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綠色建筑量質齊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8449
2022-08-03
7頁
23KB
1、廣州市綠色建筑量質齊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綠色建筑量質齊升,根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的通知(粵建科2017145號)、廣東省綠色建筑量質齊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開展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政策法規為保障,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全面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構建符合新時代要2、求的綠色建筑發展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二、行動目標20182020年,全市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三年累計達到3000萬平方米;到2020年,全市民用建筑新建成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成建筑總面積比例達到70%;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項目三年累計達到100個以上;創建一批綠色校園、綠色生態小區和高效空調機房示范項目。到2020年,全市綠色建筑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健全,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等全生命期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高星級占比大幅增長,綠色建筑品質明顯提升;綠色建筑區域化發展有序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水平穩步提升。三、工作任務 (一)加快高星級綠色建筑發展全市政府投資公益3、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項目全面達到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在城市重要功能區,新建建筑力爭達到綠色建筑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標準。2019年1月1日后立項、建筑面積大于10萬平方米的居住小區按照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二)推動綠色建筑設計質量提升倡導建立建筑師為中心的綠色建筑設計機制,將綠色理念更好地融入建筑方案設計,創造契合自然、適應氣候的綠色建筑;創新設計理念,重點發展嶺南特色綠色建筑,結合濕熱氣候區高溫、高濕、多雨、氣溫日較差小等特征,開展適宜技術的應用研究,通過優化建筑本體布局、減少建筑得熱、增強自然通風等針對性技術策略,打造適合場地環境、適應濕熱氣候的綠色建筑。(三)推動綠色建筑4、人居品質提升組織開展健康建筑建設示范,編制發布廣州市健康建筑設計導則,推動綠色建筑與健康建筑融合發展,不斷強化綠色建筑的健康屬性,提升綠色建筑的品質,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綠色建筑產品的需要;鼓勵開展智能建筑的探索實踐,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打造更加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提高綠色建筑的可感知性。(四)推進綠色建筑區域化建設推動綠色建筑由單體向區域發展,組織編制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技術導則,明確生態城區的規劃建設程序和控制指標體系,指導我市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引導城市重要功能區、城市發展新區按照綠色、生態、低碳理念編制地區規劃,積極創建綠色生態城區;鼓勵建設項目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方5、法的區域集成實踐,組織實施綠色生態小區、綠色校園示范。(五)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進一步完善本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持續推進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監測工作,探索建立各類公共建筑能耗對標、能耗信息公示制度,開展建筑能耗數據分析研究,挖掘具有節能改造潛力的既有公共建筑;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節能服務公司規范管理,鼓勵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模式進行公共建筑綠色節能改造,強化改造質量的評估管理,切實提高綠色化改造成效。(六)引導農村綠色農房建設緊密結合廣州地區農村實際,總結提煉符合地域氣候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嶺南傳統文化特色的綠6、色節能技術,編制發布廣州市農村綠色建筑技術圖則,為綠色農房建設提供技術指引;鼓勵政府投資的農村公共建筑、各類示范村鎮農房建設項目率先執行節能及綠色建設標準;以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和綠色建筑技術措施為重點,加強農村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推廣示范。(七)推廣本地化建筑能效提升技術編制發布廣州市居住建筑自然通風設計導則和廣州地區居住建筑自然通風節能量評價導則,量化自然通風的節能效果,夯實自然通風設計的技術基礎;大力推廣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遮陽隔熱等被動式節能技術,創建嶺南特色的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根據廣州地區民用建筑空調能耗占比高的特點,重點推動公共建筑空調能效提升,建設一批高效空調機房。(八)促7、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推廣積極推動廣州開發區新能源綜合利用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重點推廣分布式建筑屋頂光伏電站和建筑光伏一體化電站,在有條件的城鎮建筑屋頂,采取“政府引導、企業自愿、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方式,建設獨立的“就地消納”分布式建筑屋頂光伏電站和建筑光伏一體化電站,促進分布式光伏應用發展;鼓勵綠色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列為申報綠色建筑、綠色校園等市級示范項目的約束性指標。(九)推進綠色施工與精益建造嚴格實施綠色施工的政策措施文件和技術標準,推進建造方式、技術和管理模式創新,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建筑廢棄物產生;全面推廣圍墻圍擋材料循環使用、降塵除噪等綠色施工技術,切8、實提高綠色施工水平;推動BIM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十)構建綠色建筑綜合信息平臺開發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廣州市綠色建筑地圖,建設全市范圍的綠色建筑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地圖的展示和查詢方式,向社會公開綠色建筑項目的基本信息、主要技術、關鍵參數等數據,打造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平臺;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綠色建筑項目的技術措施、指標參數、標識等級等進行分析比較,開展相關應用研究。四、工作步驟(一)組織實施階段(2018年2020年9月)。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本行動實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任務臺賬,明確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時限、工作要求和責任人,認真組織落實。要加強監督檢查,完善綠色建筑的工作9、制度和工作機制,不定期抽查本轄區內綠色建筑項目建設情況,確保每年的工作取得成效。(二)總結階段(2020年911月)。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總結綠色建筑推廣工作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根據三年行動的實施情況研究完善相關制度、健全長效機制,促進綠色建筑長期健康發展??偨Y報告于2020年10月前報至我委。我委將對全市三年行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評價。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責任,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實。同時,要爭取發展改革、國土規劃、財政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二)強化全過程監管10、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嚴格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強化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施工驗收標準進行施工及驗收,保障綠色建筑相關技術要求全面落實。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強對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綠色建筑施工質量水平。(三)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對綠色建筑發展工作的層級監督,我委將對各區年度綠色建筑實施完成情況予以通報,在市政府組織的對各區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加大對綠色建筑發展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力度。(四)加強宣傳引導利用節能宣傳周、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活動平臺宣傳綠色建筑,精心組織建筑節能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廣泛宣傳綠色建筑理念,倡導簡約適度、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舉辦各種活動宣傳綠色建筑,努力營造全社會、全行業關心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