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客技站線路拆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10023
2022-08-03
21頁
350KB
1、柳州客技站線路拆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目 錄一、工程依據 1二、編制范圍及工程概況1三、工程數量1四、總體安排2五、施工組織機構及任務部署2六、工期安排3七、線路拆除及舊料回收方案3八、道岔鋪設封鎖施工方案4九、安全管理措施7十、應急預案12十一、平面示意圖18十二、橫道圖19柳州客技站線路拆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 編制依據2015年4月16日南寧鐵路局總工程師室關于拆除柳州客技站部分線路的復函二、編制范圍及工程概況 工程地點:柳州客技站內工程范圍:柳州客技站拆除部分線路,還建相關道岔機渡線,設計范圍K9K0+700K9K1+513.3,涉及站場及電力專業。設計內容:拆除柳州客技站K6K9四股道停2、車線尾部約121米線路及車擋,拆除K19#、K20#道岔和渡線。在K7道K9K1+347.28處鋪設K15#道岔,在K8道K9K1+293.73處鋪設K14#道岔,連接K14#K15#道岔之間渡線及其他配套設施。三、主要工程數量(一)、工務部分工程數量主要工程數量表順序工程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拆除線路(50kg/m、1440根/km、型砼,扣板扣件)km0.5082拆除道岔(50kg/m-1/9單開道岔,木岔枕)組23拆除砼片石車擋處44新鋪渡線(50kg/m軌、1440根/km、型砼,彈條I型扣件)km0.0245新鋪道岔(50kg/m-1/9單開道岔,鋼筋砼岔枕)組2圖號:CZ22096新鋪3、級道碴m31807新建砼片石車擋(含擋車器及車擋表示器)處4四、總體安排為盡量減少施工對客技站內生產作業的影響,首先拆除K6K9四股停車線尾部約121米線路,拆除既有K19#、K20#道岔和渡線,拆除4個車擋。其次封鎖K7K8道K9K1+240 K9K1+400段6天,在K7道K9K1+347.28處鋪設K15#道岔,在K8道K9K1+293.73處鋪設K14#道岔,連接K14#K15#道岔之間渡線。再次按設計位置還建K6K9四股道的車擋。開通線路及道岔。五、施工組織機構及任務部署(一)項目部主要分工1、工務專業項目部主要人員及聯系方式表序號姓名職務職稱手機號碼1覃瑞椿項目經理助理工程師1344、572382723駱啟明技術主管助理工程師135970644804郭佰強物資部部長主任材料員137688661835韋家成安質部部長主任安全員13517712108(二)隊伍部署及任務劃分為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形成專業化流水作業,優質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成立站場改造專業架子隊。下設3個班組:(1)線路組:負責拆除道岔、線路及新道岔鋪設工作;(2)材料回收組,負責線上料回收清點移交工作、相關材料供應工作; (3)圬工組,負責圬工項目工作;3個專業隊伍同步施工。具體見下表:隊伍部置及任務劃分表序號架子隊名稱施工內容隊伍部署1線路組拆除道岔、線路及道岔鋪設勞力80人2材料組舊料回收、清點、移5、交勞力20人3圬工組砌筑漿砌片石車擋勞力10人六、工期安排(一)工務部分1.需利用封鎖點內作業的項目:(1)、工務部分提報封鎖施工計劃:、8月2023日:封鎖K7、K8兩股道K9K1+240 K9K1+400段6天,在K7道K9K1+347.28處鋪設K15#道岔,在K8道K9K1+293.73處鋪設K14#道岔,連接K14#K15#道岔之間渡線。補充道碴,保養兩組道岔岔區及渡線線路。 、8月24日,道岔及渡線保養。、8月25日:移交道岔及線路。2.不需利用封鎖點內施工的作業項目:(1)拆除道岔、線路、車擋: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2)回收軌料清點移交:8月20日8月26日,共7天。6、(3)還建4個車擋:8月19日8月28日,共10天。七、線路拆除及舊料回收方案線路采用人工拆除、機械配合作業的施工方案,首先使用涂油機從一頭向另一頭松開軌枕螺栓,人工緊隨收集零配件,按規定彈條每20根、扣件每20塊、螺帽每200個、平墊圈每200個、尼龍座每500個、膠墊每100塊分類裝袋,放置至小平板車上,人工推運至指定地點;鋼軌則用人工抬運,運至指定存放地點移交;鋼筋砼枕回收方案同樣用人工抬運運到存放地點移交。八、道岔鋪設封鎖施工方案(一)封鎖前準備工作:1、技術準備(1)封鎖鋪設前7天,技術人員進場并到位,對道岔鋪設進行相關測量放樣工作,主要重點是線路中樁、標高放樣、龍口鋼軌配軌。(2)7、封鎖前3天,提前與客技站及相關部門聯系,做好封鎖要點和開通施工的運統-46填寫擬稿核實工作。(3)提前與工務、電務等設備管理單位做好相關配合工作。(4)做好補充道碴備碴工作。2、料具準備,封鎖前3日全部到位,并調試完畢。封鎖施工需用的主要機具如下表:主要機具配置見附表順號工具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齒條式起道機臺20放在施工地點旁2起撥器臺12放在施工地點旁3軌縫調整器臺1放在施工地點旁4拉伸器臺2放在施工地點旁5一操二搗固機臺4放在施工地點旁6內燃鋸軌機臺6放在施工地點旁7內燃鉆眼機臺6放在施工地點旁8鋸片片20放在施工地點旁9鉆頭個6放在施工地點旁10氧割設備套2放在施工地點旁11活口扳手把168、放在施工地點旁12彎弓扳手把20放在施工地點旁13套筒扳手把20放在施工地點旁14加力扳手把2放在施工地點旁15螺絲涂油機臺4放在施工地點旁16撬棍根80放在施工地點旁17大耙把40放在施工地點旁18小耙把50放在施工地點旁19抬杠根120放在施工地點旁20尼龍繩米200放在施工地點旁21鐵線公斤50放在施工地點旁22膠鉗把2放在施工地點旁23土箕個150放在施工地點旁24編織袋個2000放在施工地點旁25鋼卷尺把2放在施工地點旁26道尺把4放在施工地點旁27支距尺把2放在施工地點旁28木方尺把2放在施工地點旁29P50夾板塊32放在施工地點旁30短枕木頭根100放在施工地點旁31雙飛粉公斤19、0放在施工地點旁32小型發電機臺1放在施工地點旁33對講機臺10放在施工地點旁34海洋王照明設備臺2放在施工地點旁35雨衣套250放在施工地點旁36吊軌車臺16放在施工地點旁37軌道吊車臺1放在施工地點旁38防護用品套2放在施工地點旁39內燃搗固機組2放在施工地點旁3、勞力準備封鎖前1日,參與封鎖施工的作業隊伍,提前入場,做好相關安全培訓工作后,組織安排好勞力、機具工、設備分工工作。(二)道岔封鎖鋪設施工方案1、工務部分(1)封鎖前1天的準備工作:對所需拆除的線路扣件、接頭全部松緊一遍,做好涂油工作以及分割分解安排、出料方向、勞力分工標識。(2)封鎖施工時間:封鎖段線路封鎖6天;(3)施工步驟10、:封鎖線路、拆除線路設備封鎖施工開始后,立即拆除線路鋼軌及枕木。拆除的軌料放在施工范圍外,不得影響后續施工。 扒碴將軌料撥出路基后,立即組織勞力扒碴,棄碴堆放跟軌料一樣,扒平至標高控制樁面。 鋪設岔枕扒碴到設計路基面標高后,將岔枕按編號進行鋪擺。上岔軌岔枕按編號間距擺好后,立即鋪設道岔鋼軌。撥道及補碴,并搗固連接好鋼軌后,對道岔幾何尺寸進行檢查,進行撥道,同時人工上碴并進行搗固。撥道及補碴并搗固完成后進行線路起撥改道及整理工作。檢查驗收及開通線路(共10分鐘) 電務配合調校人工扳道器,。按規范要求仔細檢查線路,軌距、水平、方向、高低及各部尺寸,并經設備監控單位人員確認合格后銷點撤除防護方可開通11、線路。開通線路條件:按客技站內線路常速開通線路。(四)施工組織1、封鎖施工組織機構封鎖施工總負責人:龔文林工務專業負責人:周勇(1)道岔封鎖鋪設施工負責人:覃瑞椿作業內容:負責封鎖鋪設道岔作業。技術人員:駱啟明負責龍口鋸軌、出料、道床平整,線路中心樁、標高控制、道岔幾何尺寸檢查、石碴回填。(2)拆除道岔、線路施工負責人: 蔣愛平作業內容:拆除道岔、線路及車擋。技術人員: 李云(4)安全防護組負責人:韋家成負責施工期間的防護安全工作,安排輪值防護時間,檢查防護人員防護情況,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控。第一組(晝間):姜志忠(駐站)、 (工地)、 (工地)。第二組(夜間):王在周(駐站)、 (工地)12、 (工地)。(4)材料組負責人:郭伯強負責材料工具的配備、發放、收集,并妥善保管。(5)后勤組負責人:劉繼華負責施工人員、民工隊伍的食宿安排,以及民工隊伍的接送工作。2、勞力組織(1)道岔施工:80人,施工內容和施工人員配置同組織機構的安排;(2)線路施工:20人,負責拆除道岔、線路及舊料回收堆碼;(3)保養組:10人,負責道岔及線路保養工作。九、安全管理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及鐵總、南寧局頒布的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則和在既有線施工確保行車安全的有關規定、規則。公司與項目部簽訂安全包保責任狀。施工前正確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把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嚴厲的防范措13、施。(一)安全技術組織措施1、建立強有力的安全保證體系,各級生產機構配齊專職安全員,實行崗位責任制,把安全生產納入競爭機制,納入承包內容,逐級簽訂包保責任狀。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到齊抓共管,抓管理、抓制度、抓隊伍素質,盯住現場,跟班作業,抓住關鍵,超前預防。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進行崗前培訓,對職工進行安全基礎知識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紀和標準化作業的教育,并認真學習鐵總的“普速鐵路施工技術安全規則”、“既有線施工確保行車安全的幾項規定”。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3、開展安全標準工地建設,施工現場作到布局合理,工地做到管線齊全,燈明路平,標志醒目,防護設施齊全;在施工現場懸掛有關施工安全標語,設立醒14、目警示牌。4、開工前制定科學周密的確保行車安全的施工方案,特別要制定科學嚴密的軌道撥接施工方案,在確保行車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對運輸能力的影響,然后呈報建設方批準后實施。施工中嚴格執行有關的防護規定,需要點封鎖或慢行的施工項目,嚴格執行施工審批制度,預先提出申請計劃,報運輸部門批準納入運輸綜合作業計劃,經批準后按調度命令規定的內容,按“技規”、“工務規則”的規定,做好準備工作;施工的當天再向調度請點,設好防護組織施工,施工現場的防護員、安全員必須施工經驗豐富,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證的人員擔任。5、施工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既有設施,特別是埋入地下的管線,施工前應先與相關等單位聯系,請示配合,15、查明走向和位置,做到“三不”,即不摸清地下設施位置走向不施工,影響設施正常運轉不施工,不采取有效防護措施不施工。嚴禁在電纜2米范圍內使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作業,禁止在既有線電桿、導管、電線等設施上搭掛臨時線。施工挖溝運棄土時,確保不影響既有設備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設備隱患;修建臨時房屋工棚等,應在既有設施安全距離以外實施。6、在既有線上作業時必須事先與工務部門聯系,簽訂好安全協議,由公司經理批準,由隊長帶班,作業前施工負責人應認真全面地作好技術安全交底,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按規定設置好防護,才能上道作業,上道作業人員必須穿戴規定的防護服裝和防護用品,注意了望,來車時必須在不小于800米距離下16、道避車。兩線間不得停留人員,工具不得侵入限界。(二)既有線旁機械施工安全措施施工機械在既有線旁施工作業時,應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1、操作人員必須通過專業業務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并持有上崗作業證書,方準上崗作業、嚴禁將機械交給無證人員和不熟悉該機械設備性能的人員操作。2、施工作業前,操作人員應認真聽取施工技術人員現場交底和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并對機械詳細檢查。作業時必須精力集中,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酒后操作和超勞作業,機械設備不得帶病作業。3、施工機械進入既有線旁施工作業,必須設有駐站聯絡員,工地執行“一人一機”防護規定,負責來車通知和警戒工作。施工地段有列車通過時,禁止任何機械施工作業。4、17、在與既有線相鄰或平行地段作業時,任何機具(械)存放或停留必須符合鐵路建設接近限界的要求,區間及站內直線地段距線路中心2.44m,曲線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寬辦法按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附圖一的規定執行。5、鄰近既有線一側使用機械施工作業,必須設標志明顯的限界樁(限界樁高度為0.81.0m,間距為5m),拉安全警戒線,在控制吊裝作業范圍豎立安全警示牌,無關人員禁止進入。6、機械作業時,不準機械臂向鐵路方向轉動方向,有來車時機械應停機待列車完全通過后施工人員指揮機械手開工方可開工,機械臂下及其旋轉半徑范圍內不準站人。7、選擇較寬闊的地形作為機械轉頭或交會地點,嚴禁因機械轉頭或交會時侵入建筑接近限界。8、如施工18、機械發生意外侵入限界,影響行車安全時,應按線路發生故障時的防護辦法設置信號防護,同時向就近車站或養路工區報告,并盡快組織搶修。在施工機械未撤出限界以外,行車安全未恢復時,不得撤除停車防護。9、下班后,機械應停放在遠離鐵路的安全地方并設專人看守。(三)施工防護措施1、所有安全防護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防護人員必須配備不少于兩種專用的通信工具(其中配備一部無線對講機,所配備的對講機必須攜帶備用電池,在通信中斷的情況下,停止一切施工),隨身攜帶齊備的防護用品。2、防護未設置好前,民工不準上道作業,有一個民工未下道必須有職工在場,防護不準撤除。3、認真執行寧鐵運201326號文南寧鐵路局普速鐵路營業線施工19、安全管理理實施細則及部頒有關標準。南寧鐵路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鐵路建設工程涉及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寧鐵建函2013216號)有關規定。4、開工前,組織全體參加施工人員,召開開通動員大會,進行施工任務布置,學習營業線施工作業,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中有關規定,并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道作業。5、嚴肅組織紀律,確保施工秩序。全體參加開通的施工人員要服從領導、聽從指揮、聽從分配,堅守崗位,各負其責,未接到調度命令前,任何人不得動用既有設備,待接到調度命令后方可進行施工。在施工中不得自由散漫,擅離崗位。凡在施工中責任心不強,擅離崗位,馬虎、臆測施工造成差錯,20、延點開通的,要嚴肅處理。6、沒有或未確認調度封鎖命令時嚴禁下達封鎖施工命令,施工嚴格執行寧鐵運201326號文南寧鐵路局普速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理實施細則的各項規定,做好自控、他控和互控。施工中,特別是封鎖施工中,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和安排,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7、駐站聯絡員負責施工登記與消記。要預先擬好登記稿,必要時要由施工領導小組審核。按規定在給點前40分鐘登記好,及時聯系要點和消點。8、站區施工,聽到鄰線來車預告時,有專人檢查施工機具是否侵入鄰線限界,侵入鄰線限界的機具應及時移出鄰線限界之外,并對施工機具采取加固防護措施。站區調車作業頻繁,要增加防護力量,確保施工和人身安全21、。(四)堆放路料安全措施1、靠近線路堆放的路料,嚴禁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卸車后,施工負責人應組織人員全面檢查堆放情況,不符合規定或堆放不穩固的應立即清理。2、夾板、彈條、軌距擋板、螺栓、螺母、墊圈、鐵墊板、 道釘、防爬器、軌距桿及其他零小材料等易搬動的軌料原則上當日回收;特殊情況不能回收的,必須集中堆碼,并安排人員24 小時巡查或看守。3、道砟、施工石砟袋、片石、砂子等線橋用料堆碼規定滿足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2.6.6條規定:距離鋼軌外側水平距離不少于810mm,高度不高于300mm,坡度不陡于1: 1。4、站內集中堆碼的路料須分類堆放整齊、牢固,不得擺放在線間距小于7.0m兩線間;也不得堆放22、于車站兩頭道岔區內,且不影響調車作業的人身和行車安全;每堆材料的種類、數量、規格 等必須登記做好臺帳。擺放備用軌料堆放地點不應多于2處。5、站內的堆放軌料不得高于線路鋼軌面,距線路中心不得小于2500mm。(五)防火措施1、建立三級防火責任制,明確職責。2、生活區及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定期對滅火器等防火設施進行檢查,保證防火設施的使用性能。3、所有施工人員都應熟悉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同當地消防部門聯系,加強安全防范工作。施工現場要設置安全防火、防爆、防雷電等標志牌。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氣瓶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30m。在生活區、工地現23、場、庫房、料場派專職人員24h輪班看守,設置防滅火設施,加強平時警戒巡邏,架設與項目部直通的專線電話。4、對職工進行防火教育,杜絕職工燃電爐、亂扔煙頭的習慣。十、應急預案 (一)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加強對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鐵路局有關規定,結合公司生產實際,制定本公司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組織機構1、成立項目部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覃瑞椿:13457238272)黨支部書記 (韋紹規:13877808092)副組長:(駱啟明:13597024、64480)施工負責人:(蔣愛平:13507720933)安全員:(韋家成:13517712108)成 員:各部門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領導小組負責領導事故應急處理救援工作。2、成立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搶險隊(1)、工程項目部應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隊長的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隊,人員數量要求10名,人員名單根據每個項目的實際情況報安全生產部備案。(2)、項目部救援隊人員組成應該具備責任心強、業務技術精、身體健康等綜合素質。(二)、各級組織部門的職責1、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救援辦公室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負責公司管內突發事故的信息收集、整理、反饋、協調、匯報、救援指揮、勞力調配等工作。2、技術部負責救援工25、作的預案擬訂和技術指導以及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搶險的材料、工具、備品供應。3、綜合部負責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搶險的后勤保障工作。4、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搶險隊負責其管內的救援預案的實施和組織救援工作。各工程項目部應急處理救援搶險隊直接參加其項目的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搶險工作。(三)、事故應急處理救援工作程序1、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項目部值班人員(值班點)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報告公司調度、救援隊長以及所在項目部的項目經理。項目部救援隊長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項目部救援隊盡快趕赴現場了解事故概況,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全面詳細的現場記錄及拍照取證工作,及時向公司調度匯報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等基本概況、事故26、原因初步判斷;(2)、如何采用應急措施,使事故范圍縮到最小;(3)、需公司協調解決的實際困難,隨時保持與公司調度聯系。(4)、公司調度接到事故信息后,在10分鐘內通知安全生產部主任,凡中斷行車的事故要立即報告分管安全副總經理和專業負責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書記。安全生產部主任,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組織落實預案、指揮搶險,根據災情組織車輛、人力、物力進行調度指揮。(5)、各搶險隊員在接到救援搶險通知后,要帶齊工具材料,在規定時間內趕到指定地點待命。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借口推諉,如發現有違令者按公司有關規定升格處罰。2、救援組織及有關要求(1)、項目部救援搶險隊接到救援任務后,盡快組織單位救援隊27、并攜帶必備工具趕赴現場開展或配合兄弟單位進行救援搶險工作。(2)、公司所有司機要加強對所管車輛的檢查,保證油料、車況良好,確保在遇突發事件時能及時出動。(3)、參加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搶險人員要統一聽從現場事故救援領導的指揮、調度。現場干部要協助做好與兄弟單位的配合工作,共同開展救援搶險工作。(4)、在搶險中,各級值班調度員要及時了解、掌握搶修的全過程,督促搶修進度及公司領導各項決定的落實,建立行車事故應急處理救援及防洪搶險登記簿,隨時收集相關信息,整理成文,供領導決策和有關部門存查。(5)、事故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搶險隊要對事故救援過程進行工作寫實,認真總結經驗,分析查找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28、措施,不斷提高事故救援水平。(6)、做好事故調查、分析工作。按照“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沒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沒受到教育不放過)原則,吸取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形成書面材料上報。(7)、對事故救援有功人員,公司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表彰獎勵;對推諉、拖延、組織不力、或不及時到崗而影響事故救援、延誤開通的,要嚴肅追究責任。(8)、脹軌跑道處理措施做好防脹工作和應急脹軌跑道的準備工作,配置水桶、裝水桶單軌小車、石碴、拉耙、乙炔割機、鉆孔機、急救器以及道岔班施工的全部工具為防脹工具。如發現脹軌跑道時,按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2.3.2條處理,方法如下:、29、當施工地段軌向顯著不良時,應加強巡查或派人監視,必要時設置減速地點標或信車信號防護,同時淋水等防脹措施。、在施工作業中(后),發現線路方向、水平顯著不良,有脹軌預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必要時通知車站,按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第2.3.2條的規定設置減速地點標或信車信號防護,迅速采取覆蓋鋼軌澆水降溫、回填石碴,夯拍道床,堆高碴肩等有效措施,防止跑道。、發生脹軌跑道長時間澆水降溫后,還不能恢復線路時,如地形許可,從跑道故障處兩端向中間撥成半徑不小于200m反向曲線,曲線間夾直線不得短于10m。撥道后限速5km/h,并派人看守。、困難條件下處理跑道,可用乙炔割斷鋼軌,松開扣件。放散應力(在松動件起做好30、觀測標記),然后用夾板和急救器加固,限速5km/h,開通線路。 (四)、救援搶險應急料具的管理1、項目部應備齊搶險應急料具并實行專人保管。2、各部門要根據料具儲備預案表定期對事故應急處理救援料具進行清點、修理,動用后一周內進行補充,確保事故應急處理救援的應急需要。(五)、相關部門電話號碼總公司調度:069-27965 柳州工務段調度:013-25255 柳州電務段調度:013-20656施工安全重點卡控表序號卡控重點防 護 措 施卡控人1防超前準備1、未經同意不準隨意進入施工現場;2、一切行動聽指揮,沒有下達開工命令嚴禁上道施工;3、沒有做好施工防護不準上線施工;4、嚴格執行“八不準”制度和“31、三不上道”原則。覃瑞椿2防料具侵限1、嚴格按照營業線施工安全措施和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進行施工,不準侵入建筑限界;2、現場防護員和駐站聯絡員堅持三分鐘呼喚應答,得 到通知及時檢查現場,盡職盡責完成監控檢查工作。3、安排專人負責看管,經常檢查其穩定狀況,防止傾覆侵線,分類堆碼整齊,擺放整齊。覃瑞椿3防人身機車車輛傷害1、嚴格按照防機車車輛傷害安全措施及安全防護用語及規定施工;2、駐站聯絡員提前1小時進入行車室進行防護,在營業線施工必須佩帶齊防護用品;3、作業人員到達施工地點后及時通知駐站聯絡員,要求防護。駐站聯絡員隨時通報列車運行情況;4、嚴格執行“三不上道”原則。覃瑞椿4防人身意外傷害1、參加32、要點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按規定穿防護服、戴安全帽;2、上場前開展全員既有線施工的安全培訓教育,考試合格方可上崗。3、對施工班組做好安全專項交底。覃瑞椿危險源、風險辨識表序號危 險 源作業工序/場所可能造成的危害管理及對策1大型機械作業無人指揮設備管理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安排1人1機管理2租賃設備司機作業能力未考核挖機/運輸車輛操作不當、人員傷亡堅持持證上崗3機械設備保養維修不當,帶病作業挖掘機施工設備損壞、人員傷亡加強機械保養4利用外界設備未充分交底挖掘機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施工前安全交底5機械作業防撞(防侵限)機械施工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施工前安全交底、實行工機聯控作業6防侵限材料堆放影響行車33、設備損壞加強管理、檢查7酒后駕駛施工/車輛管理車輛損壞或人員傷亡加強管理堅決杜絕8疲勞駕駛施工/車輛管理車輛損壞或人員傷亡加強管理堅決杜絕9無證駕駛施工/車輛管理車輛損壞或人員傷亡加強管理堅決杜絕10外來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無人監管現場管理人員傷亡,財物失盜加強管理、檢查11電器設備無警示、防護標識標識管理電擊傷人加貼安全標志12保險絲超負荷安設臨時用電電線過載燃燒造成火災按容量配置13電力線路連接不規范,短路臨時用電設備燒毀、火災規范管理14電器設備未接地臨時用電電擊傷人按規定設置15電線接頭裸露、破損臨時用電漏電傷人加強檢查16絕緣線拖拉在地面上臨時用電漏電傷人加強檢查、架空17露天閘刀就地放置、無箱無鎖臨時用電電擊傷人按規定設置18一個開關帶動多臺設備臨時用電誤用開關傷人按規定設置19夜間照明設施缺乏或不完善現場管理設備損毀、人員傷亡加強安全措施20勞動防護用品、設施質量不達標現場管理人員墜落、墜物傷人加強檢查21施工中所有工程項目其他割傷、刺傷、碰傷、擠傷等加強安全檢查管理22炊管人員患傳染性疾病食堂/飲食衛生疾病傳染健康查檢23食堂餐具未消毒食堂/飲食衛生食物中毒加強檢查24食物存放不當、未充分清洗食堂/飲食衛生食物中毒加強檢查