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擴建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盲溝、集水井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09074
2022-08-03
18頁
234.50KB
1、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第一節、編制說明第二節、編制依據第三節、滿足相關規范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工程概況第二節、設計技術要求第三節、工程地質情況第四節、場地水文條件第三章 施工總體部署第一節 施工目標第二節 平面布置及分區第三節 主要施工方法的確定第四節 施工段劃分第五節 進度計劃橫道圖第四章 施工準備工作第一節 項目領導班子第二節 技術準備第三節 勞動力準備第五節 材料準備第五章 主要施工項目施工方法第一節 加固機理第二節 施工工藝流程第三節 各工序施工方法第四節 填料要求第六章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第一節 工程質理管理措施第二節、工程質量技術措施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第一節 2、安全目標第二節 安全保證體系第三節 安全生產保證措施附件: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第一章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第一節、編制說明深圳機場擴建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第4標段,施工總面積為23萬平方米,主要施工為堆載預壓法施工。我公司在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學習領會本工程施工圖紙、施工合同等的基礎上,根據本標段軟基處理的特點,綜合考慮本企業的施工實力、特長、技術、機具配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在充分理解施工圖紙、施工合同的前提下,認真編寫本施工組織設計。我們在編制過程中進行了技術措施可行性論證,認為是較為科學合理的,能夠達到確保工期和安全、保證質量、提高效益之目的。本施工專項方案作為指導性3、施工的依據,編制時根據施工圖紙及有關規范對目標工期、工程質量、項目管理機構設置、勞動力組織、設備人員動員周期、進場計劃和設備人員、材料運到施工現場的方法、主要各施工工序、工藝的施工方法、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措施、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安全保證措施、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等諸多因素盡可能充分考慮,突出科學性及可行性;力求做到施工協調配合周密、緊湊,施工工藝合理、先進、有創新。第二節、編制依據1、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深圳研究設計院所設計的航站區第4標段軟基處理工程施工圖紙、施工圖設計說明書。補充設計通知單第JCTH3-T-03號。 2、深圳機場飛行區擴建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II-4標軟基處理工程施工圖。4、3、深圳市土地投資開發中心頒發的航站區第4標段軟期處理工程招標文件。4、深圳市土地投資開發中心頒發的【質量管理細則(試行版)】。5、本企業積累的施工經驗及技術裝備力量等資源條件。6、現行國家有關建筑工程規范、標準和規程。第三節、滿足相關規范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2、深圳地區軟基處理規范SJG04-96;3、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93;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深圳保寶機場西側,珠江口伶仃洋東側;本標段施工面積約23萬平方米,盲溝縱橫布設在場區、每75米設置集水井一個,盲溝尺寸800600,內填碎石、外包土工布,場區盲溝總長4522米,集水井32個5、。第二節、設計技術要求1、盲溝采用針刺型200g/無紡土工布包裹級配碎石,其搭接長度沿溝不小于80,在盲溝交叉處不能短于120。盲溝尺寸為寬度80高度600。2、集水井鋼筋籠直徑95,高度50,采用20、16鋼筋焊接,角鋼壓邊,外包鋼絲及土工布,上部采用D90水泥管作為井身。第三節、工程地質情況一、地層及巖土工程基本性質根據勘察報告,在工程場地范圍,分布的主要地層有人工填土(石)(Qml)、第四系全新統海相沉積層(Q4m)海區淤泥(I)、及含有機質中粗砂、第四系晚更新統沖洪積(Q3al+pl)粘土、第四系殘積(Qel)粉質粘土。將上述地層的分布規律和巖土工程性質簡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6、):主要在簡易海堤的塘埂。包括拋石、砌石和素填土。其中素填土灰黃、深灰、灰黑色粘性土,局部含有塊石、砂土等,稍濕濕,松散稍密狀態。下部拋石的厚度約 2.03.0 米,塊度較大,場地清理時需要挖除。(2)第四系全新統海相沉積層(Q4m):淤泥 I(海區和魚塘區淤泥):灰、深灰灰黑色,局部灰黃色,表層易流動,具腥臭味,有機質含量為 3.59%10.07%,大部分含粉細砂,偶見貝殼碎片。該淤泥具有高含水量、高壓縮性、極低強度、欠固結等特點。該層在試驗區場地中普遍連續分布,平均厚度約 8.0m。(3)第四系晚更新統沖洪積層(Q3al+pl):粘土:褐黃、淺黃、灰白、褐紅等雜色,土質細膩均一,局部不均勻7、,含中細砂或夾薄層砂透鏡體,飽和,可塑狀態。場地內該層分布較廣泛,層厚 6.07.60m。標貫擊數平均為 11 擊。(4)第四系殘積層(Qel):粉質粘土:褐黃、褐紅色,由混合花崗巖、花崗片麻巖風化殘積而成,原巖結構清晰,局部不均勻含石英砂,濕,可塑硬塑。該層分布廣泛,地層穩定,鉆探揭露厚度0.5014.70m。標貫擊數平均為 15 擊。二、軟土的分布特點試驗段場地的淤泥分布具有以下特點:a)淤泥的厚度 7.09.0m,層厚變化相對較小;b)淤泥表層屬于流泥,具有不穩定性,厚度約 1.0m,含水量超過 100。三、水文地質條件(1)既有海堤和周邊圍堰:場地內的既有海堤,后側為 3.08.0m 8、寬的填土,填土的密實性為松散密實,是相對隔水層。周邊東側填砂圍堰、南側和西側拋石圍堰為透水層。(2)軟土及粘性土隔水層:由上部Q4海積淤泥、中部Q3沖洪積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等組成。(3)下部殘積土隔水層:該層由混合花崗巖、花崗片麻巖的風化殘積土組成。分布穩定,一般厚度大于 10m。四、地質構造根據深圳市區域穩定性評價資料,本區的新構造運動以差異斷塊升降為主要特征,形成了多級河流階地、海成階地等獨特的地貌單元,斷裂亦有不同程度的活動。根據地應力資料,淺層最大主應力屬中等值,且多與最小主應力值相近,在水平面上接近等壓狀態,最大剪應力很小,表明現今地應力作用微弱,地殼活動性相對較弱,不具9、備5 級及 5 級以上地震的構造背景。本區域處于華南地震區東南沿海地震帶的中西段,從地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分析,規劃建設場地地震活動水平較低,不具備形成中、強地震(5 級及 5 級以上)的地質條件,場地的區域穩定性較好。第四節、場地水文條件一、流域概況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于珠江口東岸的濱海平原,地理坐標為東經 11349,北緯2238,北面福永鎮、南靠西鄉鎮、西臨珠江口。珠江口地形東高西低,屬海灣地貌,以臺地和平原為主,濱海地面高程一般在 5.0m(黃海高程系)以下,岸邊河涌極多,海堤內外側多為魚塘及淺灘。試驗塊南側臨河涌,為機場內排渠的出口,在先期進行的圍堰工程中已被截流改道,對試驗區工10、程不造成影響。二、氣象特征深圳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雨量豐沛,旱季雨季分明。夏季雷雨盛行,尤以8月份最多,雷雨多形成在西北部和東南部。季風明顯,春夏季主導風為偏南風,秋冬季多為偏北風,每年5月至11月為臺風季。全年的日照時間長,熱量豐富,氣候溫和,夏長而不酷熱,冬季不明顯,冷期短,霜日少,甚至全年無霜。雨季主要集中在 49 月,10至翌年 1 月多為晴好天氣。根據深圳水庫(19602002 年)多年雨量的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為 1899.3 mm,年最大降雨量 2721.9mm(1994年),年最少降雨量 849.7mm(1963 年),日最大降雨量 365.4 mm。其中,11、汛期 4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的 85.3。其它氣象特征為:最高氣溫:38.7多年平均氣溫:22.4年均最低溫度:0.2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120 小時年均臺風次數:9 次主風向最大風速:東南風 1213 級三、潮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于珠江口伶仃洋東側,珠江口水體與伶仃洋水體相連,受海洋潮汐作用影響較大。該處潮汐屬于不正規半日潮,在一個月大部分時間內,每日有兩個高潮和兩個低潮,小潮期內每日只有一個高潮和低潮。位于內伶仃洋口、西海堤南側的赤灣站和位于茅洲河口外的舢板洲站是機場地段的水文代表站。根據深圳機場防洪排澇規劃(深圳水利規劃設計院,2005年)的意見,將兩個站的潮汐特性指標平均值作為機場地12、段的設計潮位。200年一遇設計高潮位 3.25m(黃海高程系),100年一遇設計高潮位3.11m。場地大部范圍為淺海及濱海灘涂,目前海水為主要水體,該海水受珠江口大水系影響,其水質有別于正常海洋的海水。四、設計水位20年一遇高潮位:2.49m(施工最高水位)五、波浪機場擴建場地所在的海域西南向有大鏟島、小鏟島和其他小島的掩護,波浪主要從西、西南、北西向影響本工程。受伶仃洋內淺灘摩阻損耗以及島嶼的阻攔,外海的波浪到達本場地已經很小。據赤灣水文站多年的觀測資料,年平均涌浪的高度僅 0.2 米。影響本工程的波浪主要以風浪為主,由臺風影響而產生,赤灣實測最大浪高 1.92 米,波浪的平均周期為 3.113、S。大鏟灣有關資料顯示,經分析研究大鏟灣碼頭建成后,在距離機場南端 2 公里的位置,50 年一遇的最大浪高 2.75 米。在填海場地,外海堤和場地拋石圍堰已基本建成,場地施工可不考慮波浪的影響。第三章 施工總體部署第一節 施工目標1、質量目標達到國家現行驗收規范合格標準。2、工期目標本分項工期不超過100日歷天。確保在計劃工期內完成任務,力爭提前完工。3、安全生產目標杜絕死亡,消滅重傷,輕傷月平均負傷頻率低于14、文明施工目標文明施工檢查達標,爭創安全文明達標工地。第二節 平面布置及分區第三節 主要施工方法的確定一、主要施工順序 施工準備及機械進場測量放線(布點)基槽開挖基槽檢驗鋪設土工布鋪設14、盲溝碎石(集水井底碎石)安裝集水井鋼筋籠包裹土工布沉安裝集水井水泥管盲溝覆蓋。二、主要施工方法根據我司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主要施工工藝的施工方法如下:1、測量施工:利用全站儀進行極坐標定位、全站儀或水準儀進行標高控制,布點采用鋼尺量測,小木樁或(塑料板芯)插入砂墊層進行定點。2、盲溝開挖:采用小型挖土機及人工修整。3、填料:采用裝載機及人工斗車下料、人工修整成形。4、集水井安裝:采用挖機吊裝,人工調整。第四節 施工段劃分根據施工現場及設計情況,盲溝、集水井施工范圍比較分散,計劃將施工范圍分為六個施工段劃分。第一施工區:1#井8#井第二施工區:9#井16#井第三施工區:17#井24#井第四施工區15、:25#井32#井第五節 進度計劃橫道圖見后附圖(一)第四章 施工準備工作第一節 項目領導班子項目經理韋殿民項目副經理曹衛平總 工劉永東施工員田寧質檢員陳快材料員黃潮標安全主任林淑 鑫測量員胡國棟資料員黃惠民機械員理員周建華副總工蔡金生 第二節 技術準備1、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要求對圖紙疑點認真記錄匯總.2、對集水井按設計要求進行內業布點、計算坐標。3、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對影響施工及質量的難題、問題在施工前給予解決。4、根據進度要求,提出各種施工計劃如分階段材料需用量計劃、原材料檢驗和試驗計劃、機械設備安裝調試。5、提交公司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和計劃。6、16、建立工程檔案,在工程施工中嚴格按照深圳市檔案管理規定及時準確地收集內業資料、整理資料,包括施工前期資料。第三節 機械準備根據工程的需要,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大小機具,組織技術精良的維修班組,嚴格按照機械操作規程及保養制度進行及時保養和維修,保證其正常運轉,充分發揮機械優勢,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要求機械完好率達到90%以上,利用率達到95%以上。主要的施工機具有:挖掘機、運輸車輛、裝載機(小型)、斗車、照明設備等,根據工程的施工進度要求,采取一步到位方針,將工程所需機具及設備一次進入現場,具體設備用量見下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規格額定公率(KW)數量臺備注1挖土機PC120120HP22自17、卸汽車日野12T150HP53斗車斗容量0.3m3154裝載機ZL50斗容量2m315抽水機自動泵30326發電機120GF25027照明燈15第五節 材料準備根據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及施工段劃分情況,此工程中投入主要材料碎石、土工布、鋼筋籠,水泥管。一、主要材料配備需求計劃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進場時間1碎石(2030)M32500開工后一次進場2土工布140003水泥管D900米3004角鋼254米200 5扁鋼303米1006鋼筋16、20米6007鋼絲網72555其它小型配件根據工程需要隨時購買第五章 主要施工項目施工方法第一節 排水固結原理飽和軟粘土地基在荷載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18、,孔隙體積慢慢地減少,地基發生固結變形,同時,隨著超靜水壓力逐漸消散,有效應力逐漸提高,地基土的強度逐漸增長;飽和粘土孔隙水將排入砂墊層,通過盲溝、集水井強排,達到軟基處理效果。施工過程當中應嚴格控制盲溝底高程的平順、斷面尺寸,保證通水通暢,并保持連續抽水。第二節 施工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圖基槽開挖鋪設土工布包裹土工布安裝集水井鋼筋籠鋪設盲溝、集水井碎石安裝集水井井身盲溝覆蓋集水井抽水測量放線第三節 各工序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范圍區域測放采用全站儀,先根據設計圖紙尺寸計算出各集水井坐標,再利用全站儀定出中心樁,井與井之間再加密盲溝直線樁,盲溝各端頭用全站儀測設出各樁點;開挖基槽抄平采用水準儀測量19、。2、 基槽開挖:集水井、盲溝采用白灰灑出開挖范圍線,采用小型挖土機倒退開挖,開挖過程中采用水準儀全程底高程跟蹤測量,人工清基,由于盲溝在砂墊層開挖,溝槽滲水較快,容易造成溝槽塌滑,溝槽不規則,則開挖過程中采(備)用抽水機對溝槽進行降水,使溝槽無積水,容易修整。盲溝成型寬度800高度600。3、 鋪設土工布:土工布使用定制寬度2.9米、符合溝槽橫斷面尺寸,采用人工鋪設,在溝槽開挖后馬上鋪設,鋪設過程緊貼溝底及側壁,盲溝面土工布先鋪設在溝兩側砂墊層面上,用砂包袋壓邊,待碎石填好后再包裹。4、 鋪設5、 將樁管對準樁位中心,使它們三點合一線。然后把樁尖活瓣合攏,放松卷揚機鋼絲繩,利用樁機和樁管自重20、,把樁尖打入土中。3、沉管:檢查樁管與樁錘、樁架等是否在一條直線上之后,將振錘掛空擋,觀察偏差在容許范圍內,再振錘掛入合適擋位后,利用振錘激振力將樁管送入至設計深度(深度須穿透淤泥層,振動沉管管徑不小于300。4、填料:先將提料斗裝滿中砂,再將料斗提升插入樁管漏斗口,將管樁填滿中砂。5、撥管:當樁管填滿后便開始提升樁管、樁尖活動活辨將自動打開,一邊拔管,一邊振動。拔管的速度要均勻,一般以2m/min為宜,在管底未拔至樁頂設計標高以前,振動不得中斷。在拔管過程中應向樁管內繼續灌入填料,以滿足填料量的要求。中砂灌入量系數應以試樁系數為準,或不小于計算值的95%進行控制。當實際灌入量未達到設計要求時21、,應在原位復打1次,直至填砂系數大于0.95時才可向上拔管。6、成樁:樁管撥出地面后便完成一條樁的成活。7、樁機移位:按26工序反復施工,直至完成一個區域全部樁數。8、施工檢測:施工完成后7天后便采用動力觸探檢查砂井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按2%數量隨機抽查。第四節 填料要求樁體材料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第六章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第一節 工程質理管理措施本工程質量達到國家質量統一標準:合格標準。1、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實行質量目標管理,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定創優規則和措施,使施工生產的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2、健全質量管理保證體系,經理部設專職質檢工程師,負責日常質量檢查工作22、,并與甲方監理人員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把關。3、隱蔽工程檢查,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甲方要求執行。在內部質檢工程師檢查簽證后及時通知甲方監理工程師檢查,做到檢查隱蔽工程一次合格率100%。4、各工序之間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對檢查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各分部工程完工后及時組織自檢,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落實到人頭使工程質量日趨提高。5、質量的等級標準有質量檢查工程師簽認決定,樹立檢查人員的權威,在檢查中對質量檢查工程師或監理工程師提出的疑問及問題都必須積極響應和解決。6、搞好工人技術培訓,特別是機長、操作工、上料工等工種,經常組織學習有關工藝規程和操作細則,在布置月、旬計劃的同時,應提23、出所涉及工程項目的技術標準和要求。7、做好測量基樁的交接,復核及保護工作,中線水平從接樁到復核測量、施工測量、竣工測量要實行專人負責制,并建立復核制度,記錄要完整,施測及復核人員簽字,中線點及水準點標志要明顯、穩固、可靠。8、加強施工機具設備管理施工機具設備定期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檢驗、校核,確保施工正常進行。第二節、工程質量技術措施我公司在施工生產中一貫遵循以下準則:“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以質量創信譽,以質量求生存,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在歷年的施工生產中形成了一整套適應于目前建筑施工的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辦法。在本項目施工的技術與質量管理中我們將繼續以往的作法。項目經理和總工程師對工程質24、量全面負責,進一步強化與完善以總工程師為中心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各項管理制度,逐級落實質量責任制。在施工生產的全過程中根據國家頒布的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以及設計要求嚴密組織施工生產。在施工生產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大面積進行砂井施工前,結合施工圖選取有代表性的區域(報監理備案)進行砂井試樁,以確定現場施工工藝及施工參數,試樁時需通知業主、監理、設計、質檢及施工單位等責任主體到場確認。2) 每個區域的砂井長度計量以該區域實際施工時的深度為準,施工時須詳細記錄每根砂井的施工深度。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每臺砂井機負責一塊施工區域,對該區域進行施工前,用全站儀測放各區控制點,并對各控制點加以25、標識,再以控制點為邊界,利用全站儀和鋼尺按設計要求布設砂井點位,用竹簽或排水板芯等插入砂墊層作標記,確保砂井點位誤差不大于5cm。 4)施工過程中,操作人員根據安裝在砂井機上的金屬活動垂針和刻度盤,控制并隨時調整樁管下插時的垂直度,保證其偏差不大于1.5%。5)每臺砂井機配備一名施工員檢查、記錄,檢查每根砂井的施工情況,隨時檢查樁位誤差、垂直度、打設深度等情況,確保符合驗收標準并記錄后方可移機打設下一根,發現異常情況時(如打設不下)應及時通知主業、監理及設計院到現場確認。6)在進行砂井施工時如實記錄現場施工情況,詳細記錄每根砂井的點位、打設時間、施工深度、施工異常情況及補打情況。8)為保證砂井26、排水的暢通性,需及時清理每根砂井施工時回帶出的淤泥,并及時用砂料回填因清理回帶淤泥而形成的孔洞。9)各分區砂井施工完成后應進行自檢,待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后續工程的施工。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第一節 安全目標安全總目標:杜絕重大傷亡事故,輕傷安全事故控制在3以內,實現“四無”(即無重傷、無死亡、無中毒、無火災)。第二節 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它們的組成和主要職責如下:一、公司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主要負責人配若干小組成員組成的常設機構,主要職責是領導公司開展安全教育,貫徹宣傳各類法規,通知和上級部門的文件精神,制訂各類管理條例,每周對各項目工程進行27、安全工作檢查、評比,處理有關較大的安全問題。二、項目工程安全管理小組。由項目負責人負責配若干組員(3-5名)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進行對工人的安全技術交底,貫徹上級精神,每天檢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三天召開工程安全會議一次。制訂具體的安全規程和違章處理措施。三、各專業班組設兼職安全員2名.主要是帶領各班組認真操作,對每個工人耐心指導,發現問題即時處理并及時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組匯報工作。并做好班前安全交底工作。第三節 安全生產保證措施一、安全管理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安全生產標準法規,執行安全生產“十要”、“十不要”制度,制定安全生產公約,每月組織兩次以上安全生產大檢查,杜絕事故隱患。2、按不同的施28、工條件、不同工種、不同工序的特點,對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健全安全交底制度,工人未經安全教育、交底、培訓,一律不準上崗作業。3、貫徹全員、全面、全過程、全天候(即人人、處處、時時、事事)的“四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門衛制度,出入登記,現場工作人員發放工作卡,積極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系,辦理暫住人員、外來人員備案登記,嚴防工地偷盜現象。4、加強施工機械管理,一切施工機械均要由專人操作,插板樁機、等大型機械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操作人員持證上崗。5、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在現場四周設置探照燈架,上裝3.0KW探照燈。6、設備試車前要仔細檢查,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啟動。7、除專職安全員經常性的檢查督促外,每月組織二次安全檢查評比,各班組開展安全競賽活動。8、雨期施工時,大型機械設備和井架須有防雷設施。附件: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