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策劃與高層綜合辦公樓建筑設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08502
2022-08-03
10頁
29.50KB
1、建筑策劃與高層綜合辦公樓建筑設計天津科技廣場項目分析姓名:尹文剛班級:08級建筑學甲班學號:指導老師:建筑策劃與高層綜合辦公樓建筑設計天津科技廣場項目分析摘要:從形體及方向布置、交通布設、個性形象的體現、營造彈性空境多角度闡述了現代高層辦公樓建筑設計的理念,指出高層辦公建筑的發(fā)展趨勢和表現特征。間、關注健康環(huán)境多角度闡述了現代高層辦公樓建筑設計的理念,指出高層辦公建筑的發(fā)展趨勢和表現特征。 關鍵詞:高層辦公建筑,防火規(guī)范,智能化,功能空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現代經濟社會的信息交流和人際交往增多,要求辦公建筑面積盡可能集中,我國高層辦公建筑發(fā)展迅速,并充分利用了現代技術和城市最優(yōu)越的基礎設施。2、把高效率辦公空間構成方法和高質量辦公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策略加以研究,對高層辦公建筑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在設計中把握現代化高層辦公樓建筑的時代特征,提高創(chuàng)作資料,是求索的目標。多數的高層辦公建筑以電力通訊、職能化寫字樓、服務等為主體。而對政府的高標準現代化建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1環(huán)境協調高層建筑往往以其宏偉的尺度和巨大的體量,給觀者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決定和影響著所在城市區(qū)域的藝術風格和美學價值。通過對基地環(huán)境的細致分析,來尋求既能體現現代化辦公建筑新穎、獨特的整體風范,還要與城市周邊環(huán)境協調一致的建筑形象。當真正把建筑看作是城市環(huán)境的一部分時,建筑設計不僅僅是簡單意義的單純設計,單純滿3、足使用功能、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要求,已不再是設計的全部內容。強調環(huán)境與城市對存在于其中的建筑的重要性,探求空間形體與內在秩序的和諧統一,是設計方案的基點。設計首先要對建筑環(huán)境進行理性分析和比較,提出一個符合 美觀、高效、適用、經濟等發(fā)展原則的布局方案,力求達到城市景觀界面的連續(xù)性,以北方為例,根據氣候寒冷的特點,應采用集中布局,主要入口應有交通便利的道路,并能提供寬闊的城市公共空間,在視覺術效果方面和諧統一,同時還要考慮其它三個方面與城市景觀是否和諧,界面是否連續(xù),以此來確定建筑位置,主體與裙樓的體量、形式以及功能布置。創(chuàng)造一個造型新穎、輪廓優(yōu)美的建筑形象,體現現代化建筑對城市環(huán)境的尊重,顯示4、現代辦公建筑的氣勢不凡,別具一格的高層主體。天津科技廣場公建項目位于南開區(qū),比鄰高等學府區(qū)。東西兩側分別為科研西路,科研東路。以大學道劃分為南北兩個地塊。南地塊規(guī)劃用地面積為2.3557公頃,北地塊規(guī)劃用地面積為1.6841公頃,南地塊項目建設內容為商業(yè)、公寓、辦公,北地塊項目建設內容為商業(yè)、soho、辦公。2 形體處理建筑型體組合與造型是辦公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筑型體組合與造型是建筑空間組合的外在因素,它是內在諸因素的反映。建筑的內部空間與外部體型是建筑造型藝術處理問題中的矛盾雙方,是互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諧的建筑藝術形象。總是內部空間合乎邏輯的反映。 由地塊南北兩側起向中心,沿5、科研東路及科研西路分別布置高層公寓、soho辦公及辦公樓。建筑擺位相互錯開,將科研東路及科研西路兩側城市視線打開,每一幢建筑都有良好的城市景觀。沿大學道兩側一東一西布置兩棟高層辦公,遙相呼應。與下面的商業(yè)形成該地塊的核心區(qū)域。此組辦公為該設計中的亮點,為過往白堤路與紅旗南路的人流形成視覺沖擊。形成良好的城市街景。打造該項目的品牌與形象。建筑底部沿科研東路及科研西路由裙房相連,形成一條貫穿南北的商業(yè)內街。在大學道兩側的核心區(qū)域內布置商業(yè)廣場,增加商業(yè)氛圍。商業(yè)外街傳承地域科技文化氣息,與周邊的主力業(yè)態(tài)互動互補,提高文化品味。內街作為整個項目的活力所在,將時尚與文化生活元素融入到項目氣質中。地下設6、計兩層停車庫,南北地塊各放置三個出入口。3 交通模式傳統的點式高層建筑通常采用錐筒結構,交通位于平面中心位置,功能空間只能圍繞交通核分布,限制了大空間的形成。交通核(中心部位)若分開布置,置于建筑物兩側,在同一面層上形成不同性質的使用單元,不同功能空間占據各自的交通疏散要求,采用此種交通模式,可形成高效率的大空間的辦公模式,形成的兩個獨立單元相對獨立,適應性較強、干擾減少,同時,交通疏散方面通過交通核分解減少了疏散距離,而且能豐富建筑造型,為建筑造型提供了必要元素,成為塑造個性形象的有利途徑。辦 公:地上23層,地下2層。設獨立入口、大堂,各層空間完整、開敞。公 寓:地上21層,地下2層。空間7、靈活、個性。爭取最佳朝向與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富有特色人情化內部整體氛圍Soho辦公 :地上14層,地下2層??臻g靈活、個性。可自由劃分。商 業(yè):商業(yè)采用獨立商鋪形式。4 彈性空間及立面設計 高層辦公建筑多為生產、辦公議題綜合性建筑,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提供適應的空間形式,不同使用性質要求建筑塑造與之相協調的風格特點。作為現代辦公建筑,功能要求必須放在首位,平面布局把行政辦公部分與技術用房分開,并盡可能使平面布局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行政辦公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生活福利設施相對來說與外部交往較多。因此應布置在裙房中,其中大部分功能集中在一側配樓內,領導職能辦公部分集中配置在另一側,形成兩大功能區(qū)。辦公路線橫向展開8、,以保證各部分功能空間的緊密聯系。集中中心可設一個現代化中樞,使之與功能空間形成一個整體,為各層提供一個不同形式的趣味空間。多功能報告廳可布置在裙樓首層,在院內設單獨入口,滿足大量人流疏散要求。生產技術、智能化技術用房集中在建筑主體塔樓部位,相對比較獨立,現代化中庭與辦公走廊連接,中庭設有回廊,共同形成“辦公室內街”,將高層辦公的內部功能劃分變得富有彈性,既能形成明確的豎向分區(qū),又能滿足不同要求的大、中型辦公室,在使用過程中,可動態(tài)地根據需要改變格局,具有更大的可變性和適應性??萍紡V場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該建筑坐落的位置,以現代建筑優(yōu)美的韻律體現高格調的形式美,表達建筑規(guī)整、大氣、穩(wěn)重的城市印象。9、空間設計風格新穎、別致,完整的建筑群組空間內力求秩序與理性,強調體積感。位于核心區(qū)域內的辦公,立面風格強化主角地位,但仍然簡潔大方,突出體積感帶來的力度,群組建筑底部商業(yè)部分變化比較豐富,營造商業(yè)氣氛,廣告、站牌框窗固定設計位置。設計在統一中追求變化與節(jié)奏重點突出。 外檐材料采用高級涂料、鋁板、玻璃幕墻,強調材料細節(jié)構造做法,既突出科技廣場的時尚感,又表現了辦公環(huán)境的樸實、親切。5 防火設計本工程6、8號樓與7號樓之間的間距均大于13米,東西兩側為道路,滿足高規(guī)高層主體建筑及裙房設環(huán)形消防車道,車道寬度大于4米,轉彎半徑大于12米,符合高規(guī)本工程78號樓為14層塔式公寓樓,各樓地上樓層均設一部10、消防電梯和2部防煙樓梯間,首層分別設2個安全出口,符合高規(guī)6.1.1 6.2.1 6.3.1條規(guī)定。防煙樓梯間與消防電梯間前室設加壓送風,前室面積大于6m,合用前室面積大于10m,符合高規(guī)6.3.3條規(guī)定。地下室疏散樓梯在首層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與上部隔開符合高規(guī)6.2.8條規(guī)定。首層樓梯間與地下層的入口采用耐火極限大于2小時的防火隔墻及乙級防火門分隔。符合高規(guī)第6.2.8條規(guī)定。6號辦公樓消防電梯載重量1350公斤,速度2.00m/s,大于800公斤,從首層-頂層的運行時間小于60s,符合高規(guī)6.3.3條規(guī)定。公寓消防電梯載重量1000公斤,速度1.75m/s,大于8011、0公斤,從首層-頂層的運行時間小于60s,符合高規(guī)6.3.3條規(guī)定。地下車庫任意一點至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距離小于60米,符合汽車庫防火規(guī)范符合第6.0.5條規(guī)定。建筑內房間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距離小于40米,袋型走道兩側及盡端的房間小于20米,符合高規(guī)第6.1.5條規(guī)定。高層內走道的凈寬不小于1.40米,疏散門的寬度大于100人/米,且凈寬大于1.00米,符合高規(guī)6.1.9、6.1.10條規(guī)定。地下車庫建筑面積27764平方米,停車840輛,設置汽車疏散出口為三個雙車道,符合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6.0.6條規(guī)定。地下一層:建筑面積13882m?,共分為8個防火分區(qū): 防火12、分區(qū)-1 建筑面積為2595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防火分區(qū)-2 建筑面積為2599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防火分區(qū)-3 建筑面積為2590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防火分區(qū)-4 建筑面積為2592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設置有自動滅火系統,建筑面積均不大于2600平米,符合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表5.1.1條的規(guī)定。防火分區(qū)-5 建筑面積為407平方米,功能為自行車庫; 防火分區(qū)-6 建筑面積為618平方米,功能為自行車庫; 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建筑面積均不大于1000平米,符合建規(guī)5.1.7條的規(guī)定。防火分區(qū)-7 建筑面積為994平方米,功能為設備用房; 防火分區(qū)-8 建筑13、面積為992平方米,功能為設備用房; 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建筑面積均不大于1000平米,符合建規(guī)5.1.7條的規(guī)定。地下一層:建筑面積13882m?,共分為6個防火分區(qū): 防火分區(qū)-9 建筑面積為2252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防火分區(qū)-10 建筑面積為2221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防火分區(qū)-11 建筑面積為2246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防火分區(qū)-12 建筑面積為2094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防火分區(qū)-13 建筑面積為2013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防火分區(qū)-14 建筑面積為2595平方米,功能為機械停車庫; 設置有自動滅火系統,建筑面積均不大于2600平米,符合汽車庫14、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表5.1.1條的規(guī)定。地上裙房,每個防火分區(qū)面積小于2000m?,設置有自動滅火系統,符合高規(guī)5.1.1條規(guī)定。高層主體,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qū),面積小于2000m?,設置有自動滅火系統, 符合高規(guī)5.1.1條規(guī)定。防火分區(qū)外檐轉角4米范圍,水平2米范圍內均不設門窗洞口,符合高規(guī)5.2.1條規(guī)定。地下室配電間、風機房門為甲級防火門,管井門采用丙級防火門,并在每層樓板處用耐火極限相當于樓板的不燃燒體封堵。,符合高規(guī)5.1.1條規(guī)定。建筑上下層窗間墻大于800。屋頂消防水箱間設在(南區(qū))5號樓屋頂和(南區(qū)、北區(qū))裙房屋頂,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設在(南區(qū))地下二層汽車庫內。消防15、控制室設在(南區(qū))地下一層,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符合高規(guī)4.1.4條規(guī)定。外墻所用保溫材料:本工程屬于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外墻所用保溫材料采用玻璃棉(A級),符合公安部 (公通字200946號 )文件要求。屋頂防水層和可燃保溫層采用不燃材料進行覆蓋,符合公安部 (公通字200946號 )文件要求。參考文獻:1 HHD 科技廣場項目文本(實習獲得)2盧文平 淺談生態(tài)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運用 四川建筑 第25卷1期 2005123 鄧元慶 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與高層建筑建筑科學,2000.24 NBBJ建筑事務所.世界建筑大師優(yōu)秀作品集錦.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5 張炯.余嵐.金茂大廈的建筑文化解讀.世界建筑,2001(3):33
地產商業(yè)
上傳時間:2022-06-24
6份
商業(yè)街區(qū)
上傳時間:2025-02-05
3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