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御景華庭住宅三期工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09094
2022-08-03
34頁
170KB
1、屏南御景華庭三期工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福建元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屏南御景華庭三期工程施工單位福建元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編制單位現報屏南御景華庭三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文件,請給予審查。主編編制人工程項目部/專業分包施工單位(蓋章)技術負責人審核單位總承包單位審核意見:總承包單位(蓋章)審核人審批人審查單位監理審查意見:監理審查結論: 同意實施 修改后報 重新編制監理單位(蓋章)專業監理工程師日期總監理工程師日期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建筑施工手冊建筑施工扣件式2、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二、工程概況 俊杰家人位于寧德東僑開發區,北沿萬安路,東臨金馬路,西臨二十一路,交通便捷,基礎采用預應力管樁,以上為框架結構,無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22417.28 (其中地上面積為1#樓建筑面積5939.11,2#樓建筑面積6245.97,3#樓建筑面積4018.28,4#-A樓建筑面積3940.19,4#-B樓建筑面積2273.73),建筑物總高度:1#、2#、3#、4#-A、4#-B樓均為28.10m;建筑規模為:1#、2#、3#、4#-A、4#-B為框架9層,(其中一3、層為沿街商鋪,二至九層為住宅)。是集商、住為一體的大型公共建筑。該工程建筑等級為三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工程主體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三級,上部結構體系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抗震設防烈度6度;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基礎為靜壓式預應力管樁。三、模板方案選擇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方便、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4、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5、模板及其支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GJ59-99檢查標準要求。綜合以上幾點,結合模板及其支架設計原則和本工程實際情況,以及以往的施工經驗,本決定采用膠合板(183091518)作板模,木枋(50100、6080、80100等),門架、鋼管(483.5)做支撐加固的方案。四設計計算(一)、梁、板模板計算:經查看選取最大的主梁及板厚進行計算,一層層高4.45m,其他層高為2.9m.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模板,梁側模及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50100檀條,4060楞方間距0.5m,側模立檔間距為為0.4m,進行支模。承托主梁底模采用483.5、5鋼管支撐;承托平板底模采用門架兩層支撐。門架規格為1400800mm,門架鋼管為483.5鋼管。經查簡明施工計算手冊,木材及膠合板抗壓強度設計值為:fc=10Mpa,抗剪強度設計值為:fv=1.4Mpa,抗彎強度設計值為:fm=13Mpa,調整系數K取1.3。、主梁底板計算:、強度驗算:底板承受荷載:梁的底模設計要考慮四部分荷載即:模板自重、新澆砼的重量、鋼筋重量及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均應乘以分項系數1.2,取底模18mm厚。底模板的自重為:1.250.0180.25=0.027KN/M砼荷重為:1.2250.250.70=5.25KN/M鋼筋荷重為:1.210.250.70=0.21KN/6、M振搗荷載為:1.220.25=0.6KN/M豎向荷載為:q=0.027+5.25+0.21+0.6=6.087KN/M根據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荷載值要乘以0.90的折減系數。所以,總豎向荷載為:q=0.96.087=5.4783KN/M框架梁長為7.6m,底模下面楞方間距為0.5m,底模的計算簡圖是一個等跨的多跨連續梁,由于模板長度有限,一般可按四跨連續梁計算(取最不利荷載進行計算),查簡明施工計算手冊附錄二表中得:Km=-0.121,Kv=-0.620,Kf=0.967Mmax=KmqL2=-0.1215.47830.50.5=-0.16572KN.m底板所須截面抵抗矩為:7、Wn=Mmax/kfm=0.16572106 1.313 =9806mm3 選用底板截面為18250mm2Wn=1/6bh2 =162501818=13500mm39806mm3滿足要求。、剪應力驗算:V=KvqL=0.6205.48730.5=1.696KN剪應力為:Tmax=3V/2bh=31.6961000235018=0.4039MPaKfv=1.31.4=1.82Mpa0.4039MPa滿足要求。、撓度驗算:按強度驗算荷載組合,進行強度驗算時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且不考慮振搗荷載所以q=(0.027+5.25+0.21)1.20.9=4.11525KN/MWA=KfqL4100El=08、.9674.11525(500)410090001/12350253=0.62482W=L/400=500400=1.25mm0.62482mm。 滿足要求。、主要側模計算:、側壓力計算:梁的側模計算,要考慮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及新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按T=28(砼的入模溫度),VL=2m/h(砼澆筑速度),Ks=1.0(砼坍落度修正值),Kw=1.0(外加劑影響正系數)Pmax=4+1500(T+30)KsKwVL/3=4+1500(28+30)1123=21.24KN/M2、強度驗算:立檔間距為400mm,設側模板按四跨連續計算。已知板厚為100mm,梁底模板為18mm,側模板為18mm側壓9、力化為線布荷載:q=21.240)=11.682KN/M,彎矩系數與底模相同。Mmax=-KmqL02-0.12111.6820.40.4=-0.2262KN.M須要:Wn=Mmax/kfm=0.226210000001.313=133825mm3選用側模板的截面尺寸:70018mm2則截面抵抗矩為:Wn=1/6bh2=167001818 =37800mm3133825mm3滿足要求。、剪應力驗算:剪力V=KvqL0=0.62011.6820.4=2.897KN剪應力:tmax=3V/2bh=32.8971000250018=0.45MPaKfv=1.31.4=1.82MPa0.45MPa滿足10、要求。、撓度驗算:WA=hPqL4100EI=0.96711.682400410090001/12500181818=1.2021mmw=l/400=500400=1.25mm1.2021mm滿足要求。、主梁頂撐計算:承托主梁底模采用483.5鋼管支撐。取L0=1400mm d=80mm i=d/4=20mm=L0/i=140020=70、強度驗算:已知:N=6.0870.8=4.6696KNAn=R2=3.144040=5026.55mm2N/An=4.669610005026.55=0.9688MPaWn 滿足要求。、 剪應力驗算:V=KvqL=0.6207.65720.5=2.3737K11、N,最大剪應力:Tmax=3V/2bh=32.3737103 2100018=0.1978MPa,而模板的T=Kfv=1.31.4=1.82MPaTmax 滿足要求。、 撓度驗算:進行撓度驗算時,不考慮振動荷載和人員荷載,q=(0.108+3)0.9=2.7972KN/m,WA=Kf.qL4 100EI =0.9672.79725004 10090001121000183 =0.3865mm而模板的W=L/400=500400=1.25mmWA 滿足要求。、 頂撐強度驗算:N=7.65721.0=7.6572KNAn=R2 =3.14402 =5026mm2N/An=7.6572103 50212、6=1.5235MPafc=10MPa 滿足要求。、 頂撐穩定性驗算:取L0 =1400mm,d=80mm,i=d/4=20mm,=L0 /i=140020=70因為=7091, 所以=1/1+(65)2=1/1+(7065)2 =0.463N/An=7.6572103 0.4635026=3.291fc=10MPa 滿足要求。、結論: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模板,梁側模及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50100檀條,4060楞方間距0.5m,側模立檔間距為為0.4m,進行支模。承托主梁底模采用483.5的門架、鋼管支撐;承托平板底模采用門架支撐。門架支撐分二層進行支撐,在支撐分層處須用相同規格13、的檀條和膠合板密鋪,且上下二層門架支撐的中心位置豎直對準。各項模板搭設方案滿足要求。(二)、柱模板計算1、柱模板基本參數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500mm,B方向對拉螺栓2道,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1000mm,H方向對拉螺栓2道,柱模板的計算高度 L = 5600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 600mm。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50mm,高度80mm,間距300mm。柱箍采用方木,截面8080mm,每道柱箍1根方木,間距600mm。柱箍是柱模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力狀態為受彎桿件,應按受彎桿件進行計算。 柱模板計算簡圖2、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14、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000kN/m2倒混凝土時產生的15、荷載標準值 F2= 3.000kN/m2。3、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面板計算簡圖 .面板強度計算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q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40.00+1.43.00)0.60 = 31.32kN/m d 豎楞的距離,d = 300m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1031.3200.30 面板截面抵抗矩 W = 600.018.018.0/6=32400.0mm3 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282106/32400.0 = 8.700N/mm2 面板的計16、算強度小于15.0N/mm2,滿足要求!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d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31.320=5.638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5638/(260018)=0.78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面板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q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40.0000.600=24.000kN/m; E 面板的彈性模量,E = 6000.0N/mm2; I 面板截面慣性矩 I = 600.018.018.018.17、0/12=291600.0mm4; 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40.0000.60)300.04/(1006000291600.0) = 0.752mm v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v = 300.000/250 = 1.2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4、豎楞方木的計算豎楞方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豎楞方木計算簡圖 .豎楞方木強度計算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q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40.00+1.43.00)0.30 = 15.66kN/m d為柱箍的距離,d = 600mm; 經過計算得18、到最大彎矩 M = 0.1015.6600.60 豎楞方木截面抵抗矩 W = 50.080.080.0/6=53333.3mm3 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564106/53333.3 = 10.571N/mm2 豎楞方木的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豎楞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d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60015.660=5.638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5638/(25080)=2.114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豎楞方木抗剪強度計算不滿足19、要求! .豎楞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q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40.0000.300=12.000kN/m; E 豎楞方木的彈性模量,E = 9500.0N/mm2; I 豎楞方木截面慣性矩 I = 50.080.080.080.0/12=2133334.0mm4; 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40.0000.30)600.04/(10095002133334.0) = 0.520mm v 豎楞方木最大允許撓度,v = 600.000/250 = 2.40mm; 豎楞方木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5、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算例中,柱箍采用方木,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20、: W = 8.008.008.00/6 = 85.33cm3 I = 8.008.008.008.00/12 = 341.33cm4 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 其中 P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40.00+1.43.00)0.30 0.60 = 9.40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B方向柱箍剪力圖(kN) 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 0.5290.131 B方向柱箍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最大支座力 N = 15.996kN 最大變形 v = 0.529mm .柱箍強度計算 柱箍截面強度計算公式 =M/W f 其中 M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W 彎矩作21、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85.33cm3; 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3.000 B邊柱箍的強度計算值 f = 11.29N/mm2; B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柱箍撓度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v =0.529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333.333/250 = 1.33mm; 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6、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16.00kN。 經過計算得到B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22、要大于14mm!7、H方向柱箍的計算 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 其中 P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40.00+1.43.00)0.30 0.60 = 9.40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H方向柱箍剪力圖(kN) 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 H方向柱箍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最大支座力 N = 15.996kN 最大變形 v = 0.529mm .柱箍強度計算 柱箍截面強度計算公式 =M/W f 其中 M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W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85.33cm3; 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3.000 H邊柱箍的23、強度計算值 f = 11.29N/mm2; H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柱箍撓度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v =0.529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333.333/250 = 1.33mm; 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8、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16.00kN。 經過計算得到H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4mm!五、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模板安裝前基本工作: (1)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并以該軸24、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砼成形后爛根。 (4)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對其規格、數量逐項清點檢查,未經修復的部件不得使用。 (5)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6)經檢查合格的模板應按安裝程序進行堆放或運輸。堆放整齊,底部模板應墊離地面不少10cm. (7)支承支柱的土壤地面,應事先夯實整平,加鋪25、50厚墊板,并做好防水、排水設置。 (8)模板應涂刷脫模劑。結構表面需作處理的工程,嚴禁在模板上涂刷廢機油。膠模劑要經濟適用,不粘污鋼筋為主。 (9)做好施工機具和輔助材料的準備工作。 (二)模板安裝 1、技術要求:在安裝前審查模板結構設計與施工說明中的荷載、計算方法、節點構造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是否有安裝拆除方案。并對施工隊伍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在安裝過程中,有有效的防傾覆臨時固定設施。 (1)使用合格的模板和配件。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 (2)配件必須安裝牢固,支持和斜撐的支承面應平整堅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對大跨度和重要的結構工程須采用防止支架下沉的措施。 (26、3)預埋件、預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 (4)基礎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 (5)墻、柱模板底面應找平,下端應事先做好基準靠緊墊平,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兩側模板均應利用斜撐調整固定其垂直度。 (6)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 (7)同一條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 (8)墻模板的對拉螺栓孔應平直相對,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頂。嚴禁在鋼模板上采用電、氣焊灼孔。 (9)起拱:梁底模板安裝時應起拱,若設計圖紙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梁凈跨的1/10003/1000。梁底承重模板拆除時對混凝土強度的要求如下:當27、跨度小于或等于8m時,要求混凝土強度要等于或大于75;當跨度大于8m時,要求混凝土強度要等于或大于100。拆模用的混凝土試塊應用與結構進行同條件養護的試塊的抗壓結果為準。(10)、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模板沉降和支撐的受力情況,并根據觀測結果,隨時進行加固。2、模板安裝質量要求:如下表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國家規范標準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移柱、墻、梁5量尺2底模上表面標高53截面模內尺寸基礎10柱、墻、梁4,54層高垂直度層高不大于5m6層高大于5m8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6表面平整度57陰陽角方正垂直8預埋鐵件中心線位移9預埋管、螺栓中心線位移3螺栓外露長度28、+10,-010預留空洞中心線位移+10尺寸+10,-011門窗洞中心線位移寬、高對角線12插筋中心線位移5外露長度+10,-03、構造措施為了保證模板體系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滿足設計需要,需作好下述構造措施。梁板模:擬采用如圖方式安裝加固,對于首層,模板體系的穩定性尤為重要。小橫桿350立桿連系桿,單向布置大橫桿,單向布置50015002000連系柱,雙向布置樓地面 立桿的基礎應牢固、平坦,對于底層在回填土夯實的基礎上,加墊通長木枋,并保證立桿位于木枋的中心。梁板立桿與柱模支撐系統應牢固聯系。底層層高較大,需加設剪刀撐、剪刀撐設置位置,周邊封閉,在短方向中間設一道,長方向上每8m設一道。水平29、連系桿的設置亦尤為重要,其中掃地桿及中間連系桿在縱橫向貫通,連系桿間距為2000。在模板的開口部位需加設木枋以增強其剛度、強度,如圖,在主次梁交接處主梁的加固措施。主梁主梁開口處木枋加固為了防止漏漿,柱模邊縫應用木枋壓好梁板模的構造如下:木枋板模木枋梁底模斜撐梁側模為了增加砼面的光滑度及提高模板的周轉次數,板模后,應清除附在板上的砂漿,并刷脫模劑。對于底層模板的接縫采用寬幅膠帶紙貼縫。在柱腳開清洗孔(150150),保證清洗的正常進行。拉結筋采用預埋胡子筋的方式處理(如圖):用釘子固定150 柱 柱模梁柱的截面按負偏差-3mm進行制作、安裝。4、模板安裝注意事項 (1)柱模板 保證柱模板長度符30、合模數,不符合模數的放到節點部位處理。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漿堵嚴,防止跑漿,柱模的澆筑口和清掃在配模時一并考慮留出。若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在柱子砼達到拆模強度時,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與梁模板連接。按照現行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4),澆筑砼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 的規定。因此在柱模超過2以上時可以采取設門子板車的辦法。 (2)梁模板 梁口與柱頭模板的連接要緊密牢固。梁模支柱一般情況下采用雙支柱時,間距以60100 為宜,特殊情況應設計計算。模板支柱縱橫向和水平拉桿、剪刀撐等均應按設計要求布置,當設計無規定時,支柱間距一般不宜大于1,縱橫方向水平拉桿的上下間距不31、宜大于1.5 ,縱橫方向的剪刀撐間距不大于6米,扣件鋼管支架要檢查扣件是否擰緊。(3)墻模板 按位置線安裝門洞口模板、預埋件或木磚。模板安裝按設計要求,邊就位邊校正,并隨即安裝各種連接件,支撐件或加設臨時支撐。相鄰模板邊肋用U形卡連接的間距不得大于300;對拉螺栓應根據不同的對拉形式采用不同的做法。墻高超過2米以上時,一般應留設門子板。設置方法同柱模板,門子板水平距一般為2.5米。 (4)樓板模板 采用483.5鋼管做立柱,從邊跨一側開始逐排安裝立柱,并同時安裝外楞。立柱和鋼楞(大龍骨)間距,根據模板設計計算決定,一般情況下立柱與外楞間距為6001200 小龍骨間距400600 調平后即可鋪設32、模板。在模板鋪設完,標高校正后,立桿之間應加設水平拉桿,其道數要根據立桿高度決定,一般情況下離地面200300 處設一道,往上縱橫方向每1。2 左右設一道。底層地面應夯實,底層和樓層立柱均應墊通長腳手板。采用多層支架時,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堅向中心線上。 (5)基礎模板 為保證基礎尺寸,防止兩側模板位移,宜在兩側模板間相隔一段距離加設臨時支撐,澆筑砼時拆除。箱基底板模板應按設計要求留置后澆帶,剪力墻壁位置準確,隨時找正,及時擰緊對拉螺栓。 (6)樓梯模板 施工前應根據實際層高放樣,先安裝休息平臺梁模板,再安裝樓梯模板斜楞,然后鋪設梯底模,安裝外側模和步模板。安裝模板蛙要特別注意斜向支柱(斜撐)的33、固定。防止澆筑砼時模板移動。后澆帶內側模板安裝時,底板處采用以層鋼絲網片支模,墻壁、頂板采用3 厚木板支模。(三)模板拆除一般要求1、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2752100不承重的側模板,只要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即可拆除。在拆模過程中,如發現實際混凝土強度并未達到要求,有影響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時,應暫停拆模,經妥當處理,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繼續拆除。2、拆模之前必須有拆模申請,并根據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記錄達到規定時,技術負責人方可批準拆模。34、3、冬季施工的模板拆除應遵守冬期施工的有關規定,進行適當的保溫養護和延長拆模時間。4、各類模板的拆除順序和方法,應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順序進行拆除。5、拆除的模板必須隨拆隨清,以免釘子扎腳、阻礙通行發生施事故。6、拆模時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區設有警戒線,以防有人誤入被砸傷。7、拆除的模板向下運送傳遞,要上下呼應,不能采取猛撬,以至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各類模板的拆除1、基礎拆模:基坑內拆模,要注意基坑邊坡的穩定,特別是拆支撐時,可能使邊坡土發生震動而塌方,拆除的模板應及時運到離基坑較遠的地方清理。2、現澆樓蓋及框架結構拆模:其拆模順序如下:拆柱模斜撐與35、柱箍拆柱側模拆樓板底模拆梁側模拆梁底模。3、現澆柱模板拆除:其順序如下:拆斜撐或拉桿(或鋼拉條)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衡楞拆除豎楞并由上而下拆除模板連接件、模板面。五、保證安全生產要求 一)、一般規定: 工作臺、機械的設置,應合理穩固,工作地點和通道應暢通,材料、半成品,堆放應成堆成垛,不影響交通。 操作木工機械不準戴手套,以防將手套卷進機械造成事故。 二)、支模與拆模: 1、頂撐應從離地面50cm高設第一道水平撐,以后每增加2m增設一道。水平撐應縱橫向設置。 2、頂撐接頭部位夾板不得小于三面,夾板不得小于5082.5cm,相鄰接頭應互相錯開。 3、支撐底端地面應整平夯實,并加墊木,不得墊磚,調整36、高底的木楔要釘牢,木楔不宜墊得過高,(最好是2塊)。 4、支模應接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5、支設4m高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須頂牢,操作時要搭設工作臺,不足4m高的可使用馬凳操作。 6、支設獨立梁模應設臨時工作臺,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梁底模上行走。 7、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送模板、工具應用運輸工具或用繩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亂扔。 8、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9、縱橫水平撐、斜撐等不得搭在門窗框和腳手架上。通道中間的斜撐、拉桿等應設在1.80m高以上。 10、支模中如需中間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封板等釘牢,防止因37、扶空、踏空而墜落造成事故。 11、利用門型架、鋼管等支模配套使用,按規定設置水平和剪刀撐。 12、模板上有預留孔洞的,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砼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拆模后將洞口蓋好。 13、拆除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同意,并具備驗收手續。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 14、拆除檐口,陽臺等危險部位的模板,底下應有架子、安全網或掛安全帶操作,并盡量做到模板少掉到架、安全網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網上的模板應及時清理。 15、拆模前,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重要通道應設專人看管,禁人入內。 16、拆模的順序應按自上而下,從里到外,先拆掉支撐的水平38、和斜支撐,后拆模板支撐,梁應先拆側模后拆底模,拆模人應站一側,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幾人同時拆模應注意相互間安全距離,保證安全操作。 17、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運到指定的地點集中堆放或清理歸垛,防止釘子扎腳傷人。 三)、木工機械: 圓鋸: 操作平臺要穩固,鋸片不得連續缺齒和缺齒太多,螺絲帽要上緊。圓鋸應有防護罩,不得使用倒順開關,應使用點動開關。 操作人應站在鋸片一側,禁止站在與鋸片同一直線上,手臂不得跨越鋸片操作。 進料必須緊貼靠山,不得用力過猛,遇硬節應慢推,接料要待料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 加工舊料時,須先清除鐵釘、水泥漿、泥砂等。 鋸短料時應用推棍,接料使用刨鉤。禁止鋸超過圓鋸半徑的木39、料。 鋸片未停穩前不許用手觸動,也不要用力猛推木料的方法強迫鋸片停轉。 電動機外殼及開關的鐵外殼應采取接零或接地保護,且須安裝漏電保護開關。 手電鉆: 使用前要先檢查電源絕緣是否良好,有無破損,電線須架空,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使用時要安裝漏電保護開關。 按銘牌規定,正確使用手電鉆,發現有漏電現象或電動機溫度過高、轉速突然變慢和有異聲,應立即停止使用,并交電工檢修。 在高空作業時,應搭設腳手架,危險處作業要掛好安全帶,工作中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操作條件,防止發生事故。 向上鉆孔時,只許用手或扛桿的辦法頂托鉆把,不許用頭或肩扛等辦法。 電鉆在轉動中,只準用鉆把對準孔位、禁止用手扶鉆頭對孔。 工作40、完畢后,應切斷電源,收好導線以備再用。四)、鋼管支撐安全措施1、門式鋼管腳手架用做模板支撐時,結構構造設計應根據荷載、支撐高度、使用面積等做出,并列入施工方案。2、門式腳手架用于模板支撐,荷載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及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J214)中有關規定取值,并進行荷載組合。門式腳手架用于滿堂腳手架時,荷載應按實際作用取值,門架承載力應按規范規定。3、模板支撐的基礎作法應符合規范要求。當模板支撐架設在鋼筋混凝土樓板、跳臺等結構上部時,應對該結構強度進行驗算。4、模板支撐構造的設計,宜讓立桿直接傳遞荷載。當荷截作用于門架橫桿上時,門架的承載能力應乘以折減系數。5、門架、調節架及可調托座應根據支撐高度設置,支撐架底座可采用固定座及木楔調整標高。6、用于梁模板支撐的門架,可采用平行或垂直于梁軸線。垂直于梁軸時,門架兩側應設置交叉支撐,平行于梁軸線設置時,兩門架應采用交叉支撐或梁底模小楞連接牢固。7、當模板支撐高度較高或荷載較大時,模板支撐應采用規范和設計圖紙中規定的形式支撐。8、門架底跨距和門距應根據實際荷載設計確定,間距不宜大于1.2m,門架可按照規范設置水平加固桿。樓板模板支撐較高時(大于10m)門架可按照規范設置剪刀撐。9、門架用于整體式模板時,門架立桿,調節架應設置鎖臂,模板系統與門架支撐應作滿足吊運要求底可靠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