,表面光潔,不起塵,易清潔,造價較低。水磨石地面水磨石地面一般分兩層施工。在剛性墊層或結構層上用1020mm厚的1:3水泥砂漿找平,面鋪l0l5mm厚l:1.52的水泥白石子,待面層達到一定強度后加水用磨石機磨光、打蠟即成。構造見作業圖4-3。21、水磨石地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防水防火性,并具有質地美觀,表面光潔,不起塵,易清潔等優點。作業圖4-3 水磨石地面構造9.答:塊料地面是把地面材料加工成塊(板)狀,然后借助膠結材料貼或鋪砌在結構層上。常用地面塊材有陶瓷地面磚、缸磚、陶瓷錦磚、水泥花磚、大理石板、花崗巖板等;常用膠結材料有水泥砂漿、瀝青瑪蹄脂等。陶瓷地面磚地面的構造做法: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34mm厚水泥膠(水泥:107膠:水=1:0.1:0.2)粘結地面磚,素水泥漿擦縫。10.答:陽臺承重結構的布置有三種方式(作業圖4-4): 挑梁搭板:即在陽臺兩端設置挑梁,挑梁上擱板(見作業圖4-4 a)。 懸挑陽臺板:即陽22、臺的承重結構是由樓板挑出構成陽臺板(見作業圖4-4 b)。 壓梁式:陽臺板與墻梁現澆在一起。陽臺懸挑一般不朝過1.2m,并在墻梁兩端設拖梁壓入墻內或在墻梁上砌承重墻(見作業圖4-4 c)。作業圖4-4 陽臺承重結構的布置11.答: 陽臺欄桿與壓頂的連接構造(作業圖4-5)。作業圖4-5 陽臺欄桿與壓頂的連接構造 欄桿與陽臺板的連接構造(作業圖4-6)作業圖4-6 欄桿與陽臺板的連接構造12.答:雨篷構造 過梁懸挑雨篷板(作業圖4-7) 梁板式雨篷(作業圖4-8)作業圖4-7 過梁懸挑雨篷板作業圖4-8 梁板式雨篷作業五1.樓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組成的?2.確定樓梯段寬度應以什么為依據?3.一般民用23、建筑的踏步高與寬的尺寸是如何限制的?4.樓梯為什么要設欄桿,欄桿扶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5.為保證人流和貨物的順利通行,要求樓梯凈高一般是多少?當底層平臺下作出入口時,為增加凈高,常采取哪些措施?6.鋼筋混凝土樓梯常見的結構形式有哪幾種?7.繪圖表示樓梯欄桿與踏步的連接構造。8.繪圖表示樓梯扶手與欄桿的連接構造。參考答案:1.答:樓梯由梯段、平臺、欄桿扶手三部分組成2.答:梯段寬度按每股人流550+(0150)mm寬度考慮,單人通行時為900mm,雙人通行時為10001200mm,三人通行時為15001800mm,其余類推。同時,需滿足各類建筑設計規范中對梯段寬度的限定。如住宅1100mm,公建24、1300mm等。3.答: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較適宜,不應高于175mm。踏步的寬度(水平投影寬度)以300mm左右為宜,不應窄于260mm。4.答:樓梯欄桿扶手是設在梯段及平臺邊緣的安全保護構件。樓梯欄桿扶手高度一般為900mm左右,供兒童使用的樓梯應在500600mm高度增設扶手。5.答:梯段處凈高2200mm,平臺處凈高2000mm。為保證底層平臺處凈高,可通過以下方式解決: 在底層變作長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設為長跑,以提高中間平臺標高。 局部降低底層中間平臺下地坪標高,使其低于底層室內地坪標高0.000,以滿足凈空高度要求。 綜合上兩種方式,采取長短跑梯段的同時,降低底層中間25、平臺下地坪標高。 底層用直行單跑或直行雙跑樓梯直接從室外上二層。6.答:鋼筋混凝土樓梯按其施工方法可分為預制裝配式和現澆整體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按梯段的傳力特點,分為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可分為梁承式、墻承式和墻懸臂式幾種。梁承式梯段又分為梁板式梯段和板式梯段。7.答:樓梯欄桿與踏步的連接構造如作業圖5-1。作業圖5-18.答:樓梯扶手與欄桿的連接構造如作業圖5-2。作業圖5-2作業六 1. 屋頂按外形和防水材料如何分類? 2. 屋頂設計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3. 屋頂排水設計的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分別有哪些具體要求? 4. 簡述卷材防水屋面的構造特點。5. 可以采取哪些26、措施預防混凝土剛性防水屋面開裂。6. 屋頂的保溫層如何設置?屋頂隔熱降溫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參考答案:1.答:屋頂按外形分為坡屋頂、平屋頂和其它形式的屋頂。坡屋頂的坡度一般大于10%,平屋頂的坡度小于5%。其它形式的屋頂則外形多樣,坡度隨外形變化。屋頂按屋面防水材料分為柔性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瓦屋面四類。2.答:屋頂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好防水、保溫隔熱,堅固耐久,造型美觀等問題。3.答:屋頂排水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確定屋面排水坡度的大小和坡度形成的方法;選擇排水方式和屋頂剖面輪郭線;繪制屋頂排水平面圖。單坡排水的屋面寬度控制在1215m以內。每根雨水管可排除約200平方米的屋面雨27、水,其間距控制在30m以內。矩形天溝凈寬不小于200mm,天溝縱坡最高處離天溝上口的距離不小于120mm,天溝縱向坡度取0.5%1%。4.答:卷材防水屋面下面須作找平層,上面應作保護層,上人屋面用地面作保護層。保溫層鋪在防水層之下時須在其下加隔汽層,鋪在防水層之上時則不加,但必須選用不透水的保溫材料。卷材防水屋面的細部構造是防水的薄弱部位,包括泛水、天溝、雨水口、檐口、變形縫等。5.答:混凝土剛性防水屋面主要適用于我國南方地區。為了防止開裂,應在防水層中加鋼筋網片,設置分格縫,在防水層與結構層之間加鋪隔離層。分格縫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坡度的轉折處、泛水與立墻的交接處。分格縫之間的中離不應28、超過6m。泛水、分格縫、變形縫、檐口、雨水口等細部的構造須有可靠的防水措施。6.答:采用導熱系數不大于0.25的材料作保溫層。平屋頂的保溫層鋪于結構層上,坡屋頂的保溫層可鋪在瓦材下面或吊頂棚上面。屋頂隔熱降溫的主要方法有:架空間層通風、蓄水降溫、屋面種植、反射降溫。 作業七1. 按開啟方式,門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 按開啟方式,窗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3. 平開門的組成和門框的安裝方式是什么?4. 平開窗的組成和窗框的安裝方式是什么?5. 鋼門窗料按其斷面可分為哪兩種?6. 鋁合金門窗系列的稱謂是如何確定的?參考答案:1.答:門按其開啟方式通常有平開門、彈簧門、推拉門、折疊門、轉門等。平開門是29、最常見的門。2.答:窗的開啟方式有平開窗、固定窗、懸窗、推拉窗等。3.答:平開門由門框、門扇等組成。木門扇有鑲板門、夾板門、拼板門等。門框的安裝根據施工方式分口塞口和先立口兩種.。4.答:平開窗是由窗框、窗扇、五全及附件組成。門框的安裝根據施工方式分口塞口和先立口兩種.。5.答:鋼門窗分為實腹式和空腹式兩種,其中實腹式鋼門窗抗腐性優于空膠式。6.答:鋁合金門窗是以其門窗框厚度的構造尺寸來稱謂的。作業九1. 建筑起火的原因有哪些?2. 建筑火災發展分為哪三個階段?3. 建筑火災蔓延的途徑有哪些?4. 什么叫防火分區?參考答案:1.答:建筑起火的原因有:明火、暗火、用電、雷擊、地震等災害。2.答:30、建筑火災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初起、猛燃、衰減。3.答:建筑火災蔓延的途徑由外墻窗口向上層蔓延、通過內墻門及隔墻向橫向蔓延、通過豎井蔓延、由通風管道蔓延。4.答:防火分區是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墻、樓板等分隔構件作為邊界,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把火災控制在某一范圍的基本空間。作業十1. 方案設計的圖紙和文件有哪些?2. 施工圖設計的圖紙有哪些?3建筑設計的主要依據是什么?參考答案:1.答:方案設計的圖紙和文件有:A設計總說明 設計指導思想及主要依據、設計意圖及方案特點、建筑結構方案及構造特點、建筑材料及裝修標準、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以及結構、設備等系統的說明。 B建筑總平面圖 比例1:500、1:1000、31、應表示用地范圍、建筑物位置、大小、層數及設計標高、道路及綠化布置、技術經濟指標。地形復雜時,應表示粗略的豎向設計意圖。 C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 比例1:100、1:200,應表示建筑物各主要控制尺寸,如總尺寸、開間、進深、層高等,同時應表示標高、門窗位置、室內固定設備及有特殊要求的廳、室內的具體布置、立面處理、結構方案及材料選用等。 D工程概算書 建筑物投資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單位消耗量。2.答:施工圖設計的圖紙 A建筑總平面圖:比例1:500、1:1000、1:2000。應表明建筑用地范圍,建筑物及室外工程(道路、圍墻、大門、擋土墻等)位置,尺寸、標高、建筑小品,綠化美化設施的布置,并32、附必要的說明及詳圖,技術經濟指標,地形及工程復雜時應繪制豎向設計圖。 B建筑物各層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比例1:50、1:100、1:200。除表達初步設計或技術設計內容以外,還應詳細標出門窗洞口、墻段尺寸及必要的細部尺寸、詳圖索引。 C建筑構造詳圖:建筑構造詳圖包括平面節點、檐口、墻身、陽臺、樓梯、門窗、室內裝修、立面裝修等詳圖。應詳細表示各部份構件關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說明。根據節點需要,比例可分別選用1:20、1:10、1:5、1:2、1:1等。 D各工種相應配套的施工圖紙,如基礎平面圖、結構布置圖、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水電平面圖及系統圖,建筑防雷接地平面圖等。 E設計說明書33、:包括施工圖設計依據、設計規模、面積、標高定位、用料說明等。 3.答:建筑設計的依據 (1)人體尺度及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 (2)家具、設備尺寸和使用它們所需的必要空間。 (3)氣象條件(建設地區的溫度、濕度、日照、雨雪、風向、風速) 、地形、地質、地震烈度及水文 (4)有關設計規范和標準。作業十一1. 民用建筑的平面設計包括哪兩部分?其平面由哪幾部分組成?2. 主要使用房間設計要考慮哪些要求?3. 民用建筑平面組合常用的方式有哪幾種?4. 建筑物之間間距如何確定?5. 確房間剖面形狀的確定應考慮哪些因素?6. 建筑物層數的確定應考慮哪些因素?7. 確定建筑物的層高與凈高應考慮哪些因素?8建34、筑構圖的基本法則有哪些?9建筑立面的設計的重點有哪些?參考答案:1.答:民用建筑的平面設計包括房間設計和平面組合設計兩部分。各種類型的民用建筑,其平面組成均可歸納為使用部分和交通聯系部分兩個基本組成部分。2.答:主要使用房間設計涉及到房間面積、形狀、尺寸、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風及疏散等問題,同時,還應符合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的要求,并保證經濟合理的結構布置等。3.答:民用建筑平面組合常用的方式有走道式、套間式、大廳式、單元式等。4.答:建筑組合設計時日照通風條件、防火安全、噪聲、污染等,對確定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對于一般性建筑而言,日照間距是確定建筑物之間間距的主要依據。5.答:房間剖面形狀的確定,應考慮:房間的使用要求、結構、材料和施工的影響,采光通風等因素。大多數房間采用矩形,這是因為矩形規整,對使用功能、結構、施工及工業化均有利。6.答:建筑物層數的確定應考慮:使用功能的要求、結構、材料和施工的影響,城市規劃及基地環境的影響,建筑防火及經濟等的要求。7.答:確定建筑物的層高與凈高,應考慮使用功能、采光通風、結構類型、設備布置、空間比例、經濟等主要因素的影響。8.答:建筑構圖的基本法則有:統一與變化、均衡與穩定、韻律、對比、比例、尺度等。9.答:建筑立面的設計的重點有: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及樓梯間;建筑造型有特征的部分;反映該建筑性格的重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